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浅谈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区域发展

发布时间:2020-09-10所属分类:教育职称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职业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对象主要有在校学生、企业职工、社区就业者,它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与再就业、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国家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化解钢铁、煤炭企业过剩产能,大批职工面

  [摘要]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职业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对象主要有在校学生、企业职工、社区就业者,它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与再就业、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国家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化解钢铁、煤炭企业过剩产能,大批职工面临着转岗和再就业。职业院校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为这些人员提供一技之长。为保障职业技能培训质量,职业院校要规范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标准、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创新培训模式,进而更好的为区域发展提供服务。

浅谈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区域发展

  [关键词]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区域发展

  随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提出,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必须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职业院校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不仅承担着人才培养的职责,而且还担负着服务区域发展的重任。职业技能培训是职业院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2014年以来,国务院分七批取消了70%以上的职业资格,从2017年开始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职业资格目录》,降低就业创业门槛,提升职业水平,促进就业。在新的形势下,职业院校要与时俱进,优化原有的职业培训体系,以应对服务区域发展的新要求。

  职业院校服务区域发展的主要内容

  职业技能培训是职业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凭技能就业、靠素质发展”是目前职业院校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被企业选择的重要标尺。对企业而言,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能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同时职业技能培训是社区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职业院校的功能作用,根据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情况,开展就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进而提升全民素质和职业能力。

  (一)服务社会,提高劳动者素质

  我国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宏伟目标,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跨越,这就需要改变我国初级劳动力过多、技术性人才匮乏的现状。为此,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加快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一定要同企业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只有了解企业需要什么类型的专业人才,职业院校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为企业输送真正适合企业的发展的人才。职业院校要利用企业对人才需求程度的信息,制定职业技能培训方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职业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从而服务于学生就业。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要参积极参与职工的继续教育,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为职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职工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增强核心企业竞争力,从而服务于企业发展。在社区教育中,利用职业技能培训开展社区教育活动,面向社区转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残障人员等人群提供就业与再就业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的职业技能和生活水平,从而服务于社区建设。

  (二)精准定位,促进就业与再就业

  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就业率,这是职业院校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一定要准确定位,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人才培养的一部分,要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紧密结合、互动良好,才能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人才[1]。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目前又处于新增劳动力高峰期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期的“两期并存期”就业压力仍十分严峻[2]。尤其是钢铁、煤炭行业为化解过剩产能,加之国家供给侧改革和各地区相关政策的出台,这些企业面临着大量职工转岗与再就业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职业院校要审时度势,承担起服务区域发展的社会义务,通过分析市场形势,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活动使转岗和再就业职工掌握一技之长,增加就业机会。针对社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旨在提高社区人员的就业、创业本领,其已成为关乎民生、提高社区成员职业素质的重要措施[3]。同时职业院校要发挥人才市场信息灵通的优势架起用工企业与学生、再就业职工和社区就业者的桥梁。

  (三)产学融合,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培养一支庞大的技能型人才队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4]。职业院校要主动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人才交流,不断加深校企合作,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为社会提供人才支撑。这样职业院校将不仅仅只面对在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而是将企业职工和社区就业者一同纳入职业教育的范围中,从而扩大职业技能培训规模。学校应健全体制机制,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激励教师去企业实现科研和教学成果,同时邀请技术娴熟的一线职工到学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交流活动。在产学融合中发挥职业院校在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载体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主力军的作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提高教学水平,实现职工理论知识的更新和从业技能的提升,为社会培训急需的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建立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职业技能培训是一件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有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作为保障。每年我校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不仅要面向中、高职学生,还承担着天铁集团约70%的职工继续教育工作,尤其是“天津市百万技能人才福利培训计划”这一惠民政策的出台,为保质保量的完成培训工作,则需要一套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作为有力支撑。

  相关知识推荐:职业教育类杂志投稿哪些发表周期较短

  规范职业技能培训标准

  职业技能培训规范是将职业标准与行业企业技术相结合的先进职业技能培训理念。职业技能培训标准的制定要综合各行业企业相同职业特点,同时也要兼顾差异,突出主体技术要求[5]。下面则对国内外的职业技能培训规范进行梳理,希望可以给我校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起到启示作用。

  1.国外职业技能培训规范

  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成功的职业技能培训是人才战略的重要保障。德国开展的职业培训被誉为德国经济发展的“核武器”,其特有的“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办学模式,是由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同完成职业培训工作;美国把职业技能培训视为推动国家经济不断增长的“智力发动机”,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由政府直接参与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劳动力就业培训体系;邻国日本,特别重视职业技能培训,提出“生产靠人,人靠研修”的终身训练口号,分为培养训练、提高训练和能力再开发训练三种类型[6]。澳大利亚职业技能培训标准与能力考核标准高度统一,包括职业能力标准、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和考核评估标准三部分,称之为“国家资格框架”;加拿大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则由市场调查分析、职业能力分析、学习包开发、教学实施与评价五个阶段组成,称之为“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教学模式”;新加坡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包括行业技能框架和通用技能框架,通过培训与评估、直接评估(无需通过培训)、同等或相关学习经验与资格的鉴定,称之为WSQ(Workforce Skills Qualifications,工作方式问卷调查)框架[7]。

  2.国内职业技能培训规范

  2017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实行清单式管理,再减少一批职业资格,将剩余的列入目录,从国家层面上规范职业技能培训。各地区也纷纷出台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标准,促进应用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快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如天津市的“职业培训包”,包括职业标准、教学内容、教材、教学形式、考核标准、师资标准、实训条件等内容,针对某一职业各层次的培训对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资源总和[8]。行业和企业也结合行业标准和企业生产需求制定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如国家电网制定《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职业技能培训规范等。

  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中教师的综合素质是衡量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因此,对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培养尤为重要。从事职业技能培训的教师不但要具备专业技术知识,而且应该具备一定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技能。目前各职业院校都加大力度培养“双师型”教师,具有良好职业技能的教师是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前提[9]。提高教师职业技能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从事校企合作,在同企业进行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的过程中,教师对产业的现状、产品的性质、职工岗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等方面会有全面的了解;

  教师到企业挂职工作,教师在企业承担岗位工作的实际职责,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生产工作,学校和企业对教师挂职锻炼效果进行考核评价;

  邀请具有一线工作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同职业院校教师共同承担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进而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教师职业技能;

  以老带新,刚入职的青年教师,职业技能相对薄弱,一般则采用以老带新、企业挂职学习的形式,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技能;

  (5)老教师职业技能回补,职业院校老教师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在职业技能培训中会起到带头作用,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对年轻教师的成长有较大影响[10]。

  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模式

  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能否取得理想效果,关键在于参与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面对不同的地域特征、不同层次的人群需求,进而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的整合与创新,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职业院校的职业技能培训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培训方法要多元化

  采用“创新课堂”教学形式,避免“教师讲,学员听”的单纯理论讲授,并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提高培训效率。改变过去的“要我学”的被动形式,变成“我要学”的主动方式。如虚拟职业技能培训可以解决培训时间、场地、设备等因素的限制,能够有效调动和提高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1]。国外在职业技能培训上已经大量运用现代化培训手段,例如多媒体技术、视频通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远程教育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12]。我国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也已经初见成效,随着虚拟流程、虚拟工艺和虚拟生产线的应用,其在职业技能培训中已经凸显优势。一些学校已经在数控机床、钢铁冶炼、汽车驾驶等专业采用虚拟职业技能培训和虚拟与现实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形式,这使职业技能培训的手段和内容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培训课程要有针对性

  职业院校要充分了解市场需求,面对不同的人群,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在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前提下,结合企业实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达到操作人员“一专多能”、专业技术人员“一岗多能”的效果[13]。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多职工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而企业提供的培训却无法满足职工的需求,他们十分渴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能力。这部分职工的学习目的则相对明确,职业院校可以制定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利用非工作时间为这些企业职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培训内容要兼顾全面

  职业技能培训往往面对不同的人群,学员的文化程度和职业素质参差不齐,在职业技能培训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众口难调”的现象。因此,在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如将课堂搬到企业,用职工的工作环境为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学员在身临其境的同时达到浅显易懂,学以致用的目的。对于不同的类别和不同层次的人群,可以采用专项能力培训,逐步缩小不同人群的文化程度和职业素质。

  结束语

  职业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的带动,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需要职业院校的推动,这就需要发挥职业院校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作用。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在国家倡导的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的背景下,各级政府部门对职业技能培训也越加重视。在解决钢铁、煤炭企业脱困发展的问题上,国家及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旨在提高职工的职业技能,从而促进就业与再就业。职业院校应抓住这些有利机遇,担负起服务区域发展的重任,大力提高职业技能培训力量,这正是企业脱困转型、职工转岗再就业、繁荣社区教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职业院校长远发展的需要。——论文作者:王义伟 武敏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