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工科学生减少将导致中国制造业后劲乏力

发布时间:2020-08-21所属分类:经济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我国是一个无法靠外援的国家,我国的建设发展只能靠自己,工业水平直接决定我国的国运,工业发展更需要大量工科人才,而当今社会大量优秀人才不愿学工科、不愿从事工业生产,若这样的局面不改观将直接影响我国工业的发展,直接导致制造业后劲不足。 关

  摘要:我国是一个无法靠外援的国家,我国的建设发展只能靠自己,工业水平直接决定我国的国运,工业发展更需要大量工科人才,而当今社会大量优秀人才不愿学工科、不愿从事工业生产,若这样的局面不改观将直接影响我国工业的发展,直接导致制造业后劲不足。

工科学生减少将导致中国制造业后劲乏力

  关键词:工科学生减少 中国制造 后劲乏力

  中国是一个人口和国土面积都比较大的一个国家,同时也是唯一的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西方国家一直对我国实现封锁与打压,想尽一切办法想们置于死地,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要生存,我们要发展,只能自力更生,也只有自力更生才能发展我们的国家。工业仍强国之基,没有工业就不可能发展我们的国家,而发展工业就需要工科人才,可现状是文科学生逐年增加,工科学生逐年减少,人都没了,还谈什么中国制造2025。

  一、我国工科人才状况

  去年10月,美国媒体刊发报道称“中国造核动力航母尚需时日:冶金落后”。所谓冶金落后是指中国严重缺乏建造航母所需特种钢材的冶炼能力。我国现在的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世界第一产钢大国却腰杆不硬,原因是衡量一个钢铁强国的标志是看特种钢材占钢产量的比重,美国特钢比重占22%、日本占28%、瑞典占50%,而我国仅占5%。这造成我国钢铁一方面是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却是建造航母所需要的高端特钢的研制能力严重不足。大国与中小国家的区别在于,大国必须建立一套既独立又全面均衡的科技、工业体系,不能有明显的短板,否则就会受制于人,这就要求我们工科高等教育也必须全面而均衡,不能有明显的短板。

  相关知识推荐:期刊投稿后有什么流程

  然而,与国家需求如此迫切不相适应的是,我们缺乏该方面的一流技术人才。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翁宇庆院士曾多次呼吁,我们现在钢铁研究队伍严重缺乏后备人才,现在的年轻人都倾向于搞金融、经济,很少有人愿意学冶金,搞钢铁研究。在金融业超高薪酬的诱惑下,全国各著名高校金融专业的报考都热得发烫。另外,国企、民企、外企高管们的高薪也有很强的吸引力,考生们纷纷报考名校经管专业以圆自己的“高管梦”。

  对此,国家应当给予高度重视,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政策扶持和倾斜,淡化服务业对年轻一代人的影响,从实干兴邦上给予引导,以确保有足够的人才从事工业生产和研究。

  二、工科学生人才的现状

  可以说工科的学习之路是比较枯燥的,很多的知识都跟力学和材料相关,也正是因为这个专业跟其他很多学科有很大的关联关系,所以工科的学生不能放弃任何学习知识的机会,因为轻易放弃了任何一课,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工科的一个大知识点遗漏,所以工科的学生可以说从上课的时候是真的比较辛苦,而且,工科这个专业也却是不好学,有时还得熬更守夜去弄懂理论,夜以继日的去钻研机理,埋头于设计计算等。

  工科其实是典型的干多少活吃多少饭的行业,没有服务业那样轻松或投机就能挣钱的机会,这一点跟其他的所有学科都是不一样的。最主要的就是学生毕业的时候,因为没有实践经验,所以只能被分配到工厂中,甚至跟其他技术人员竞争技术岗位,然后辛辛苦苦的拼命工作,最终却发现工资很少,因为谁让你的岗位是一线岗位呢,就必然要吃这方面的亏。

  工科学生不比金融、IT、财经,做不成白领,不比文科,在办公室里端茶倒水,风吹雨淋都遇不到,更不比法律,虽然辛苦但是挣的好歹多一点,工科,如今就是一个痛了。

  当然,很多工科毕业的学生现身说法也是证实了这一说法,很多学生最终都去了工作环境好而又轻松的行业。虽然大环境这样,但是毕竟也有一少部分工科优秀学生走到了社会的顶层。

  我所在的学校原来工科是主打,但近些年来重庆参加高考的学生中理科比例太低(今年理科考生只有近三分之一),直接导致了工科学生的大幅度锐减,我们面对重工业城市重庆这一工科人才需求的客观情况,几乎每天都接到要来我校招工的电话,而我们手上的那点学生早已拿不出手,看到企业老板招不到工科学生的困惑,我们也难受,难道我们就不发展工业了吗?

  三、中国制造2025需要更多的工科人才

  全球掀起第四次工业革命,世界各国相继提出了符合自己国情的科技转型之路,中国于2015年发布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中国制造2025”。在战略持续推进的过程中,我们愈发深刻地体会到,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指出,人才是制造强国的根本,要不断提升人才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能力,健全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业界专家提出,中国制造业需通过创新形成独特的智造技术和制造业升级路径,人才是创新体系中最核心的要素。培养一批拔尖的创新工程人才是我国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2017年国家教委、人社部、工信部联合印发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提到2015年十大制造行业总人数3206万,2025年需求6192万,人才缺口2986万。这些数据反映了我国在高端研发、高技能和创新工程实践领域的人才短缺问题。

  管理学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理论“木桶原理”,一个木桶容量取决于水桶中长度最短的木板,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科技、工业发展中,顶尖技术人才应均衡分布,各个专业和领域都需要顶尖技术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不能有短板,否则就有可能受制于人,以至于被人卡脖子,危及国家经济安全与国防安全,大国更是如此。

  我国的高等教育要均衡发展,才能避免出现“最短的木板”,才能为各个行业都能输出顶尖技术人才。对此,国家应当给予高度重视,采取相应扶持措施,资助大量的学生参与到工科学习中来,扭转文理科倒挂现象,逐步改善工科人才严重缺失现象以及彻底改变工科人才待遇低下的问题。否则,中国工业2025计划将难以顺利实现。——论文作者:庞正刚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