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牧区雇工放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9-12-09所属分类:园林工程师浏览:1

摘 要: 提要:基于内蒙古自治区336户牧户样本数据,对牧区雇工放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雇工放牧的牧户比例为29.2%,不同旗县雇工放牧的牧户比例有差异。草场承包面积、净流转草场面积和草料费支出对牧户的雇工放牧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劳

  提要:基于内蒙古自治区336户牧户样本数据,对牧区雇工放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雇工放牧的牧户比例为29.2%,不同旗县雇工放牧的牧户比例有差异。草场承包面积、净流转草场面积和草料费支出对牧户的雇工放牧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劳动力数量对牧户的雇工放牧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现有政策对牧区雇工放牧行为存在制度缺失,建议加强政策调研和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

牧区雇工放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关键词:雇工放牧;二元Logistic;影响因素;内蒙古

  饲草饲料和畜牧业劳动力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两大核心投入要素,牧区雇工放牧行为在牧户家庭劳动力的基础上增加了畜牧业劳动力的供给。牧区雇工放牧行为研究是深入认识草原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构成,为实现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和促进牧民增收相协调奠定重要基础。

  雇工放牧,往前可以追溯到封建时期的"苏鲁克",即牧工和牧主之间的生产关系[1]。20世纪50年代以后,废除了封建制度,实行"三不两利"政策,其中的"两利"是指牧工牧主两利,即牧工放牧分成[2,3]。牧工在实际中的通俗称谓为"羊倌"、"牛倌"等。当前牧区雇工放牧行为非常普遍[4-6],牧区雇工的户数已经占到50%以上,雇工费用已经成为畜牧业发展的第二大影响因素[7]。牧区雇工群体,通常包含两类,一类是来自牧区的少畜的贫困牧民,另一类是来自附近农区的贫困农民,他们普遍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家庭条件贫困[6]。贫富分化是牧区雇工群体形成的前提条件。导致牧区贫富分化的原因包括:牧民草地资源禀赋的差异,受到草场质量、初始分配政策和家庭人口变动的综合影响[8];牧民应对牧区气候变化(包括干旱、雪灾等)的脆弱性和适应能力差异,体现在饲草料储备、暖棚建设、防疫等方面[9];牧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差异;牧区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差异等。从牧民雇工放牧需求出发,放牧生活太过艰苦、牧民部分家庭劳动力缺乏、市场化带来的非农就业机会增加、牧民"小富则安"的心理、牧民没有精打细算的习惯、牧民勤劳程度不够等是牧民轻易雇工的可能原因[4,7]。牧区雇工放牧行为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包括为雇工而多养畜、短期雇工不珍惜草场等因素对草原保护产生负面影响,牧户雇工使得畜牧业收益流失进而增加了牧区的人口压力,雇工缺乏放牧经验、责任性不强、雇工关系缺乏正式合同等因素产生雇工纠纷等[4,7,10]。

  牧区雇工群体是一类特困群体,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牧区雇工放牧行为普遍存在,并对牧民生产、草原保护、牧区社会发展产生综合影响,现有文献对牧区雇工放牧行为的研究还非常少。文中试图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的实地调研数据,定量研究牧区雇工放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后续完善和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1材料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自调研组2014年7-8月对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阿拉善左旗、中部的四子王旗、东部的陈巴尔虎旗三个旗县的实地调研,三个旗县拥有不同的草原类型,分别是温性草原化荒漠、温性荒漠化草原和温性草甸草原。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采取调研员和牧户面对面交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498份,回收有效问卷490份,剔除154份全禁牧牧户样本,剩余的336份调查问卷作为本研究的有效样本。336份有效样本来自三个旗县的29个嘎查村,其中阿拉善左旗85份、四子王旗108份,陈巴尔虎旗143份。为全面了解每个嘎查村的具体情况,调查人员对每个嘎查村的负责人进行了村级访谈。同时调查人员还先后与阿拉善左旗、四子王旗、陈巴尔虎旗的草原监理部门进行了深入座谈。

  样本牧户的基本信息(表1)。样本牧户中,男性占79%。从民族分布上看,蒙古族牧民占71%,非蒙古族牧民(以汉族牧民为主)占29%。从年龄分布上看,36-55岁的牧民是主体,占73%,牧户的平均年龄为45岁。样本牧户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8%。家庭人口数3-4人的居多,平均家庭人口数为3.78人。平均家庭劳动力数量2.54人,平均从事畜牧业劳动力数量2.14人,平均从事非农劳动力数量0.40人。样本牧户的户均草场承包面积为7096亩,进一步分旗县进行统计,阿拉善左旗、四子王旗、陈巴尔虎旗的户均草场承包面积分别为11580亩、4960亩和6045亩。

  1.2研究方法

  文中研究牧区牧户的雇工放牧行为,并分析牧户雇工放牧行为的影响因素。牧区雇工通常包括长期雇工和短期雇工两种,其中长期雇工是一年内相对持续稳定的劳动力使用,主要指放牧;短期雇工是一年内特定时期的劳动力使用,例如夏季剪羊毛、夏季打草、冬季接羔等。文中研究中的雇工放牧是指雇佣期限在半年以上、牧主雇佣牧工进行放牧的长期雇工行为,按照是否雇工放牧,可分为雇工放牧、不雇工放牧两种情形。

  2结果与分析

  2.1雇工放牧行为

  牧户雇工放牧行为的统计结果(表3)。在336户受访牧户中,共有98户牧户进行了雇工放牧,占到了样本总量的29.2%。不同旗县雇工放牧的牧户比例有差异,阿拉善左旗、四子王旗、陈巴尔虎旗三个旗县有雇工放牧行为的牧户数量分别是7户、39户、52户,各占旗县样本的8.2%,36.1%、36.4%。阿拉善左旗雇工放牧的牧户比例显著低于另外两个旗县,四子王旗雇工放牧的牧户比例与陈巴尔虎旗相当。进一步询问98户牧户雇工放牧的主观原因,81%的牧户认为是"自己养照顾不过来",9%的牧户认为是"养羊太累",13%的牧户认为是"有非农就业"。

  调研中详细询问了雇工的基本情况,实际统计了91个雇工,基本信息如表4所示。从性别上看,雇工以男性为主,占95%。从民族上看,蒙古族占58%,非蒙古族(主要以汉族为主)占42%。从年龄结构上看,雇工的年龄偏大,平均年龄为51岁,45岁以上占74%。从受教育程度上看,雇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小学及文盲占85%。从雇工来源上看,34%的雇工来自牧区,来自附近农区的雇工比例更高一些,占66%。从雇工工资的支付方式上看,主要的支付方式是现金支付,少量牧户会在现金支付的基础上允许雇工在草场上养殖一定数量的雇工自己的牲畜(例如100只羊),或者每年给雇工一定数量的幼畜(例如30只羊羔)。从雇工工资上看,工资最高的为5000元/月,最低的为1000元/月,平均工资为3065元/月。从雇佣时间上看,长期稳定的比较少,通常一年一换,有些半年一换。

  2.2影响因素分析

  应用Eviews6.0软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牧户雇工放牧行为的影响因素。首先对所有的11个变量进行回归得到一次回归结果,然后经过逐步向后回归得到二次回归结果,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模型的似然比统计量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由表5可以看出,显著影响牧户雇工放牧行为的因素有7个,包括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草场承包面积、净流转草场面积、草料费支出、家庭劳动力数量、地区虚变量W1。具体情况如下:

  (1)牧户特征的影响。受教育程度在1%的统计上对牧户的雇工放牧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牧户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倾向于雇工放牧,可能是因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牧户,经济状况、家庭条件都更好一些。婚姻状况在10%的统计水平上对牧户的雇工放牧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牧户的婚姻状况越好越倾向于雇工放牧。牧户的年龄、民族以及是否村干部对牧户雇工放牧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2)生产条件的影响。综合体现牧户畜牧业生产条件的四个因素,即草场承包面积、净流转草场面积、草料费支出和家庭劳动力数量,均与牧户的雇工放牧行为显著相关,并且影响方向均与预期方向一致。草场承包面积在1%的统计水平上对牧户的雇工放牧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牧户的草场承包面积越大越倾向于雇工放牧。净流转草场面积在1%的统计水平上对牧户的雇工放牧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牧户的净流转草场面积越大越倾向于雇工放牧。草料费支出在1%的统计水平上对牧户的雇工放牧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牧户的草料费支出越大越倾向于雇工放牧。草场承包面积、净流转草场面积和草料费支出共同构成了牧户的饲草饲料总量,进而决定了牧户的牲畜养殖规模,当牧户的牲畜养殖规模越大时,需要投入的畜牧业劳动力也越多,从而越倾向于雇工放牧。家庭劳动力数量在1%的统计水平上对牧户的雇工放牧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牧户的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少越倾向于雇工放牧。草原畜牧业带有劳动密集型的农业性质,当牧户的家庭劳动力数量不够时,牧户倾向于通过雇佣劳动力来增加畜牧业劳动力。

  (3)地区变量的影响。地区虚变量W1在1%的统计水平上对牧户的雇工放牧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区虚变量W2对牧户的雇工放牧行为没有显著影响,说明阿拉善左旗的牧户雇工放牧行为显著少于其他两个旗县,而四子王旗和陈巴尔虎旗两个旗县的牧户雇工放牧行为无显著差异。

  推荐阅读:国内比较好投稿的畜牧类杂志有哪些

  无论是评畜牧师还是高级畜牧师,都会要求在畜牧类期刊发表论文,那么国内好投的畜牧类期刊有哪些?据小编查询期刊数据库得知:湖北畜牧兽医、当代畜牧、当代畜禽养殖业、畜牧兽医科技信息、中国畜牧兽医文摘、中兽医学杂志等都是投稿较快,单位认可的期刊,有投稿需求的作者可以随时咨询我们的编辑老师进行投稿。

  3讨论

  为进一步提升对牧区雇工放牧行为的认识,下面分别从牧区雇工放牧行为的趋势、影响、政策三个方面进行简要探讨。

  (1)牧区雇工放牧的未来发展趋势。当前牧区雇工放牧已经非常普遍,调研统计显示,四子王旗、陈巴尔虎旗雇工放牧的牧户比例达到了36%。预计未来牧区雇工放牧的牧户比例可能会进一步增大,主要原因在于,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总体较弱,仅有34%的牧民明确表示愿意子女继续从事草原畜牧业经营[11],同时牧民的后代都在城市接受教育,听到、看到、切身感受到的都是城市文化,长期远离牧区,已经基本丧失从事畜牧业生产的能力。

  (2)牧区雇工放牧行为对牧民生产、草原保护以及牧区社会发展的影响。牧区雇工放牧行为对牧民生产的直接影响就是增加了牧民的生产经营成本。调研结果显示,存在雇工放牧行为的98户牧户,2013年户均畜牧业经营性支出12.05万元,其中长期雇工费用3.68万元,短期雇工费用1.02万元,草料费支出为3.67万元,雇工费用、草料费支出是当前牧民畜牧业支出最大的两项开支。牧区雇工放牧行为可能对草原保护产生不利影响。结合调研数据来进行简要分析,根据"草蓄平衡"的要求,用载畜率(即多少亩草场养1羊单位)来衡量草原保护的差异程度,统计结果如表6所示,三个地区雇工放牧的牧户的平均载畜率都小于未雇工放牧的牧户的平均载畜率,说明牧区雇工放牧行为对草原保护产生不利影响,增大了牧区草原的超载程度。牧区雇工放牧行为将对牧区社会发展产生综合影响,大量雇工群体的存在,将影响草原社区的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和人际关系,以及大量来自农区的雇工带来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的交融。

  (3)已有的政策对牧区雇工放牧行为做出的规定。目前,在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中,少有对牧区的雇工行为做出相关规定和说明,存在一定的制度缺失。仅有在少量盟市的文件中有所涉及,例如,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的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指出"要加强牧区雇工管理,提倡在本嘎查内雇工,凡雇佣外来人口的,一律不享受盟旗两级出台的优惠扶持政策"。建议加强政策调研和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文件,对牧区的雇工行为做出或鼓励、或限制、或规范的相关规定和说明。

  4结论

  文中基于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四子王旗、陈巴尔虎旗三个旗县的336户牧户样本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牧区牧户雇工放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

  (1)雇工放牧的牧户比例为29.2%,不同旗县雇工放牧的牧户比例有差异,阿拉善左旗雇工放牧的牧户比例明显低于四子王旗和陈巴尔虎旗。

  (2)草场承包面积、净流转草场面积和草料费支出均对牧户的雇工放牧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牧户的草场承包面积越大、净流转草场面积越大、草料费支出越大,越倾向于雇工放牧,三者共同构成了饲草饲料总量进而决定了牲畜养殖规模,从而牧户的牲畜养殖规模越大,越倾向于雇工放牧。

  (3)家庭劳动力数量对牧户的雇工放牧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牧户的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少,越倾向于雇工放牧,草原畜牧业带有劳动密集型的农业性质,当牧户的家庭劳动力数量不够时,牧户倾向于通过雇佣劳动力来增加畜牧业劳动力。

  (4)牧户特征显著影响牧户的雇工放牧行为,牧户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婚姻状况越好,越倾向于雇工放牧。

  牧区雇工放牧行为普遍且将长期存在,并对牧民生产、草原保护、牧区社会发展产生综合影响。牧区雇工群体也是一类特困群体,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现有政策对牧区雇工放牧行为存在制度缺失,建议加强政策调研和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文件,对牧区的雇工行为做出或鼓励、或限制、或规范的相关规定和说明。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