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19所属分类:医学职称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摘要】对于重度或者极重度听力障碍患者来说,植入人工耳蜗是复聪的主要手段之一,并且目前技术的成熟度也有目共睹。我国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数量逐年增加。为了保证人工耳蜗的效果,做好术后适当有效的康复训练和心理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就以此为
【摘要】对于重度或者极重度听力障碍患者来说,植入人工耳蜗是复聪的主要手段之一,并且目前技术的成熟度也有目共睹。我国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数量逐年增加。为了保证人工耳蜗的效果,做好术后适当有效的康复训练和心理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就以此为出发点,简要介绍了目前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的现状以及常见的康复渠道和训练模式,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人工耳蜗;术后康复;儿童
引言
随着临床耳蜗植入后随访观察工作的不断深入,当今人工耳蜗植入的适应证也进一步放宽、年龄标准放低、开展手术和康复的单位也在增加。越来越多的儿童接受了人工耳蜗术,术前的准备工作与术后的康复训练也是手术的一个重要部分。文章主要介绍了儿童人工耳蜗术后的康复训练,根据现状提出了术后康复需要注意的要点以及一些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希望能提升术后康复的效果。
一.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的现状
一般来说,儿童接受耳蜗植入手术后,经过手术恢复期就会进入术后康复,主要是听觉言语训练的康复。很多家长选择术前使用助听器进行训练,却经常忽视术后康复的困难。我国言语语言康复训练的机构较多,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使得原本就有个体差异的术后效果更加不一样。
二.人工耳蜗术后康复渠道与训练模式
(一)人工耳蜗术后康复渠道
1.公立康复机构
公立康复机构有各地的听力语言康复中心,以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为代表,发展经验比较成熟,在科研、教学、训练模式方面起步较早。
2.私立康复机构
其管理模式较为灵活,聘请专业特教老师组成教师队伍,越来越多的患者家属愿意选择私立康复机构。
3.家庭康复
家长在孩子配戴助听器后参加了各种学习班,以便在家对孩子进行家庭康复训练。
4.特教学校康复
一般指各地聋校的康复班或口语班。
5.医疗机构康复和福利院机构康复
部分医院、福利院开设康复机构。但受场地、人员等条件的限制,此类康复机构规模较小。
(二)人工耳蜗术后康复训练模式
1.班集体康复制
以班组为集体开展训练,一个班组一般由3~4个人到7~8个人组成。结合有单独时间的个训解决每个孩子的发音问题。这种模式对于孩子的生活管理较为规律,有日托式、周托式或全托式。
2.个训康复
主要是预约门诊式康复,每次训练约有1~2个小时。年龄偏大的儿童较为适合这种模式。
3.个别矫治与随班就读结合制
患儿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以后,边上正常的幼儿园或小学,边在晚间或周末参加一对一的强化训练,这在某些民营机构比较普遍。
三.人工耳蜗术后儿童康复教育的方法要点
(一)听觉培建
1.人工耳蜗调试达到优化
听觉培建首先要让人工耳蜗调试达到优化,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均要进行调试,保证人工耳蜗的听觉刺激电流量适合,让植入者能够接受到舒适、清晰、真实的声音信息。术后调试内容有阻抗测试、选择参数、确定听阈值和舒适阈值四个部分。
相关期刊推荐:《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3年创刊,由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主办的国内关于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的专业性期刊,主要刊登与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相关的临床及基础理论研究,包括听力损失发病率和病因的调查、临床诊断和治疗,听力检测方法,听力补偿,各种发声及言语功能障碍的诊断及防治,听觉言语康复,新生儿听力筛查,并及时介绍国内外在这个学术领域的新进展。
“T”值是阈值或刚听到的最小刺激级。“C”值为小至于产生小舒适响度的最大刺激级。C值与T值都对人工耳蜗植入者对语言的接收有巨大影响。T值的测量较为简单,C值的测量较为困难,常采用寻找小舒适阈后下降一定百分比的方法。或以听阈值为基础,上升一定百分比的方法确定“C”值。调试能够明了电刺激的、动态范围。保证每个电极在动态范围的同一水平具有相同的响度,才能够让人工耳蜗使用者接收到最真实的声音。
听障儿童聆听技能的培建方法一般有单一听觉强化法和多种感觉参与法。在康复教学中,经常是两种方法配合使用,多种感觉参与法有助于理解,听觉强化法有助于听觉记忆,这两种方法相结合,有利于人的听觉认识从感知到理解,从理解到识别,从识别到记忆,从记忆到形成听觉概念。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方法:
首先是听感知训练。可以采用可视音乐治疗方法,经常听音乐,让儿童接受放大后的音乐刺激,有利于让听神经产生冲动,从而合成释放神经递质,让听神经的突触活化,有利于提高听敏度,达到听觉治疗的效果。其次,听理解训练可以采用多种感觉参与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充分利用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渠道对听力进行练习。例如,可以借助实物、图片提示法来构建与声音之间的联系,还可以通过音义联系触觉利用法建立对声音的物理属性概念,可借助动作表现关于声音的心理体验。此种方法可使大脑的听觉中枢、视觉中枢、言语中枢以及运动中枢处于兴奋状态即全脑兴奋。在这种应激的条件下进行听觉训练对于人工耳蜗植入者初期理解声音和语言十分重要。
此外,还有听记忆训练一一强化听觉训练法,单一听觉训练法是利用听觉来巩固和发展听觉记忆,初期可以通过听自然环境声或是动物鸣叫声来进行听觉训练,利用听声移物、听声做动作等方法。在进行听觉强化训练,鼓励听障儿童利用听声复述、听言语声来完成指定的动作,尽量使用已理解的词汇、句子或小故事来进行听力训练的强化。
(二)语言学习
1.以听觉法为主导,形成和发展语言
一般来说,语言是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自然获得的。但是对于听障儿童来说,为了促进语言发展需要使用情景自然法。听觉障碍让听障儿童无法自然获得语言,因此必须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这样才能创造语言环境,最终形成和发展语言。因为言语行为的能力只能在言语活动中获得,所以必须要让听障儿童处于交际环境中,才能实现多听多说,最终掌握言语技巧。
2.开展主题教学,在活动中学习语言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因此要注重培养听障儿童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在早期康复教育前,他们适应无声的生活,由此从小对语言学习缺乏兴趣,而且对他们来说,语言学习十分困难,这就更加挫伤了他们学习语言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要根据听障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使用一些趣味性较强、生动形象的教育方法,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做到寓教于乐。例如,可以通过基本活动、日常游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词义,将语音与客观事物联系在一起,还可以利用他们熟悉的事物来进行教学,帮助他们逐渐积累概念和经验,让他们的语言得到发展提高。
3.以提高言语能力为主,有针对性地进行言语矫治
一般来说,儿童能在语言习得和学习过程中,对词、句进行理解,从而自发地矫正语音。因此,随着儿童年龄增长,他们的发音功能也会逐渐得到完善。根据调查研究,1岁的正常儿童语言清晰度为30%,两岁儿童可以达到65%, 而4岁儿童以及高达97%。但是听障儿童因为先天条件的不足,在学习语言的初期就已经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若是经常矫正发音,还有可能会使他们失去说话的兴趣和信心,更不利于语言能力的形成。因此,训练的重点应放在让听障儿童用语言交流上,即言语的理解和表达。当词汇量及言语能力积累到一定量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言语能力及发音水平评估,找出影响言语清晰度发音异常的关键词汇,再制定言语矫治方案,进行言语矫治。
结语
为了保证听障儿童人工耳蜗的使用效果,做好人工耳蜗植入后的术后康复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文章从康复模式和康复方式两个方面介绍了目前较为成熟的术后康复体系,指出环境和练习对于听力和言语能力的重要性,希望能够为听障儿童的言语培育做出一些贡献。——论文作者:刘瑞鸽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