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14所属分类:农业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摘要:有机农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效益的协调统一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与经济发展系统相匹配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在我国仍然欠缺。该研究以层次分析法为工具,构建有机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描述指标体系建立原则与注意问题的基础上,参
摘要:有机农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效益的协调统一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与经济发展系统相匹配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在我国仍然欠缺。该研究以层次分析法为工具,构建有机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描述指标体系建立原则与注意问题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典型方法,建立有机农业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有机农业,指标体系,评价研究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常会造成环境破坏与资源的浪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需同时进行。第一产业农业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尤为紧密和特别,因为农业既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也可以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打破生态平衡[1]。
过度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会对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世界各国均在积极探索既能实现发展目标,又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途径,有机农业就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有机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还可以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目前,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品质结构不太完善,与其他国家相比,竞争力不强,影响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而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则能成为改善这种局面的很好的选择。
此外,3个方面的原因使有机农业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首先,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带来了购买力、支付能力的提升。其次,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促进了人们对绿色产品的追求。最后,中国加入WTO,将拓展我国有机蔬菜市场,使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要生产出高品质的有机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然而,无论是对环境的影响,还是对经济的贡献度,或是对有机产品的评价,在现阶段尚鲜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所以,为了让有机农业更好地发展,有必要针对整个系统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
1有机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1客观性原则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因为有机农业的终端产品是通过消费来完成的有机食品,因此必须取得消费者的认可。此外,因为生产有机食品除正常成本之外还有外部成本,有机食品成本高于普通食品成本,生产者必须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评价的质量高,生产者乐于生产,消费者乐于接受。反之,不仅效果相反,还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影响有机农业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团队组成时,要注意对专家的选择及安排,他们不仅要具有代表性,还要减少自身的主观性,这样对有机农业的评价才能保证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2价值观零和原则
该原则体现在有机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中,就是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坚持采用科学方法。构建有机农业评价体系,应避免个人不同的价值观,而导致提取指标的偏差。在选取评价体系时,用科学的农业发展理论作指导,抓住最核心、本质和有代表性的影响因素,使有机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在逻辑上缜密、严谨。
1.3系统性和层次性原则
对某一对象进行评价时,不能只依靠单一的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所选用的一系列指标要动静态结合以互补,要全面但不繁杂,在数量及结构形式上做到有系统和分层次。为了达到此体系在总体上最优并满足要求的目的,应使指标的使用量尽可能低,同时对评价对象的反映程度尽可能高。指标体系的系统性与层次性在于建立树状的体系,使其中的每个元素及整体结构均能满足测量需要。评价体系应组成树状的指标结构,使评价测量满足信度与效度的要求,同一层次的指标间相互独立[2]。
1.4现实可操作原则
运用指标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们正确客观的看待事物,并指导人们实践。测量指标来源于实践,是现实事物的高级抽象形式,具有代表性。指标应该是可得、可算、可比,易于量化,计算方法统一[3]。
2有机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应注意的问题
2.1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相结合
直接指标是指通过实地调研直接统计分析的指标。运用直接指标就要求调研人员进入当地实地考察,经过基础的数据统计分析而确定。针对区域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如何衡量的问题,目前没有权威的评价体系。
因此,要深入实际研究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实践和调研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的筛选与分析,从而获得对区域有机农业发展状况评价的直接数据。间接指标是指可从已有的文献、年鉴等统计资料上获取的指标。
我国已经有相对完整的统计体系,内容涉及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可以将这些已有的指标下的统计数据进行搜集,按照特定的评价对象与评价要求进行重新界定与排列,有的指标还需进一步计算才能运用。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各有特点及相应的功能。如果一味的追求直接指标和忽视间接指标,那么就容易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重复利用,进而导致浪费。一些特定情况下,间接指标就可以承担其相应的功能,无需在重新耗费资源去获取了。
然而,如果偏重使用间接指标而忽视使用直接指标也会造成种种后果。首先,统计出来的指标,可能就无法体现出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时间上就显示出滞后性。其次,过多的选择原有的二手数据和指标体系,则新建立的指标体系可能与原有的指标体系相差无几,新的指标体系的特色、侧重点和优越性就无法体现。由此可见,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各有所长,二者宜相互配合使用,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进行动态调整。
2.2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
评价某一对象时,定量指标能提供直接的数字,定性指标则能提供客观的描述与分析。二者相结合,才能得到更合理准确的评价结果。另外,等级比重法、专家评分法等可对定性指标进行评价。
2.3综合考虑各方面利益
2.3.1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3项利益
评价指标体系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在构建的时候,大致考虑经济、社会、生态3个方面。3项效益之间的关系,可知,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能只考虑其中某1个或2个因素。否则,势必会制约其它因素的发展。因此,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使之达到协调统一,对于区域有机农业发展状况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
3有机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有机农业评价的步骤
对区域有机农业发展现状的综合评价是一个复杂过程,为了保证评价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必要对有机农业的评价步骤加以明确。
1)准备阶段。确定评价的目标和意义,结合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结合专家的意见设计出评价体系及指标模型。2)调查阶段。进行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的收集、筛选和整理工作。3)评价阶段。将手中筛选出来的数据,输入评价系统中,通过评价模型对调查对象进行评价。4)总结阶段。对评价阶段得出的结果加以评价和分析,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共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3.2指标体系的建立
单个指标是构成指标评价体系的元素,选择过程要符合全面、实用等要求。为保证对有机农业进行科学的评价,应合理的选择评价指标,使其具有代表性。构成有机农业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应选择典型的有机农业发展系统特征值指标。
4有机农业的评价模型的建立
4.1指标数据的采集
根据指标数据的形成过程不同,把有机农业的评价指标分为3类,即客观指标、主观指标和主客观结合指标。客观指标的数据可从各区域的年鉴和各个公开的调查结果获得。通过设计一组可以操作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取得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来的一手数据可作为主观指标数据。主客观结合指标,是以一定的事实资料为基础,进行专家主观评估形成原始数据。
4.2指标数据的处理
有机农业评价指标的量纲不同,因此要对这些指标进行处理,所有的指标数据均要进行无量纲化的处理。
1)客观指标的无量纲处理客观指标又分为单一客观指标和综合客观指标。对于单一客观指标,该研究主要采用标准化处理方法来进行无量纲处理。对综合客观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该研究采取标准化和指数化2种方法,先对构成综合指标的各单个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再用加权法加权求得综合的指标值。
2)主客观结合指标的无量纲处理该研究在确定了主客观结合指标后,先根据指标收集有关背景资料,再请专家根据背景资料和自己掌握的情况,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指数化打分,取得数据。
3)主观指标的无量纲处理该研究在处理主观指标的数据时采取模糊综合判断法。即利用德尔菲法,请有关专家用填表的方式评分而得到该指标的模糊得分。
5有机农业评价体系的特点
该研究设计的有机农业评价体系具有如下特征。
1)体系的全面性。该模型体系试图从一个比较全面的角度反映有机农业的发展成果。因此,在指标的选取上,综合考虑了经济、社会、生态多方面的因素,希望能综合地反映出区域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
2)体系的灵活性。为了反映有机农业的重要而基本的方面,该指标模型体系设计了一些不能直接取得数据的指标。这些指标以综合的或主观的形式出现,其内涵并不是十分的明确,但是使用起来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变通性。这些指标也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量化而变得清晰。
3)体系的先进性。该指标模型体系在指标的选取上既吸取了现有指标体系的优点,又超越了传统的指标体系。将传统与现代评价指标系统结合起来,从而既能够体现原有的评价特征,又能够体现前沿的评价主流。
4)体系的系统性。整个指标模型体系是一个包含社会、经济、资源、人文及生态环境的大系统。因此,通过所设置的指标,可以反映出有机农业系统中的内在联系。
参考文献
[1]胡素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的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28(7):61-66.
[2]崔木花,侯永轶.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初探[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6):58-65.
[3]姜薇,冯大领.农机流通企业物流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7(3):10-13.
[4]刘璐琳,李雪强.江西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其产业化发展的优势[J].求实,2007(10):54-57.
[5]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1-230.
[6]杨其元.旅游城市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67-108.
[7]LEUNGLC,CAOD.OnconsistencyandrankingofalternativesinFuzzyAHP[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00,124(1):102-113.
[8]王绍风.绿色种植业经济发展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89-96.
农业方向期刊推荐:《农业发展与金融》主管单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办单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内统一刊号:11-3635/D,国际标准刊号:1006-690X,《农业发展与金融》栏目设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