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的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8所属分类:教育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基于舞蹈与音乐的关系,体育舞蹈教学必然离不开音乐支持,具体来说音乐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作用包括培养舞蹈感觉、控制舞蹈动作、调整舞蹈节奏以及营造舞蹈意境。想要切实发挥音乐作用,首先就要做好音乐选择,但由于受到教师对音乐理解能力、学生音乐

  摘要:基于舞蹈与音乐的关系,体育舞蹈教学必然离不开音乐支持,具体来说音乐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作用包括培养舞蹈感觉、控制舞蹈动作、调整舞蹈节奏以及营造舞蹈意境。想要切实发挥音乐作用,首先就要做好音乐选择,但由于受到教师对音乐理解能力、学生音乐基础及乐感、舞曲数量有限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音乐选择效果不佳。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引入优秀教师、加强培养力度、扩大舞曲选择范围、完善考核管理体系等策略消除和应对诸多影响因素,从而为体育舞蹈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提供支撑。

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的选择研究

  关键词:体育舞蹈舞蹈教学音乐选择

  舞蹈与音乐密不可分,舞蹈如果没有音乐“相伴”,就像失去了灵魂,变成静默无声的动作表演,即使再精彩也难以让人感悟到其内在情感。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练习舞蹈动作是重要环节,虽然初期练习时很少使用音乐,但想要使动作连贯并展现出感染力,就需要得到音乐的支持和帮助。音乐选择至关重要,只有选择了与舞蹈相匹配的音乐内容才能发挥出音乐的积极作用,从而使舞蹈更有节奏,更充分地展现自身风格。

  一、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的重要作用

  (一)培养舞蹈感觉

  对于舞者来说,舞蹈动作已经深深印刻在了他们的脑海中,只要音乐响起,他们就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想要达到这一层次,就需要借助音乐来培养舞蹈感觉。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无音乐伴随下练习一些基本动作,但在练习具体的舞蹈动作时,如果不引入音乐,不仅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还会因思维系统滞后于运动系统而影响学生舞蹈感觉的形成。教师在舞蹈练习前先用音乐引导学生感悟舞蹈情感,而后将具体动作与音乐内容对应起来展开练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情感演练舞蹈动作,并且能在音乐旋律与节奏的“刺激”下强化动作记忆。根据科学研究表明,人的神经中枢会在听觉作用下做出反映,其中心理反映最为明显,比如人们在听到热情奔放、节奏鲜明的音乐时,能获得兴奋与热情之感,同时大脑运转会加快,使得动作更加灵活。培养舞蹈感觉是学好舞蹈的基础,是拉近学生与舞蹈距离的必经过程。由此可知,体育舞蹈教学中必须要善于运用音乐,只有这样才能为培养出优秀舞者奠定基础。

  (二)控制舞蹈动作

  舞蹈动作丰富多样,需要学生勤加练习才能掌握。在练习过程中,发力时机、发力顺序以及发力程度是掌握舞蹈动作的关键因素,如果达不到标准则会影响动作的稳定性。想要在这几个方面获得提升,应该注重音乐的应用,因为音乐与舞蹈在节奏、韵律以及情感上是同步的,如果能配合音乐进行舞蹈练习,可以让学生基于音乐的“高低缓慢”控制发力。在长期的音乐刺激下,这种控制能力就会成为一种本能。体育舞蹈通常是以集体形式表演,因此会对表演者之间的配合程度有着较高要求,具体包括力量、强度、速度等方面的“合拍”。表演者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舞蹈动作出现不同步在情理之中,但在音乐的统筹控制下,表演者不仅在舞蹈动作上会更加一致,还能在长期练习中提升彼此间的默契度。集体舞蹈并不是完全追求表演者动作一致,而是对表演者能否通过情感互动增添舞蹈的感染力具有更高要求。音乐控制舞蹈动作的更高层次则是促进情感互动,比如在恰恰舞中,表演者之间只有在音乐烘托下完成心灵的碰撞才能展现出这一舞蹈的独特魅力。

  (三)调整舞蹈节奏

  舞蹈表演对节奏有着较高要求,如果没有节奏,舞蹈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没有气势,音乐天然拥有节奏。众所周知,音乐产生于劳动之中,最初的劳动号子就极具节奏感。舞蹈在与音乐配合后,音乐会让舞蹈具有节奏,从而实现舞蹈传达情感的目的。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通过与音乐的长期接触,会逐渐改变初期练习舞蹈时只注重动作本身的观念,开始懂得在舞蹈表演中控制和调整节奏,因此可以说音乐是培养节奏感的基础。音乐通常会依托其动人旋律受到人们的喜爱,而在进一步欣赏过程中,人们可以进一步了解音乐节奏,从而为舞者提升舞蹈节奏提供支持。不同舞蹈具有不同的节奏,如果没有音乐从旁助力,学生可能会迷失于繁杂的节奏中,比如恰恰舞与桑巴舞都是节奏感极强的舞蹈类型,仅仅在动作上模仿可能会混淆,只有配合相应的音乐才能将两者明确区分,才能使舞蹈表演更具标识性。

  (四)营造舞蹈意境

  音乐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具有营造舞蹈意境的作用,这一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营造良好的舞蹈教学氛围。任何教学都需要环境和氛围的支持,如果处于枯燥乏味、索然无趣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削弱。当引入音乐后,教学氛围会变得活泼灵动且充满艺术气息,更重要的是为教师和学生情感激发做好铺垫。二是烘托舞蹈美感。舞蹈表演在音乐的衬托下会更加优美动人、令人神往,那些看似简单的舞蹈动作就像获得了魔力,一招一式、一举一动犹如画家挥舞的画笔,勾画出深邃的意境,让人观后久久不能平息,内心泛起波澜,真正体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受。音乐营造舞蹈意境是两方面的叠加,这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准确地将舞蹈知识、动作、感觉等传达给学生,从而让学生通过练习与感悟领略舞蹈魅力以及深入理解舞蹈的多种特征,如内容、题材、风格、特点等。从长远来看,音乐营造舞蹈意境还是培养学生创作能力的支撑,因为在这样的意境中,学生更容易获得灵感和表达出内心感情。

  二、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选择影响因素

  (一)教师对音乐理解能力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想引入合适的音乐内容,需要建立在较高的音乐理解能力上,比如可以基于音乐节奏、速度等理解其内在情感,但仅仅领悟情感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能将情感深入到舞蹈编排中,使得舞蹈表演在相应的音乐配合下更加精彩,想要达到这样的高度并不容易,需要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以及坚持不懈的实践。在实际情况中,体育舞蹈教师以年轻人为主,虽然在舞蹈动作水平、形体塑造等方面具有优势,但由于经验欠缺造成音乐选择不能满足体育舞蹈教学要求。体育舞蹈教师组成要改变单一化特征,通过多年龄层次教师组合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尤其是经验丰富但年龄较大的舞蹈教师,虽然在动作指导上很难“亲身上阵”,但其具备的音乐理解能力可以为引入高质量、高匹配音乐内容提供帮助,并且在形成多层次教师组合后,年轻教师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知识,这样可以获得良好的“传帮带”效果,让年轻教师更快地适应岗位要求,进而为获得更好的体育舞蹈教学效果提供支持。

  (二)学生音乐知识基础及乐感

  由于舞蹈与音乐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想要学习好舞蹈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比如能够基于音乐理论知识对音乐内容旋律、风格、技法等做出分析和鉴赏。正因为如此,目前高校体育舞蹈专业中均会开设音乐理论课程。乐感是人们天生就有的,比如有的人能够感知音乐节奏,在音乐节奏下不自觉做相关动作等,但是想要真正体会音乐内涵,并能在音乐协助下控制舞蹈动作和节奏,还需要后天的专项训练。通过对多所高校体育舞蹈专业学生调查发现,学生的音乐知识基础及乐感整体看来参差不齐,甚至存在两极分化现象。究其原因,造成这种情况与音乐教学缺乏针对性有着很大关联,比如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前没有对学生具体情况做出调查,导致所引入的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不匹配,如有着一定音乐基础的学生会觉得教学内容太过简单不予重视,但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却又因为难度较大影响最终接受效果。另外,音乐教学范围较窄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比如音乐教学内容中西方音乐占据主导,而其它音乐则很少涉及,这不仅压缩了学生的音乐视野,还使得学生理解音乐能力受到局限。

  (三)舞曲数量有限

  西方国家舞曲类型十分丰富,体育舞蹈在舞曲的支持下达到了更高水平,比如英国的黑池舞蹈节是国际上极具影响力的体育舞蹈赛事,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舞蹈人士参与。相比西方国家,我国的舞曲创作发展较为滞后,舞曲数量十分有限,正因为如此,体育舞蹈教学音乐选择范围会受到限制,经常出现舞蹈与音乐不相匹配的情况,比如有的舞蹈教学中,舞蹈动作已经结束但音乐却仍然持续;有的舞蹈表演与音乐情感存在冲突,对舞蹈表演效果造成了极大影响。这充分反映出我国的舞曲创作存在舞蹈与音乐相脱离的现象,即创作者并没有基于舞蹈本身展开创作,仅仅是单纯的创作音乐。想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培养出集舞蹈创作与音乐创作为一身的综合性人才,但在目前情况下,扩大舞曲选择范围以及引入专业性更强的音乐内容是首先要实现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体育舞蹈教学高效开展,为培养出所需要的优秀人才提供支撑。

  相关期刊推荐:《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系综合性体育学术理论刊物,是当代体育教学,体育科研等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本刊以广大体育科研人员、大中学校、体育教师、运动员,教保员及体育管理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它能帮助读者开阔视野,开拓思路,了解体育教学,科学训练,以及体育发展研究的动态与信息。

  三、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选择优化策略

  (一)引入优秀教师,提升舞蹈与音乐的匹配度

  体育舞蹈教师是音乐选择的决策者,想要选择出匹配度更高的舞曲,重要的是引入优秀教师,借助其出众的音乐理解能力实现这一目标。音乐理解能力应成为聘用体育舞蹈教师的关键标准。在实际聘用中,可以给予应聘教师现场展示的机会,通过具体表现了解其音乐理解能力水平。除此之外,还要对应聘教师的舞蹈动作编排能力进行考量。因为体育舞蹈属于艺术范畴,不断推陈出新是一个必然过程,比如即使在同一舞曲下也会出现不同的舞蹈动作,只要舞蹈动作与音乐相匹配就可以成为体育舞蹈教学内容。提升舞蹈编排能力要建立在对各种舞蹈动作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而在具体舞蹈编排中,舞者的身体形态、技术水平等会是重要影响因素,这就要求体育舞蹈教师对学生要有更全面的了解,能够基于学生特征编排舞蹈。当舞蹈强度、难度、风格等与学生特征相符后,能为舞蹈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奠定基础。教师引入工作要得到足够重视,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音乐理解能力与舞蹈编排能力,才能优化音乐选择效果,才能进一步提升舞蹈与音乐的匹配度。

  (二)加强培养力度,巩固学生音乐基础与培养乐感

  针对体育舞蹈专业学生音乐基础不够扎实、乐感不够良好等情况,应该进一步加强培养力度,首先要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慎之又慎”,既要引入基础类教材,又要搭配一定的专业类教材,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音乐基础,并为学生深入发展做好准备;其次是革新教学方式,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方式不适合音乐教学,要引入互动性更强的教学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而后播放音乐让学生对其节奏、风格等做出解答,这样不仅能调动课堂氛围,还能在互动之中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最后要使教学“有所侧重”。学生音乐基础的强化可以为学生理解音乐提供帮助,但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只有将舞蹈动作与音乐结合在一起才能成长为优秀舞者。乐感培养应在教学中得到足够重视,因为只有提升乐感水平,才能让学生更加精准地做出舞蹈动作以及更好地完成动作衔接。以拉丁舞为例,很多学生在舞步与乐曲配合上感觉到吃力,这与学生没有形成拉丁舞曲乐感有着直接关联,而在经过专项培养和训练后,效果立刻得到了优化。

  (三)扩大舞曲选择范围,但不能盲目全盘接收

  西方舞曲需要被划入选择范围,从实际情况看,这一举措已经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得到应用,比如拉丁舞、摩登舞等在很多高校中都得到开展。对于学生来说,异国舞蹈不仅能带给他们新鲜体验,也能让他们加深对舞蹈的理解与认识,从而进一步扩宽未来的舞蹈发展之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外来舞曲时不能盲目全盘接收,因为舞曲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其内部蕴含的文化元素未必全是精华,如果不加选择地全盘接收,会使学生有可能被不良文化侵蚀。“有选择地引入”应是体育舞蹈教学音乐选择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音乐中翩翩起舞的同时保证其价值理念的正确,从而为成为合格的中国社会主义舞蹈人才奠定基础。

  (四)完善考核管理体系,保证音乐选择科学合理进行

  要想体育舞蹈教学获得更好的音乐选择效果,需要构建相应的考核管理体系,目的是对教师的音乐选择决策做出评价,并基于评价结果采取调整措施。在评价过程中,不能只将目光集中于某一个环节,而是要通盘考量,尤其是要将最终教学成果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考核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要建立在拥有足够专业人才的基础上,只有“专业人评专业事”才能真正找出问题所在,如果让“门外汉”参与其中,不仅难以解决问题,还可能使问题进一步激化,从而对体育舞蹈教学效果造成负面影响。——论文作者:何彬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