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鄱阳湖区湿地内湖鱼类资源初步调查

发布时间:2020-01-22所属分类:农业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对鄱阳湖南矶湿地若干内湖鱼类物种进行初步调查,共采集到1065尾鱼类样品,隶属4目8科25属29种,主要以鲤科鱼类为主,优势物种为鲫、鲤和。样品鱼类属4个地理区系,4种生态类型。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该湿地内湖鱼类多样性现状不佳。鱼类样品呈现规

  摘要:对鄱阳湖南矶湿地若干内湖鱼类物种进行初步调查,共采集到1065尾鱼类样品,隶属4目8科25属29种,主要以鲤科鱼类为主,优势物种为鲫、鲤和。样品鱼类属4个地理区系,4种生态类型。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该湿地内湖鱼类多样性现状不佳。鱼类样品呈现规格小型化、低值化特征,与内湖滥捕酷鱼的渔业模式有关。最后讨论鄱阳湖湿地内湖渔业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鄱阳湖区湿地内湖鱼类资源初步调查

  关键词:鄱阳湖;鱼类资源;湿地;物种多样性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它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河来水,调蓄后经湖口汇入长江,是一个吞吐型的季节性过水湖泊,湖区湿地面积为2698km2,约占全湖正常水位总面积的82%[1]。鄱阳湖具有相当复杂的淡水生物群落,鱼类资源丰富。鄱阳湖区当地老百姓根据鄱阳湖夏涨秋落的规律,在湖底低洼处堑壕沟、围矮堤,以便在当年10月至翌年3月退水的枯水期这些壕沟和矮堤围成依然蓄水的蝶形内湖,这样能截留更多的水和水产品(主要是鱼虾),这种渔业型式也称“堑秋湖”模式[2]。此方式对水位变化的依赖性很强,与鄱阳湖规律性的水位变化相顺应。这种捕鱼方式对鄱阳湖鱼类资源和生态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会影响江湖洄游性鱼类的繁殖[3-4],也一度被认为是鄱阳湖渔业资源衰竭和鱼类个体小型化的原因之一[5]。

  相关期刊推荐:《江苏农业科学》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月刊)曾用刊名:江苏农业科技,1973年创刊,是综合性农业技术类期刊。刊载的文章科学性强,在学术上多有新的见解与发展。栏目有专论、作物栽培与育种、新品种、植物保护、农业产业化、畜牧兽医、特种种养、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水产养殖、土壤肥料、信息快递等。读者对象为从事科研、农业推广、农业管理人员和院校师生。有投稿需求的作者,可以直接与期刊天空在线编辑联系。

  鱼类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湿地水生无脊椎动物、藻类、水草或其他鱼类为食[6-8],并为湿地水鸟等动物提供食物[9],是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标志物种之一[10-11]。为深入了解鄱阳湖湿地这些内湖鱼类物种资源特征,选取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内湖为样点进行调查,对其物种多样性及性状进行采集,分析样品渔获物的经济收益,为鄱阳湖湿地渔业资源管理、保护及其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第一手基础研究资料,目前尚未见对南矶湿地内湖鱼类研究的研究报道。

  1材料与方法

  1.1样点概况

  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区间为116°10'24″~116°23'50″E、28°52'21″~29°06'46″N,以下简称“南矶湿地”)成立于2008年,是长江中下游流域内一个年轻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是鄱阳湖区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3.3万hm2[1,12]。据调查[1],南矶湿地保护区境内共有20多个蝶形“堑秋湖”内湖,主要集中在保护区南部南矶乡境内,是周边渔民主要的渔业生产地理单位,也是鄱阳湖区湿地典型的内湖,其鱼类种群资源状况有一定的代表性。

  1.2样品采集

  采用野外实地调研和实验室研究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野外实地调研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期间到南矶湿地试验区境内的典型内湖(样点见图1,三角位样点位置)调查取样。调查期内每个样点通过采集渔民湖区拖网捕捞、放水作业等渔业形式的渔获物随机采集3次样品,初步处理后带回实验室进行深入研究。所有样品整体鉴定,并进行数量、体长、体质量等可量可数性状的基础数据采集,数据精确至小数点后2位。

  1.3样品分类鉴定及属性判定

  鱼类的分类鉴定,中文名和学名的确定是依据最新的鱼类分类学资料,主要参考《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鱼类》[12]、《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鲤形目》[13-14]、《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鲇形目》[15]、《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鲱形目》[16]、《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鲈形目》[17]。鱼类地理区系及生态类型的确定主要参考相关文献中划分[18-19]。

  1.4鱼类物种多样性分析

  以鱼种的个体数占鱼类群聚的10%以上者定为优势种[20]。鱼类的物种多样性评估主要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参考相关文献[21]按以下公式计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diversityindex,简称H'):H'=-∑(PilnPi);Pielou均匀度指数(evennessindex,简称J'),J'=H'/lnS;Simpson优势度指数(dominanceindex,简称D),D=1-∑(Pi)2。

  式中:S表示物种数;物种相对丰度Pi=ni/N,ni为种i的个体数,N为样本的总个体。

  1.5鱼类样品收益分析

  调查当地渔民渔获物交易行情,掌握其间各种类鱼的平均市场价格(元/kg),基于此对采集的不同类型鱼类样品进行当时交易市场价格下收益组成,了解鄱阳湖内湖渔业经济的现状。

  2结果与分析

  2.1样品组成及分析

  本次调查采集的鱼类样品隶属于4目8科29种(表1),占鄱阳湖区现有鱼类物种数记录的21.64%[22],累计个体1065尾,质量为40025.25g。其中,鲤科鱼类物种最多,总计21种,占鱼类物种总数的72.4%;科、鲇科、鲿科、塘鳢科、鳢科、刺鳅科鱼类各1种,各占3.4%;科鱼类2种,占6.9%。

  鱼类物种个体数量组成比例显示,鲫鱼、鲤和3个物种数量较大,共计957尾,分别占总样品数的55.02%、12.02%、22.82%,均超过10%,是该区域的优势种。油次之,占3.66%。此外,红鳍原鲌占0.75%,鳊、麦穗鱼、鲇和黄颡鱼各占0.56%,“四大家鱼”共0.47%,其他鱼类合占2.98%。

  2.2地理区系属性分析

  经查询和分析,本次样品鱼类所属地理区系大致由如下4个复合体组成。

  2.2.1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我国平原区系复合体在第三纪上新喜马拉雅山升高,我国平原河流的季风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样品鱼类有19种属该区系,约占种数的65.5%,主要代表种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鳡、花骨、鲌类、、鲂和鳊鱼类等。

  2.2.2南方热带区系复合体该区系是在第三纪始从印度平原迁移到我国来的。样品鱼中属该复合体鱼类4种,有黄颡鱼、沙塘鳢、乌鳢和中华刺鳅,占总数的13.8%。这类鱼大多不善游泳,因水中氧气不足,故许多种类形成了辅助呼吸器官。有些种类生有鳍棘如黄颡鱼,防止其他凶猛动物侵袭。

  2.2.3古代第三纪区系复合体采集记录到古代第三纪区复合体物种数为5种,都是一些常见种,分别为麦穗鱼、鲤鱼、鲫鱼、鲇鱼和鳜鱼,约占总数的17.2%。

  2.2.4海水区系复合体海水区系复合体主要为一些洄游性鱼类,也有少量海水鱼类。本次采集到1种刀鲚,约占总数的3.4%。

  2.3生态类型属性分析

  根据鱼类生活史各个阶段洄游和栖息习性的水域环境条件的差异,样品鱼类所属生态类型大致可分为如下4种类型。

  2.3.1湖泊定居型鱼类湖泊定居型鱼类的繁殖、生长和越冬等一般都在湖泊中进行,不做有规律的洄游活动。本次共采集到18种湖泊定居型鱼类,占种数62.1%。主要有、鲤鱼、鲫鱼、红鳍原鲌、团头鲂、黄颡鱼、鳜鱼、乌鳢等。

  2.3.2江湖(河)洄游性鱼类这类鱼的亲鱼在江河中产卵繁殖,卵顺水漂流发育,幼鱼会随着洪水进入沿江饵料丰富和生物丰富的附属水体中摄食生长发育。属于这类鱼的主要有属于“四大家鱼”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和鳊、油等,共计9种,占总种类的31.0%。

  2.3.3河海洄游性鱼类在江河或湖泊中繁殖,到海洋中成长,或者在海洋中繁殖,到江湖中成长,这类鱼是有规律性地在河与海之间进行洄游活动。此次记录到此类型的鱼类只有刀鲚1种,占总数的3.5%。

  2.3.4山溪(河流)性鱼类山溪(河流)性鱼类栖息于溪流中,只采集到的斑鳜这1种属于这个类型,占总数的3.5%。

  2.4鱼类物种多样性

  由表2可知,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1.41,据该指数等级评价标准[23](表3),鱼样品所在内湖鱼类群落多样性处于一般状态;Pielou均匀度指数作为衡量群聚中每种鱼的个体数分配均匀的程度,当数值为1时群聚的物种个体分布达到了最大均匀性。Pielou均匀度指数J'=0.42,这表明此次调查的鱼类物种个体分布的均匀性中等偏下;Simpson优势度指数反映各物种种群数量的分布情况,指数值越大表明群落内物种的数量分布越不均匀,优势种的地位越突出。Simpson优势度指数D=0.63,表明该湿地内湖鱼类群落的是存在几个相对显著的优势种群(鲤鱼、鲫鱼、等)。综合3个指数整体看来,样点的鱼类物种多样性现状不佳。

  2.5样品鱼的经济收益

  调查统计显示(图2、图3),此次样品渔获物中收益贡献比重最高的是鲫鱼,高达29.53%,其次是鲤鱼,收益比重为18.12%;乌鳢的收益比重13.52%;湖区传统经济鱼类“四大家鱼”的全部收益贡献为11.14%;鳜属(鳜鱼和斑鳜)的市场价格最高,达60元/kg,收益比重为9.63%;其他经济鱼类如鳊鲂类、黄颡鱼收益比重分别为1.55%、1.26%。

  样品中小型低值鱼类(、油、麦穗鱼和棒花鱼等)的市场价格不高(≤6元/kg),质量为2581.59g,占总质量比例的6.45%,收益比重仅有2.77%。实地走访调查了解到的渔民处理销售渔获物的方式是:将鱼捕捞上岸后立即按种类、大小分拣开再销售。调查发现,捕捞上岸的渔获物,如个体很小,呈鱼苗状,不论种类全部按照小型低值鱼类交易。本研究统计是只按照种类分类,未考虑鱼类大小。因此,在实际的渔民收益组成中廉价的小型低值鱼类总质量占比会更高,而导致渔民们的总收益会更低。

  3结论与讨论

  3.1湿地内湖鱼类资源现状

  南矶湿地内湖鱼类在物种和个体数量上主要以鲤科鱼类为主,地理区系多样,生态类型丰富。其中鲤鱼、鲫鱼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总质量上依然占据一定优势,同时也是湖区渔业产值贡献最高的2种经济鱼类。这与鄱阳湖“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水文特点有关系,枯水期时湖滩草洲的草得到了生长,洪水期湖草被淹,而鲤鱼、鲫鱼产下的鱼卵须要附着在这些湖草上,成为了鲤鱼、鲫鱼卵良好的附着基和幼鱼育肥场,因而促使鲤鱼、鲫鱼种群的繁衍生长,有学者因此专门建议在南矶湿地建立鲤鲫种质资源库[24];小型鱼类,如、麦穗、棒花等虽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但由于体型过小总质量占比并不大;本次调查中“四大家鱼”物种数量明显偏少,这种现象与其他文献报道结果[22,25]一致,据分析这与入湖的五大河流中的涉水工程影响下四大家鱼产卵场遭到破坏和变迁有关[22]。

  3.2内湖渔业模式对鱼类资源的影响

  总体来看,鱼类个体规格小型化、低值化现象严重。从样品数据来看,个体各鱼类物种的平均体长范围为7.00~44.35cm,总样品平均体质量仅为37.58g。主要的经济鱼类的小型化现象也明显,比如鲤鱼平均体长和体质量分别只有15.28cm和102.86g;鲫鱼则更小,平均体长和体质量分别只有9.99cm和41.69g;其他如红鳍原鲌的平均体长只有17.89cm,平均体质量只有94.3g。究其原因,与鄱阳湖内湖的“堑秋湖”渔业模式有很大关系。调查中也发现,湖区渔民、各内湖经营者为了获取最大利益,每年在枯水季节内湖持续放水,涸泽而渔,在其他水域也是高密度渔网滥捕,渔获物无论大小多少全部被内湖承包者或渔民收获。各类小型低龄渔获物也是作为保证其经济利益(收益贡献率2.77%)的商品被低价(6元/kg,甚至更低)卖到加工或者特种动物养殖企业。长期的滥捕酷渔必然导致鄱阳湖内湖鱼类种群个体规格衰退,进而导致低值化,最终影响着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3保护湿地鱼类资源的措施

  笔者认为,南矶湿地作为鄱阳湖流域重要鸟类保护为主的保护区域,同时也是重要的渔业湿地,鱼类也是重要的湿地物种,须要在鸟类保护的同时一并考量。南矶湿地保护区曾经创造性地开展“点鸟奖湖”措施[26-28],为抑制掠夺式渔业捕捞方式与冬季候鸟保护找到了共赢的新路子,效果显著,在相应的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值得推广和坚持。与此同时加强湿地内湖鱼类生态、繁殖等多方位的基础研究,为科学地开展湿地内湖鱼类资源的保护积累第一手研究依据。

  此外,基于目前鄱阳湖湿地内湖渔业发展与湿地物种保护持久矛盾的现实,在整个鄱阳湖区禁渔期的保护基础上开辟湿地鱼类生境保护区域、在非禁渔期限定捕捞规格、实施内湖渔业补贴等措施都值得尝试。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