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29所属分类:工程师职称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摘要: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因为全国性市场商品流通的转向而逐渐崛起,长江中游地区亦凭借着其上承天府,下引江南的地理优势,促进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而水路运输在其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相比前代,清代长江中游水运具有更明显的商业化特征,特别是国门
摘要: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因为全国性市场商品流通的转向而逐渐崛起,长江中游地区亦凭借着其“上承天府,下引江南”的地理优势,促进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而水路运输在其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相比前代,清代长江中游水运具有更明显的商业化特征,特别是国门开启后,列强进入长江水道,加快了长江中游传统水运行业的近代化转型,对中国水运业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对长江中游水运史的关注开启于清末民初,是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经世致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价值的论著是其主流。20世纪80年代前,整体研究过于零碎,尚未得到学术界的重视。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大批水运史研究的专著,同时研究的方向也逐渐向纵深发展,由宏观的制度史、经济史、对外关系史下移到微观层面的区域社会经济史方向。进入新世纪后,该领域的研究持续深化,以城市史、对外关系史、商业史等角度为切入点介绍水路运输与贸易市场、行政机构、船帮会馆等方面的关系与互动,是相关研究的新趋势与热点。
关键词:水运;长江中游;交通
本文所论述的长江中游是指自湖北宜昌往东到江西湖口的长江水道,又称作“荆江”,除干流外,涵盖了长江主要支流汉江、洞庭湖水系及鄱阳湖水系等。就地理区位而言,包括现今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境内的大多数通航河道。其水文环境相较于上游川江流域水流平缓,水道更广,在江汉平原汛期易泛滥,与长江下游流域相比水深较浅,行船条件具有较强区域性。清代长江中游水运相比前代,具有更明显的商业化特征,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的签订,帝国主义列强进入长江水道,进一步加快了长江中游传统水运行业的近代化转型,对中国水运业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所综述的水运史即以航运史为主干,兼及商业、社会、城市、经济、漕运、津渡史等水运相关领域的历史研究成果。
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相关研究
对长江中游水运的关注开启于清末民初,受经济、政治与国际环境的约束,此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经世致用,即直接能给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价值的论著是主流,对于水运及相关事业的研究总体不多。以笔者所见,近代概念的“水运”一词最早见于清末《北洋官报》的一篇文章,其提到湖北票号欲仿江西水运公司在鄂商办水运公司。①清末对水运的研究调查,仅见各省清理财政局所编《财政说明书》②,其记载有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水运的基本信息。民国建立后,对水运相关的研究以调查报告为主,为政府航船交通政策提供必要信息,如《调查报告:资江之水运(未完)》③《调查:平汉路沿线水运调查报告》④。国民政府组织编辑的《交通史航政编》《交通史路政编》以及《水道查勘报告汇编》是国内水路交通方面较有代表的成果,包含有汉江流域的道路交通情形。⑤另有学术论文《振兴中国交通事业应以水运为先议》⑥罗列了近代长江流域中段干流与支流不同船种的通航里程。《陕西省建设专号:交通:陕西之水运》⑦对汉水水运环境及行船条件作了一般性的概括描述。《长江流域之水运与铁路(未完)》⑧对长江干流船只主要航线及耗时作了概括性描述。《湖南之航业》⑨介绍了湖南近代航运业兴起及其发展初期之概况。民国时期编纂的县志、市志对于水运交通也记载了不少有用信息,此不赘述。
关于水运的研究著作,民国时期出版的主要有童崇实《扬子江水运之研究》⑩、张心信《帝国主义在华航业发展史》輥輯訛、朱建邦《扬子江航业》輥輰訛等,这些著述基本以清末民国时期的长江地理、航运情况、外国航权等问题入手进行一定调查研究。同期,帝国主义国家为侵华战争做准备,组织了大量的社会经济调查活动并出版,其中以日本的调查最为详细,如《支那省别全志》《支那经济全书》《支那开港港志》《通商汇纂》輥輱訛等,详细记录了扬子江流域开埠通商后,各地的海关、商贸、水运、铁路等诸多领域状况;水野幸吉《中央支那事情:汉口》(现译《中国中部事情:汉口》輥輲訛)对航运、铁路等方面做了大量实地调查;日本驻华领事馆对负责辖区的经济社会活动调查如《在长沙帝国领事馆管辖区域内事情》輥輳訛也有着大量的报告记录水运相关事宜。另外英国方面还编有《CHINAIMPE-RIALMARITIMECUSTOMSDECENNIALRE-PORTS(中国帝国海关十年报告)》輥輴訛数辑,对水运船只、货税及货物数量等都有详细的数据。
建国以后,囿于政治运动对学术研究的影响,中国大陆的学术研究普遍停滞不前,关于长江中游水运的研究也极为有限,于华的《中国航运史话》輥輵訛是该时期为数不多水运的研究,而深度有限。同期研究主要来源于港台地区和日本。港台地区主要有吕实强《中国早期的轮船经营》輥輶訛一书,其中对国人早期对轮船观念转化与轮船业的起步做了一定研究,对招商局兴办与所遇问题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日本则有星斌夫著述的《明代漕运之研究》輥輷訛《明清时代交通史之研究》輦輮訛,在制度层面对清代漕运进行了考察,不过以上论著对于长江中游漕运如何运作并未详察。这一时期的水运史研究总体过于零碎,显示出学术界尚未加以重视。
二、20世纪80、90年代的相关研究
改革开放以后,学术研究逐渐恢复正常,学界面貌焕然一新,出现了大批水运方面的专著,同时研究的方向也向纵深发展,由宏观的制度史、经济史、对外关系史下移到微观层面的区域社会经济史方向。水运史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逐渐得到重视,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航运史方面的论著。
这一时期关于长江中游流域水运的通史性著作大量出现,主要有:张泽咸、郭松义的《中国航运史》、罗传栋主编《长江航运史(古代部分)》、江天凤主编的《长江航运史(近代部分)》輦輯訛。另外区域性通史类有:沈兴敬主编的《江西内河航运史(古代部分)》、《江西内河航运史(近代部分)》、湖北省交通史志编委出版的《湖北航运史》、湖南省地方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交通志·水运》以及为各县市编制的《荆州地区水运志》《宜昌港史》《襄樊交通志》《沙市港史》《九江港史》《襄樊港史》《武汉港史》《江西省交通志》《宜昌市水运志》《长江志》輦輰訛等。除此以外,诸多江汉流域及鄱阳湖、洞庭湖水系的地方志与通史性质的著作也有涉及水路交通、轮渡、水路运输、桥渡建制等方面内容,此不赘述。
关于水运史的专门性研究也在逐渐兴起,由政协文史资料口述史的模式,逐渐深入到区域社会经济史层面。以下分省叙述相关研究状况:
湖南省水运的论著主要有《招商局经营湖南内河航运始末》輦輱訛,其介绍了招商局在湖南从清末至建国初改为人民轮船公司长沙分公司的过程。彭六安輦輲訛则对整个湖南民营航业的历史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彭国兴輦輳訛介绍了清末日本开拓湖南内河的大致过程。李华輦輴訛指出清代湖南城乡商业的发达受益于便利的水陆交通带来的频繁商品物流贸易。胡德初輦輵訛提供了湖南近代中小航运企业的史料。刘泱泱輦輶訛论述了“五口通商”后的湖南商路改变以及交通的近代化历程。李玉輦輷訛认为在传统贸易时代长沙滨江却不易停泊船只的地理环境劣势,使得拥有天然港口的湘潭在贸易中占据了相当优势。
相关知识推荐:社会科学研究职称晋升要求
湖北省水运研究普遍集中在武汉地区,并以汉口港地区的研究为重点,主要有:范植清輧輮訛分析了商业繁荣与水上运输的密切关系,并指出交通运输尤其是水运是港口发展的关键因素;皮明庥主编了多部武汉城市史相关论著輧輯訛,以城市史的视野从市政、交通等方面探讨了武汉水运业的兴衰;另外皮明庥、李策輧輰訛探讨了开埠与立关如何牵引武汉城市的发展。侯甬坚輧輱訛从历史地理角度分析了商洛水陆交通变迁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对明清丹江水运环境有一定论述。萧正红輧輲訛考证了清代湖北陕西之间粮食调拨,并从环境与商业的角度考察了清代汉江水运的变迁及原因。王永年輧輳訛指出汉口从明末商业小镇一跃成为清代前期国内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水道交通、广阔的经济腹地。吴琦輧輴訛论述了湖广漕运与商品流通的关系及其对城镇发展的促进作用。涂文学輧輵訛考察了近代化水运系统对江汉平原区位文化生成的推动作用。陈晖輧輶訛认为轮船的出现虽然使得清末木船航运业遭受重创,却无法彻底将传统木船运输业排挤出商业贸易的流动渠道,从而形成了轮船与木船既竞争又互补的新型航运格局。此外徐凯希輧輷訛、段超輨輮訛、贾孔会輨輯訛对湖北次级转口城市水运亦有相关著述。吴琦从区域社会的角度解读湖广漕运与清代地方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清代湖广漕运与商品流通》輨輰訛一文中,认为漕运活动促进了有漕县市的商品经济发展,在《清代湖广漕运的社会功能》輨輱訛一文中,认为湖广漕运的社会功能尤为突出,它一方面维系着封建体制的运转,另一方面,又瓦解着封建的社会秩序。
江西省水运研究则多与九江关和粮食运销有关,或聚集于一府之地,缺乏对商业交通整体上的梳理,而且对水运的研究也多依附于粮食运输或商业运输研究,故专门性质的论著极少。许怀林輨輲訛对江西的航运能力兴衰的原因以及封建官府对航道的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认为江西航运长期兴旺有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原因。萧放輨輳訛考察了江西四大工商市镇特点,提出商业中心的兴起,多半凭借河滨津要水运条件,且水道的大小还直接影响到城镇的规模。另外魏嵩山、肖华忠等輨輴訛对古代鄱阳湖流域的几个主要城市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概述了水陆交通发展情况。
另有一些其他层面的论著涉及到了长江中游水运问题:以明清漕运为着眼点的宏观性的专著,如李文治、江太新《清代漕运》輨輵訛,彭云鹤《明清漕运史》輨輶訛。以航运业为着眼点的有樊百川的《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輨輷訛一书,述及清代帆船航政下的长江航运业的兴衰、外轮垄断、新式航运产生等内容,并提供了大量的统计数据。以航运关系为着眼点的有李宝民的《近代民族航运企业与外国在华航运企业的关系》輩輮訛,涉及了近代中国本土航运企业与外国在长江的航运企业的关系。以航政为着眼点的有胡体淦主编的《长江航政史》輩輯訛,详细地叙述了长江航政管理的发生和发展、航政与航运的关系,以及航政在长江航运、流域经济、政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招商局为着眼点的有张后铨主编的《招商局史(近代部分)》輩輰訛,内载招商局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事件。喻志斌輩輱訛以口述史方式描述了近代汉川地区船民及其组成的各口帮派的基本情况,并保留了不少船民与民船支撑的木帆船运输活动细节情形。
对航运史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也得到了重视。严中平等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一种)輩輲訛涵盖了近现代中国本土轮船航运业与外国航运业在华发展状况的较多史料。朱荫贵、聂宝璋主编的《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輩輳訛辑录了1840—1895年中国近代航运的相关史料,涉及各时期的贸易航权、港口相关行业等内容。另外张纪成主编的《京杭运河(江苏)史料选编》輩輴訛也记载了一些漕运相关史料,值得注意。
总的来说,80年代初期的水运研究得到了一定重视,不过大多依附于城市史和商业史研究,多数研究仅仅局限于水运本身而忽略了水运与贸易、运输人员、货品、商贾、城市发展、社会观念的关系。而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研究逐步趋向于多视角切入水运问题,为21世纪的多元化研究局面奠定了基础。
三、21世纪相关研究概况
进入新世纪以后,综合性通史论著偶有出现,而以城市史、对外关系史、商业史等角度为切入点,研究水运与贸易市场、商业发展、关税制度、外国船业竞争、行政机构、船帮会馆等各方面的关联与互动,成为新趋势与热点。此期有一些区域性的相关综合著作发表:《武汉对外开放史》輩輵訛述及张之洞整饬湖北传统商业交通业以及相关行动;《湖南经济通史》輩輶訛记载了湖南内河航运状况;《长江航运的百年探索》輩輷訛围绕近代以来民族航运业振兴、长江航运对外开放等方面展开一定研究。这些总述性的论著已然不是主流,以区域社会经济史视角来研究水运的著作相应增多:朱荫贵輪輮訛整合了多篇涉及近代长江航运业研究的论文,从整体上勾画了中国民族资本轮船航运业诞生发展的大致轮廓。任放輪輯訛将近代两湖作为一个地理单元,从经济地理的角度,对近代两湖地区的交通运输业进行系统论述,考察其在时空维度上的拓展。
这一时期相关研究选题多以区域航运史视角切入,兼及商业史与城市史,以下分省论述:
湖南省:以航运史为视角,余建明輪輰訛认为湖南近代交通的发端是近代农工矿业发展、社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以及抵抗外来侵略的政治动力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李坚、张海山輪輱訛指出日本凭借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掘取的内河航行特权保证了其在湖南内河航行线路贸易等方面的一系列的特权地位。张海山輪輲訛认为列强对内河航运的扩张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交通的近代化、城市的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风气的变革。黄娟輪輳訛就湖南水运交通地理与近代航运业兴起的原因、湖南近代航运业的发展历程、湖南近代航运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进行了系列研究。张超凡輪輴訛认为水运条件良好与物产丰腴是湘潭成为明清时期湖南“水陆之会”的重要原因,而铁路、公路接踵出现使得湘潭失去了水路交通优势,商业贸易的中心地位也被长沙取代。以商业贸易史为视角:尹红群輪輵訛梳理了湖南传统商路的演变状况。杨志军輪輶訛对清末湖南商贸过程里的水运状况也有概述。罗运胜輪輷訛则对沅水流域的水运商业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张滋润輫輮訛对清代前期湖南的商品水陆运输、交通环境有一定论述。以城市史为视角:龙玲輫輯訛对近代化水陆交通与近代长沙发展影响有较详细的讨论。张河清輫輰訛指出湘江流域沿岸城市商业在清末长沙开阜后失去优势,衰弱为地区性市场,而粤汉铁路长沙—株洲段开通则使得湘江水运和地区市场衰弱。
湖北省:以航运史为视角,孙丽娟輫輱訛以陕西安康地区的碑刻资料对汉江安康段的官方与民间渡船发展进行比较考察,论证了清代安康民间渡船的自治性与公益性特点。张博锋輫輲訛认为近代汉江水运的衰弱集中了自然地理、交通技术、政府导向、经济效益这四大因素的影响。以商业贸易史为视角:吕一群輫輳訛、张珊珊輫輴訛、刘世扬輫輵訛、黄强輫輶訛、李刚、卫红丽輫輷訛、陈卓輬輮訛等人的论著对湖北地区及汉江流域的商业贸易等方面做了相关考察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城市史为视角:谭刚毅輬輯訛认为水运直接影响着城市发展的方式以及边界;李明术輬輰訛分析了航运对城市空间影响的因果关系;郑媛輬輱訛、舒阳輬輲訛等也有水运视角的相关论述。以汉江流域为重点的专题研究:徐俊辉輬輳訛认为汉水中游的干支河流及河道两侧形成的陆路交通是促成不同尺度城市空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基础;张笃勤輬輴訛认为清康熙以来汉江流域交通带来的区域商贸繁荣,随清末新式交通出现而丧失优势,导致汉江中上游流域多数城镇则由盛转衰。另外徐凯希輬輵訛、邓娟輬輶訛、卢川輬輷訛与占路輭輮訛也对其他次级城市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江西省:以航运史为视角,李学忠輭輯訛认为西方列强利用先进航运工具控制九江水运市场,使得近代新式航运业有力地推动九江经济社会近代化。王昌民輭輰訛考察了明清时期鄱阳湖区交通运行的条件、交通路线等内容,认为本区位的便利的水陆交通系统使得本区成为一个联系密切的地区。杜佳輭輱訛以清《宫中档》为主要材料,归纳了江西水运的特点。以城市史为视角:叶群英輭輲訛、陈晓鸣輭輳訛、李学忠、陈晓鸣輭輴訛、张义俊輭輵訛、卢飞龙輭輶訛等涉及了水上交通和转口贸易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了近代水运对市镇分布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商业贸易史为视角:温锐等著《百年巨变与振兴之梦——20世纪江西经济研究》輭輷訛探讨了江西经济的发展状况,并较全面考察了交通、外贸的发展状况。许新民《晚清江西商道与社会变动述略》觼訆訑訛指出晚清时期确立了以鄱阳湖水运系统为主载体,以九江为集散中心的扇形商道网。黄木升觼訆訒訛对晚清民国河口茶市的变迁做了较详细地考察,并深入探讨了水运带给河口茶市的区位优势以及九江开阜后水运集散地转移造成的衰弱历程。李淑娟觼訆訓訛对抚河流域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另外余朝阳、林清觼訆訔訛也就区域格局、商路变迁以及交通方式变革等因素进行了相关研究。
除了以城市史、商业贸易史、航运史研究为主流的区域社会史研究外,还有众多学者就水运与招商局、城市公共事业、社会团体、漕运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现一并梳理如下:
清末京汉铁路的开通以及粤汉铁路的修建,使得凭水而兴的两湖城市多了一条纵向交通网络,使得水运不再占据主导地位,关于近代铁路与水运的关系也引起了多位学人的注意。夏雪觼訆訕訛指出了受困于水患而停滞的鄂北经济被铁路交通所盘活,使花园镇一跃成为全国第二大棉花市场。赵苒婷、谭刚毅觼訆訖訛通过调查京汉、粤汉铁路修建前中后汉阳城的兴隐,探讨近代交通运输业对近代城市发展的影响。张卫东觼訆託訛认为粵汉铁路对近代湖南传统运输方式造成了挤压,铁路随时间推移在湖南交通运输格局中对水运等传统交通方式造成了较大冲击。
水上公共事业是21世纪新兴起的选题,轮渡客运是水上公共事业的主要部分,其虽然属于水运范畴,但由于行距较短,且与城市社会团体联系密切,所以一般被纳入城市史公共事业研究的领域。张俊觼訆記訛通过爬疏地方志来统计不同时段的津渡设置,认为清代各阶层人士之所以积极参与桥梁和渡口的修建,其深层动力源于经济和思想基础做支撑。鲜健鹰觼訆訙訛认为清代前中期地方公共工程的建造和维护主导权在于地方政府,清后期随着地方力量的崛起,主导权渐渐由民间力量掌握。吴琦觼訆訚訛认为清代湖北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民众出行日益频繁,津渡的设置与运营日益成为这一地区重要的社会内容。张艳芳觼計訑訛对维持渡口日常开销的义田进行了研究。何孝荣、肖奔觼計訒訛等做了关于渡口管理的研究,方秋梅觼計訓訛、吴承胜觼計訔訛也有近代武汉轮渡的相关研究。另外杨国安觼計訕訛、吴琦、鲜健鹰觼計訖訛、陈建凯觼計託訛、王鹏觼計記訛对救生船、护航等事业也有相关研究。招商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重点专注于其管理、责任、航政、对外关系等方面,对于区域关系的研究则较少。关于长江中游地区比较重要的论著有胡政编《招商局与湖北》觼計訙訛一书,梳理了汉口招商局及宜沙支局的创办、发展和管理情况,通过重要事件再现了轮船招商局与湖北的深厚渊源,深入剖析了近代交通企业与区域社会的互动关系。其他有关招商局的论著或会议论文集可参考的有《招商局与近代中国研究》觼計訚訛《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纪念招商局成立13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觼訉訑訛《朱荫贵论招商局》觼訉訒訛以及《招商局文库》丛书等,对于全方位了解招商局历史背景及重要事件始末有一定作用。——论文作者:易正阳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