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陶瓷艺术论文发表论正确认识乾隆粉彩对现代艺术的影响及意义  

发布时间:2014-06-12所属分类:文史论文浏览:1

摘 要: 论文摘要:乾隆粉彩大量采用缠枝宝相花或洋花做主题纹饰,加饰夔龙、夔凤、鸳鸯、蝙蝠、八仙、八吉祥、三友、桃以及由磬、鱼、盘肠、方胜、璎珞组成的八宝纹饰。 本文选自 《现代装饰》 杂志是大型国际性建筑设计类专业期刊。杂志旨在加强行业的沟通与交流,

  论文摘要:乾隆粉彩大量采用缠枝宝相花或洋花做主题纹饰,加饰夔龙、夔凤、鸳鸯、蝙蝠、八仙、八吉祥、三友、桃以及由磬、鱼、盘肠、方胜、璎珞组成的八宝纹饰。

  本文选自《现代装饰》杂志是大型国际性建筑设计类专业期刊。杂志旨在加强行业的沟通与交流,集中专业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宣传优秀的建筑设计项目及地产开发与设计的企业与个人,让杂志更好地为行业发展服务,发挥强势媒体的综合作用;以自愿和互利为原则,以创新与发展为主旋律,以促进地产开发与设计的企业与个人和杂志的共同发展为宗旨,力求打造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权威杂志。

  1 乾隆粉彩的主要特征

  乾隆粉彩的装饰方面有独特的表现技法,如在色地上,除传统的白地粉彩外,出现了各种不同色地粉彩。它们分别有红、黄、蓝、紫、粉红、金、酱紫、豆青、粉青、窑变等釉彩多达10余种,远远超出前期的范围。在用彩方面的又一大特色是利用粉彩粉润的和绮丽的质感生产出各种象生瓷器。在装饰纹样方面,乾隆的色地粉彩经常借用珐琅彩的轧道工艺和“锦上添花”技法,并配以花鸟、山水、人物、百兽的通景画面或开光装饰。这种装饰方法综合了西洋铜胎画珐琅与中国传统粉彩绘画两种技法。它将西方洛可可风格植入中国陶瓷粉彩装饰,形成极具时代特色的中西合璧的工艺技法。

  乾隆时期的粉彩,供给御用的特点更加突出,装饰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的需要,能充分反映时代特征。采用粉彩色料不但能在瓷器上作画、绘制图案纹样,还作为装饰色对陶瓷的仿木、仿石、仿铜、仿金银、仿象生器进行装饰。乾隆粉彩还在以往釉上彩绘的基础上生产出了青花粉彩、轧道粉彩、开光粉彩等。

  乾隆皇帝在位60年,曾经6次南巡江南名胜,体察风土民情。虽有其政治、经济等原因,也有他追求文人墨客奇珍异彩的一方面。乾隆不仅对宫内粉彩器的用途、形状、纹样等屡屡过问,制作前须呈画样或木样、待亲自审定后,方可送交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乾隆关于粉彩瓷器的陪衬纹饰、款识以及题诗等谕旨在《清宫档案》中皆有案可查。此时的官窑粉彩器皿,一改康熙、雍正时期的清新典雅的风范、陷入了精工细作华丽繁缛已甚之境地。

  乾隆粉彩瓷一方面传承康熙、雍正时期的工艺基础,另一方面加之文化呈现繁荣景象,艺术也得到发展。乾隆时期的粉彩装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以花卉、草虫、花鸟、人物、山水等为白地装饰;

  (2) 以各种色地开光或锦地开光,内绘有山水、人物或花鸟,实现构图的和谐统一;

  (3) 各种色地上绘画缠枝花卉、忍冬蔓草以及折枝花卉、蝶纹等装饰性较强的纯图案装饰。

  此外,乾隆粉彩在工艺上还采用一种“轧道”工艺,即在填好色的色地上用尖状的工具刻出各式纹路,并显出胎质,,这种工艺十分复杂,极为费工。这些工艺技巧的运用把瓷器装饰得富丽堂皇,但工艺过分考虑使得纹样繁缛堆砌,失去了雍正时期清新秀丽、飘逸优雅的风格和生动感。清代末期寂园叟在《陶雅》中所述:“深厚固不如康熙,惟以不惜工本之故,犹足以客与中流。”

  2 乾隆粉彩彩绘对当代陶瓷艺术的影响

  2.1 用彩方面

  乾隆粉彩在用彩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利用粉彩粉润柔和的质感而造出仿生或仿品瓷器。粉彩料有各种不同的色泽层次,能准确细致地仿制出石、木、各种工艺品和各种动植物等物质的色调和质感。尤其乾隆粉彩的仿生瓷的形态、色泽与实物比较几可乱真,在制瓷装饰工艺上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可谓空前绝后。乾隆粉彩秀丽淡雅,凡胭脂红花朵大多勾茎,改变了以前简单的渲染手法。锦地、蓝地、黄地开光的制作逐渐增多。由于粉彩所用彩料多为进口料,用油调彩也属于”洋”法,因此从乾隆起又有“洋彩”之称。寂园叟《陶雅》所载洋彩大盘:“四周黄地碎锦纹,工细殊绝,背面相同,盘心画海屋添筹之属,仙山楼阁,缥缈凌虚,参用泰西界画法。”

  2.2 纹饰方面

  乾隆粉彩纹饰,在粉彩的图案纹饰方面有严格规定,必须按照皇帝的旨意和内务府送的图样进行设计,不得随便改支动。如乾隆八年十二月初九日太监传旨,烧造“年节用三阳开泰,上元节用五谷丰登,端阳节用艾叶灵符,七夕用鹊枨仙渡,万寿用万寿无疆,中秋节用丹桂飘香,九月九用重阳菊花之类,寻常赏花用万花献瑞,俱按时令花样烧造。”这些都是乾隆粉彩常见的纹饰。结合瓷画内容通常都有乾隆御题诗,诗文字体有真、草、隶、篆、行等不同字体。

  乾隆粉彩大量采用缠枝宝相花或洋花做主题纹饰,加饰夔龙、夔凤、鸳鸯、蝙蝠、八仙、八吉祥、三友、桃以及由磬、鱼、盘肠、方胜、璎珞组成的八宝纹饰。纹饰具有寓意喜庆、祥瑞表现出盛世景象,这些富有寓意的纹饰一直延续到清代晚期,如铜钱和蝠寓意福在眼前;桔子和荔枝寓意大吉大利;天竺和白头翁寓意天祝白头;牡丹和绶带鸟寓意富贵添寿;牡丹和锦鸡寓意锦衣富贵;莲池和游鱼寓意连年有余;鹭鸶和莲花寓意一路连科;万年青和象寓意万象更新;绣球花和锦鸡寓意锦绣前程;松竹梅为岁寒三友;牡丹、荷花、菊花、梅花为四宜图;凤凰、仙鹤、白头翁、鸳鸯、燕子象征五伦图;鹌鹑和菊花寓意安居乐业;瓶和象寓意太平有象;石榴百子寓意多子多福;喜鹊和梅花寓意喜鹊登梅或喜上眉梢等。

  乾隆粉彩使用过的纹饰在当代陶瓷粉彩中大多沿袭传承与开拓创新,如百鹿、西洋人物、仕女图、课子图、仕女婴戏、百子图、缠枝莲、八宝、渔樵耕读、三秋、三果、百花、四季花卉、花卉草虫、山水人物、牧牛图、渔乐图、高仕图、三星人、万寿无疆、山高水长、海屋添筹、歌舞升平、进宝图、佛日常明、松鹿、御题诗句、艾叶灵符、重阳菊花、丹桂飘香、万花献瑞等体现出喜庆、祥和表现出太平盛世的一派繁荣景象,这种纹饰深受世人喜爱。如笔者创作的《松龄鹤寿》(见图1)粉彩瓷板画,画面中遒苍的松柏,形态各异的仙鹤,在一轮旭日的映衬下显得活力盎然、生机勃勃,象征健康长寿之意。

  2.3 艺术风格

  17世纪以后,荷、德、法、英、意等国的陶瓷厂相继建立,学习中国技术、摹仿东方瓷器蔚然成风。产品也逐渐由陶器发展到软质瓷,18世纪初,硬质瓷烧造成功,数十年后,已能普遍生产。中国陶瓷外销的昌盛大约延续到19世纪中叶,但伴随着欧洲制瓷业的迅猛发展、日本外销瓷器的激烈竞争,特别是自身艺术、技术的低靡,中国瓷器热销欧洲的势头也逐渐衰减,以至最终成了明日黄花。陶瓷的影响还表现于艺术。当年的欧洲器物常常摹仿中国,真实,摹仿的对象主要是青花,以后,又增添了釉上彩品种。高明的能够惟妙惟肖以致乱真,被制造仿品的英国工商主引为自豪。一些摹仿还会细腻到款识,由于摹仿的逼似,以致款识成为后人鉴定的重要依据,因为,结体复杂、笔画繁多的汉字太难学习,常令欧洲工匠迷乱缺失。

  清前、中时期,中西之间各方面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商业贸易、天主教传教士甚至战争进行的。这种交流包括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交流,一方面,由于海道的畅通,中西贸易的不断扩大,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屏风和扇子等大量进入到西方。这些商品所携带的文化信息,如商品的造型、图案、花纹所蕴藏的中国的装饰设计原理,东方人特有的艺术想象力也为西方人所熟悉。另一方面,当中国陶瓷在欧洲风行的时候,也正是西方洛可可艺术风盛之日,意匠自然、飘逸、潇洒是法国传统艺术充分咀嚼中国艺术精髓的产物,同时,景德镇陶瓷质地坚硬,清白雅致,细润光滑,形体规整,转折明确,具有明快、秀丽、光挺的艺术风格,给欧洲的艺术吹来了一阵清凉的中国风。洛可可艺术一反巴洛克艳丽、繁缛、刻板的单调风格,以其作风清雅、简练活泼,讲究清淡色调,柔和的色泽,优美曲线和非对称的法则。洛可可艺术风格和中国陶瓷文化的契合,也就造成了中西陶瓷艺术文化的互动交流现象。

  3 结语

  乾隆时期是清代社会、文化、经济的鼎盛时期,也是文化、思想融合的重要时期,乾隆时期的中国瓷器是集大成时期,是封建社会制瓷业的黄金时代。乾隆粉彩在用彩、纹饰、艺术风格上颇具特色,特别是乾隆粉彩将西方洛可可风格植入中国陶瓷粉彩装饰,形成极具时代特色的中西合璧的工艺技法。这给当代陶瓷艺术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在文化多元的背景下,要有与文化进步相适应的视角和眼光,不断吸收和融合,形成新的艺术风格。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