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无痛分娩对初产妇的临床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2-22所属分类:医学职称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目的:探究无痛分娩对初产妇的临床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初产妇,依据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别命名为参照组(普通分娩,50例),以及研究组(无痛分娩50例),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母婴结局、镇痛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无痛分娩对初产妇的临床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初产妇,依据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别命名为参照组(普通分娩,50例),以及研究组(无痛分娩50例),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母婴结局、镇痛效果、转剖宫产例数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分别为(8.47±2.44)h、(9.57±2.41)h,相较参照组(11.75±2.25)h、(13.44±2.61)h有显著缩短;且该组产妇的镇痛优良率为94.00%(47/5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35/50);同时,参照组产妇的剖宫产例数仅为1例,明显低于参照组的7例,该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也有显著下降4.00%<22.00%,对比组间数据差异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对比两组产妇第二产程的耗时以及母婴结局则不存在明显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痛分娩对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更好地缩短产程时间,并提升产妇的镇痛效果,确保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改善母婴结局,进一步提升分娩的效果以及质量,建议将其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无痛分娩对初产妇的临床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关键词】初产妇;无痛分娩;母婴结局;临床效果

  分娩过程中出现疼痛情况,通常受到宫颈下段扩张、子宫肌纤维拉长或撕裂,子宫血管受压,导致组织缺血缺氧,激惹神经末梢,产生电冲动,上传到大脑痛觉中枢,从而使产妇有剧烈的疼痛,产妇紧张、焦虑、惊恐的心理状态,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使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儿茶酚胺、内咖呔等疼痛相关的物质浓度增高,从而加剧疼痛反应,导致过度换气,使母体血红蛋白释氧量下降,影响胎盘供氧,影响子宫的有效收缩,使产程延长。该情况会导致胎儿窘迫情况发生概率大大增加,对母婴安全造成不利影响[1]。以往产妇为避免顺产疼痛情况,大多选择剖宫产等方式,剖宫产近期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及相关风险均较大。无痛分娩是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分娩方式之一,通过适当的麻醉方式能够保障产妇于安全的状态下缓解分娩疼痛,提升产妇分娩顺畅度。基于此,在此次研究中,主要以本院产科在2020年1-12月期间接收的1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探究分析在其分娩过程中采取无痛分娩的对产妇产程的影响、临床镇痛效果以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效果,现整理作如下报告。

  一、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20年1-1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初产妇,依据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别命名为参照组以及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初产妇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32.16±3.45)岁,体重48-72kg,平均体重(57.89±3.34)kg,孕周36-40周,(38.26±1.34)周;参照组初产妇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31.84±3.35)岁,体重49-75kg,平均体重(58.16±3.27)kg,孕周37-40周,(38.44±1.15)周。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产妇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比较。

  纳入标准:①纳入产妇均为初产妇,且均为单胎妊娠;②本次研究内容在得到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核准后开展;③参与此次研究的产妇均对研究内容知情,且自愿加入。

  排除标准:①合并妊娠期综合征者;②存在明显剖宫产指征者;③本次研究应用麻醉药物敏感体质者;④巨大儿或多胎妊娠者;⑤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或存在严重精神障碍难以沟通者;⑥临床资料有缺失者。

  1.2方法

  参照组产妇采取普通分娩,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不接受镇痛药物。

  研究组产妇采取无痛分娩,具体干预措施如下:①当产妇宫颈口张开2-3cm后,在产妇需要的情况下,由麻醉医师对产妇进行硬膜外阻滞麻醉。②于产妇第2-3腰椎间间隙进行穿刺注射麻醉剂,硬膜外腔则给予盐酸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50020226;生产厂家: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0ml:0.4g)注射,应用4ml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注射。③于10min后对注射效果进行确认,确认后为产妇注射45μg舒芬太尼以及盐酸罗哌卡因(国药准字:H20060137;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0mg:10ml)注射,将100mg盐酸罗哌卡因加入100ml生理盐水之中通过阵痛泵,6ml/小时,若产妇疼痛情况较为明显,则适量追加药物,于产妇宫口全开之后将注射药物停用。④麻醉医师应依据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适当对药物进行增减,进行药物追加的过程中,应保持15min/次,分娩结束后对产妇进行2h左右的观察,如若产妇无明显异常则可以将硬膜外导管拔出回病房。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进行对比分析:①产程时间:对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用时进行记录并对比;②母婴结局:记录产妇分娩后出血量,以ml为单位,同时采用Apgar对产后1min以及5min新生儿情况进行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③镇痛效果以及改剖宫产例数:产妇疼痛情况并不十分明显却能够保持安静且神志较为清醒则记为镇痛效果优秀,产妇有轻微疼痛感但尚且处于承受范围内,能够于安静、清醒状态进行分娩则记为镇痛效果良好,产妇痛感强烈且无法承受,分娩过程无法保持安静、清醒则记为镇痛效果较差,对镇痛优良情况以及转为剖宫产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对比。④记录并对比两组产妇分娩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产后出血、胎儿窘迫、产后感染。

  二、结果

  2.1产程时间

  经研究对比,研究组产妇第一产程以及总产程的时间相较于参照组更短(P<0.05),而第二产程两组患者耗时均较短,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母婴结局

  两组包括产后出血量、1minApgar以及5minApgar在内的母婴结局相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镇痛效果以及改剖宫产例数

  研究组产妇分娩过程中镇痛优良率为94.00%,显著高于参照组70.00%,且研究组改剖宫产的例数为1例(2.00%),显著低于参照组7例(14.0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产妇出现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0%(2/50),显著低于参照组22.00%(11/50),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见表4。

  三、讨论

  子宫收缩是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产生分娩痛的主要原因,分娩期间软组织的扩张与收缩,如阴道、子宫的处于扩张状态均会带来痛感,加之胎儿对盆地组织压迫会导致疼痛情况,且子宫收缩的过程持续时间较久,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都会受到子宫收缩疼痛的影响[2]。子宫收缩的疼痛感主要表现在下腹部且痛感较为强烈,医学疼痛分级中将该疼痛分为10级疼痛。初产妇由于未经历过分娩,经验较为缺失,因此心理负担相较于经产妇而言较重,受到恐惧、紧张等心理应激反应等因素影响,在分娩过程中可能会担心自己是否能够顺利将胎儿娩出。在此情况下,较重的心理负担会导致负面情绪进一步滋生,分娩所带来的痛感也会更为强烈,产妇则会更为担心能够顺利完成阴道分娩,使得产妇身心健康受到更为严重的影响[3]。

  相关期刊推荐:《中国当代医药》设有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研究进展、实验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药理与毒理、生物医药、药品鉴定、药物与临床、新药评价、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病理分析、影像与介入、中医中药、护理研究、医药教育、健康教育、个案报道、误诊误治、社区医疗、乡村卫生、不良反应监测、药物经济学、制剂与技术、制药装备、营养与保健、疾病防控、医疗器材、政策研究、法规与标准、产业研究、市场透视、卫生管理、医疗保障、药品监管、医院管理、企业管理、营销与服务、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科研管理、药事管理、设备管理、医药文化、医风医德、医药信息化、调查研究、工作探讨、医护论坛、封面报道、医药资讯、业界关注等。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大部分初产妇均有焦虑、紧张等复兴情绪,使得儿茶酚胺产生异常,继而导致子宫收缩异常,产后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会有所提升。部分产妇还会由于分娩过程中产生的疼痛过于剧烈,或是疼痛耐受度差,疼痛阈值低,从而改变分娩方式,转为剖宫产。无痛自然分娩被逐渐引用与临床产妇分娩之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次研究则为研究组患者开展无痛分娩模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无痛分娩过程中,研究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为(8.47±2.44)h,相较于参照组(11.75±2.25)h有所显著缩短,而第二产程时间持续时间较短,研究组与参照组所用时间分别为(0.82±0.21)h、(9.10±0.33)h,因而在实际分娩过程中并未于参照组产生较为显著的差异,但总产程与第一产程保持一致,研究组产妇的总分娩时间(9.57±2.41)h较参照组(13.44±2.61)h有显著缩短(P<0.05)。分析其原因可以发现,主要是由于在第一产程,产妇的宫口扩张、子宫收缩,容易导致产妇的子宫体发生缺血情况,进而导致其多纤维肌肉出现被拉扯的感觉。当宫口扩张至6cm左右时,产妇的疼痛感也达到巅峰,此时的疼痛感甚至会导致产妇的内脏受到一定程度的累及,从而促使产妇承受极大的疼痛感。因而在无痛分娩干预下,就需要针对第一产程的疼痛感进行干预与改善,从而促进产妇生产时间的缩短,这也是有效缩短产妇产程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临床中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在本次研究中,通过无痛分娩的干预,在第一产程予以了镇痛药物干预,从而有效保障了产妇第一产程疼痛感的缓解。在此过程中,通过为产妇应用高效安全的麻醉药物进行局部麻醉干预,有效提升了产妇的舒适度,进而有效促进了第一产程时间的缩短[4]。在此情况下,产妇受到疼痛感的影响既会出现大幅度的降低,在此时通过对产妇的疼痛感进行评估也能够发现,其整体镇痛优良率评估结果相比较参照组得到了显著提高,镇痛优良率保持在94.0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0.00%(P<0.05)。但是通过的母婴结局观察可见,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以及产后胎儿在1min、5min的Apgar评分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且对比观察产妇分娩后发生产后并发症的概率可见,研究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4.00%,相比较参照组的22.00%有显著降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证实,在采取无痛分娩干预下,并不会对产妇造成不良影响,相反,这一镇痛方式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产妇更顺利的娩出婴儿,更好的提升产妇的分娩舒适感,有效缓解产妇的分娩痛苦。同时,在无痛分娩的干预下,也不会对母婴结局造成影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临床应用价值十分显著。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可以表明,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娩方式,无痛分娩能够有效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情况,进而使得产妇能够通过更为清醒的情况顺利生产,在极大程度上保障了产妇生理以及心理得到有效的放松,显著减轻了产妇在分娩中发生应激反应的概率。不仅如此,将该分娩方式应用与产妇的分娩过程中,也能够有效降低产妇机体在分娩过程中受到的伤害,降低产妇的分娩疼痛感,为其提供更加舒适的分娩体验。无痛分娩在初产妇分娩中保障其第一产程顺利度过,宫口开全后,停用麻醉,待胎儿娩出后,追加药液(泵内抽10ml)以减轻产后宫缩痛,极大程度地改善了母婴结局,降低产妇及新生儿的不良影响[5]。无痛分娩主要采用硬膜外穿麻醉等,对产妇以及胎儿不会造成药物损伤,镇痛起效较快且持续时间较久,对产妇的分娩疼痛感有所缓解,降低儿茶酚氨的分泌量,更好地改善产妇子宫收缩能力,血液流动效果较好。无痛分娩模式下,产妇感受到的疼痛较为轻微,确保医护人员的操作更为顺利进行,保障产程时间缩短,同时降低酸中毒的发生率[6]。产妇在分娩期间能够更好地保障呼吸节律正常,避免换气量过大所导致的胎儿缺氧等不良反应。

  总而言之,对于临床初产妇而言,通过无痛分娩的实施能够为产妇提供更好地分娩感受,通过有效降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可有效确保产妇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够显著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降低剖宫产率,进一步促进母婴结局的改善。由此可见,在初产妇分娩中,通过无痛分娩的实施,能够在改善母婴结局以及降低产妇疼痛感等方面发挥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将该分娩方式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论文作者:韩祥梅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