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11所属分类:医学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论文摘要:加强对患者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率,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遵医依从性,有利于充分调动患者遵医的积极性,提升患者的自我行为控制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通过社区护理干预,让患者及其家属参与饮食方案、运
论文摘要:加强对患者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率,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遵医依从性,有利于充分调动患者遵医的积极性,提升患者的自我行为控制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本文选自:《中国医药工业杂志》设有栏目:化学药物与合成技术,微生物药物与生物技术,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物制剂,药理与临床,药品分析与质控,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制药装备与包装,综述与专论,实验技术,药物合成路线图解,管理与信息,有机合成文摘和生物技术文摘等。通过社区护理干预,让患者及其家属参与饮食方案、运动方案、治疗方案的制订和落实,改善治疗的各个环节,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建立“相互参与型”或“一人治病,全家防病”的医护患关系,不仅加深社区护士与患者的交往和感情,同时使患者充分认识到遵医依从性的重要性,便于其真正理解和执行医嘱,改变患者与医务人员的被动关系。
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即患者依从治疗计划或治疗建议的程度,指患者按医生的规定进行治疗、患者的个人行为(如饮食、生活方式、运动、服药等)与医生医嘱相一致的行为,习惯称患者“合作”[1]。本文选取西乡街道劳动、流塘、桃源居、庄边4个大型社区中的26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依从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西乡街道劳动、流塘、桃源居、庄边4个大型社区中2013年2月以前已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管理的268例糖尿病患者,男135例,女133例,年龄45~86岁,平均(61.35±5.24)岁,对管理的所有糖尿病患者实施为期6个月的连续性护理干预。
1.2 社区护理干预方法
1.2.1 建立糖尿病患者管理专案 为了有效管理社区糖尿病患者,根据深圳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要求和便于对辖区所属糖尿病患者实行动态电子化管理,社区护士将已管理的268例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个人身体状态、生活习惯、既往史及家庭状况等资料详细地输入电脑,建立糖尿病患者管理专案,并及时将访视所获取的各种资料录入电脑,不断完善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及时书写电子文书,丰富患者的病历资料。
1.2.2 包干并分类管理 按糖尿病患者现居住所在地,将其分为4个片区,采取分片区包干服务责任制,由不同社康中心的社区护士按就近管理原则管理。社康中心护士再根据辖区内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程度、有无并发症或靶器官损害等进行分级管理。
1.2.3 健康教育指导 为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活动:①每半月举办一次集体健康教育讲课,讲课内容包括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防治方法、高血糖的危害、糖尿病饮食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如何进行血糖自我监测,如何安排适宜的运动方式等;②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提出个性化的服药方案,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科学指导其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等;③定期给管理的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同时编制、印刷一些文图并茂、通俗易懂的糖尿病防治知识小手册或宣传资料[2],每月出版糖尿病专刊宣传栏,从多维度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④举办糖尿病患者交流会,通过现身说法,相互对比,相互提醒,对患者起较好的教育作用。
1.2.4 心理干预 由于糖尿病病程较长,需要终身服药,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因而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患者的沟通和心理干预,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需求和家庭、生活、社会因素造成不利影响及病情变化的需要及时聘请内分泌专家或心理专科医生实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使患者消除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积极配合治疗;给患者提供必要的家庭支持和干预,动员邻里关心和照顾,让患者感受到关心和温暖,正确对待疾病[3],鼓励和帮助患者提高对糖尿病治疗的认知水平,使患者自主纠正不良遵医行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1.2.5 饮食干预 糖尿病治疗中很重要的部分是合理膳食。饮食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而要严格、长期执行。社区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等计算出患者每天所需要的热量,然后为患者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按照三餐1/5、2/5、2/5进行分配,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多食高纤维、高蛋白食物,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减少食盐和糖分的摄入量,多食水果、蔬菜等,同时配合服药督导和康复指导,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遵医依从性。
1.3 评价方法
采用自设遵医依从性调查问卷经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实施现场调查,内容包括遵医行为、运动方式、生活习惯、健康知识知晓率4个方面。在社区护理实施干预前后各进行1次糖尿病患者遵医依从性问卷调查。干预前发放问[卷268份,回收26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社区护理干预6个月后再次发放调查问卷266份并回收26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干预前后调查问卷均经管理的20位糖尿病患者前后间隔6周的2次评定比较,重测信度0.87,效度0.85,同时还邀请了深圳市宝安区慢病院3位内分泌疾病相关专家参与评估,增加了评估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干预前后遵医依从性的比较
患者干预后的遵医依从性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患者干预前后生活习惯改变的比较
患者干预后的生活习惯改善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患者干预前后健康知识认知率的比较
患者干预后的健康知识认知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 讨论
3.1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依从性
糖尿病的治疗是一项长期并随病程进展不断调理的管理过程,因此需要规律的治疗,科学的管理,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系统工程[4]。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是社区护士监督患者遵医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5]。本研究结果显示,连续实施6个月的社区护理干预后,糖尿病患者规范用药率和良好的就医行为明显升高,表明社区护理干预可明显纠正患者的不良遵医行为,很好地改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遵医依从性。
3.2 改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习惯
连续性社区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生活、饮食习惯。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坚持低盐、低糖、低脂饮食习惯及养成充足休息和坚持合理运动习惯的人数均较干预前明显增多,提示护理干预使患者学会科学安排适宜的运动方式和内容,自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帮助患者自己增强应对困难的能力,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保健能力和所承受的压力,以作出适当的、符合自己客观情况的遵医行为选择[6],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信心。
3.3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危害及糖尿病与饮食、心情、运动、体重关系等相关知识认识
明显高于干预前,证明加强对患者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率,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遵医依从性,有利于充分调动患者遵医的积极性,提升患者的自我行为控制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通过社区护理干预,让患者及其家属参与饮食方案、运动方案、治疗方案的制订和落实,改善治疗的各个环节,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建立“相互参与型”或“一人治病,全家防病”的医护患关系[7],不仅加深社区护士与患者的交往和感情,同时使患者充分认识到遵医依从性的重要性,便于其真正理解和执行医嘱,改变患者与医务人员的被动关系。
糖尿病患者有良好的遵医行为不仅可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开支,还可有效控制血糖[8],要改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必须从多方面入手[9]。治疗方案、护患关系等因素直接影响患者的遵医依从性,通过社区护理干预,优化患者的知识信念,丰富患者的健康生活知识,促进其改变遵医行为,使患者的遵医依从性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充分调动患者主动接受治疗与护理的积极性,提高遵医依从性,降低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社区护理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10-11],真正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社区,惠及社区,提高患者治疗的遵医依从性,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廖铭铭,殷婷婷,施素华,等.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应对方式的研究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1):30-32,44.
[2] 班春梅.健康教育在提高糖尿病遵医依从性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2012,33(18):4018.
[3] 张翎,杜丽萍,楼玲玲.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遵医依从性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32(11):1257-1259.
[4] 费冬儿,周央环,李伟.糖尿病分级管理模式的初步探讨[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3):325.
[5] 郑利.糖尿病药物治疗遵医依从性影响因素及针对性护理干预[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10):137-138.
[6] 施素华,黄昭穗,孔悦,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7):1342-1344.
[7] 谢辉,王亚萍,夏和平.以家庭为单位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体会[J].海南医学,2010,21(1):144-146.
[8] 毛秀建,何春兰,刘自安.糖尿病康复教育模式的探讨[J].海南医学,2011,22(4):137-139.
[9] 聂建军,盛晓燕.综合干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用药遵医依从性影响的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0,31(23):131.
[10] 郝凤琴,吴智萍,雷国萍.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9,9(1):47.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