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15所属分类:工程师职称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这篇城市管理论文发表了妥善处理好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如何加强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呢?随着城市建设越来越充分,城市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为了建设令人满意的城市管理效果,要妥善处理好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的关系、
这篇城市管理论文发表了妥善处理好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如何加强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呢?随着城市建设越来越充分,城市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为了建设令人满意的城市管理效果,要妥善处理好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的关系、“高层统筹”与“下沉执行”的关系。
关键词:城市管理论文,城市建设,城市规划
一、妥善处理好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的关系
城市规划是前提,城市建设是基础,城市管理是保障,三者一脉相承,是典型的一体化关系,城市发展只有三者紧密衔接,良性互动,才能实现“龙腾虎跃”。
要加强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城市规划要创新规划理念,切实提高规划的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确保“功能齐全不漏项”;城市建设要以规划为蓝图,从严实施,红线管理,保证“设施建设不甩项”;城市管理部门作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的“用户管理部门”,要参与城市规划编制和城市建设等相关工作,城市规划、城市建设部门要及时将城市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情况提供给城市管理部门,征求调整完善的意见建议,确保各类设施按标准设置、各种功能齐全配套。建立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实施情况的评估反馈机制,城市管理部门在管理工作中发现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方面的问题,可以采取“建议函”的方式向城市规划、城市建设部门提出意见建议,为完善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工作提供“用户意见”。
二、妥善处理好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的关系
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不是简单的总和分的关系,而是相融相通、比例协调、共同促进的关系。一些城市将系统的整体的城市管理分为多个专业部门多头管理,这种细分专业管理在一定历史时期提高了处理单一专业城市管理问题的效率。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城市管理的日趋复杂,强化专业管理的模式在当今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中日渐低效和不适。以“城市牛皮癣”小广告的治理为例,它涉及到环卫、教育、税务、卫生、商务、住建、公安、交通、通讯、城管执法等十几个专业管理部门,只靠一家专业部门管理,手段单一,力度甚微,往往治标不治本。再比如,广受社会诟病的“马路拉锁”问题也是因为各类管线分属不同的专业部门管理造成的。不强化综合管理,此类“痼疾顽症”无法根除。
所以,城市管理必须强调综合,强调综合决不是要取消专业,而是要在综合中体现专业。可采取按专业适度综合的城市管理模式,一是将城市环境与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管理直接相关的专业部门整合成“大部门制”的城市管理委员会;二是将与此间接相关的其他专业部门通过构建协调机制强化综合管理。两者形成“大部门制”城市管理体制与专业部门综合协调机制相结合的模式,统筹协调、系统管理,以期实现城市管理专业化与综合性的统一,发挥城市综合功能和整体优势。
三、妥善处理好“高层统筹”与“下沉执行”的关系
“高层统筹”主要是指把高层级的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适当综合,集中履行规划指导、政策制定、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职能;“下沉执行”主要是指管理与执法力量下沉到基层,集中发挥属地管理、精细执法、服务民生、促进和谐效能。“高层统筹”与“下沉执行”都是城市管理中的两种资源整合手段,必须相辅相成,不能偏颇。
在“统筹”上下工夫,就是要综合设置机构。大力推进市、县两级政府城市管理领域大部门制改革,整合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城市管理执法等城市管理相关职能,实现管理执法机构综合设置,统筹协调解决制约城市管理工作的重大问题。有条件的市和县应当建立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强化城市管理和执法工作。
在“下沉”上下工夫,就是要使人员、资金、政策向基层倾斜,下移执法重心,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推行区县一级执法,推动执法事项属地化管理,实现发现、解决城市管理问题的“微循环”路径,切实解决“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现象。
四、妥善处理好“条”与“块”的关系
城市运行管理与作业体系是指城市管理系统内的机关组织及其职能分工的关系网络,既包含市、区、街道(乡镇)“三级管理”的“条”型体系,也包括在各层次上的所有城市管理部门的“块”型架构。“条”和“块”的关系要体现政府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匹配度。
处理好“条”的关键就是要健全制度体系、强化组织指导,完善管理标准,建设高效的专业的管理团队和作业力量,不断提高城市运行管理水平;处理好“块”的关键就是要赋予其在街道(乡镇)层面全面落实本区域城市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价权。因为“块”对辖区环境最关心、最清楚、最有发言权,考核、评价“条”提供的服务最准确、最客观、最有效。
五、妥善处理好“硬件”和“软件”的关系
“硬件”指的是设施建设,是城市管理的基础,解决的是“有无”的问题;“软件”指的是人才队伍和制度手段等,解决的是“优劣”的问题。城市管理既要强调硬件设施的建设,也要重视队伍和制度等软件建设。
抓硬件设施建设,除了抓好市政、交通、园林等基础设施建设外,当前重点要抓好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各市、县要加快整合形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拓展平台功能,实现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形成全国统一的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并实现与110报警电话的对接。强化城市运行数据的综合采集和管理分析,形成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促进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
抓软件建设,一是要抓人才队伍管理,关键是建立一支规范、充足、高效的城市管理队伍。推进执业资格制度,逐步完善城市管理专业技术岗位准入与执业管理。通过发动社区干部、招募社会志愿者等方式,充实城市管理的人力资源;二是要大力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加快制定《城市治理条例》和相关配套规章、规范性文件;三是要整合城市管理信息资源,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创新城市管理方法,不断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推荐阅读:《上海城市管理》ShangHai Uban Management(双月刊)曾用刊名:上海市建设职工大学学报;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年创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反映上海国际大都市和全国中、小城市现代化,建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突破传统学报模式。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