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诗歌教学创作应用新技巧

发布时间:2015-09-07所属分类:教育职称论文浏览:1

摘 要: 诗歌对于现在来说是文人的代表了,古代的诗歌为何会张口就来,现在很多人都不在去创作诗歌和写诗,慢慢的对于诗文的创作格式及模式都已淡忘了不少,如何正确的理解诗歌以及创作好的诗词呢?本文主要从诗歌的不同形式及诗歌的创作的意境等各个方面做了不同的阐

  诗歌对于现在来说是文人的代表了,古代的诗歌为何会张口就来,现在很多人都不在去创作诗歌和写诗,慢慢的对于诗文的创作格式及模式都已淡忘了不少,如何正确的理解诗歌以及创作好的诗词呢?本文主要从诗歌的不同形式及诗歌的创作的意境等各个方面做了不同的阐述。本文选自:《中华诗词》,《中华诗词》杂志将扩大版面,增加16个页码(总计80个页码),改用70克轻型纸,栏头、页眉套色印刷。扩版后的《中华诗词》,将以全新的面貌,闪亮登场。扩版后《中华诗词》杂志,将一如既往地奉行“切入生活、求新求美、兼收并蓄、雅俗共赏”的办刊宗旨,同时将在联系诗友、扩大合作、提高质量等方面,不断开拓进取,以使《中华诗词》杂志真正成为广大诗人词家、诗词爱好者创作的园地、交流的舞台。

  摘要:有的老师在教学古诗时往往把注意力放到词语的诠释和诗句的串讲上,认为“小孩子学古诗,只要知道意思,会念会背就行了”。当然弄懂词语和诗句是很重要,然而作为诗歌教学仅仅做到这一步是远远不够的。黑格尔说过:“遇到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或内容。前一个因素——即外在的因素——对于我们之所以有价值,并非由于它所直接呈现的;我们假定它里面还有一种内在的东西,即一种意蕴,一种灌注生气于外在形状之中的意蕴,那外在的形状的用处就在于指引到这意蕴。”具体到诗歌教学,那就是教师必须首先带领学生接触诗歌的语言文字层面,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继而由语言文字层面进到诗歌的形象、情感层面,也就是把学生带人诗歌的意境,让他们重新去体验诗人曾经体验过的东西。而要做到这一点,那就非情境教学莫属了。

  关键词:诗歌的特质,教学管理,语文教学

  有位青年教师曾向我问及这样一个问题:霜是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却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并非从天而降,可是《枫桥夜泊》上却说“月落乌啼霜满天”,这是不是违背了科学真实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了解作为抒情诗歌这种艺术形式的特质,也就是说要弄清在诗歌创作中“心”与“物”的关系,或者说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现代心理学认为,存在着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物理世界,一个是心理世界。物理世界是事物的原初存在,就其物质空间而言,它时时处处都是恒定的,并不依赖于任何人的经验。然而当我们把经验着的人考虑在内的时候,物理世界的恒定性就产生了变异。同是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在心情悲哀的人听来,小溪是在呜呜哭泣;而在心情愉快的人听来,小溪则是在欢乐地唱歌。这说明,由于人们的情感不同,性格、气质不同,即使面对着同一个物理世界,也会构建出各自不同的心理世界来。也就是说,人们对物理世界的体验,其主观性是很强的,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之间存在着某种距离、错位或倾斜。这种距离、错位或倾斜对于科学研究是很不利的,因为它有可能导致人们对物理世界作出歪曲的反映,从而违背了科学真实,所以科学工作者宁愿相信仪器的测量,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心理印象。然而这对于诗人来说却是求之不得的,因为这种距离、错位或倾斜正是诗人个性之表现与心灵之创造。由于诗人主观体验而造成的这种距离、错位或倾斜恰是诗歌的特质之所在,离开了它们,诗就不成其为诗。

  举个例子来说吧。韩愈《早春》里最为传神的诗句莫过于“草色遥看近却无”了。早春二月,春寒料峭。忽然一阵春雨过后,野草便从地里钻出幼芽来。人们从远处可以看到一片淡淡的嫩绿色。然而当人们要走上前去看个究竟时,奇怪得很,眼前只有疏疏朗朗的极为纤细的嫩草芽儿,而刚才的那片淡淡的绿痕却不见了。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草芽的颜色会在一瞬间发生变化吗?道理很简单,人们在远处看,视野比较开阔,大片草芽儿的嫩绿色能在视线中连成一片;近处看,视野则小得多了,人们只能看到眼前的一小片,因为刚钻出地面的草芽儿十分纤细,颜色不深,又是稀稀拉拉的,所以那种绿颜色便看不到了。其实,草芽儿的绿颜色并没有变,之所以“草色遥看近却无”,那只是由于看的距离不同而产生的错觉。然而正是由于有了这种错觉,这首诗才显得那么有味,那么有神,令人津津乐道,拍案叫绝。如果没有这种错觉,还会有这首诗吗?即使有,恐怕也是索然寡味的了。

  还回到我们刚才所说的《枫桥夜泊》上来。“霜满天”的描写固然是违背了科学的真实,但却逼真地记录了诗人彼时彼地的那种独特的感受,是符合艺术真实的。试想,时当深秋夜半,对于一个泊舟于江南水乡的游子来说,最强烈的感受莫过于夜寒了。寒气袭来,侵肌砭骨,就使诗人感到,在广袤的天宇下,到处都弥漫着霜花。再加上将要落下的月亮,哇哇啼叫的乌鸦,便使人感受到一种既静谧而又有点儿凄清的诗的氛围。如果写作“霜满地”,实则实矣,然而我们读起来,还有那么一种浓郁的诗味吗?类似的诗句还有不少。如《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冬景》中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等。以上这些诗句中所描绘的事物,显然不是僵死的事物的原初存在,而是渗透了诗人的主观情感体验。这些诗句是诗人以心去拥抱物,使物服从于心,使心物交融而取得的结果。换句话说,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孜孜以求的并不是科学的真实,而是艺术的真实。这便是作为抒情诗歌这种艺术形式的特质之所在。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捕捉住时机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去观察体验一番。记得《老残游记》上写到这么一个情节:老残对着雪月交辉的景致,想起谢灵运的诗句“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于是深切地感到,若非经历北方苦寒的景象,哪里知道“北风劲且哀”的“哀”用得好呢?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身临其境对于帮助读者理解诗歌的内在意蕴是多么重要!如果我们在教学古诗时,能让学生实地去看一看,往往能收到豁然开朗、心领神会之效。如“草色遥看近却无”,不管教师怎么讲,学生都不容易有深切的感受,如果我们抓住初春的时节,把学生带到田野里、公园里去亲自看看刚钻出的草芽儿,往往能使他们“顿悟”。

  当然,我们不可能做到事事都让学生亲身经历一番。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采取音乐渲染、图画再现、扮演角色或绘声绘色地描述等手段把学生带人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情绪,加深内心的体验,提高审美的能力。

  如毛泽东《长征》诗“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两句,其中的“暖”与“寒”是教学的难点。有的人认为,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都发生在1935年5月,如果说“云崖暖”还比较容易理解的话,那么铁索寒”就有点儿费解了。其实这还是不了解诗歌的特质,混淆了科学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特级教师李吉林在讲解这两句诗时,成功地采用了播放录音和让学生回忆《飞夺泸定桥》一课中的有关描述等再现情境的手段,从而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了生动可感的图画。这儿的“寒”主要是烘托泸定桥自然环境的险恶,表现飞夺泸定桥这一战斗场面的惨烈、悲壮,令人惊心动魄。

  特级教师于永正采用板画的手段教二年级学生学习《草》这首诗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丛丛繁茂的青草,让学生边看边体会“离离”的含义。接着他又画出了地上草地下根的示意图,从而让学生懂得“野火烧不尽”是因为地下还有草根。然后他擦去地面上的草,启发学生画出“春风吹又生”的情景。一个小学生在草根的上面画出一排直立的小草,又在上面画了几条斜线来表示风。于老师并不满足于此,又进一步启发学生:风是看不到的,谁能不画出风而又能让人感到风的存在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小学生一个个都忽闪着大眼睛陷入了沉思。有个小朋友擦去了直立的小草,细心地画了一排被风吹得倾斜了的小草,顿时全班的孩子热烈地鼓起掌来。于老师这样教,不仅将孩子带入了诗歌的境界,而且还激发了他们的思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认真地研究与认识抒情诗歌的这种艺术形式的特质,并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诗歌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在诗歌教学中,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他们的心理机制是比较复杂的,其主要特点是:凭借语言符号,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以补充诗歌留下的大量空白,从而获得美的感受。在考虑诗歌教学方案时,我们只有充分地顾及这些特点,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 SSCI 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