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自然资源部统筹下的新型地理设计思路探索

发布时间:2020-01-15所属分类:工程师职称论文浏览:1

摘 要: [ 摘 要 ]2018 年 3 月自然资源部成立,统一了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将几个部委的规划职能整合到一起,对各类规划进行了统筹,标志着空间规划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文章通过对当今政策背景及地理设计概念的剖析,提出了基于地理设计的空间规划的新思

  [ 摘 要 ]2018 年 3 月自然资源部成立,统一了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将几个部委的规划职能整合到一起,对各类规划进行了统筹,标志着空间规划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文章通过对当今政策背景及地理设计概念的剖析,提出了基于地理设计的空间规划的新思路,理清了建立基于三维地理设计的新型城市设计管理平台的技术框架,以期为促进测绘地理信息应用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自然资源部统筹下的新型地理设计思路探索

  [ 关键词 ] 自然资源;空间规划;地理设计;城市;信息

  1 政策背景

  1.1 相关政策解读

  2018 年 3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批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部的主要职责是“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监管,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履行全民所有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调查和确权登记,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负责测绘和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等。”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将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

  在此背景下,我国已由过去的“小国土时代”进入到新的“大国土时代”,对于国土资源部而言实际上是一种“升级”。

  机制的改革在某种程度上也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由以土地财政为主导转向以生态文明为主导的新发展模式,我国城镇化进程由土地城镇化阶段逐渐迈向“人的城镇化”阶段,即将实现由增量型向存量型的根本转变,住建部顺利完成历史使命,下一程将由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发改委来主导。

  1.2 空间规划背景解读

  空间规划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部门对所辖国土空间资源布局进行的长远谋划和统筹安排,旨在实现对国土空间的有效管控及科学治理,促进发展与保护的平衡。

  空间规划侧重空间均衡,旨在影响公共部门的空间活动,形成一个更合理的地域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在武汉调研时提到,规划既不是城乡规划,也不是土地利用规划,而应该是国土空间规划,要集约优先、保护优先,用更少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支撑新的经济总量增长。国土综合规划中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方式,代表了未来自然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1.3 自然资源部统筹下的空间规划与地理设计结合的契机

  自然资源部统筹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理念为地理设计提供了更大的应用舞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 年 )》均强调了新规划理念与技术方法的引入,特别是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作用,要求从空间布局层面平衡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间的需求,制定规划方案。科学的空间布局,要求全面掌握规划所处区域内复杂多样要素的现状、空间分布、相互关系及其演变规律,并对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预测和评估,这就需要依赖于高效、精准获取的时空地理信息数据,以及提供全过程要素作用关系与作用效果的分析和评估。因此,原有的空间规划需要新的数据、技术、流程和方法来提升,而地理信息科学是支撑自然资源管理的核心理论基础。

  地理设计的理念和技术框架本身就与当前自然资源部统筹的思路相适应,是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的高效科学的技术手段,可行性强、包容度高,能很好地适应大数据和跨界融合的思维。

  2 地理设计的概念和技术框架

  2.1 地理设计的概念

  地理设计 (Geodesign) 是一种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的规划和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的特点是在三维地理信息的环境下将设计方案的创作与真实地理环境、系统思考和数字技术应用的影响分析模拟有机结合在一起,是设计学和地理学跨界融合的产物,是对这个世界的一种基于科学理念的干预方式,地理设计是一种既存的观念, 也是一种新的创见。

  2.2 技术框架

  地理设计具有“四类人、六模型、三循环”的体系框架 ( 图 1)。

  “四类人”指的是在地理设计过程中参与进来的四种角色,他们分别是: ①本地居民,他们扮演两个基本角色,一是提出地理设计的基本需求,二是审核最终设计方案产生的效果;②地理科学家,包括地理学家、水文学家、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等;③规划设计人员,包括城市规划师、建筑设计师、风景园林师和土木工程师等;④信息技术人员,包括信息处理及地理信息科学 (GIS) 应用专家等。

  “六模型”明确了地理设计必须解决的六个问题,包括:①表达模型,在内容、空间和时间上描述所研究的区域; ②运作模型,明确要素间相互的结构和功能关系;③评估模型,评估研究区域的现行状态;④变化模型,确定何时、何地、通过什么政策和行动进行改变; ⑤影响模型,预测改变可能导致的结果; ⑥决策模型,解答应该如何被改变。

  “三循环”明确了地理设计的完整过程,包括:①自上而下顺向循环,从表达模型到决策模型,明确了开展此项研究的目的;②自下而上逆向循环,从决策模型到表达模型,主要阐述开展此项研究的方法和技巧;③自上而下顺向循环,从表达模型到决策模型,主要表达需要完成的内容、时间、地点等具体的信息。

  3基于自然资源统筹的新型地理设计技术体系建设

  3.1 制定基于空间规划的地理设计应用标准规范

  基于空间规划的地理设计应用标准规范包括地理设计工作流程、地理空间数据标准和地理设计模型规范,以及针对具体应用的相关规范标准。

  建立地理设计标准体系的目的,首先要与现有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对接,必然要求地理分析、地理评估和地理设计符合城乡规划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同时要以地理学和相关领域的思维与原理为指导,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构建符合具体区域的地理设计标准体系。其次,针对现阶段城乡规划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对各类城乡规划方案设计的现状评价、方案比选中的指标确定主观性强、受甲方意志影响多等问题,需要提升城乡规划审批的效率和水平。

  标准规范是地理设计开展应用的依据,运用于规范流程、数据形式、模型构建、指标选择和平台建设等环节,是地理设计结果客观、科学的保障。空间地理设计标准应用规范应该涵盖一般化的地理设计工作流程、地理空间数据标准和地理设计模型规范,以及针对具体应用的地理调查技术规范、地理分析技术规范和地理评估技术规范等。这类标准规范的制定,依赖于测绘地理信息、规划、国土、环保等领域学者和管理部门的通力协作,从而保证数据的统一和信息的有效共享 ( 图 2),有效提升了规划管理审批的透明度和决策水平。

  3.2 以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为基础构建“多规合一”的规划辅助决策信息平台

  2017 年 1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提出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全面摸清并分析国土空间本底条件,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 ( 简称“三区三线”),注重开发强度管控和主要控制线落地,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编制统一的省级空间规划,为实现“多规合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 图 3)。

  我国现行的空间规划包括由原国土部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住建部组织编制的城乡规划、由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由原环保部组织编制的生态功能区规划四种。由于这些规划的编制管理机构不统一,相互之间缺乏协同,导致了信息不共享、目标不一致及内容相互冲突等问题。

  空间规划体系以国土空间资源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为核心,以空间资源 ( 土地、海洋、生态等 ) 保护、空间要素统筹、空间结构优化、空间效率提升和空间权利公平等方面为突破口,探索 “多规融合”模式下的规划编制、实施、管理与监督机制,这种规划体系的建立是自然资源得以有效统筹的保障,是落实国家部委改革的必要手段。

  综上所述,在新型地理设计信息系统中可以借鉴并予以重点表达的空间规划领域要素有以下两个。

  (1)国土规划“三位一体”总体格局。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 (2016—2030年)》确立了国土集聚开发、分类保护、综合整治的“三位一体”总体格局。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界四区”。 “三界”指规模边界、扩展边界和禁建边界;“四区”指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

  此外,还需要在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上,将经济、社会、土地、环境、水资源、城乡建设和综合交通社会事业等各类规划进行恰当衔接,确保多规确定的任务目标、保护性空间、开发方案、项目设置及城乡布局等重要空间参数标准的统一性,以优化空间布局、有效配置各类资源,确保政府空间管控和治理能力的不断完善与提高。

  组建强大的自然资源部,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解决空间规划重叠的问题,对国土空间进行严格的用途管制 ( 图 4,图 5)。

  3.3 建立新型城市设计管理平台

  基于三维地理设计的新型城市设计管理平台是以软件的形式,整合复杂、大体量的多源数据,以及多种分析评估模型,通过分析与计算,以地理分析评估数据服务产品作为成果提供给规划设计人员,能有效解决规划行业数据与空间分析技术上的不足,是符合空间规划理念的技术手段。基于三维地理设计的新型城市设计管理平台较好地隔绝了测绘地理信息数据与规划设计应用端,以数据服务产品的形式,实现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于空间规划;与此同时,有效避免了城市规划设计应用端直接获得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在满足当前数据保密与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探索出了广泛、深入服务社会发展的形式。

  相关知识推荐:规划师高级职称论文发表要求几篇

  在各个行业都有规划师,比如城市规划师、职业规划师、理财规划师等,他们也是可以通过发表论文来评定职称,最近就有作者咨询规划师评高级职称要发几篇论文,期刊天空小编介绍:评高级职称一般要求的是中级职称后发表的论文,可能要求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5篇,具体的行业,具体的地区也会有所不同的。

  此外,基于三维地理设计的新型城市设计管理平台可以服务于多个部门,实现信息共享。规划编制单位根据地理设计平台试用经验,反映多样化数据服务产品,能够更为全面深入地认识与理解“人地关系”,提升规划方案的科学性;以数据服务产品的形式实现多源数据的利用,弥补了分析研究中的数据缺失的问题;通过整合复杂模型,以菜单式操作流程提供便捷服务,解决了规划设计单位在空间分析中的技术不足。

  根据 2017 年新出的《城市设计管理办法》第六条:“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充分利用新技术开展城市设计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城市设计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并将城市设计要求纳入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平台”。基于空间规划的地理设计可以构建二三维联动的设计环境,其技术平台是基于 GIS 的二次开发软件,相比 CAD 而言能容纳海量的数据,能实现二三维一体化设计和实时动态更新,使城市设计不仅仅局限于空间表达,更能满足规划管理和建设实施的要求,并同步实现动态更新;使城市设计在“先二维、再三维”的基础上有了质的突破,能将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路网、控制指标、建筑物的特征及景观设计方案直观表达;使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成果更加精准透明,规划实施更易落实,这些均是空间规划背景下新型规划设计的必然趋势 ( 图 6,图 7)。

  3.4 开拓公众参与新模式并支持多方协同创新

  公众参与是空间规划创新与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基于 GIS 的信息平台把声像和动画等多源异构数据融为一体,同时支持动态化的方式进行智能化操作,对各种数据进行直观表达。在提倡公众参与的信息化时代,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 +GIS”的技术优势,把国土空间规划涵盖的信息通过 GIS 信息平台更直观地呈现给公众,实现城市规划实施与决策的公众参与。

  地理设计在为规划师和规划管理者提供支撑的同时,还提供了公众参与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的有效途径,是地理设计深化服务空间规划的重要方面。那么对此可通过 Web 与 GIS 融合开发,把专业的信息转化为简单通俗易懂的、操作便捷的信息,WebGIS 站点中的相关信息资源是通过网络发送的,用户都将这些过于专业化的内容展现出来,且只需要浏览网页和点击就可以参与到规划决策中来。在手机时代,可以开发一款适用于手机的 APP,将信息共享,公众不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链接,实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获取、分享和交互处理,还可以通过各种网络随时随地处理地理信息数据和地图,通过空间分析和信息检索,就可以快速便捷地自由表达意见。例如,依托“天地图”平台,有机融入地理设计流程,通过适用于公众的分析模型模块的植入和便捷、友好的操作模式开发,打造公众参与各类空间规划编制的可行渠道,是地理设计支持空间规划多方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

  通过 GIS 信息平台和互联网技术使公众能够轻松理解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过程,加强与规划管理部门的交流,公众的需求和期望可以在规划决策过程中得到体现,这种多方协同创新的模式促进了规划透明度的提高和社会民主化的进程。

  4 结语

  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实施自然资源用途管制的统筹协调和分等级管理制度,国土空间规划中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方式,代表了未来自然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基于空间规划的地理设计很好地适应了这种趋势,有利于信息的集中管理、建立节约集约利用的标准规范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促进自然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这也是信息化时代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