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17所属分类:教育职称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摘要: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传承性和地域性、健身性和娱乐性、民族性和文化性的特性,但其瓶颈在于东西方体育文化与思想的冲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缺乏合理性设置;传统的民族体育教学方
摘要: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传承性和地域性、健身性和娱乐性、民族性和文化性的特性,但其瓶颈在于东西方体育文化与思想的冲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缺乏合理性设置;传统的民族体育教学方法与模式单一、功效差的特点。
关键词:文化遗产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
1文化遗产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关概述
1.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
在广义上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与狭义上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存在差异。狭义是指中华民族或者中国本身所存在的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统称,更多的区别于西方文化与中国民族体育原生态文化,尤其是近代传入中国的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性。而广义上指不同时期下不同民族所造就的体育文化。这与奥林匹克精神息息相关,这与世界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息息相关,基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渊源历史以及56民族之间的风俗、文化、人文差异存在更多联系,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民族遗产。
1.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特性
1.2.1传承性和地域性
根据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差异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通过各民族之间生活方式的不同来进行传承;另外一个方面则是通过各民族之间所信奉的不同宗教差异来进行区分和传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要是由多个民族或某一个民族进行开展的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引导,与其他民族相比较,则是不具备的。独立的一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的地域性是非常有限的,伴随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战争,战乱流离、人口迁徙,这导致了多民族之间传统文化的交织与融合,促使其文化之间相互进一步渗透,其中体育文化逐步得到传播,逐渐流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
1.2.2健身性和娱乐性
在传统的民族体育文化中娱乐性具有很大的特色,早在很早以前的古人就已经意识到娱乐的重要性,促使其“人”“文”合一的功效,使人们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能够愉悦身心,能够充分挖掘人们在健身锻炼过程中的精神需求,达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锻炼过程中的“体”“神”需求,满足其健身性和娱乐性。
1.2.3民族性和文化性
如果将现代竞技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相比较而言则是不同的。文化性是具有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民族传统体育伴随民族传统的不同而存在不同,这也产生了对技战术的打法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项目技术,民族孕育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诞生,关键在于融合了大千世界各个的民族之间的体育文化,通过此处可以更见彰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和文化性。
2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基本的开展状况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就已经提倡了“稳健发展”“改革提高”等多个方面针对体育方面所提出的相关政策与文件,促使我国全民上下积极开展相关体育的活动与赛事,为了促进我国各民族体育的发展,政府职能、地方企事业单位都做诸多努力,其民族传统体育的成绩是大家可以看到,这也积极的推动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和发展。早在公元1982年,我国就实行了每四年一届的“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全国性赛事,[1]突破了我国民族体育赛事的封闭模式,由此转变为开放型的模式发展和运行。这一政策的实施与执行,促使我国传统体育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推崇。为了促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从而积极保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有效的管理,[2]相关国家体育部门设立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协会,改变了原有的封闭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朝着积极有效性的管理化模式进行发展。
3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瓶颈
3.1东西方体育文化与思想的冲击
20世纪以后,发达国家在体育竞赛、娱乐、文化、理念等多个方面所表现出的公平公正所抒发的进步性和科学性对我国体育竞赛、娱乐、文化、理念等多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导致近现代我国体育的各个方面的发展开始借鉴、模仿并引进发达国家体育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引进促使人们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缺失和忽略,使我国本民族传统体育的体验和认知进一步衰退,传承性得不到推广,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没落或遗失。[3]对于我国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教育、竞赛活动筹划、场馆建设以及体育教学理念促使我国体育发展速度得到了快速提升。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上看,我国广泛的民众基础得到了非常严峻的挑战,以健身项目“锅庄舞”作为示例,“锅庄舞”具有一定的健身性、娱乐性、休闲性,促使“锅庄舞”的体育文化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达国家的冲击下,正在逐渐流失,这也阻碍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思想的发展。[4]
3.2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缺乏合理性设置
尽管我国诸多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制订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教材标准、考试标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在教师方面也聘请了相关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体育教师,而更多的项目推广在于“武术”方面,这与我国众多的民族体育项目数量差距很远,甚至在一些高校的体育院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也少之又少,在这样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设置上存在不合理现象,这就要求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深入开展和挖掘,[5]从而进一步将其整合到高校体育课堂中去,避免我国高校大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需求与错误影响,从而影响全面、快速发展。
3.3传统的民族体育教学方法与模式单一、功效差
根据高校体育教学的相关研究调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更多的还是运用传统的体育教学的传统模式,主要是通过教师示范讲解进行教学,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进行模仿的传统教学方法,正是因为这种技术教学、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得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方式处于落后状态,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单调乏味,这与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存在差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感到枯燥无味、没有兴趣,积极性与热情程度逐渐降低,甚至引发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下降使得学生不愿意学习,影响传统的民族体育教学方法与模式教学的效果。我们应当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相结合,充分的深入研究我国高校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模式的融合与发展,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和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从而促使青少年传承民族体育文化。
相关知识推荐:哪些核心期刊收高职高专的体育方面的论文
4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策略
4.1探索新型教育模式,挖掘教育特性与功能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要充分挖掘教育特性与功能。[6]这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来讲,蕴含了不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体育锻炼价值所在,另一方面还包含了我国各民族之间人文特色、风俗习惯、价值观以及审美差异,这体现了我国伦理道德与行为模式的深刻寓意在里面,反映出我国各民族之间传统体育多元差异性,这应当是高校大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提倡和挖掘的一个方面。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对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完善,培养大学生的娱乐健身、修身养性、凝聚人心、陶冶情操等多维度的教学功能,所以,我国高校应当满足高校大学生的身心需求和情感需求,对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能够准确的树立和培养,能够陶冶大学生的内在性情,提高大学生身体的健康体质与健身修行,促使大学生在练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逐步感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内涵,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内涵与团队凝聚力。
4.2强化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学地位
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包含了我国各个民族的精神和智慧以及民族性格。高校学生属于我国未来的新一代传承人,这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奠基人,也是重要的基础。我们要明确我国高校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必须要高校的管理者对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视和发展,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视与发展推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弘扬体育文化,还要科学的设置民族传统项目的学科内容,通过课程内容设置与实践逐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7]所以,作为高校更加应该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的评估工作,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树立科学教学的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科学性与合理性,设置有目标、有等级、有价值的运行机制与评价体系。还要增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念的传播与普及,强化现代化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打造现代化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念与时尚,融合民族特色,挖掘时代气息,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彰显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民族文化特色。[8]
4.3设置并纳入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特色
我国现代化的高校教育日趋增多,对于高校学生年龄段更多的是对新鲜事物增多,而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兴趣逐渐减少,高校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融合民族故事、相关起源、宗教信仰以及民族的风俗习惯等多个方面进行学生兴趣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多个民族的传统特色活动,如社火、庙会等,与此同时,高校可以设置并纳入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特色,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过程中对传统体育项目的进行展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精髓与浓厚,体验其自豪感,让学生们自觉的参与其中,能够促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而能够增加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从另外一个方面提高学生的民族娱乐、修身修行,还要讲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竞技性。[9]所以作为高校的管理者要明确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能够促进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相融合并进一步整合,从而不断创新并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4.4优化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师”“培”建设
根据我国目前存在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师资队伍的状况,要想充分发掘和开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文化就必须要有专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的体育教师,就必然要成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高校在增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要增加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师,强化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增加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师和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师资力量的基本保障。[10]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师需求,定期组织和开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相关培训与进修,提高相关专业教师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能力和技能训练水准。[11]最后,不定期的要求相关民族传统项目的手艺人邀请至学校进行传授相关知识和内涵文化,民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较高的传承性和专业实践性,对教师与学生进行指导和完善指导,从而解决一个小方面的师资问题,从而促使教师能够更好的指导学生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文化的进一步实践和发展。——论文作者:赵煜豪1高增2袁明煜1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