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22所属分类:经济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前不久,《汽车与配件》随同AutomechanikaShanghai主办方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和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一行深入温、台、甬三地对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考察,希冀通过AutomechanikaShanghai及其汇聚的全域化推广网络,全面展示产业基地领军企业在
前不久,《汽车与配件》随同AutomechanikaShanghai主办方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和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一行深入温、台、甬三地对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考察,希冀通过AutomechanikaShanghai及其汇聚的全域化推广网络,全面展示产业基地领军企业在智能制造、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内外循环双布局的发展现状。
“温州模式”是指浙江省东南部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1985年,“温州模式”首次见诸报端,随后享誉全国,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如果将“温州模式”结合汽车工业发展来看,那一时期尚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乘用车合资品牌上汽大众刚刚进入中国并量产,国产化率还非常低。上世纪90年代末期之前乘用车还都是以“老三样”(桑塔纳、富康、捷达)为主,商用车则以一汽二汽的解放东风为要。初步算来“温州模式”的乘用车汽车零部件行业则起始于以手工作坊为主的上世纪90年代末,经历了简单模仿、来样/测绘加工,半自动化,机器换人,智能制造……
20年很长,孕育了一代人,许多零部件制造业有了二代接班人;20年也很短,不到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的1/7,中国汽车工业还非常年轻。
当我们走进中国最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之一时,已不能用“经过了长足发展”做简单概括。
是否还在供应链的末端?
2010年世界杯,南非球迷用来助威的一种喇叭让“中国制造”饱受争议:中国加工厂的利润不足5%。一时间,中国制造业在产业链末端的说辞见诸报端,持续多年成为热点。身处中国制造业的企业家们更是体会深刻,正如格力董小姐所呼吁:制造业的崛起才能真正改变世界,制造业才是国家的未来。
如果说90年代末期之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都处于微利时代,那么20年过去了,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作为“中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还处在供应链末端?
先看一组数据。2021年2月,罗兰贝格联合金融服务公司拉扎德发布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研究2020》,对全球约600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数据显示,全球汽车零部件平均息税前利润率2015-2019年分别是:7.0%、7.4%、7.7%、7.0%、5.1%。从区域来看,2018-201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利润最高约为2018年的9%(2019年:6.9%),北美8.4%(6.6%),欧洲7.1%(4.4%),韩国6.6%(5.0%)和日本6.2%(4.3%)。由此看,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利润率居全球之首。
再将目光转到我们走访的企业。瑞安力邦合信智能制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从传统的盘式制动系统起步,目前已经掌握了盘式制动系统、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紧急制动系统等一系列高端前沿制动技术。力邦合信作为国内首家批量投产EPB(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公司,2020年营业额达到16亿元人民币,每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占到其营业额的6%。为了获取国外订单,力邦合信还分别在德国和日本设立了研发中心。根据早前力邦合信向证监会提供的数据,其2015-2017年的利润率分别是8.15%、8.6%和16%,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17年的利润率之高“主要是公司产品结构中批量化生产较早且具有高毛利率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产品所占比重较高”。
力邦合信董事长韩忠华表示,力邦合信的EPB产品在行业的地位已经与全球同行齐平,未来的技术方向将涉足无人驾驶领域的行车制动、驻车制动、边界预警等与安全相关联的技术研究,并将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再看瑞立集团曾公布的2015-2018年营业利润率依次为:8.8%、8.6%、9.6%、8.2%。
在浙江,还有一大批优秀的自主零部件企业,如普瑞均胜、宁波继峰、宁波华翔、敏实集团、万向集团、浙江银轮、拓普集团、万里扬、亚太机电、万安集团、胜华波集团、温州瑞明、环球滤清器、松田集团等等,均在各自的领域有所建树。普瑞均胜通过多起国际并购成长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安全领域的巨头,同时将业务领域拓展到新能源产业;敏实集团跻身于全球汽车零配件百强企业;宁波华翔在世界汽配五百强企业占有一席,为国际汽车品牌提供内外饰件、车身金属件、汽车电子;瑞立集团经过20多年历练,拥有授权专利1000多件,发明专利近百件,参与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
这20多年来,奋起直追的民营企业家们在研发方面狠下功夫,布局高附加值产品,顺应行业发展拓展新能源车领域,从单一产品供应商到系统集成供应商,从中国制造迈入中国智造,再逐步走向中国创造。毫无疑问,他们正引领着中国自主品牌迈向供应链的中上游。
智能制造还有多远?
制造业的先进程度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继国务院于2015年印发《中国制造2025》后,智能制造在“十四五”期间按下加速键: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智能制造早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以温、台、甬为代表的浙江自主汽车零部件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产值均居全国之首,来迅速扫描一下他们的现状。瑞立集团近几年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通过推行数字经济,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加大技改投入,科学整体规划布局;集聚内外创新资源,提升智能制造能力等举措,实现了“制造智能化”转型提升。2018年在瑞立集团海安工厂,年产200万只自动间隙调整臂智能制造技改项目已经完成,该项目以自动间隙调整臂产品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过程为龙头,通过产品设计设备、制造生产设备的网络化,并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信息深度感知,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ERP、MES、PLM系统集成,实现从产品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到制造生产过程、车间管理、企业部门协同等全面网络集成的数字化智能管理。据悉,该项目实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产品不良率降低2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瑞立集团董事长张晓平表示:得益于智能制造的推行,瑞立集团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作为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的头部效应进一步凸显。
此次参访的浙江戈尔德智能悬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国内专业的汽车悬架系统方案供应商,主导研究汽车减振系统与整车匹配的技术方案以及配套产品制造。其董事长陈万成在展示厅指着一块大屏幕告诉我们,其所有制造设备包括仓储中心的设备已实现联网,且所有设备的状态均可在此大屏幕上实施监控。
台州易宏是此次走访的中国最大的汽车水泵制造商之一。公司成立于1984年,目前年生产能力达720万台套,产品超过2800个,涵盖乘用车、轻型商用车和重型汽车,每年开发100多款新产品。易宏2020年销售了533万台套,其中20%满足国内售后市场,10%为江淮、奇瑞等主机厂配套,70%为出口贸易,2021年预计将销售600万台套。该公司同时为一些知名国际品牌贴牌。易宏于2011年导入精益生产线,2014年引进自动铸造生产线,2019年启动智能营销平台,2020年启用MES系统。在参观生产线时,易宏副总经理陈峰指着一台智能生产设备说,其所有的产品均可以追踪到批次和当时的生产状态及使用的原材料等所有信息。
相关期刊推荐:《汽车与配件》创刊于1981年,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以汽车零部件为主要特色的技、经、贸周刊(每周一出版);是汽车业内人事必读刊物。技术与市场:介绍全球最前沿的汽车、零部件及维修方面的技术,并探讨其发展趋势;整车及零部件市场分析,涉及市场销售、金融、售后服务、维修、流通等整个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每月两期)产业经济报道:为汽车行业专业人士服务,提供准确详实的资讯,深度报道业内新闻事件,组织专家作出权威评论,同时发表我们的专业意见和观点。(每月一期)商用车和发动机:商用车领域各个方面的独特分析,最新的产销数据,深入报道事件、展会,车型资料及国外信息,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和政策。(每月一期)消费者指南:提供最新购车、养护、保险指导及零部件消费信息。(每季一期)
值得一提的是,瑞安有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在筹划上市,希望借助资本的力量更强大,但由于疫情原因后延。瑞安市汽车摩托车配件行业协会党总支书记兼秘书长韩光寿幽默地说,很遗憾,瑞安有一些“小巨人”,但却没有一家上市企业。
不得不感叹,处于浙江头部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已经超出我们的预期。
“宁波模式”可圈可点
浙江汽车工业是民营企业重地,亦是中国汽车工业重地。
温州瑞安现有2000多家汽摩配民营企业。2020年,全行业实现产值607亿元人民币,其中349家汽摩配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06.2亿元人民币,占比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5.09%。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618.78亿元人民币。
台州玉环现有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1700多家,均为民营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309家。2020年全行业实现产值416亿元人民币,年产值在亿元以上的有72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61.65亿元人民币。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成为玉环工业经济第一支柱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0万。
宁波是浙江省汽车工业重地,浙江省一半产值来自于宁波汽车工业,也是我们此行考察的最后一站。宁波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数量有5100多家,其中主机厂14家、上市公司40家、销售超亿元人民币的企业近300家、规上(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企业近1000家。2020年,全行业完成3200亿元人民币工业总产值,其中规上企业占2600亿元人民币,整车约900亿元人民币。宁波产值占浙江省汽车工业总产值的48.3%。
宁波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汪虹在介绍宁波汽车产业时说,宁波汽车产业从早期的自发起步、小规模生产、摸索前进,到借助能工巧匠和模具产业优势打下基础,再依靠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拔高产业水平,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之后,不失时机地运用资本的力量,实施兼并和扩张,对全球产业链中的优质资源进行整合,快速实现发展壮大。
在宁波既有吉利和上汽大众这样的整车企业,也有老牌、基础雄厚的均胜电子、华翔集团、敏实集团、建新赵氏集团、拓普集团、帅特龙集团和浙江长华等零部件企业,还有圣龙集团、爱柯迪、旭升、雪龙等一批新上市的后起之秀。除此之外,也有像博格华纳、英瑞杰这样的外资企业。宁波已形成国际化汽车及零部件高端产业集群。
这些年,宁波为顺应产业的发展正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其中,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汽车电子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水平位居国内前列,动力电池代表企业有宁波力神、浙江佳贝思和宁波新思创等,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代表企业有宁波菲仕、宁波海天、韵升电机、普瑞均胜等,新能源等核心原材料代表企业有宁波容百科技、艾能科技、宁波杉杉、宏远炭素、力邦等。
2018年,宁波市政府正式将汽车产业列为“246”万亿级产业培育规划中的万亿级产业进行扶持和发展。按照规划,宁波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在2025年将实现万亿级规模目标。但从现在的数据来看,5年时间从3200亿飞跃到万亿还有非常的大差距。
尽管目前的规模距2025年实现万亿有较大差距,但汪虹表示,其它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是整车带动零部件发展,但是宁波的情况相反。由于历史的原因,整车与零部件各自发展,相关性不大,零部件产值是整车产值的一倍,如果在未来宁波的汽车产业销售结构能够调整成四六开,即零部件占四成,整车占六成,完成万亿就有可能。汪虹对实现这一目标非常有信心。——论文作者:李玉玲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