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8-06所属分类:教育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摘 要:德育促进美育发展,因为人类的审美对象不仅仅是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精湛的艺术品,而且包含美的言其行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在一定的社会道德观念的影响下,许多审美观念是与道德观念相联系的。因此,德育有助于辨别真与假、善于恶、美与丑的能力,有助于正
摘 要:德育促进美育发展,因为人类的审美对象不仅仅是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精湛的艺术品,而且包含美的言其行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在一定的社会道德观念的影响下,许多审美观念是与道德观念相联系的。因此,德育有助于辨别真与假、善于恶、美与丑的能力,有助于正确的审美观念的形成,美育只有沿着德育的方向才能得到健康、正确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美术教育,德育教育
一、中国传统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奉行的是“仁”学,他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他教导弟子在看待大自然的山水时,不仅只看水的渊源流长与奔腾不息的动态美以及山的稳重肃穆、参天拔地的静态特征,更重要教导弟子领悟到水的宽广和山的稳重内涵。南朝时期人物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绘画理论著作,他提出绘画“六法”一直影响到现代。在《古画品录》开篇写到:“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意思是通过真实的描写收到教育的效果,这一理论认识的出现是进步的现象。直接阐述了绘画作品不仅仅是记录和表现某个人功绩的形式,而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起到劝诫的教育大众。
艺术的力量是巨大的,这是历代哲人所能感受到健康的艺术产生巨大的鼓舞力量,相反病态的艺术可能危害很多人。所以,艺术作品应遵循道德规范的要求,积极向上的艺术作品才能焕发巨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鲁迅先生早在1913年就说过:“美育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是以渊邃人之性惰,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
二、美术教育与德育教育之间的联系
1.美育是在美的感受中接受教育。
美育是在通过审美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及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席勒说过:“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由于美具有普遍的形象性、愉悦性、感染性等特点,所以美育在美的享受中潜移默化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的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华。
毛泽东在1915年《给萧子的信》中写道:“美感教育为现在世界达到实体世界之津梁”,“以吾心而缮吾性。”美育的辅德功能与自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以情感人,理在情中,美育以生动鲜明的形象为手段;美育是在个人爱好兴趣的形式中,在娱乐中接受教育。美育的发展丰富了德育的内容,拓宽了德育手段。德育目标的实现可以借助多种多样、灵活、不拘泥一格的美育手段,如艺术美(音乐、美术作品)的欣赏、社会生活美的创造、自然美的体验。所以,美育是德育的新的有效延伸。而美术教育又是美育教育其中一个重要内容。
2.德育是美术教育的题中之义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制度中对受教育者进行行为规范、道德品质的教育,在多种教育方式方法中受教育者的自觉认同并能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个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德育教育的方式很多,但是通过美育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大多数学生乐于接受的新理念。
人们经常用“真、善、美”三个字作为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标准。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追求遵循自然的真实规律,要诚实面对现实,即真;遵循人类自身内在的情感和对待事物具有的包容性,即善;美是真、善的统一,是这种和规律性、合目的性活动的积极成果。马克思对“美的规律”也作出了深刻的思考,他讲到“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能用内在的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这就是人与动物对事物追求的区别之处,人对世界的改造不仅体现对没得追求和向往,同时也蕴含着道德价值的尺度。
德育具有阶段性。美育是非阶段性的。在阶级社会,美育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德育阶级性的制约。教育家蔡元培于1912年任教育总长时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这是“寓德于乐”的思想。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德育存在着质的不同,这与阶级立场不同有关;这样两种制度下的审美观也不同。所以,每个社会每个统治阶级的利益不同,其教育目的的不同,德育方向不同,美育方向也不同,美育沿着德育的方向前进。
3.德育教育在美术课中的渗透的尝试
在高职院校中,《美术鉴赏》课开设的较为普遍,课程主要教会学生如何多角度欣赏自然美以及人工艺术品,并对这些自然美和人工艺术品进行一定的品鉴,了解中外美学的发展历程,并对某一美术作品做出正确的评价,进而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中国的水墨画欣赏课上,比如要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可引用中国历史上国画为什么把“梅、兰、竹、菊”比喻成“四君子”。最初是由于中国古代的绘画家长时间的观察大自然,不断发现总结植物的生长特点以及不同环境下的外在特征,“取梅之玉骨冰肌,孤高自赏;兰之清雅幽香,洁身自好;竹之虚心劲节,直竿凌云;菊之凌霜而荣,傲骨晚香。”用不同的植物在绘画中比喻不同的人格特点。
课堂上教师还可着重介绍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能够流传至今,这些作品不仅包含表面上的艺术美,同时包含了所处时代的文化特征及生活特征,甚至包含一个故事和作者本人的思想内涵。比如宋代大画家李唐所画的《采薇图》,这是一幅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是以周代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题而画的。作品着力刻画了古代这两个宁死不愿意失去气节的人物。图中描绘殷商两位大臣伯夷、叔齐均面容清癯,身体瘦弱,肉体上由于生活在野外和以野菜充饥而受到极大的折磨,但是在精神上却丝毫没有被困苦压倒。李唐采用这个历史故事来赞扬保持气节的人,谴责投降变节的行为。此类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代人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在艺术作品欣赏的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
4.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在课堂上有意识感染学生思想
《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引导学生成长和综合素质提高的关键,加强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不仅可以以学识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更要让学生树立人生所奋斗的目标,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新时期,不仅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更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在知识信息多元化的今天,教师应当广泛地吸取各学科人文文化中的精髓,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内涵,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孙美兰.《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李国君.美育与德育关系的思考.柳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12).
[3]司春燕,孟剑飞.关于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几点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
[4]刘宝,李娜.浅谈美术欣赏课中的德育教育.源流·教育版2011,(1).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