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

发布时间:2014-08-23所属分类:教育职称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对如何把握学生心理问题的度较难把握,往往过分渲染学生的心理问题;一些媒体在分析报道学生的问题时,往往也把问题归因于心理问题。这是不科学的,结果是老师越讲心理问题学生就越想心理问题,学生越想心理问题就越有心理问题

  摘要: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对如何把握学生心理问题的度较难把握,往往过分渲染学生的心理问题;一些媒体在分析报道学生的问题时,往往也把问题归因于心理问题。这是不科学的,结果是老师越讲心理问题学生就越想心理问题,学生越想心理问题就越有心理问题。我们假如能用科学的态度,分析学生问题的成因,有的放矢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心理问题是比较容易理顺的。

  一、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成长过程中的情感问题转化为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情感问题,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人思想的成长过程按“乖乖——叛逆——交流依赖——独立”的模式发展,在这个模式中,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是叛逆阶段,而这阶段刚好是在中学阶段,尤其是13—16岁年龄段,表现特征为以为自己已经是大人,有能力解决一切事情,把所有的忠告都说成是啰嗦;17—20岁年龄段,爱情的问题又困扰着他们,表现为特别专注于自己的行为举止、衣着打扮,有强烈的表现欲望。这是人成长过程中自然的东西,教育工作者应该了解这种情况。

  (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问题是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原因

  学习过程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过程,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学习的压力大,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外部环境对人产生的压力到达临界时,人就会寻找机会发泄,如果压力长期在临界的状态下而得不到发泄,对人的身体健康是不利的。学生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会碰到困难,学习成绩优秀的,想着怎样保持成绩,不让别人超过自己,学习相对落后的,考虑着怎样提高学习成绩。另外,每个人都会有心中的目标,而且制定的目标又往往略高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当理想与学习成绩的现实发生矛盾时,学生心理是焦虑的。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心理问题,症状轻者是失眠,重者造成神经衰弱,甚至导致神经混乱。

  (三)人际关系紧张是造成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又一原因

  现代的中学生都是20世纪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他们生活在中国人民逐步富裕的年代,他们没有经历大风大浪,更重要的是中国社会经济体制正由计划经济向多元化经济转变,私有经济、私人财产逐步被社会承认,在社会经济体制、社会观念正逐步成熟的过程中,现代的中学生尚未认识到多元化经济体制并存的重要性,更多地强调个人、个体利益;另外,现代的中学生是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的,他们中间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更多的是得到别人的爱,唯我的观念在头脑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在对他们进行的情感调查中,80%的独生子女都想要哥哥或姐姐,理由是不会照顾弟弟妹妹,这说明现代的中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缺乏责任感,用这种方法来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就可能引起同学之间关系的紧张,久而久之,不正常的同学关系就会影响心理的健康,造成心理问题。

  其实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学校教育工作者要了解造成学生紧张心理的原因,这样才能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有的放矢。

  二、学校应该以平常心来对待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现在有这样一种说法:根本没有什么心理问题,是我们过分强调心理问题后才有心理问题的。这种观点虽然是比较激进的,持这种观点的人可能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不深,但是这个观点却说明了心理问题的出现是由外界环境诱导的问题。其实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发现学生的思想问题、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常常是交织在一起,很难清晰地说是什么问题,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抽丝剥茧,深入细致开展工作,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果。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反对过分地渲染学生的心理问题,比如大张旗鼓地宣传、设置心理咨询室等,我们认为只要不是危害社会、危害他人,问题控制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是正常的。因此在处理学生问题,特别是学生的心理问题时,要慎之又慎。

  (一)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原则是“谁有问题解决谁的问题”

  心理问题是一种潜在的行为,它是通过一些外在的特征表现出来的,一般情况下,心理暗示强于情感控制时,人都有排泄情绪的强烈冲动,但是,行为主体不会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也不会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所以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心理疏导工作时,必须在安静的场合进行,千万不能在公众场合谈论行为主体的心理问题,更不能将个别的心理问题想当然地扩大化;鼓励学生主动找老师沟通,不提倡老师主动找学生,除非学生已经作出了情感控制不了的行为,学生找老师沟通时,要鼓励学生坦陈意见,在学生表述意见的时候仔细观察学生的表情、分析学生表述的内容,先认同学生的情感方向,取得学生的充分信任后再做适当的点拨。设立心理辅导室也应考虑在偏僻的地方,布置要朴素典雅,设立心理辅导室是为了方便学生,但是,在进行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时,做好由学生选择时间、地点,不一定在心理辅导室,这样学生才能彻底放松

  心理戒备,配合老师做好工作。

  (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心理问题

  能否正确对待心理问题是学生是否具有健康心理的标志,任何人都有心理问题,关键是对待问题的态度。采取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可化解心中的郁闷,排泄心中的不快,精神饱满地学习。如果将心理问题扩大化,不采取积极的方法来解决,那么心理问题就可能由小变大,最终造成不可预料、不可挽回的局势。学生常常因为学习、人际关系、家庭等问题而造成紧张的心理,导致睡眠状况不佳,长此以往,最终导致失眠。失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它直接影响到学习、生活的质量,学生常常是问题已经解决了,失眠问题仍得不到解决,老师应该告诉学生不是病理性的失眠都属于正常的,每个人的睡眠时间是不同的,只要第二天感到精神饱满,即使只睡5个小时也是正常的,另外,睡眠时间是可以弥补的,晚上睡不够,白天还可以补睡,大可不必把失眠当成心理负担;还有一些学生有学习不专心的情况,老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学习不专心的原因,告诉学生劳累性的学习不专心也是正常的;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的情感由单纯变为复杂,高中生想谈恋爱、谈异性是人生理发育的正常现象,不要把这个问题看成是洪水猛兽,也不应该将这个问题放任自流,而应该用理智来控制它。总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心理问题,需要引导学生以平常心态来消化心理问题。

  (三)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是缓解学习紧张心理,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

  制定学习目标是导引学习行为的手段,实现学习目标,就意味着学习的成功,所以,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将终极学习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目标,让学生不断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的心理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要将终极目标分解到每个学习阶段,甚至到学习内容的每个章节,从端正学习态度入手,规范学习过程。要引导学生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每天只要完成了学习任务,就应该享受放松心情,就应该抽出时间来看看课外读物,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总之,老师要让学生懂得,除了时间以外,提高学习效率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有效途径。

  学生的心理发育、心理变化是很复杂的,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学生,要千方百计取得学生的信任,深入学生个体的内心世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解决学生的问题,要让学生在轻松平和中度过心理发育的危险期。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