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职称论文发表发论文浅谈当下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4-11-13所属分类:文史论文浏览:1

摘 要: 论文摘要:当前,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没有脱离家庭和个人生活的狭小圈子,话题低端,而有关公共事务的报道、讨论、交流的内容很少,影响范围也有限。而公共新闻报道领域的涵盖面很广,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只要是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共同关

  论文摘要:当前,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没有脱离家庭和个人生活的狭小圈子,话题低端,而有关公共事务的报道、讨论、交流的内容很少,影响范围也有限。而公共新闻报道领域的涵盖面很广,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只要是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共同关心的话题,都可以进入其讨论的议题。本文选自:《戏剧文学》主办: 吉林省艺术研究院,周期: 月刊,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国际刊号:ISSN1008-0007,国内刊号:CN22-1033/I,邮发代号: 12-51,复合影响因子: 0.120,综合影响因子: 0.026,创刊时间:1978

  关键词:公共新闻,电视民生新闻,公共领域

  引言

  电视民生新闻走过了第一个十年,取得了辉煌,但传播内容琐碎化、低俗化、同质化、新闻越权以及公信力下降等问题也暴露无疑,收视率的下滑便是明证。电视民生新闻的出路在哪里?本文认为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型是一种必然趋势,其中电视观众公共讨论意识的增强、竞争的需要、媒体责任意识的加强及公共领域的构建这几方面的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并提出在报道内容、受众定位、报道方式和反馈环节的具体做法。

  电视民生新闻走过10年的发展路程,如今已在各级电视台占据着电视新闻的半壁江山,也深入到电视观众的心中,影响着他们的收视习惯。电视民生新闻以平民化的视角、民本的态度关注民生问题,作品体现着浓厚的人文关怀的内涵。电视民生新闻是对我国新闻“工具论”、“喉舌论”的一种改进,实现了新闻话语权由上到下的流动,普通百姓成为新闻的主角,电视与受众的关系被科学定位。电视民生新闻被称为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改革,这次改革无疑取得了成功。

  但经过10年的发展,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一定程度上偏离原有的宗旨,为了追求收视率获取商业利益而出现迷失和滑坡。虽然和其他新闻栏目相比,电视民生新闻还具有一定覆盖面的忠实观众,但巅峰期已经过去,收视率的下滑便是明证。据调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2002的收视率是23%,到2011年已不到10%。同时,一些具有批判意识的学者对电视民生新闻的道德倾向和存在的合理性提出质疑。梳理众多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可以总结出电视民生新闻实际操作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

  一、当前电视民生新闻的弊端

  (一)传播内容琐碎化、低俗化

  如果说以前的电视新闻重点关注国家及精英人士而缺少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报道是一种不足,那么现在很多的电视民生新闻一味地堆砌街头巷尾、鸡毛蒜皮的琐事的做法也颇值得商榷。日常琐事是百姓生活的组成部分,但却不是民生的全部内涵,电视民生新闻也不是反光镜。当民生内容以电影新闻的形式出现时,电视人需要本着以构建真实、客观存、积极向上的媒介现实的原则,进行选择、提炼和升华,进行舆论引导。因此,关注民生不是大量原生态地再现事实,而是通过对典型小事的关注,辅以一定的道德、意义的关照,倡导一种社会公德、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尚,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下,我们的不少民生新闻制作者对民生视角的“低”和选取素材的“软”的程度把握不当,也低估了观众的“消化能力”,把本土化错误地理解为世俗化和琐碎化,这都使电视民生新闻过滤掉深刻内涵和严肃主题而停留于浅尝辄止、浮光掠影。

  (二)同质化现象严重

  目前,在各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已经饱和,一些地方出现了一个城市同时有几个电视民生栏目的情况,省会城市尤其如此。过度拥挤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使彼此之间竞争激烈,同质化日趋严重。开播于2002年元旦的《南京零距离》曾创造的收视童话和上亿的广告收入让业内同行羡慕,也成为克隆跟风的模板。一时间,全国各地电视民生栏目几乎同时上马,这些栏目不考虑市场实际和自身实际,缺乏创新的意识,完全套用《南京零距离》的节目生产理念和运作模式,做出来的作品内容雷同,模式单一。有一句在业界广为流传的笑话,说的是一位老大爷过马路摔倒,立马会有三四台摄像机对准他。这种同质化现象是对频道资源的白白浪费。围绕民生新闻展开的新闻大战,让观众打开电视倍感乏味和无趣,这样的结果只会让各自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少。

  (三)新闻越权频繁

  民生新闻受到老百姓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站在普通百姓的立场上,对民生问题进行报道,这对于协调个人矛盾,促进问题解决,加大对政府的政策运行和治理能力的监督具有较大作用。因此,部分观众觉得只要找媒体曝光,多年的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于是,民生栏目成了老百姓的“包青天”和“媒体信访办”,这种错位现象很普遍。“在记者的多方努力下,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成为节目习惯用语。记者从事件的记录者变为事件的主角,角色出现错位,还有的记者在没有了解事情真相的前提下,热衷于做裁判、当法官,把媒体被赋予的职责转变为权力,做出了超越节目范围的事。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从来不是,将来也不会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它只是一个信息发布和交流的公共平台,它的作用仅限于表达民意,而不是要越俎代庖。片面的“为民代言”报道立场会使新闻的公正性受到质疑,也使公众对政府、团体和司法的认识产生偏差。媒体不应该做不属于自己职责的事,而放弃应肩负的社会责任。

  二、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型的理由

  (一)公共新闻的引入

  公共新闻最早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人普遍觉得媒体对社会的发展没有起到真正的帮助作用,认为传媒忽视了新闻的公共性本质,从而导致了新闻报道的庸俗化和低俗化。新闻媒体应该淡化其商业性,积极承当在公共事务中的社会责任;新闻记者不仅仅是报道新闻,还应该推动公众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并帮助公众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美国斯坦福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TheodoreL·G'asser是这样诠释公共新闻内涵的:公共新闻是把受众作为公共事件的参与者,而不是局外人;帮助政治团体解决公共问题,而不只是单纯了解;帮助改进社会事务讨论的舆论环境;帮助公共生活的顺利进行。

  电视民生新闻内在的弊端和问题已经显现出来,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不是简单地改变节目样式就可以实现的,而是要从传播内容、角色定位到反馈机制的全面转型。目前国内学者讨论最多的是公共新闻。国内多位新闻学教授肯定了从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的转型。南京大学潘知常教授认为做公民时代的公共新闻是基于现实国情和新闻实践结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的考虑。北京大学陈昌凤教授认为公共新闻比民生新闻更具社会意义,是民生新闻的一种提升。公共新闻和民生新闻在目标受众、报道内容、报道目的及播报形式等方面均有极大的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异是新闻媒体自身的角色和定位。民生新闻仅仅是对生活原生态的真实及时的报道,而公共新闻是本着维护公共利益目的,设计公共生活中的现实话题,汇聚社会多种声音,展示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鼓励并引导讨论,进而能动地改变生活。

  (二)转型的原因

  1 构建公共领域的需要。哈贝马斯认为:“国家和社会之间可以存在一个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的干涉,这便是公共领域’。”在哈贝马斯看来,大众传媒具有为受众提供公共交流的平台,并且这个平台不受国家、社团及个人的操纵。哈贝马斯的作为资产阶级的批判理论家,提出的公共领域概念具有鲜明的阶级烙印,但如果抽离出“公共领域”的资产阶级属性,那么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和谐社会的当前中国语境下,是具有借鉴意义的。我国正经历从传统“乡民社会”到现代“公民社会”的过渡,各种矛盾逐渐显现并走向复杂。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政府和公众之间构筑一个中间领域,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通过构建公共领域,提供公众意见交流平台,可以缓解各种矛盾、沟通政府和民众对话、创建精神社区等,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电视观众公共讨论参与意识的增强。公共新闻强调公众的参与。只有公众公共讨论参与意识的增强,才能从被动接受信息转变为积极的参与。现在的电视新闻栏目已经逐渐培育出观众参与公共事务讨论的意识。如湖南都市频道《都市一时间》栏目下设的“百姓说话”板块侧重于普通百姓倾诉,让他们在公开场合勇敢地说出对社会事务或身边事的看法。还有些电视新闻节目采用多种形式与观众互动,如“DV状态”板块,是观众利用手中的摄像机对新鲜事、感人事记录下来,通过电视屏幕播放出来。像这样的“百姓说话”、“DV状态”等形式的节目在电视新闻中占有不小的比例。观众的积极参与使得自己有了争取话语表达权的意识,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于大众媒介的认识。如今,人们可以借助电视来表达对公共事务的看法和反映自己的心声,让人们认识到,电视媒体还是一个多元话语表达的平台。

  3 媒体的竞争。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之间同质化现象的严重促使一些栏目寻找新的新闻形式以在竞争中取得佳绩。《1860新闻眼》最初的转型也是由于收视率的考虑,总制片人李建勋在筛选观众选出的好新闻时发现,观众喜欢的并不是占据民生新闻较大比例的家长里短、他人隐私等,而是有关公众事物的新闻。这对栏目是一种启发,他们就有意识地增加公共新闻的报道,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也赢得了口碑。由此不难看出,公共新闻是电视新闻栏目从恶性竞争中突围的一种不错的选择。

  4 电视媒体社会责任意识的加强。在公共新闻发源地的美国,公共新闻运动是秉承社会责任论的精神,强调发现“真相背后的真相”及要对公众负起责任来。在我国,媒体作为联系政府和公众的纽带和桥梁,一贯重视社会责任的承担,强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电视媒体把政府的决策和公众的声音有机整合,提供社会公共信息交流平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沟通信息,化解社会矛盾,进而维护社会稳定。

  三、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型的具体做法

  (一)推进报道内容的高端化

  当前,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没有脱离家庭和个人生活的狭小圈子,话题低端,而有关公共事务的报道、讨论、交流的内容很少,影响范围也有限。而公共新闻报道领域的涵盖面很广,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只要是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共同关心的话题,都可以进入其讨论的议题。同时,公共新闻报道的地域不受限制,只要是值得关注的公共话题,都属于报道范畴,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本市或本省的民生事件。或许在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型的过程中,会产生公共新闻是否要摈弃占民生新闻重头戏的身边小事,而只关注大民生新闻的疑问?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公共新闻除了关注大民生外,也可以和民生新闻一样取材小,但必须以小见大,折射出公共话题,激起观众的参与。如《1860新闻眼》有这样的新闻:闹市区一男子骑着马在溜达,面对警察的质问这名男子却振振有词。新闻没有到此为止,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法律专家,又设置观众讨论议题:马能上马路吗?议题吸引了一万多名观众参与到讨论中来。最后更多观众的意见倾向于交通条例应将相关限制性内容写进来。新闻巧妙地把一个小的话题,通过议程设置,使之成为一个公共话题,引发观众广泛地讨论。这则新闻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生新闻,而是转型为公共新闻。

  (二)深化受众定位的社会化内涵

  民生新闻的提法是和公民社会的理念相悖的。民众和公民社会的公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民”和“官”是相对立的两个概念,民是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是需要被管理、被教育、被怜悯的对象,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电视民生新闻中的“关注民生”、“以民为本”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思想。“公民”的“民”产生于西方的人本主义精神。“他们倡导人本主义思想,目的在于提倡人的平等、人格独立、人性的自由,反对封建的等级不平等的神权压迫。”而这种人本主义精神正是现代公民社会建立的观念基础。

  时政新闻、深度新闻和民生新闻被称为中国新闻的三次改革,时政新闻的报道内容是有关党和政府的活动,话语权属于国家。深度新闻的报道内容是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话语权属于社会精英。民生新闻报道的是百姓生活,话语权属于普通民众。公共新闻报道的应该是公共议题和公共事务,话语权属于公民。北京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昌凤一直在追踪《1860新闻眼》等电视民生栏目的变化,她肯定了这些电视民生栏目向公共新闻演变的一些做法。她认为民生新闻的受众定位是老百姓或民众,而公共新闻的受众定位是公民。公民是比民众更具有社会含义,公共新闻突出一些公众权益和权利的问题,这种理念是对民生新闻的以此跨越和提升。

  (三)强化报道方式的能动性

  民生新闻的报道是记者能动地参与到事件中来,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记者在事件中为当事人出主意、做调解,虽然这些做法使节目有了人情味,但事件的琐碎及记者不恰当的参与,都使民生新闻有哗众取宠的嫌疑。公共新闻重新定位了媒体的功能:媒体不仅报道公共事件,还要组织对公共事物的讨论;媒体在提供良性互动兼容并蓄的公共平台的同时,还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引导舆论。公共新闻理念引导下的媒体的角色更加积极和主动,强调在报道方式上对公共生活的主动介入和推动。

  电视民生栏目《1860新闻眼》下设有“绝对关注”版块,“绝对关注”是观众充分表达自己对公共事物的看法的平台,体现了节目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有一期针对病人在医院例行的传染病项目检查是否应该由患者承当费用的节目《检查传染病该由谁买单》中,对这一常见却有失公平的现象进行报道,倾听医患双方的看法,同时吸引电视机前的观众用短信息参与的方式说出自己的看法。节目播出后,社会各界给予高度重视,更有政协委员将其写入提案。从中我们看到公共新闻最大程度地参与到公共事务中,体现了能动性。

  (四)构建良性互动的反馈环节

  公共新闻立足于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强调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干预。公共新闻设计话题,引发公众的参与和思考,重要的前提是反馈环节的构建。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和媒体的联手使观众的即时反馈成为可能。观众的反馈方式有很多种,除了手机短信、热线电话外,登陆网站成为最宽广的反馈、互动平台。网络作为反馈平台具有明显优势。首先,网络具有交互性和快速传播的特点,利用网络的公共讨论平台BBS,可以将话题引向更深入、更及时的交流;其次,网络有助于培养忠实度高的观众,虚拟的网络环境容易培养稳定的观众;最后网络能够弥补电视线性传播先天性的不足,观众可以反复收看新闻,深思熟虑后参与到讨论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日渐富裕,目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私人品的匮乏逐渐转移到公共品的匮乏上来。公共领域中关系到普通民众利益的公共事物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人们越来越渴望通过某个平台或渠道发表对公共事物的意见,讨论解决的方法,媒体的“公共领域”功能得到强调。党政新闻上情下达式的报道方式无法满足公众的参与和讨论的愿望,而民生新闻流于市井化和娱乐化,缺乏对公共事物的关注。一种新的新闻理念和新闻形式的产生变得很是必要,能够有助于在公共领域中解决社会矛盾的公共新闻取代电视民生新闻成为未来电视新闻的主角已是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蔡雯.“公共新闻”发展中的理论与探索中的实践——探析美国“公共新闻”及其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4(1)

  [2]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三联书店.2001:134

  [3]樊凡冲西新闻比较论[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68

  [4]张恩超.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N]南方周末.2004-11-4

  [5]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报告课题组交流·合作·共赢: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考察——以全国省级台民生新闻协作体为考察对象[J]现代传播.2011(9)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