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14所属分类:园林工程师浏览:1次
摘 要: 摘要:崩岗是我国南方花岗岩区一种严重的土壤侵蚀现象,使水土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环境稳定性减弱,制约了我国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然而,满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需求是未来崩岗综合治理的发展趋势。本文以桂东南区梧州市
摘要:崩岗是我国南方花岗岩区一种严重的土壤侵蚀现象,使水土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环境稳定性减弱,制约了我国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然而,满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需求是未来崩岗综合治理的发展趋势。本文以桂东南区梧州市龙圩区下小河流域花岗岩崩岗侵蚀区为例,以水土美丽绿色空间为基础,以小流域生态观光旅游为特色,总体统筹规划设计区域景观空间布局和规划方案,结合生态恢复、经济生产、休闲旅游、文化展示的功能需求,将其划分为生态保护区、景观茶园区、水保科普区、特色花海区、观光农业区、乡村聚落区六大区域。根据研究区地形、植被状况、各类用地性质以及景观资源状况,通过地形改造、植被绿化、梯田建设等一系列工程与生物措施,对崩岗各部分进行生态设计,并从植物、水体、道路、配套设施等方面对崩岗侵蚀区进行空间优化,保护水土资源,发展崩岗生态旅游。本文将崩岗水土保持治理工作与景观生态设计相结合,在传统的崩岗综合治理模式下,兼顾山地、农田等其他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将崩岗旅游与农业观光旅游、乡村旅游相结合,探索更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崩岗侵蚀区综合治理模式。
关键词:桂东南;花岗岩崩岗侵蚀区;崩岗治理;景观艺术设计;生态旅游
崩岗是在水力和重力作用下,山坡土(石)体受破坏而崩坍和受冲刷的侵蚀现象,对生态、农业、经济、景观等造成了严重影响[1-4]。据调查显示,我国南方崩岗分布区面积较广,严重制约我国南方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1]。近年来,诸多学者针对我国崩岗现状开展了积极的科学研究。曾昭璇和黄少敏[5]提出“崩山削级,台阶绿化,级内开坑,坑内造林”的综合治理办法。阮伏水等[6]从开发治理的角度思考,提出了将崩岗侵蚀区变为水土保持生态区、经济作物区、多种经营区三种治理模式。根据治理措施和治理效益的不同,崩岗治理可分为生态型治理、经济型治理和综合型治理三大模式[7]。传统的水土保持工作,以防止水土流失为主,多单一工程化,缺乏美学的考虑,在新时代背景下,崩岗水土保持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8]。在2013年中国首届城市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上何昉教授强调了“景观水保学”的概念,将风景园林学融入到水土保持治理工作中,建立安全、和谐的城市水土生态格局[9]。理念的转变也促使治理措施从单一技术到综合治理合成,从水土流失治理到小流域综合治理,从强调现状治理到关注可持续发展,并上升到景观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可能成为未来崩岗治理的发展方向。鉴于此,本文以典型花岗岩崩岗侵蚀区为例,探讨在做好崩岗侵蚀治理及相关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景观生态学与景观美学原理,开展水土保持景观化设计,在恢复崩岗生态环境,打造生态景观的同时,发展生态旅游,建立“水土保持+生态宜居+旅游发展”的新型崩岗侵蚀区治理发展模式。
1崩岗综合治理研究
崩岗的发育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条件、气候特征、植被条件、人为因素等。崩岗主要分布于高温多雨、海拔500m以下的花岗岩丘陵区。由于生产建设活动导致的植被退化、坡面长期裸露的区域也易发生崩岗侵蚀(图1)。崩岗是由集水坡面、崩壁、崩积堆、沟道、洪积扇五部分组成的一种“崩口”地形[2](图2)。集水区汇聚雨水,是崩岗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来源。崩壁是指在水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减弱进而崩塌形成的接近垂直的陡坡。崩积体是崩壁及原来山体坡面土体崩塌而堆积在崩壁下方的极易被侵蚀的松散堆积体。沟道由崩岗内部下切侵蚀与泥土堆积而形成,是与外部环境相连的狭窄通道。洪积扇位于崩岗下部外沿部分,是由崩岗内部雨水径流冲刷夹带的泥沙淤积而成的扇形堆积地貌。
相关期刊推荐:《人民长江》于1955年创刊物,是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办的水利水电技术综合性科技期刊,2008年改为半月刊。主要内容为宣传长江治理与开发战略规划,报道治江工作重大进展与建设成就,总结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实践经验,交流国内外水利水电先进技术。近年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的治江理念,重点对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进行了宣传报道。
崩岗的综合治理是指利用一定的生物、工程和耕作措施进行水土保持治理,恢复崩岗内外部生态环境,以防灾减灾、改善生态、保护资源、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的治理工程。生物措施是崩岗治理的根本措施,利用植物的蓄水调水功能,减缓径流冲刷,减少土壤侵蚀,同时改良土壤理化性质,进而恢复和稳定崩岗生态环境。在造林种草时应依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对崩岗不同部位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同步开发与治理,并及时跟进抚育管理。工程措施指人为修筑的建设工程,包括鱼鳞坑、挡土墙、削坡开梯、崩壁小台阶为主的坡面治理工程,谷坊和拦沙坝为主的沟壑治理工程以及护岸工程。耕作措施是指通过等高耕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措施来改变地形,改良土壤的水土保持耕作方式。经我国学者多年的实践研究,综合利用各项生物、工程和耕作措施,形成了“上截、下堵、中间削、内外绿化”的经典崩岗治理模式[10](图3、4)。
2桂东南典型花岗岩崩岗侵蚀区资源特征分析
桂东南地区包括广西梧州市、玉林市及钦州市等地区,本文中的桂东南区具体指梧州市,下文主要对梧州市龙圩区花岗岩崩岗主要分布区资源特征进行分析。
2.1自然资源条件
梧州市龙圩区内多为低山丘陵地貌,是花岗岩崩岗侵蚀的主要分布区,所属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雨水充足。项目位于马峡、突村两个自然村处,周围山峦起伏,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共分布有9个崩岗侵蚀点。现状用地类型包括山林、农田、居住用地、水体等,土壤类型多为赤红壤、沙质土。目前已对部分崩岗侵蚀点展开治理,呈现出“梯田状”的治理地貌景观。
2.2社会经济条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梧州产业结构开始转变,第一产业生产力相对降低,而以第一产业为主体的乡村经济发展因此遭遇瓶颈。项目区域内崩岗侵蚀严重,土地破碎化程度较高,水资源愈发短缺,而乡村产业的发展与土地、水资源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乡村农业生产活动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2.3区域优势分析
项目区域内山体连绵起伏,稻田、湖泊相间分布,有利于构建独特的山、水、田园相结合的景观格局。区内适宜种植的农产品种类丰富,区政府积极推进生态茶园,火龙果、砂糖橘等农产品种植基地建设,并推广富硒稻、蜜柚、稻螺、肉鸡养殖等相关产品,可打造成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同时对该区域进行景观生态设计,发展崩岗生态旅游,有利于宣传崩岗治理水土保持知识,推动水土文化的建设。且项目区域至梧州市中心交通较为便捷,可向梧州市、龙圩区拓展旅游客源,将其打造成一个旅游景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4区域劣势分析
研究区域水土流失问题较严重,以崩岗侵蚀最为突出,部分山体坡面裸露,农田被闲置荒废,农业发展迟缓,乡村生态基质连接度较差。道路所用材料透水性较差,缺乏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特色的考虑,生态廊道被阻隔。且由于乡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发展,村落内部小型绿地、池塘等被房屋建筑、硬质铺装等人工景观所取代,生态斑块数量不断减少。
3桂东南典型花岗岩崩岗侵蚀区景观生态设计
3.1设计理念
(1)崩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理念:“恢复”即再现原貌或原先功能,“重建”是指当难以恢复或不需要再现原貌时,则构建一个与过去不同或是全新的与自然相似的生态系统[11]。确定崩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理念,在清楚崩岗退化过程、退化程度及侵蚀特点的基础上,兼顾崩岗侵蚀区建设发展地多种效益,根据当地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水土保持林建设、水保设施布置、改造地形结构等工作,全面进行水土流失治理。
(2)水土保持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理念:将崩岗治理近期与长期建设目标相结合,实现水土保持的持续健康发展。项目以水土生态修复为基础,以水土资源保护利用为目的,以水土生态景观空间营造为目标,合理布设水土保持措施,并结合景观艺术设计提高水土保持治理区域的景观美学价值,协调水土保持与生态旅游,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发展,促进侵蚀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实现水土保持治理工作效益的最大化。
(3)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协调的理念:景观艺术设计是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12]。因此,在开展规划治理工作时,从小单元景观空间入手,应在恢复崩岗侵蚀区自然景观风貌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并传承当地文化特色,因地制宜的进行生态治理,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营造景观归属感的同时,丰富生态景观空间的精神内涵。
3.2总体风貌规划
崩岗侵蚀区是一个有机的生命系统,各子单元之间相互联系,协调发展。从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要求出发,合理规划崩岗侵蚀区旅游线路(图5),并将项目区域划分为六个功能区块进行生态设计(图6),打造一个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水土保持绿色空间,园区鸟瞰图如图7所示。
(1)生态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指场地内具有一定植被覆盖率的自然山体,是维持崩岗侵蚀区内各项生态平衡的基础。该区域以植树造林进行生态修复为主要措施,在保留原有植被群落的基础上,通过补植、造林等各项措施,保护和修复山体生态环境。对于山顶裸露地面,综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景观效益等多种因素,选择合适的水土保持植物,建设乔灌草相结合的生态水土保持林。对于山体坡面,利用生长速度快的植物大面积覆盖坡面,固土固沙,涵养水源,为后续形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打下基础。并对现有山体树种结构进行丰富,形成生态林、景观林、经济林相结合的植物生态网络。同时顺应山势地形修筑排水沟、泄洪沟以及蓄水池等水利工程设施,及时收集利用雨水,保护山体水土资源。
(2)景观茶园区:对茶园景观进行优化设计,融入休闲游览,茶文化体验等活动。其包括入口景观区、鱼趣垂钓区、繁花硕果区、采摘体验区、生态林圈等多个小片区。同时注重茶园植物景观设计,对于现状茶园中出现的崩岗侵蚀、浅沟侵蚀等问题,通过削坡开梯或设置谷坊等措施恢复植物生长环境,重新栽植茶树或其他水土保持植物,并因势造景,利用地形的起伏将茶树与彩叶、观花观果植物相结合,丰富茶园景观层次,延长茶园景观观赏期。合理规划茶园内部道路交通布局,满足游览、采摘、生产等使用需求,并结合布置景观观赏平台、景观休息点,供游人驻足观赏。除此之外,还要配备完善的服务设施,如服务小站、停车场、厕所、观光车站、垃圾收集点等,优化游客体验。
(3)水保科普区:该区包括崩岗治理示范点、水保培训中心、水保科技园等,为园区内的崩岗水土保持科研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并对参观游览者进行科普展示,加强崩岗治理水保知识的推广工作。崩岗治理示范点在崩岗生态治理的基础上,结合水保工程措施营造彩绘挡土墙体验空间,台阶挡土墙休憩空间等,同时注重水土保持空间植物配置,利用植物组团遮挡游人视线,对水土保持工程设施进行景观美化修饰,提高水保空间观赏及可游览性。水保培训中心是水土保持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区域,方便各项水土保持研究工作的展开与实施。水保科技园内布置雨水花园、水土保持植物观察园、边坡陡槽设施、模拟径流小区、科技展廊、穿穴隧道等景点,同时配备相关标牌以及工作人员进行科普解说,普及水土保持、雨水收集、植物应用等相关知识,加强人们与水土保持之间的联系,寓教于乐,建设一个标准化的示范性水保科普教育基地。
(4)特色花海区:该区包括漫步花田、观光花带、植物园、花海摄影等景点,以生态性原则为基础,艺术性原则为指导,种植乡土花卉植物并结合其他优势品种,利用现状地形或人工堆砌微地形营造花浪起伏的壮阔景观,以崩岗侵蚀治理的“台阶”、“梯田”地貌为背景,并为生物工程措施的绿色种植景观增添鲜艳色彩,于花海中布置花艺雕塑、景观风车等主题小品,增加景观趣味性,营造远近皆有景可赏的多层次崩岗生态治理景观。
(5)观光农业区:利用现状农田打造以农耕体验为主题,打造可游、可览、可居的参与性农业景观,构筑“城市-乡村-田园”多方有机联系的景观空间体系。在农业发展规划中,以传统农业耕作技术为基础动力,高新技术为发展动力,合理安排各类农产品空间布局,丰富其资源组合结构,形成农业特色品牌,实现崩岗侵蚀区多产业化发展。在农业景观设计中,以功能实用优先为原则,种植不同色彩、不同时令的农作物,突出乡村生产性景观的丰富性与季相性。园区内还设置有稻田捉鱼、农家厨房、租地菜园等活动项目,充分挖掘农业生产的景观价值,保护和传承传统乡村农耕文化,同时拓展崩岗旅游的参与活动项目,让外来游客在游览崩岗生态景观的同时,感受到特色乡土情趣,提高旅游区经济效益。
(6)乡村聚落区:对村落内大部分建筑进行保留,结合村民意愿对部分住宅建筑进行改造示范,美化建筑外立面,配备现代化设施,优化室内设计,同时结合农家体验、休闲度假等需求,打造特色庭院景观,发展为乡村民宿产业,满足游客留宿需求。对于景观质量较低的农舍予以改造扩建,更新建筑结构材料,采用木屋、石头房、玻璃房等形式,设计为手工艺体验馆、服务超市、书屋等,充分体现乡土风情,丰富崩岗旅游区室内体验活动,形成该区域独特的崩岗治理特色。——论文作者:王金悦1,韦雪梅1,邓羽松1,黄娟1,黄智刚2,王玲3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