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护理论文发表看当前输血护理管理的新应用模式

发布时间:2015-03-09所属分类:护理职称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输血的历史:最早的输血是在1667年,一个法国贵族将280ml的小牛血输给了一个精神失常的流浪汉,企图治疗他的精神问题。这位倒霉的患者在经历了严重的免疫反应、在鬼门关徘徊数次之后,居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且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平静,因而输血疗法被

  摘要:输血的历史:最早的输血是在1667年,一个法国贵族将280ml的小牛血输给了一个精神失常的流浪汉,企图治疗他的精神问题。这位倒霉的患者在经历了严重的免疫反应、在鬼门关徘徊数次之后,居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且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平静,因而输血疗法被一些有创新想法的医生所接受。

  关键词:输血,凝血,护理论文发表

  在随后的300年间,输血疗法仍然是在探索阶段。由于没有相关知识(比如血型),输血造成了很多人的死亡,但医生们也发现输血也真的能够挽救生命。直到1912年法国人卡雷尔博士(Alexis Carrel)因创造血管吻合术进行输血而获得了诺贝尔奖,输血疗法才获得了较大范围的肯定。

  真正使输血成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的人是维也纳的病理学家兰士台纳(Karl Landsteiner),他从1901年开始发现了人类的ABO血型及凝集规律,为现代输血提供了坚实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在随后的20年里,其他医生又逐步建立了血液抗凝和交叉配血技术,输血成为了一种常规治疗方法,在所有医院都可以进行。而兰士台纳也在1930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狭义的输血是指输注全血,广义的输血是包括全血在内的、由血液制备的各种有形或无形成分的输注,严格来说,造血干细胞(骨髓或外周血)也算是一种特殊的输血 。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源于本地区三级综合医院的大量成分输血患者输血病历资料7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排除内科血液疾病、肝功能衰竭及药物原因造成的凝血障碍。其中, 男38例, 女35例, 平均年龄(49.7±18.8)岁;按照失血原因分类, 妇产科出血18例, 外科手术失血外伤性失血35例, 消化系统出血13例, 呼吸系统出血7例。

  1. 2输血情况

  1. 2. 1成分输血单位计算由200 ml新鲜全血制备1 U悬浮红细胞, 平均容积(150.7±9.5)ml; 由200 ml新鲜全血制备1 U冰冻血浆, 容积为100 ml。

  1. 2. 2输血量及输血速度本研究中73例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量为10~19 U, 平均11 U。同期输注冰冻血浆量5~11 U, 平均8 U。输注的血液制品均由本血站提供。按照患者失血情况以及身体耐受性调整输血速度, 平均为5~10 ml/min。

  1. 3 观察指标73例患者分别于输血前、输血后4 h两个时间节点检测以下指标, 以比较输血前后凝血功能变化。采用日本希斯美康公司Sysmex CA1500血凝仪测定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时间(TT), 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贝克曼-库尔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各试验试剂均为仪器配套试剂。

  1. 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输血前后凝血因子比较73例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因子均有显著改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详见表1。表明大量成分输血对凝血功能有重要影响。

  2. 2输血前后血细胞比较输血后HGB、HCT得到显著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LT显著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详见表2。

  表2输血前后血细胞比较( x-±s, n=73)

  时间 HGB(g/L) HCT PLT(×109/L)

  输血前 58.8±11.7 0.23±0.03 155.8±19.9

  输血后 76.4±17.6a 0.31±0.05a 76.5±15.9a

  注:组间比较, aP均<0.01

  3讨论

  成分输血具有提高血制品各成分的利用度以及较少输血相关感染性疾病传播风险的优点[5], 目前临床用血, 成分输血已替代了全血输注, 大出血患者要获得大量全血已不现实。然而大量成分输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值得关注。大量成分输血对急、危、重患者的抢救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大量失血患者, 及时充足的血液供应对抢救起到关键性作用, 调查显示大量成分输血治疗后患者死亡率在18%~69%[6], 其中凝血机制障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7]。库存血液特点是血小板及凝血因子FⅤ、FⅧ、FⅪ随储存的时间越长破坏越严重, 大量快速输注库存血液则有可能导致自身凝血因子的稀释性降低[8], 无凝血功能障碍成人输入超过1200 ml血液可出现凝血功能改变[9]。患者大量输入温度较低的库存血液会引起体温下降, 如果没有及时补充凝血因子, 会导致稀释性凝血因子减少。凝血因子数量的相对减少是导致凝血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10]。首先降低的凝血成分是FIB, 大量成分输血时, 胞浆素原被激活成为胞浆素, 造成FIB过度溶解, 导致FIB显著降低。研究发现[11], 当输入5 U红细胞后即会出现稀释性凝血障碍, 输入12 U红细胞可致PT和APTT异常延长, 输入20 U红细胞即可致凝血功能障碍, 有发生出血的危险[12]。PT和APTT分别反映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功能。APTT的延长主要与Ⅷ、Ⅸ、Ⅺ、Ⅻ因子减少有关, PT的延长主要与Ⅶ因子减少有关。

  综上所述, 大量成分输血对凝血功能有重要影响, 应及时检测凝血因子及血小板, 并通过血液加温以及针对性的补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来减少出血风险。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