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12所属分类:管理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摘要:以 22 个湖北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为例,从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 3 个维度剖析创新人才对高校协同创新网络嵌入机理,并通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 22 个中心进行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湖北高校协同创新绩效整体情况表现良好;创新人才
摘要:以 22 个湖北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为例,从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 3 个维度剖析创新人才对高校协同创新网络嵌入机理,并通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 22 个中心进行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湖北高校协同创新绩效整体情况表现良好;创新人才的结构嵌入和认知嵌入维度对高校协同创新绩效提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而关系嵌入维度的作用相对较弱。最后,探讨强化创新人才网络嵌入的战略举措,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策略建议。
关键词:创新人才;网络嵌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模糊综合评价
随着科技进步、产业变革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球创新进入高度密集活跃期,人才、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在全球流动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水平,创新模式正发生着重大变化,创新活动网络化、全球化特征更加突出。在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亦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已然成为迫切需要;因此,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的巨大潜能,激发各类主体活力,系统提升创新能力。为提升高校创新能力,2012 年我国教育部推出旨在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能力的“2011 计划”,其核心载体在于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以重点领域聚焦、以优势学科吸引和汇聚优质资源,实现科学研究协同增效的乘数效应[1],其实质是创新人才集聚与激励开发的一个重要载体。创新人才作为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中坚力量和智力支撑,在知识开发、利用与增值,以及科学技术研发与扩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薪酬、福利及股权等传统激励方式的“保健化”趋势,创新网络嵌入作为一个有效激励因子,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具有吸引、孵化、培养和激励作用[2]。因此,本文拟从创新人才网络嵌入的视角出发,结合湖北实践,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高校协同创新进行绩效评价,甄别创新人才对高校协同创新网络嵌入的关键因子,探讨新形势下强化创新人才网络嵌入及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与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
1 文献回顾
自“2011 计划”实施以来,高校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是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长期以来的一个关注重点。刘芳等[3]在绩效评价案例研究基础上,通过梳理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的整体逻辑框架,构建以战略目标实现为导向的评价体系。王洁芳[4]侧重分析高校协同创新绩效结构及绩效评估,构建以显性产出绩效、显性协同绩效、隐性绩效潜力为 3 个构面的高校协同创新绩效评价体系,为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进行阶段性绩效评价及管理部门制定激励政策和建立约束机制等方面提供参考。周晓阳等[5]认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是对产学研协同所产生的创新绩效进行评价的过程,并从系统理论的视角提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投入 - 过程 - 产出评价模型。霍妍等[6]则将科技创新团队看作多投入多产出的科研生产组织,基于协同创新层面构建了包含协同投入与产出两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 Malmquist 指数法从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李林等[7]在文献检索与分析的基础上,寻找影响攻关项目协同创新绩效的问题和成因,从协同创新合作伙伴配合度、协同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机制 3 个方面构建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姜道奎[8]在借鉴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从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绩效和日常评价 4 个方面建立高校协同创新计划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设计了高校协同创新计划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林健等[9]引入平衡计分卡的理念,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经济效益及组织管理 4 个维度构建了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李爱彬等[10]利用云模型,从协同创新产出绩效、行为绩效和创新环境 3 个方面对面向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进行了绩效评价。孙善林等[11]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构建了包含显性绩效、隐性绩效及协同绩效在内的协同创新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推荐:《中国科技论坛》杂志是科技部主管、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刊物,1985年9月创刊。本刊主要是以探讨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政策和管理问题为主,广泛开展有关科技发展规律、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管理与决策、技术分析与评价、科技人才开发与使用、科技引导社会发展以及国际科技关系等多方面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评述,总结交流全国科技工作的经验、方法和体会,研究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科技战线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探讨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
但整体看,一方面,现有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研究大多集中在特定行业产业、区域等整体层面,以及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框架设计与评价体系构建方面,如何结合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协同创新进行绩效评价的研究相对不足;另一方面,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机制体制改革创新,在创新人才的创新环境营造、创新网络搭建、创新资源提供和创新绩效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实质是创新人才集聚与激励开发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区域还是行业产业和组织层面的创新绩效,创新人才的创新过程和创新产出无疑是基础,但从创新人才网络嵌入的角度进行绩效评价,甄别创新人才开发和保持的关键要素、实现创新人才有效集聚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能否采取切实措施,优化协同创新网络,有效集聚开发创新人才、激发其创新活力,是提升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重要基础与前提。
2 创新人才网络嵌入机理与湖北实践
“创新网络”源于 20世纪 60~ 90年代的“网络” 与“结网”的概念。Imai 等[12]、Freeman[13]指出,创新网络是应对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网络形成和出现的目的在于响应组织对知识的需求。 Rooney 等[14]、Schott 等[15]则进一步指出,作为一种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网络为创新人才通过网络嵌入利用拓展资源进行创新活动;创新网络中的文化帮助创新人才感知和创造新的机会,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的紧密联系利于发现新的创新机会。协同创新网络作为一个自增益循环的生态系统,可以促进各主体间的资源共享、知识传递和技术扩散,实现知识、技术的增值和创新的产生[16];而协同创新网络的内部主体与外部主体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收益,并且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的作用机制形成整体创新能力大于个体创新能力之和的协同效应[17]。高校协同创新是由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政府等为促进科技创新而形成的,以知识增值为核心、大跨度整合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的一种高效创新模式,其本质在于要素集聚、目标驱动、优势互补,带动整个区域治理的综合式创新 [18-19]。
网络嵌入则是由于过去的交往和联系而逐渐形成常态化、稳定的联系[20]。由于高校创新网络中的创新人才在组织背景、组织资源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因此有助于其有效地拓宽知识宽度,获取多样性、互补性的知识和信息,从而进行技术创新[21]。创新人才作为高校协同创新的核心力量,通过嵌入到高校协同创新网络中,借助优势学科与平台、多元参与主体与国家政策支持,以及知识与资本等创新要素在协同主体间无障碍流动的优势,与创新网络内其他主体或个体形成稳固联系,实现异质性知识和信息等要素获取与增值、技术研发与扩散。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及良好的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等软硬条件,吸引创新人才嵌入,促进创新绩效提升;而所有创新人才创新绩效的集合,则构成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整体创新绩效。学者们关于网络嵌入维度的划分大多集中在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及认知嵌入等方面,因此,本文也采用结构嵌入、关系嵌入、认知嵌入 3 个维度进行实证分析。
湖北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秉承国家“2011 计划”精神,面向湖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重点建设面向行业产业、区域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 3 种类型的协同创新中心。 2016 年纳入考核的湖北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涉及 21 所高校、22 个协同创新中心 1)。其中,部属高校、省属高校、民办高校的占比分别为 28.57%、47.62%、 23.81%,面向行业产业、区域发展及文化传承创新的占比分别为 68.18%、18.18%、13.64%。这些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构建包含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及政府等协同主体在内的创新网络,以重点和优势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协同创新,从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及认知嵌入方面有效促进创新人才的嵌入,提高了高校协同创新绩效与创新能力。2016 年湖北高校主要科技指标统计情况见表 1 所示。
(1)结构嵌入。创新人才结构嵌入,是指高校协同创新网络通过其规模、结构、密度和结构洞等因素对创新人才的创新活动产生的影响,表现在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参与主体的数目与规模、创新人才数量、资金投入等方面。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载体,在政府宏观政策引导和协调下投入大量科技人力与经费建立起高校协同创新联盟,构建具有良好规模和结构的高校协同创新网络,进而吸引国内外不同类型的优秀创新人才,实现创新人才嵌入式的集聚与开发,推动协同创新绩效的提高。纳入考核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积极突破机制体制壁垒,通过集聚来自环境资源、医药化工、加工制造及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领域、多元协同主体的优势资源,汇聚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船重工七一二研究所等国家研究中心或实验室,以及武钢、中石油等骨干企业协同攻关,促进了湖北高校协同创新网络的规模扩大、结构优化及密度提高,拓展了信息、知识等资源的共享渠道,进而开展深度合作;并建立起包含美、德、加、澳、韩等国家科研院所在内的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高校协同创新联盟,集聚了一批优秀的创新人才,组建了多个省级及以上的创新团队(见表 2)。
(2)关系嵌入。创新人才关系嵌入,是指高校协同创新网络中的创新人才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要反映在协同创新中心各协同主体间的融合度、交流合作、技术与设备等资源共享等方面。而创新人才则利用各主体间良好的融合、信任及共享机制、沟通交流渠道及人际关系环境,进行异质性知识与信息的传递,在有效促进创新人才间联系强度的同时,促进创新成果的产出和创新绩效的提高。纳入考核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重视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充分利用其在协同创新网络中独特的节点搭建与各协同创新主体间沟通的桥梁,建立起制度化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良好的信任机制;聚焦境外优秀人才和高端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完善柔性人才管理制度,健全协同主体间人员互聘、项目协同、联合攻关和资源共享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人才嵌入环境;积极与剑桥、牛津、杜克、斯坦福等国外知名高校开展合作交流,为创新人才的互动搭建广阔的平台,有效构建了创新人才的人际关系网络,巩固协同主体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见表 3)。
(3)认知嵌入。创新人才认知嵌入强调协同创新人才对高校协同创新目标定位与规划、管理环境、社会认同与满意度等方面的认知,及其对协同创新活动的影响,聚焦于创新人才与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目标的一致性和互利合作程度[22]。在创新人才与高校协同创新的目标趋于一致的情况下,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清晰明确的目标定位与规划、良好的管理环境与氛围将极大地调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与热情,增强创新人才对高校协同创新的认知,强化其组织承诺、激发其组织公民行为和实现自我价值,促进高校协同创新项目的开展与绩效的提高。纳入考核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环境与创新文化,鼓励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积极突破思想的禁锢、冲破校园的藩篱,明确中心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尊重知识、重视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协同优势创新力量,整合优质学科、技术和设备资源,凝练研究方向,聚焦于工作背景与项目需要选人用人,为创新人才创造职业发展机会,吸引了来自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并且加强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制度与管理团队建设,努力实现日常运行管理科学合理,资金管理制度健全,奖励激励公开透明,提高协同创新治理水平,保障协同创新项目得以顺利实施,为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奠定了良好的认知基础。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