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27所属分类:教育职称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热点研究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对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以及党和国家重大决定、重要文献中所提出的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重要观点和理论命题的研究;二是对重要历史时间节点和重大纪念活动中蕴含的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理论内容及其当代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热点研究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对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以及党和国家重大决定、重要文献中所提出的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重要观点和理论命题的研究;二是对重要历史时间节点和重大纪念活动中蕴含的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理论内容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三是对现实社会中影响较大的事件所引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阶段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热点研究,有利于深化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破解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有效回应和解答人民群众的思想困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热点;现实理论热点;理论创新;基础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可分为对基础理论热点研究和现实热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热点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为指导,对现实中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这一重要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鲜明的实践性、应用性特征。现实热点研究又可分为现实理论热点研究和现实社会问题热点研究。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一直受到极大关注。当前,学界聚焦“新中国成立70周年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题,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习大大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宣传阐释《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重要文件精神,展开学术研讨和学术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超越具体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的具体内容和具体特征,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之研究,可以进一步思考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学”或“热点研究理论”,进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热点研究的内涵、特征与分类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包括非常广泛的内容,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热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抑或基本理论,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发展、本质规律、价值功能、目标内容、原则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其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性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立论之本和存在之根。自学科设立至今,这些问题始终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热点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为指导,对现实中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沈壮海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和冯刚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年度发布2019》,都是对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的全面梳理总结,包括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热点研究。
“现实热点”研究内容也是十分广泛的。正如沈壮海所指出的,“笔者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所做统计的结果,改革开放、全球化、市场经济、网络、民族精神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均曾先后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切入点或研究热点”[1]。具体可以划分为两种:一是直接针对思想理论的研究,包括对党提出的创新理论的阐释性研究以及其他涉及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二是针对当下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而引发的思想政治教育回应,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解疑释惑的作用。我们将前者称之为“现实理论热点研究”。“现实理论热点研究”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非常重要,目前已成为学界研究的重要领域。
“现实热点”有其突出特征:一是具有高度关注性。在一定时期的现实社会中,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理论研究普遍关注的问题。一些现实问题触及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因而必然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现实性和实践性极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这些问题也必然成为自身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同时,“理论热点”也是如此。例如,党的十九大召开,“新时代”“习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美好生活”等,就成为整个理论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二是具有意义重大性。普遍关注的原因在于问题的重大性。尽管重大问题并不一定就是热点问题,但热点问题一定是重大问题。某一时期的热点,一定是当时比较重大的理论或实践问题。社会热点常常是涉及整个国家、社会各个领域、民众切身利益,因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就成为关涉社会公正、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理论热点也具有这样的意义。“新时代”“习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新提法,关涉人们如何认识时代特征、如何认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等,因而成为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三是时间持续的有限性。一般来说,一个热点会在一定时期优先成为研究对象,有的热点也可能成为学科研究的生长点而引发长期的研究,甚至沉淀下来成为某一学科基础理论的基本构成要素。但是,热点往往是一定时期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该热点往往会被新出现的问题和新产生的思想所代替。因而,“热点”严格说来是一定时期的“热点”,不存在永恒的热点。热点研究的这种时间持续上的有限性,并不是表明对热点研究的急功近利性,而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践性或现实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理论研究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统一规律的反映。
从分类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热点可以有几类:第一,对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以及党和国家重大决定、重要文献中所提出的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重要观点和理论命题。例如,“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时代新人”“国家治理”,等等。这些重要观点和理论命题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内容。深入阐发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就是学者的使命,这是党的理论创新中党的领袖与学者互动规律的重要体现。每次重大会议的召开、重要讲话的发表、重要文献的发布,都会产生一批重要的理论热点,构成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对重要历史时间节点和重大纪念活动中蕴含的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理论内容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例如,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年、五四运动100周年,等等。这些重要历史时间节点和重大纪念活动,不仅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产生重大影响,而且本身就与思想理论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例如,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五四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其中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抓住这些有利时机,不仅符合“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内在要求,同时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三,对现实社会中发生的影响较大的事件而引发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思考与研究。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与思想有关,因而也就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例如,近年来发生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历史虚无主义事件、名人学术失信事件、高考顶替事件,等等。相应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化解社会矛盾、学术诚信、社会公平正义等理论的研究就成为或再度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
相关期刊推荐:《广西社会科学》是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为地方社会科学力量开展应用对策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更好学习宣传阵地为宗旨,致力于为发展繁荣社会科学事业服务、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由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和主办的综合性社科学术理论月刊。设有广西论坛、政治、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文化·教育等栏目。
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热点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对现实热点的研究可以丰富、深化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础理论。其次,对现实热点问题的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重要体现,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无论是深化学科基础理论研究,还是推动实践创新发展,都需要敏锐洞察和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热点及其变化规律,从中发现问题导向和演进趋势,预测下一阶段的研究主题。”[2]
二、2019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理论热点研究的特点
2019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蓬勃发展的一年。相比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现实热点研究依然呈火爆态势。学界围绕新中国70年思想政治教育成就、学习贯彻习大大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时代新人”的内涵与培育等重大问题展开学术研讨和学术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
(一)深入阐释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论
1.习大大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研究。2019年3月18日,习大大总书记主持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第一次专门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3·18”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明确指出了思政课的重要作用、科学定位、重大要求,为新时代办好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会议召开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学界掀起研究阐发习大大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
学者们一致认为,习大大总书记提出的“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指出了思政教师讲好思政课的关键。广大教师要教育当代青年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就必须教师自己有信仰,才能学会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一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和真谛,并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教育启迪青年学生。二是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补好理想信念这个“钙”,防止得“软骨病”。三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把个人的事业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彰显个人的才华、实现自身的价值。四是坚定对习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信仰,以坚定的“四个自信”、鲜明的人民立场、强烈的责任担当、过硬的能力本领,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3]。
习大大总书记提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统一”,有学者深入分析其丰富内涵和逻辑结构,认为应从整体上把握“八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特别是政治性与学理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4]。“八个统一”追求的核心内容是: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只有深入贯彻“八个统一”来进行,才能收到实效[5]。大家一致认为,习大大总书记提出好教师的“六个要”是开好思政课的首要前提。要正确把握“六个要”的新要求:政治要强,要求思政课教师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信仰;情怀要深,要求思政课教师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思维要新,要求思政课教师把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看家本领,引导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视野要广,要求思政课教师有知识视野;自律要严,要求思政课教师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人格要正,要求思政课教师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成为学生喜爱的人[6]。
2.“时代新人”的内涵与培育研究。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时代新人”迅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界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探讨“时代新人”具体内涵、时代背景及重大意义的基础理论类研究;二是探索“时代新人”培育的具体问题及基本路径的应用类研究。其中的应用类研究又集中在高校教育。
学者们普遍认为应从政治素质、精神素质、品德素质、能力素质等方面来把握“时代新人”的内涵。“时代新人”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体现和要求。“时代新人”的基本内涵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把握:一是在素质构成上,其具备理想信念、爱国情怀、道德品质、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能力等基本素质。二是在精神状态上,其具有坚定、自信、奋进、担当的精神状态。三是在使命和作用上,其具有担当得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7]。从这些基本特征来看,“时代新人”就是用习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的人,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的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主体力量的人[8]。
(二)以重要历史时间节点为契机,系统深刻阐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习大大总书记多次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做,形成强大合力,把握好时、度、效。2019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五四运动100周年,全国各地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以多姿多彩的活动为抓手,给全社会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全民思想政治教育课。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学界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为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丰富多彩、学术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1.新中国70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学者们一致认为,新中国70年思想政治教育成绩斐然,具体表现为:服务于党和人民的“党性”与“科学性”融合显著增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成绩卓越;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领域各种风险蹄疾步稳推进;深化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产生广泛影响;加强专门力量和骨干人才建设取得长足进步[9]。有学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是社会整体发展推动的。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根本动力,党的历史任务是基本动力,学生个体发展需要是直接动力[10]。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模式,有学者认为,进入新时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以整体化、融入式和多样化为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种模式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变迁,要根据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变[11]。
在新中国70年发展历程中,“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是一以贯之的。针对“培养什么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表述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社会主义觉悟、德智体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在实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表述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表述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有学者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价值进行概括:劳动教育价值取向从物质性的、技术性的功利追求开始有意识地走向超验性人的自由、尊严、美的维度;劳动教育主动回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接国家经济建设需求;劳动教育价值传承与形式创新接踵,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张力[13]。
2.“五四精神”与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研究。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以及学习贯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背景下,学界对爱国主义精神宣传和研究再掀高潮。学者们围绕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要义、如何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等展开了深入研讨。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表现形式、范围与规模以及推动爱国主义前进的社会力量,都随着社会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化而发展。但就总体而言,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表现也具有共同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维护统一、反抗外侮、忧国忧民、崇尚民族气节、守护中华文化、爱乡恋土敬祖[14]。
有学者认为,爱国主义之所以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在于它斗争的目标直接指向帝国主义列强,指向卖国的北洋军阀政府[15]。五四精神蕴含的“爱国、进步、民主和科学”精神是指引青年一代成长为时代新人的巨大精神动力和红色文化基因。五四精神为时代新人彰显鲜活使命担当的核心意蕴,“国家兴亡,青年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解放,改革创新”科学创造精神的时代光芒,“民主开放,包容发展”的人类命运担当精神[16]。
新时代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成为研究的重点。“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方式,具有温柔性、和缓性、累积性等特点;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有多种途径,主要有彰显知国之明、涵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四个基本方面[17]。弘扬新时代科学理性的爱国主义,需要正确辨析、拒斥非理性、错误言行,顺应时代呼唤,坚守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敬业奉献的统一,从而避免“封闭式”“空心式”“功利式”“割裂式”和“伪装式”等形式的非理性爱国主义[18]。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反对把个人与国家对立起来的个人主义国家观、把国家视为手段的工具主义国家观和把国家偶像化的虚无主义国家观[19];既要传承历史上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要体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使命,要坚持弘扬爱国主义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与坚持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与推进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统一[20]。有的研究者提出,应加强对爱国主义的法律保障。保障爱国主义是法律的伦理责任。法律负有维护爱国主义情感不受伤害的责任,有维护爱国主义行为正当性的责任[21]。——论文作者:李春华a,b,刘爱玲b,林敏c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