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10所属分类:文史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摘要: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思想,文学发展, 论文刊发
摘要: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思想,文学发展,论文刊发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私人讲学”,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儒家学派固守“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荀子·王制》)。
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封建皇权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
儒家思想的精华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从前孔子时代的礼乐制度到孔子的仁礼思想、孔子的仁、孔子的礼、孔子的孝道、《论语》中的孝、《孝经》论孝、孔子的命观、孔子命观形成的背景、孔子命观的特征与内涵、“修身俟命论”的人生指导意义、孔子的人生问题论、乐——孔子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孔子与弟子论志向、立身行事中的言与默、孟子的性善论与孟子的使命、孟子的仁政学说以及荀子的性恶论与礼治说、儒家思想的流变、贯通天人——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性即理”——周、张、程、朱的理学思想、“心即理”——象山、阳明的心学思想、新儒家——西学东渐的文化回应、儒文化圈的崛起——儒学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可能等内容。
早在几千年前,孔子论诗便指出诗有“兴、观、群、怨”之作用,可见儒家思想积极入世,重视实践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与其相符的文学作品更是数不胜数。但我们应知道的是,在“文学”诞生之初,它的种种社会功用是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只是人们口耳相传的,记录光怪陆离神奇之事,多是神的故事及英雄传说,但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王朝的建立,儒家思想的产生,原先的神话故事在儒家学子的改造下逐渐被“理性化”,原先的神变成了“人”,原先的“英雄”变成“帝王将相”,文学被人们重新认识、加工、包装,从此有了新的社会功用,就像统治者手里的权杖,指挥着社会的伦理道德,纲常教化。那么儒家思想究竟对中国文学有怎样深刻的影响呢?那就不得不说以下三个方面:
1 文以载道,为政治教化服务
《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十分重视学习与从政的关系,认为“学而时习之”后应关心国家政事。可见儒家思想注重学以致用,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是孔子所提出的文学标准,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十分提倡文学的社会实践功用的,而不仅仅是人们寓情于诗,借诗抒情的产物,这种社会公用与唐代提倡的“文以载道”、“文以明道”“作文害道”等思想结合,不难看出儒家所提倡的文学是要经世致用,为政治教化服务。这种社会政治教化的文学是统治者维护其地位,治国安邦的重要法宝,这也是中国文学最显著,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诗序》中提出的“六义”“美刺”等说,都是与政治教化息息相关的。《诗大序》有云: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一段不仅对诗、歌、情、志的关系有了深刻的阐释,而且充分肯定了诗对于国家政治、社会教化的重要推动作用。关于诗的“美刺”作用,我们可以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这句话中受到启发。
无论是“美与刺”还是一系列爱国诗歌的产生发展,都受到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影响,体现着“文学为政治教化服务”的主张。关心政治,崇尚现实,注重作品的讽刺性,教化性和教育意义,促使我国古代作家写了不少针砭时弊的优秀文学作品,但在当今社会,“文学为政治服务”受到了不少人的反对与质疑,而文学作品如何在这种反对质疑声中发展,繁荣,开辟一条新路才是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2 中庸之道
《论语 先进》中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孔子是很崇尚中庸之道的,他认为“中庸之为德也”,“中庸”的“中”不是中间的意思,不是在两个极端中间找到中间的哪一个,而是找到最适合的哪一个,中庸之意其实就是在处理问题时不要走极端,而是要找到处理问题最适合的方法。中庸之道可以说已经渗透到绝大数中国人的血液之中,中国人讲究“中庸”,而“中庸”更是促使自古以来的很多文学作品呈现含蓄、内敛的倾向,作家们似乎能够很好的控制住自己强烈的情感不致一泻千里地抒发。像《论语 八佾》中孔子就赞扬《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说《关雎》这首诗在表达情感方面比较平衡,没有过度的快乐或者悲伤。男子对自己心爱的窈窕淑女求之不得时,只是“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并没有过于强烈的哀伤,这应该就是“哀而不伤”,但当男子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女子是也仅仅是“锺鼓乐之”“琴瑟友之”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欣喜若狂的表现,这应该便是“乐而不淫”。此外。孔子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也是强调凡是诗都要具有中庸之道,要使人的思想中正无邪。在这种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许多文学作品都具有朴实、含蓄、委婉的特征,多是“怨而不怒,婉而多讽”的效果。就拿李清照的《武陵春》为例,原文如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几多愁。
这是李清照五十三岁时避难金华所作,当时的她面对着家破人亡,丈夫死去,孤苦无依。可以想象她的心情是何等的悲伤。词的首句写狂风花尽,一片凄凉,但作者却没有从正面描写风之残暴,花落狼藉,而是极为含蓄地用“风住尘香”四字来点出春光一去不复返的哀愁。词的下片“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更是极其委婉地表现作者的愁绪,让哀愁有了重量,这种含蓄反而将作者的哀伤之感扩大化了,算得上“哀而不伤”的中庸之道好的典范。
3 “天人合一”的天道观
儒家思想的精华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儒家“天人合一”的天道观为文学作品意境的烘托作了很大的贡献,《论语·尧曰》中记载“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孔子认为天命不可违,所以人要“尽人事,听天命”,所以中国的文学作品一边注重圣贤的意境烘托,一边又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灌注使中国文学历尽几千年的风雨飘摇仍完整地保存下来,仍然熠熠生辉,儒家的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建构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所以仍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研究儒家学说对于当代文化、思想的建构也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迅猛发展,西方的教育文化的渗透,中国人借鉴了太多西方的东西,反而忽视了我们最传统的儒家道德文化,幸好我们有那么多儒家学说、文学作品尚存,保留了这无论几千年都不会褪色的儒家思想、道德观、人性论,可以说儒家思想是文学的根,是所有中国人的根,如何让这积淀了几千年的“文明之根”继续繁衍、生长下去,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用聪明和智慧灌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看待,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