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1所属分类:教育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 要:基于政府未能系统、科学地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战略,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偏离其方向,种种教育问题相继产生,甚而引发种种社会问题。为此我们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理念,改革当前的社会和教育制度、体制,并制定科学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战略:一是因地制

  摘 要:基于政府未能系统、科学地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战略,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偏离其方向,种种教育问题相继产生,甚而引发种种社会问题。为此我们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理念,改革当前的社会和教育制度、体制,并制定科学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战略:一是因地制宜地处理好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二是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为教育本质的回归、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进步奠定基础。

  关键词:公平 效率 农村义务教育 发展战略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义务教育所具有的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等特性,成为党和政府制定与执行教育公平政策的根据。然而农村义务教育问题,集中了我国教育公平的大多数问题,也制约着教育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为此政府需从现实实际出发,制定系统、科学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战略,解决农村教育义务存在的种种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了解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从理论上阐证农村义务教育的应然理想状态,并从现实条件出发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基本方案。

  1 确立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理念,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其难度要远比普及城市义务教育的要大,为此我们应该确立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理念,并建立相关制度。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首先要高度重视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宣传工作,广泛利用各种宣传媒介,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进行深入宣传,使党和政府关于推进教育公平理念与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同时还要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长效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中央对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加大统筹力度,强化目标责任,确保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理念得以普及,这样才能调动各级政府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 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

  中央和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政策法规,按照经费分担责任足额落实应承担的资金,并确保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同时实施积极有效的教育财政资助政策,不断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拓宽资源供给渠道,确保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增长。除此之外,各级财政、教育、价格、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使用管理、学校收费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并以公平发展为原则,强化绩效管理;同时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硬化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监督,规范财务管理,创新管理理念,将绩效预算贯穿经费使用管理全过程,切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3 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是办好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与前提,因而我们必须要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为目标,以推进教育公平为宗旨,在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基础上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并确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推进学校基础性建设工程,以标准建设来改进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如教室、操场、图书馆、网络信息化教学设备,食堂、宿舍等,改善其教学环境。

  4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共同发展

  教育资源的配置离不开配置好的老师,因为“谁站在讲台前,谁就决定了教育的品质”。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就需把农村义务教育校长和教师队伍能力水平的提升和师资的均衡配置作为工作重点,一方面给予他们参加教学经验交流,参加“国培计划”培训研修的机会,全面提高校长和教师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要理顺校长教师管理体制、精准补充教师。当然,要真正让好教师下得去、留得住,除了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备之外,还要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老师的待遇,让其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比如评职称的机会;甚至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进行保证,如要求城市学校新聘任教师都要到农村学校任教一定年限等。

  5 改革教育理念、制度、机制

  过去我们在教育上有个很大的认识误区,那就是家长和孩子只关心考试成绩,为了推进教育公平,我们首先就要改革教育理念,要让我们更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新才能的挖掘,而绝不能让考卷来决定孩子的未来。马云曾说,“如果我们继续以前的教学方法,对孩子进行记、背、算,不让孩子去体验、去尝试琴棋书画,三十年后孩子们保证找不到工作!”这一是说,我们需要改革当前的就业制度,二是要改革当前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就就业理念而言,改革那种只注重成绩、文凭,如只招收毕业于 “211”“985”学校学生的评价机制,让更多有才能的人有平等就业的机会。因为考试能力,并不等于工作与社会实践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才能,应该凭其特殊才能去就业。而企业也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明白我需要什么样的特殊人才。

  当然,要改革我们的就业制度与人才理念,还需改革我们的评估制度以及考核、评价机制,确立科学的评估方法和录取方法。例如,就高考制度改革而言,一是要改革我们的录取方法,让学校有多次录取、学生有多次被录取的可能性。高校录取学校,不应该按照分数线来录取,而应该根据学校的价值观,根据学校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多元发展的情况来录取。改革就是要把录取人才的最终选择权交给学校,学校根据其特色、需要和价值观,去选择它所需要的人才;让一个学生可以拿到几个录取通知书,让学生自己来选择去哪个学校。二是要加强高考的科学性与高考录取的透明度。首先,将招生程序公开化。让大家知道你想录取什么样的人以及录取的依据,不能让特权和腐败进入高考。其次,将录取程序公开化。公开报名、考试、评价等录取程序;吸收第三方人员,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种专门性评价考核机构等参加招生委员会,不能让少数人来负责招生录取。最后,学生各方面素质不同,如何以及用什么方法来甄选出优秀人才,是高考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那种有特长、有个性的学生,要有一些比较科学的评估办法和评估程序,特别是要把德育考核放在首位,不能以考试成绩替代全面考查。这就需要有一支专业化的命题队伍,一批受过专门训练的、掌握科学评估方法的面试人员,如第三方考试与评价的专业机构就可发挥其重要作用。三是确立管办评分离制度与理念,缩小教育管理行政化,推进教育过程市场化管理。除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中发挥教育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之外,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有计划地推进教育市场化,让社会力量参与到教育中来,发挥社会力量在教育整个过程中的作用。具体而言,首先,要在政府所办的学校内,实现资源配置的相对均衡,并使其优质化。其次,要转变某些名校的职能。由于让名校降到跟普通学校一样的水平不可取,而让其他学校提升至这样的水平短时间内也不可能。但如果让其和普通学校走市场化的路径,即转变名校的职能,让其成为以精英为主的学校,如培养超常儿童,培养在智力方面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则完全可行。另外,把一些薄弱校交给名校去管理,组建教育集团,逐步缩小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差距,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案。最后,大力发展民办特色与特殊教育。若政府能通过购买公共服务产品,吸引大量民间资本投入教育事业并展开竞争,把民办学校特色彰显出来,就能创造更多地教育资源。而发展民办教育,一是可提高教育效率(民办教育只能以教学质量取胜);二是有助于缓解择校热,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6 推进教育现代化,以科技创新推进信息化教学

  如上所述,实现教育公平与提高教育效率都离不开丰富的教育资源,其中最为关键的资源是好的老师。实际上,中国并不是没有好老师,只是由于地域限制,这些好的老师以及优质教育资源被网格化而分散在各个地方,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通过发展科技,加快信息化教学,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李克强总理曾指出,要创新发展方式以提高发展效率、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关键要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而人力资源很大程度要靠科技引领,靠教育支撑,即既要通过科技引领加快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又要依靠教育在基础研究方面培养出一批人才。实际上,科技发展与教育发展又是相辅相成的,发展教育有助于发展科技,发展科技同样有助于发展教育。正如沪江创始人伏彩瑞所认为,“教育之霾在于资源的不均衡”,而科技可开发出大量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实现。因而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如何通过科技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效率,不仅是政府需要进行详细规划的,也是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若所有学校都可共享好的老师,那么家长和学生们就再也不用为择校、抢买学区房挤破头。

  当今社会也是终身学习型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十分巨大,而“互联网+教育”能够有效地配置和整合教育资源并以最便捷的方式满足社会需求。正如有学者指出,“信息技术革命是社会公平最大的工具。偏远农村的孩子通过移动互联网能够获得和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原因在于互联网+教育有4个基本特征:第一,大规模、复杂交互;第二,有一定普惠性;第三,极其重视用户体验;第四,体现社群教育的本质。互联网在教育公平与效率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利用两个方面。依托互联网平台,不仅能够极大地放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范围和社会价值,让跨越时空的交流互动与深度合作成为可能,还有助于缩小因地域、时间和师资力量的差异所导致的教育鸿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等化。如能依托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平台,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广大农村和偏远山区教学点、师资和课程资源不足的现实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差距。而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建立远程教学站,进行网络教学及管理,将优质教育资源及时输送到贫困地区,让城乡孩子们同享优质教育,也是教育公平的最大体现。

  互联网教育不仅有助于推进教育与社会公平,还有助于提高教育效率。如上所述,推进教育公平,不是要求每个人都使用一样的教材,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定制教材,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而互联网教育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做到因材施教,让我们从教书到育人转变,让教师从经验式教学转变为数据驱动教学,从解决班级共性问题转变为实现个性化教学,从关注学科知识转变为关注孩子能力成长。

  首先,互联网教育可让教育回归公益的性质,实现共建共享。互联网教育既有经济效益(节省教育资源投入,创造更大价值),也有社会效益(提高教育效率,实现社会公平),更有助于让教育回归公益性质。众所周知,好的教育本身就是公益,而互联网教育毫无疑问就是这种好的教育。因为通过大数据,教育主管部门可更加细致和精确的掌握教育现状,让主管部门更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进行教学研究和指导,实现数据驱动下的教育均衡。而通过建立互联网教学平台,建设公益性数字教育资源,将有助于我们减少教育经费的投入,帮助我们突破物质条件的限制,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如共享教学课件、教案、教辅资料、教学实验,甚至整个教学过程。例如,建立“数字图书馆”则为全体师生提供教学辅导、教学管理、课外读物等优秀期刊资源,让城乡共享优质资源成为现实。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则可为全体师生提供3D虚拟实验平台,可使学生突破因危险性、无实验场地等对一些实验的限制,且可多次反复直观地进行3D实验操作,提高实验能力。而建设直播平台则可帮助全体师生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共享。

  其次,互联网教育可帮助老师减轻负担,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老师可以在大数据平台上一键布置、快速批改作业,还可通过系统反馈的“个性化学习报告”,对学生作业进行知识板块或能力点分析,更精准地把握学情,主动反思教学效果。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通过科技把VR技术与教育课程完美结合起来,学生可十分逼真地学习到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知识点。而通过翻转式的教学,阶梯化的学习,趣味化教学方式以及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还可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因而也将提高教学效率。

  再次,互联网教育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通过互联网,教育技术专家团队可运用科学的测评工具诊断学生学习素养与学习能力表现,了解学生学科优势与学习问题。如,通过智能教学系统(ICS)和智能练习系统(IPS),将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后作业等各个场景的数据准确记录下来,更全面地了解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不同学生推送个性化作业,并为学生提供多项个性化服务,帮助教师开展精准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实际上,互联网教育有助于我们了解孩子实际情况,合理地规划并拓展其兴趣爱好,发掘其个性与天赋,更好地为其找到人生的成长方向和幸福归属,而这正是教育真正的意义和魅力所在。这是因为充分利用大数据,将有助于我们对每一个课堂的每一个学生的各方面表现进行分析,帮助教师了解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从而促进教学的改善,更好地“定制”属于每个孩子自己的教育。

  最后,互联网教育有助于终生教育的实现。众所周知,教育伴随着人的一生,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都会受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然而其教育资源往往受到时空条件以及教育资源的限制。而利用互联网则有助于打破时空条件的限制,为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者提供丰富的、适合其需要的教育资源;如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我们主动掌控自我教育过程及其内容,将有助于我们推进终身教。

  7 结语

  总之,只有系统、科学地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战略,才能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方面以及基于农村义务教育教育而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才能增强我国的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才能推动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入人才强国。而进一步推进教育现代化,则不仅能更好地解决社会以及教育上存在的问题,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效率,而且可为实现全民终身教育,为教育本质的回归,为进一步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及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钱婕怡.让每个人都有公平的教育机会——江苏省政协全会聚焦教育公平[N].人民政协报,2017-02-07(2).

  [2] 朱永新谈“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成果”[EB/OL].[2013-03-06].http://fangtan.people.com. cn.

  期刊推荐:《教育观察》鼓励学术探讨和学术争鸣。注重学术性、理论性,让教育有识之士在这里研究教育问题、交流教育思想、进行教育反思和讨论教育热点。旨在成为有态度、有人文关怀的教育学术期刊。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