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评中级工程师条件论述当下工程建筑施工中的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2014-08-14所属分类:工程师职称论文浏览:1224次

摘 要: 中级职称申报要求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并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并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并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4)初中及以下学

 

  中级职称申报要求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并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并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并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4)初中及以下学历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1、对学历和资历要求

  申报人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博士研究生毕业;

  (2)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所申报专业工作满2年;

  (3)本科毕业后,从事所申报专业工作满5年;

  (4)专科毕业后,从事所申报专业工作满7年;

  (5)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后,取得助师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满4年;

  (6)1982年底前取得中专学历,并从事所申报专业工作满15年。

  2、对外语的要求

  申报人须持有2000年及以后取得的全国职称外语B级合格证书、合格成绩或评审当年的外语成绩通知书,其中1977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其2004年度及以后职称外语等级考试B级(或A级)达到45分以上可以申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可以免试:

  (1)取得外语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

  (2)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

  (3)具有国家认定的相应留学经历的(留学经历须由我国在该国的驻外大使馆认定并出具《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或经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4)出版过外文专著、译著的(“外文专著、译著”指由本人独立撰写翻译或担任主要撰写翻译人员以外文完成的著作(含技术类著作),且属于正式出版物);

  (5)在乡镇以下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乡镇以下基层单位” 是指乡镇政府直属或直接管辖的基层单位);

  (6)参加《全国工商企业出国培训备选人员外语考试》(简称BFT),通过中(Ⅰ)级;

  3、对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力)的要求

  凡1960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人员,应参加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或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取得3个模块合格证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人员可免试:

  (1)取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含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科学教育、软件工程、计算机器件及设备、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2)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

  (3)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程序员及以上级别资格证书。

  4、对专业知识的要求

  根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2011年度职称评审工作安排的通知》(京人发)的精神,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确定采取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凡申报土建施工、道路与桥梁施工、水务建筑施工、装饰装修施工、公用设备安装五专业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需取得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合格证书或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前两年(2009或2010年)考试《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专业不限)科目的合格成绩。


  论文摘要:在水下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施工工艺方法及要求施工,按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坚持每道工序实施检查验收许可制、成桩辅以适当的检测方法,不同的施工方法其效率和质量有很大的差异。施工时应从施工方法着于进行预先控制,提高和完善管理水平,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提高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和预控为主的观念,不断更新质量理念。

  一、工程概况

  某内河码头设计为高桩式码头,总长438m,为沿河布置。其桩基础分为灌注桩及PHC桩,其中灌注桩为101根,分别为Φ1000桩50根,Φ1200桩51根,桩长为29m至40m。该灌注桩分陆地和水中两部分,其中陆地桩为61根,水中桩为40根。其中陆地桩采用280k旋挖机施工,水中桩采用TK-6冲机施工。本文以水下灌注桩施工为例,对其施工质量控制谈一些体会。

  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冲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平台搭设→测量放线→护筒设置→桩机就位→冲机开始工作→成孔→清孔→吊放钢筋笼→安装导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成桩。

  2、施工准备

  (1)设备安装:在设备进场时,一次性安装完毕。在设备安装完毕后,每桩孔就位时,要注意如下情况。设备就位时,要精心调平、保持天车、转盘中心与桩位要在同一直线上,确保施工中心不发生偏移。

  (2)设备调试在设备进场前,必须进行设备检修调试,在确保钻机正常后方可进场,其中包含:电路检修、机械检修、外表检修。

  (3)泥浆循环系统布置。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自流式循环系统,在施工现场内设置泥浆池、沉淀池和循环沟。其中泥浆池和沉淀池可作为一个池开挖,分格设置,其容量为不少于15m3为准。循环沟按0.4m×0.4m截面开挖。

  3、护筒设置

  本工程护筒设置拟用80原钢板制作护筒,其直径比桩设计直径大10cm,水中桩护筒长度拟设至粉土层为准,并至平台面。

  4、平台搭设

  本工程水中部分需搭设钢平台,平台面积根据水中4排桩确定。平台目标以承受行走25吨汽车吊及4台6吨冲机的承载,搭设材料分为支撑桩为Φ630钢管,主梁为双拼36a工字钢。副梁为25a工字号,间距为75cm,面板铺设为20#槽钢,钢桩斜联系撑为14#槽钢。钢管桩深度为45km振动锤打至强风化1米。

  5、成孔

  (1)成孔施工。

  ①水中桩部分采用冲孔机成孔,开孔前,必须在护筒内注满泥浆后开冲,并根据土层的造浆能力适当进行泥浆调整。在穿过砂层或圆砾土层时,应加入适量粘土进行造浆。

  ②经常观测钻机平台是否平稳,转合是否水平,钻杆是否垂直,如发现异常要即时进行加固或修正。

  ③为确保桩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桩机就位后,要认真做好对中、调平工作;开钻前提起钻具,校正孔位。造孔时,钻具对准测放的桩中心开孔钻进。施工中应经常检测孔径、孔形和孔斜,严格控制钻孔质量。

  ④为保证桩径在容许偏差内,开冲前由技术人员检查钻头直径或冲锺直径,成孔中要调整好泥浆。根据地层条件,充分利用原土造浆、适量制备泥浆相结合的办法配制泥浆,施工中应经常检查泥浆性能。

  ⑤终孔深度的确定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端承桩要保证桩端嵌入岩层设计要求,摩擦桩要保证桩长达设计要求。终孔以超前钻资料及捞取的岩渣作为主要依据来判定。

  ⑥施工时,如遇地质情况与勘察资料有较大出入时,立即通知驻地监理工程师及业主会同勘察、设计及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2)入岩判定与终孔钻孔入岩判定。这是本工程的关键质量控制要点,关系到本工程桩的扩孔是否成功及是否满足持力层承截力的关键:

  ①入岩深度入岩深度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其入岩深度不少于设计要求。

  ②终孔确定:在入岩满足入岩深度要求后,经监理及业主代表确认后,可终孔。并取样留检。

  (3)清孔。冲孔桩采用泥浆循环清孔,并分为二次清程序,第一次清孔在安装钢筋前,清孔时以循环沟无碴土沉淀为准。第二次清孔在灌注混凝土前进行,清孔时要确保孔内无碴,并达到如下泥浆要求:比重<1.2粘度<28S,含砂率<4%,其中泥碴测绳、吊锤测定。比重用比重称测定,含砂量用含砂量计测定,粘度用粘度计测定。

  6、钢筋笼制作安装

  (1)钢筋笼制作。本工程因有效桩长较长,而钢筋笼为全笼,因此,采用分段制作,吊装焊接,整个制作过程如下。

  ①钢筋检验:在钢筋使用前应首先检测该批钢筋的性能,确保达到质量要求后方可使用。

  ②钢筋加工:直筋取料:根据钢笼长度合理切取钢筋,避免不必要浪费。加强箍加工:根据钢筋直径要求,首先计算加强箍直径,进行放样,制作转盘,切取满足加强箍固长及驳接长度的钢筋在转盘进行弯曲成型。

  ③钢筋成型:在制作钢筋笼时,要先将场地整平,用方木将钢筋垫起,在加强箍上依据钢筋数量等分的配钢筋焊接位置,将主筋点焊于加强箍上。

  (2)钢筋笼安装。在加工完毕后,经监理检验合格后,可进行安装。先用吊机将钢筋吊至桩机边,φ1500直径以内桩使用桩机本身起吊安装,对准孔中心,将钢笼放入孔内,并拆除加强箍的十字内撑。并根据设计标高进行固定,避免在浇注水下混凝土时出现下沉或上浮现象。

  7、灌注水下混凝土

  (1)灌注前的准备工作:

  ①混凝土检测。本工程采用外购商品混凝土至现场,再安设地泵泵送至孔口。在使用前必须要求供应商提供混凝土的全部资料(含材料检测报告,配合比报告),经施工方及监理代表认可后方可使用,其坍落度控制在18~22之间,初凝时间不小于4小时。

  ②导管安装与检查。导管在使用前,应进行密封性试验,在确保导管的完整性及密封性后方可使用另外,灌注混凝土所用料斗的准备也应在灌注前准备好,其原则为第一斗料冲球时,需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内1~1.5m。

  ③混凝土输送的准备。在灌注前,要先安装混凝土输送泵,将泵管连接至机台,在安装泵管时,要注意泵管的安装要牢固,连接要紧密。

  (2)混凝土的灌注。在完成第三次清孔,终检验孔底无沉碴,泥浆性能合乎灌注要求后可进行灌注。

  ①在导管上方安装储料斗,应根据桩径选择合适储量的储料斗,在导管与料斗的连接处悬吊一隔水塞,然后开始供料,当储料斗储满混凝土后,然后将铁丝剪断,利用混凝土的压力及冲击力,将导管内泥浆排出,在孔底形成混凝土堆积,将导管下管口与泥浆隔离,并陷入混凝土内,通过混凝土连续注入,利用其和易性较好的特点,注满桩底并使埋深度大于1.5m,完成第一道导灌注工序:冲球。

  ②冲球后,混凝土的连送要连续并根据桩径的理论方量及送料方量,估算桩的灌注高度,并在灌注过程中,要用测绳经常测量混凝土面标高,以控制成桩的桩顶标高。

  ③导管埋深控制:在整个浇注过程中,导管必须插入混凝土不少于2米,但不应超过6米。在灌注过程中,要有专人进行检查,在超过6米以上埋管深度时,应停止供料,将部分导管拆卸后再进行灌注。在此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详细的灌注记录。

  ④在混凝土面达到设计要求的标高后,完成灌注,进行导管拆卸。在拆卸导管时,应分段缓慢拆卸,特别是拆卸最后一节时,应缓慢反拆,使导管位的混凝土有充分时间回流,防止一次性快速提管造成泥浆渗入混凝土内,形成夹泥现象。在灌注完毕后,应及时清洗泵管及导管,以备下次使用。

  8、应急措施

  在扩孔中施工过程中,对常见的施工故障应充分准备相应的应急措施:

  (1)塌方。如在施工过程中,地质变异较大或表层土压力突然加大,至使成孔出现塌孔,此时应提取钻头,进行回填夯实后重新开孔。在冲孔时,如出现漏浆现象,应加入粘土混合水泥固结护筒底后(24小时再继续冲进)。

  (2)灌注过程出现塞管。在成桩灌注时如材料供应不合要求如离析、初凝、和易性不合格,埋管过深出现塞管无法灌注时,应立即拆除导管进行第二次冲球,冲球后应计算好冲球方量的混凝土深度,并将导管插入超过该深1.5米,并在灌注完时,浮浆高度比正常情况下超过第二次冲球混凝土形成的方量。

  参考文献

  1.黄建勋.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要点及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08,(26).

  2.李声平.钻孔灌注桩施工管理控制[J].广东科技,2008,(14).

  3.钱风成,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中国西部科技,2008年第23期

声明:①文献来自知网、维普、万方等检索数据库,说明本文献已经发表见刊,恭喜作者.②如果您是作者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文献信息,可联系学术顾问予以删除.

现有选题 早选早安排

咨询心仪选题

我们的服务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