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数字创业:理论溯源、发展脉络与生成图景

发布时间:2022-03-08所属分类:经济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本文运用 CiteSpace 5.5.R2 软件对 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的 373 篇文献进行了科学计量分析,系统阐述了数字创业研究的知识图谱,通过基石性、核心性和突现性文献分析,把脉数字创业研究的理论基

  摘要:本文运用 CiteSpace 5.5.R2 软件对 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的 373 篇文献进行了科学计量分析,系统阐述了数字创业研究的知识图谱,通过基石性、核心性和突现性文献分析,把脉数字创业研究的理论基础、演进趋势及研究热点,并构建了技术产业、生态系统、商业模式创新和组织行为四大视角下的数字创业研究理论生成图景,最后提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数字创业:理论溯源、发展脉络与生成图景

  关键词:数字创业;理论溯源;发展脉络;生成图景

  1 研究回顾

  伴随着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群落的指数级核聚变,以数据驱动、万物互联、软件定义、平台支撑、智能主导为主要特征的数字经济全面渗透到全球范围内的各个角落,已然被众多元主体所认知、学习和应用。数字化能力创造了无数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和新模式,赋能传统产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时空的压缩和虚拟化、智能终端工具的普及化催生了诸多具有较高创新价值的数字平台和生态系统,数字技术运用实现了从提升效率和生产率的辅助角色到生产力拉动和价值创新的“结构洞”位势,数字技术对基础创新和价值创造起决定作用。

  综合来看,数字创业研究形成以内涵和属性挖掘、理论构建、创业影响机理等内容为核心的研究主体,归纳和总结了数字技术在创业理论、创业实践和创业产出等方面的价值性知识,也有少部分学者对数字创业理论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例如,国外学者 Nambisan 从技术观视角对数字创业概念、范畴、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热点问题进行理论阐释[1]。国内学者余江等在传统创业和数字创业对比的基础上,深度剖析了数字技术对创业起步、创业过程和创业产出三个阶段的影响机理[2]。蔡莉等从个体、企业和生态系统三个层面深入剖析了数字技术与创业活动之间的关系,总结分析了数字技术对创业理论的挑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问题[3]。尽管现有研究成果对数字创业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但研究成果以国外居多,国内高质量研究成果甚少,且不同理论视角下的数字创业研究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特别是数字技术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业研究主题呈现碎片化和差异化,致使数字创业理论建构、内涵挖掘以及应用情境的阐释存在较大差异,现有数字创业综述性研究的思路多以不同学科知识集的理论演绎为主,缺乏通过科学计量学来呈现数字创业研究的理论溯源、发展脉络、主流理论架构。

  此外,数字创业研究对转型经济下的中国管理理论向纵深发展和实践应用具有非凡意义,复杂制度变迁和震荡市场环境的双重嵌入情境下,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和组织资源重构可以为创新追赶提供有效前进路径,国内学者的重视程度显然不足,理论研究明显滞后,难以引导创业实践的良性发展。故而,本文基于文本挖掘和引文分析理论,运用 CiteSpace 5.5.R2 信息可视化软件对 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的 373 篇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分析,通过识别数字创业研究的主要流派,明晰数字创业研究隐含的理论逻辑,通过基石、核心和突现性文献分析把握数字创业研究的发展脉络,识别研究热点领域,通过引文分析和共词分析从技术产业、生态系统、商业模式创新和组织行为四大视角厘清数字创业研究的生成图景,以期为中国情境下的数字经济理论体系构建奠定理论基础,为新兴经济体企业更好发展提供学术支撑。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与工具

  以数理统计原理为基础的科学计量学依托计算机软件为辅助手段对科学文献中涵盖的 Author(作者)、Institution(机构)、Keywords(关键词)、Reference(参考文献)等价值性信息进行理论溯源、研究热点、发展脉络等分析,从而揭示某一研究领域的内在发展规律。 CiteSpace 是由被国内外同行专家评价为当代信息可视化与科学知识图谱学术领域的国际顶尖领军人物陈超美(Chaomei Chen)教授使用 Java 语言开发的适用于多元、分时、动态的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3],其主要功能包括共被引与耦合分析、科研合作网络分析、主题和领域共现网络分析等,通过时空视图、聚类视图、节点大小、连接线的颜色差异等可以清晰、快速地绘制某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动向及发展趋势[4]。CiteSpace 软件的运用有助于学者把握数字创业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主题、热点的演进趋势和理论框架,弥补传统文献综述中的主观偏差劣势,继而能客观展开文献综述的归纳和总结。故而,本文采用 CiteSpace 5.5.R2 可视化软件对 1998~2020 年 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中数字创业研究的高质量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分析,输出直观的可视化网络,全面综合地概括数字创业研究的纵深发展和生成图景。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的文献数据选择 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检索日期为 2020 年 7 月 23 日。数据收集遵循以下流程。首先,选定 1990~2020 年,Document Type(文件类型)设置为 Article(文章),以“Digital Entrepreneurship”为“Topics”(主题词),共检索到期刊论文 373 篇。其次,在 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界面中选择这 373 篇文献记录的“Full Record and Cited References”(全记录和引用的参考文献),并将“File Format”(文件格式)选择为“Plain Text” (纯文本),选择“Send”(发送)导出纯文本格式文件,以备采用科学计量软件 CiteSpace 5.5.R2 进行知识图谱分析。最后,进行正式知识图谱分析之前,为了保障数据分析的有效性,运用 CiteSpace 对下载的文献记录进行过滤和除重操作。时间范围选择均为 1990~2020 年,时间切片均为 1 年,语词来源同时选择“Title”(标题)、“Abstract”(摘要)、“Descriptors”(描述)和“Identifiers”(标识);数据抽取对象为 Top20,即每年中选择前 20 个高频节点。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3.1.1 发文量、国家和组织分析

  从图 1 所示的发文量可知,以数字创业为主题的文献发文量总体上凸显为先平稳后爆发的发展趋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0~2002 年,发表论文数量为 0 篇,主要原因是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处于初步发展时期,尚未发展到数字经济时代。第二阶段,2003~2013 年,数字创业的文献初露端倪,发表论文数量平均每年 2 篇,受到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学者开始关注数字创业的相关话题;第三阶段,2014~2020 年为极速爆发式增长阶段,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群落核聚变,学者围绕数字创业的商业模式等相关主题展开广泛的探究,从 2014 年的 7 篇发文量到 2019 年发文量达到峰值 138 篇,较上一阶段发文量呈现指数级增长,随着数字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未来数字技术相关论文必然持续攀升。由表 1 可知,最高产的前 5 个国家分别是美国(77 篇,占比 20.64%)、英国(36 篇,占比 9.65%)、西班牙(27 篇,占比 7.24%)、澳大利亚(24 篇,占比 6.43%)和中国(22 篇,占比 5.90%),美国占据主导地位,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和中国具有相当分量的贡献。数字创业同时引起了国际顶尖学府的持续关注,发文排在前列的组织机构是威斯康星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昆士兰科技大学(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洛斯基尔德大学(Roskilde University)、米兰理工大学(Politecn Milan)、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和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成为推动数字创业相关理论发展的主要组织(表 2)。

  3.1.2 发文所属期刊分析

  发文量排名前十位的高水平期刊共发表 70 篇相关论文,占比接近 19%(表 3),形成数字创业研究的核心期刊群,所属学科聚焦于创新创业、信息科学与信息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以及战略管理。其中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Sustainability、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Research Policy 等高水平期刊均发表 4 篇以上文章,足以显现创新创业以及管理科学领域对数字创业议题的密切关注,其他领域的高水平期刊也逐渐聚焦数字创业相关话题研究。

  3.1.3 发文作者分析

  数字创业研究发文量排名前五的作者分别是 Satish Nambisan(5 篇)、Antonio Ghezzi(3 篇)、WenYu Du(3 篇)、Per Davidsson(3 篇)和 Chris Richter(3)篇。数字创业研究作者共现分布于合作网络中(图 2),节点大小表示作者发文量,节点间的连线代表作者存在合作关系,连线粗细表示作者间合作强度高低。总体来看,数字创业研究尚未形成持续性引领者,作者之间的合作仅停留在小范围的团队合作,尚未形成广泛的合作网络。

  3.2 理论溯源及其演进

  文献共被引分析作为一种测度文献间关系强度的方法可以有效明确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起源和理论基础。运行 CiteSpace 5.5.R2,将“Node Types”(节点类型)设置为 Reference(参考文献),并将“Top n per slice”(每个时间切片中被引频次或出现频次最高的 n 个数据)阈值设置为 50,其他属性采用默认值,点击“Go”运行,得到共被引文献知识图谱,图中节点代表被引文献,半径越大表明被引频次越高。本文对数字创业研究的理论溯源和演进路径从基石性、核心性和突现性文献三大模块展开,以此解构数字创业研究的黑箱。

  3.2.1 基石性文献分析

  基石性文献可通过图 3 的 timeline 视图共被引文献知识图谱确定。被引用最早的文献作者分别是 Boudreau,Yoo,Grégoire、Barr 和 Shepherd,Yoo、Henfridsson 和 Lyytinen,Hansen、 Shrader 和 Monllor,Fischer 和 Reuber,Pan 和 Tan,Davidson 和 Vaast 以及 Nambisan 和 Baron 等,这些作者的文章实际反映了数字创业研究的理论基础和运作机理。Boudreau 发表在 Management Science 的文章指出,1990~2004 年手持设备系统通过授予软件开发商更高的准入权限和开放控制权两种平台策略提升创新速度和研发增量,以此开启了独特的开放性数字经济机制[4]。Yoo 发表在 MIS Quarterly 的文章指出,经验计算通过深度学习“时间、空间、参与者和人工组件”的四维度人类经验实现数字技术嵌入以调解生产和生活,且系统探索了数字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日常体验,即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系统技术群将开辟一条丰富的、全新的人工科学途径[5]。Grégoire 等发表在 Organization Science 的文章指出,创业者通过技术与市场匹配识别新机会,通过先验性知识展开表层特征相似性比较和组织结构调整以实现新兴技术和市场之间的对接[6]。Yoo 等发表在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的文章指出,数字技术催生了分层模块化体系架构,即通过数字技术创建的设备、网络、服务和内容四种松散耦合层拓展模块化物理产品,生成包含数字化产品平台、可控平台资源的数字化新兴组织逻辑,企业应聚焦构建双重分布式网络能力以重塑产品生态,不断重新定义产品边界,赋予产品和服务新的价值增值[7]。Hansen 等将创业机会界定为向市场推出新产品、新方式、新模式、新路径、新方案和新服务的六维概念框架,并深入剖析涵盖机会开发、机会识别、机会匹配、需求感知、机会创造、问题解决、商业化和社会建构的创业机会相关流程[8]。Fischer 和 Reuber 发表在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的文章运用质性研究方法详细地探讨了新型社会化媒体(Twitter)的运用对创业行为和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社会媒体渠道可以帮助创业者创造和利用机会、管理客户关系、塑造品牌价值等,不仅是与利益相关者沟通的手段,同时也是创造机会的潜在途径[9]。Pan 和 Tan 发表在 Information and Organization 的文章提出“结构化-实用化-情境化” (structured-pragmatic-situational,SPS)的案例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访谈协商、现象概念化、初始数据收集和整理、理论建构、数据检验、选择编码、一致性检验、撰写案例报告 8 个步骤[10], SPS 方法为后续 Nambisan 等对数字创业的案例研究提供了扎实的方法蓝本。Davidson 和 Vaast 指出,数字创业是一种基于社会化物质的创业实践,由业务、知识和制度三种相互关联的创业机会组成其拓扑结构,业务创业包括承担追求新利润的风险和设计新的“手段-目的”流程以创造价值,知识创业包括开发新知识和完善知识再生产及分配,制度创业包括新行业实践的理论化过程和重塑行业准则及文化,接受全新行业实践模式[11]。Nambisan 和 Baron 认为,创业成功需要创业者充分利用元认知能力识别蕴藏在创新生态系统内外的差异性因素,通过自我控制能力和可持续能力对绩效目标、技术发展目标和关系目标加以管理,以实现平台领导企业倡导的平台总目标和创新生态系统参与主体子目标的共演、共创和共赢[12]。上述文章是最早探讨数字创业相关研究的尝试,为后续研究在理论建构、方法运用等方面奠定了扎实基础。

  3.2.2 核心性文献分析

  图 4 是共被引文献知识图谱视图,每一个节点代表一篇文献,节点半径越大,证明被引频次越高,以此确定数字创业研究的核心性文献。核心性文献按照被引频次高低排序所得到的排名前十位的具体信息如表 4 所示,依据研究内容的相关性可归结为三大主线——创业和商业模式运行机理、数字创业演化逻辑及数字创业影响机理。

  1. 创业和商业模式运行机理

  创业和商业模式运行机理的相关研究为后续数字创业的组织逻辑和运行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是新技术和新时代背景下创业领域对未来发展趋势关注的集中体现。Zott 等研究认为,商业模式不仅是价值主张的实现,也是资本收益模型和关系性租金等多要素共同叠加的产物,其旨在解释信息技术在电子商务和现代组织中的应用机理、战略性问题(价值创造、竞争优势和组织绩效)以及创新与技术管理三个层面[13]。Ries 认为,精益创业是以互联网行业为背景、基于软件敏捷开发的一种新模式,通过持续的客户验证和反馈,追求产品和服务快速迭代,遵循“最简可行产品—客户反馈—快速迭代”的创业逻辑[14]。Mollick 认为,“互联网+” 和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在线众筹方式作为一种能够直接影响创新创业的可操作路径成为突破性创新的源头,通过在线众筹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新创企业的质量,新创企业可以克服地理距离限制,为研究初创企业提供机会窗口,同时可以促使创业者构建创新创业网络[15]。

  2. 数字创业演化逻辑

  云计算、数字化、社交网络、3D 打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群落核聚变情境下,数字创业的运行机理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核心议题。Bharadwaj 等发表在 MIS Quarterly 的文章指出,数字化实现了产品、流程和服务之间的互联互通,越来越多的企业跨越产业边界进入新的行业领域,数字技术从根本上颠覆了企业战略、业务流程、竞争能力、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式,扩展了组织间的企业合作网络;企业实施数字战略应考虑数字战略范围、数字战略规模、数字战略速度以及数字战略中价值创造和价值捕捉的源泉四个层面,且随着数字化的不断渗透,企业趋向平台型组织[16]。Nambisan 等作为数字化领域的核心学者于 2017 年分别在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和 MIS Quarterly 发表引领性文章(被引用排名前 2 位),深层次地论述了数字技术的应用对于行业变革和组织行为的重塑,对创业过程和创业绩效具有深远影响[1,17]。

  3. 数字创业影响机理

  数字技术如何影响组织创新过程和绩效、具有哪些特征以及如何重塑组织结构、惯例和流程等新话题成为数字创业影响机理主题的关键之匙。Yoo 等认为,数字技术对组织创新的影响主要凸显为数字技术极大地降低了远程协作和协调的通信成本、数字融合颠覆了创新过程、数字技术和软件平台的持续发展促使组织行为和活动模块化、集成化和可重复性配置,直接促进了数字平台、分布式创新和组合式创新的形成[18]。Parker 等认为,数字产品与实物产品相差甚远,运用顺序创新的代码溢出效应模型深入挖掘开放式数字平台和封闭式数字平台两种不同情境下,开发者数量、创新网络效应、数字平台竞争性以及创新风险高低是影响企业采取何种数字产品开发和创新的关键要素[19]。Autio 等认为,数字赋能、创业机会识别、商业模式创新、横向知识溢出等是数字技术背景下创业生态系统取得成功的关键,数字赋能可以克服时间和空间距离限制,促使业务流程和组织机制便捷化,继而促使创业生态系统和创新系统协同演进[20]。

  3.2.3 突现性文献分析

  突现性反映某一时间段内文献被引频次的变化以描述某一研究领域的动态发展本质。由图 5 可知,突现性排名第一的文献是 Nambisan 发表的 Digital entrepreneurship:toward a digital technology perspective of entrepreneurship,数字技术致使创新过程边界不断弱化、创新主体变动性增强以及创新过程和绩效间动态交互性增强,应重点关注数字技术应用所引致的数字创新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Yoo 等发表的 The new organizing logic of digital innovation: an agenda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突现性排名第二,数字创新和分层模块化体系直接影响组织的信息技术基础架构以及战略制定和实施,数字化过程中的组织逻辑、生成机理、维度结构、数字化平台管理等是亟待关注和建构的核心。Autio 等发表的 Digital affordances, spatial affordances,and the genesis of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 突现性排名第三,接续 Nambisan 的研究提出数字赋能与创新之间的影响机理问题,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关键因素和角色地位识别是帮助从业者、创业者、政策制定者有效认知、学习和实现价值增值的有效进路。

  相关知识推荐:怎么选好投稿的杂志发表论文

  通过数字创业基石性文献、核心性文献以及突现性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管理学、经济学、信息系统学、计算机等学科领域均展开了数字创业研究的探索,其理论基础表现出多学科的理论溯源特征,从早期的资源基础理论、动态能力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的引入,到大数据、分层架构理论、组合式创新、模块化、网络关系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等的运用,相关研究成果逐渐向纵深发展,数字创业研究成果的多学科协同发展逐步向多学科交叉共融演变。

  3.3 数字创业研究热点和生成图景

  3.3.1 数字创业研究热点

  陈超美指出,研究热点是某一时间段存在内在联系且数量相对较多的一组文献研究的科学问题或主题。文献中涵盖的关键词是研究主题的高度凝练,通过分析关键词频次的高低确定某一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图 6 中的十字图形越大表明对应的主题词出现的频次越高,属于该时间段内的研究热点主题。结合图 6 和表 5 可知,关键词出现频次最高的是 entrepreneurship(154 次),是数字创业领域国外研究的核心和重点。高频关键词还包括 innovation(88 次)、technology (48 次)、performance(36 次)、digital Entrepreneurship(30 次)、firm(26 次)、perspective(26 次)、strategy(25 次)、impact(23 次)、knowledge(21 次)、management(21 次)、network(17 次)、information technology(15 次)、digitalization(14 次)、platform(14 次)、business model (14 次)等。随着“互联网+”的提出,平台逐渐成为数字时代创新创业的关键要素。考察关键词间的关联度不难发现,创新能力、技术能力会影响企业绩效,数字化创新战略、数字化管理、知识管理、信息技术赋能的实现是企业将数字技术与业务流程、运营管理等充分融合的动态演变过程,同时也是数字创业行为和结果导向的重要表征和体现;网络能力、网络分析是中小企业打破组织边界限制进行数字创业生态系统构建所必须掌握的动态能力。故而,数字创业研究热点之间并不是处于封闭、孤立、分散的窘境,而是形成开放、交叉、融合的联结状态。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得出四大聚类,表 5 为四大聚类涵盖的核心关键词和频次详细信息。

  373 篇文献中,引用次数达到 4 次以上的属于引用率排名前 15%的文章,共计 61 篇文献满足标准,对其进行引文共被引耦合分析,以验证数字创业领域研究的理论结构,61 篇文献中有 51 篇产生关联,形成 205 次联结,表 6 对四个聚类的主要发文期刊、代表学者、关键词、耦合度最高的文献进行简要介绍,后续结合关键词和引文耦合分析结果重点阐释数字创业的生成图景。

  3.3.2 数字创业研究生成图景根据关键词共现分析和引文耦合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凝练,不难发现其分析结果高度重叠和吻合,通过分析四大聚类的原始文献以及引文耦合和关键节点信息,对文献进行归类与整合,把数字创业研究分为技术产业视角、生态系统视角、商业模式创新视角和组织行为视角四大理论演化脉络,并通过梳理不同视角下的文献及对应的关键词来解构生成图景。

  1. 技术产业视角

  数字创业的第一类生成图景归结为技术产业视角(图 7)。此视角下的数字创业研究源于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智能化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有效融合的发展背景下,大批量的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创企业诞生,并迅速发展和成长,企业数字化进程加速,数字技术驱动的产业结构转型以及行业变革吸引了诸多学者破解数字融合、数字技术、数字管理、数字搜索、数字平台等典型现象的结构“黑箱”。技术产业视角的数字创业研究较早得到学者们的关注,高被引文献最多,耦合强度最大,数字技术的实践应用、与其他产业的有效融合以及数字技术应用所衍生的数字化管理等问题成为数字创业研究的热点,数字技术促使产品和服务与特定设备紧密结合,通过网络打破组织边界限制促使企业实践通过数字技术形成新业务和新模式,提供全套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持续变化的新生需求。

  根据表 6 聚类 1 的高频关键词(创业、技术、网络、平台、产业等)可知,信息技术是技术产业视角下数字创业关注的焦点。Yoo 等研究认为数字技术是借助一定的设备将网络、服务和产品等各种信息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二进制数字的技术[7]。数字技术具有编辑性、可扩展性、开放性、关联性的差异性特征,其为耦合和重组不同技术层中的各种组件提供现实条件。Nambisan 和 Baron 从数字技术视角切入数字创业研究[12],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原有的企业和行业的行为规范与行动准则,原有创新管理的理论假设和范式难以解释数字化新实践,数字创新管理的理论逻辑包括动态的问题解决方案设计匹配、社会性认知释意、数字赋能以及数字技术编排能力。此外,数字化引致创业过程(时空边界)和绩效(结构边界)无边界化以及趋于超动态,数字元件和数字平台助推创业机会的发现和识别,社会性物质组件、创业实验和创业变异性、数字技术物理组件、随机创业者对创业行为和活动都会产生直接影响。

  2. 生态系统视角

  数字创业的第二类生成图景归结为生态系统视角(图 8)。新兴技术范式正在利用协同和群体智慧为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的发展提供全新途径,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以及字节跳动、小米等新生互联网企业通过搭建平台生态系统嫁接产品、服务和业务提供商、终端用户等多元主体在电商、社交媒体等多维模式中展开互动交流,通过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来执行新企业的大部分业务流程。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基于创业、数字创业、数字生态系统和创业生态系统发展而来。Sussan 和 Acs 将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归结为数字基础架构治理、数字用户公民身份、数字创业能力和数字市场四个层面[21]。Du 等认为,数字创业生态系统是寻求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新机遇和帮助创新型初创企业持续发展及实现价值增值的创新资源要素组合[22]。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在数字平台的基础上,依托数字创业种群打破资源能力等组织间限制,实现共生、共创和共演。此视角推动数字创业在平台经济、生态系统等领域纵深发展,使其受到来自政界、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为当前数字经济范式下的创新创业难题和奇迹提供系统性的理论阐释。——论文作者:姜骞 1 ,王丹 1 ,吴冰野 2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 SSCI 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