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拓展语言课堂空间的策略教育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14-01-17所属分类:教育论文浏览:1

摘 要: 传统语文课程资源结构单一,教材常被视为课程教学的唯一资源,教师往往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参,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影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影响了语文水平的提高。“新课标”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

  摘要:传统语文课程资源结构单一,教材常被视为课程教学的唯一资源,教师往往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参,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影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影响了语文水平的提高。“新课标”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明确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特别是综合性学习内容的设置,指明了实现的途径。创造性处理教材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学习思路;充分运用网络媒体资源,可以拓宽学生学习面,充实学生学习源泉;有效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可以加强学科渗透,拓宽学习空间;留心大自然、关注社会社区,开展实践活动,可以积累学习源泉;课堂学习延伸到家庭生活,互动交往,可以渗透亲情体悟。

  关键词:教材资源,媒体资源,校本资源,自然资源

  长期以来,语文课程资源结构单一,教材常被视为课程教学的唯一资源,教学时,教师往往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参,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利用最多的也是教材中的命题作文,并不重视学生有无亲身生活体验,也不很关注学生有无真情实感,关注的只是师生是否完成了这一教学任务,因此传统作文教学形式单一,内容狭窄,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影响了语文水平的提高。新《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加大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加大了师生创造的空间,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新课标”综合性学习内容的设置,便是实现这一标准的真正体现。下面,就“如何开发利用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有效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渗透,拓宽学习空间。

  应该说学校生活中,可开发的资源是相当多的,真可谓“学校处处皆教材”。 但是过去的语文教学视教材为圣书,关注书本,忽视人本,强调独立,缺乏合作,每个人都是封闭的个体,使学生的作文思路变得越来越狭隘。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应开放,留心处处皆语文,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因此关注体验学校生活是学习积累的捷径。

  除此以外,还可利用班级、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进行指导训练,如:元宵猜谜、清明扫墓、五四游园、中秋赏月等活动;留心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诸如“迟到了”、“班级竞赛扣了分”、“体育艺术节得了第一名”、“我与同学闹矛盾了”,“我们的外教”;关注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一事一人。这样引导学生关注课堂课余生活、游戏活动、日常生活、师生交往等,获取独有的体验,增加写作之源,激发创作的灵感。

  当然,学校资源还应包括师生动态生成的知识。因为学生对问题、事物、现象的理解,需要有一个交流的过程,通过讨论各自的见解,相互促进,相互启迪,相互沟通,从而更好地学会表达语言。例如,写《我在月球的一天》,让学生针对所收集的资料展开讨论,学生对天体、星星、月亮有了不同的感受。另,月亮在不同学生的眼里变的丰富多彩,他们描述月亮的特征,想象月亮的情感,创造月亮的童话,他们的对话虽然是支离破碎,但富有情趣,打开了思路,激发了学习与写作欲望。

  有效利用校本课程资源,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学语文的良好习惯,更激发了他们自觉学语文的兴趣。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而愉悦的求知空间。

  二、充分运用网络媒体资源,拓宽学生学习面,充实学生学习源泉

  当今社会,五彩缤纷,瞬息万变。学生感受最深、表现起来最得心应手的虽然是亲身体验的直接生活,但是电视、电影、网络、书籍等媒体对学生的生活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为学生提供了及时而广泛的间接生活体验。特别是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互联网上丰富多采、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素材库。因此,如果我们能合理恰当地运用这些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生活面,为语文学习积累更多的素材。

  如上了《月亮上的足迹》一文,请学生进行《探索月球的奥秘》的综合性学习,如果仅以课本资料作为活动材料,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好在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三个网址,于是就先引导学生上网查找阅读收集相关材料,相互交流,然后再开展知识竞赛,最后再动笔,这样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的思路就开阔多了,活动结束还写出了很好的想象作文。

  此外,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中各种学习论坛(如,K12学生论坛)和E—mail的形式与校内外的同学、老师进行交流,使得语文学习打破“学校围墙”的限制,使同学们不断增加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语文水平。

  三、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学习思路。

  传统教材的处理,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依纲照本,逐课学习,完成教学任务;或者大胆的进行单元学习,求同存异:但最终都是要体现出编书者的意图来的。殊不知爱好读书的学生早都走到了前面,再来学习如同嚼蜡(特别是编排在教材偏后的课文,有的同学不知已读过多少遍,愿学的自不待言,不愿学的你是无法调动他的胃口的)。我在教学中就经常有意识的避开这种现象,对编写者的意图进行创造性的改编,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在教学“探险”单元(七年级下册)时,发现学生早已把本单元的课文读过好几遍了,我一讲到“探险”话题时,同学们并没有被那些“探险家”的精神所感动,反而对探险的刺激津津乐道(如蹦极、公园水渠冲浪等等),我先是就势利导,给了一节课让他们探讨这个问题,最终因亲身体验和材料积累太少而渐趋低谷。但我总觉本单元素材很好,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看到《真正的英雄》,便灵机一动,本单元课文中的形象不都可以用“英雄”来统领吗?便找来前不久刚刚上映的巨片《英雄》,在教室全剧重放。

  看完片子,我便以“谁是真正的英雄”展开了本单元的学习,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斯科特等人是英雄吗?鲁滨孙呢?夸父和孔子呢?结合《真正的英雄》,提示同学们写出你认为真正的英雄应该是怎样的?问题一提出,同学们或侃侃而谈,或奋笔疾书;或大声辩论,或慷慨陈辞。两三节课下来,同学们仍然意犹未尽。我又趁机设计了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讲心中(作品中)的英雄故事,评心中的英雄人物,写身边的英雄事迹 ……这样虽然改变了编写者得意图,却也创造性的完成了本单元的学习。

  四、留心大自然、关注社会社区,开展实践活动,积累学习源泉。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因此语文教学要突破教室、课堂生活圈,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让学生在这广泛的空间里吸纳独特感受,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形成态度,认识价值。旅游、参观、访问、调查都是学习语文的形式。 我曾多次引导并带领学生走向街头、书摊、市场、后山;假期随父母旅游一些知名景点或一些不起眼的小山村(《感受自然》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学生能把生活中的现实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即是语文学习。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