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乡村振兴背景下边疆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审视及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21-07-26所属分类:农业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滇西边疆农业发展越来越呈现出有力的发展后劲。但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还存在农户生态意识淡

  摘要: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滇西边疆农业发展越来越呈现出有力的发展后劲。但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还存在农户生态意识淡薄、农业生产规模不显、生态产业带动不强、生态农技人才不足等现实问题,这主要是传统粗放型农业经营模式、农村人口整体素质不高、基层组织引导不到位等因素引起的。据此提出树立生态农业理念、加强生态产业建设、推进农村生态旅游、加大政府生态农业投入等对策建议,对于恢复与重建一个有利于边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普惠式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乡村振兴背景下边疆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审视及对策探讨

  关键词:乡村振兴;生态农业;产业建设

  滇西边疆地处横断山系纵谷区,以高原山区为主,自然条件复杂,区域差异显著。受经济发展程度和文化水平的制约,滇西边疆地区农业环境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信息交流显著不对称,农户在对当地农业生态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总体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多数停留在认知不足的区位上,边疆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需进一步恢复与重建。为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2020年考察云南时关于“加快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重要讲话精神,致力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探讨边疆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这些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因而,需致力加强边疆地区生态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

  1 边疆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户生态农业意识淡薄,制约了乡村振兴

  滇西边疆地区平均海拔1900m,95%以上属于高原山地,雨季降水量分布不均,水土流失大。农业生产多呈现面积小规模、单户的传统农业、兼业农业、老龄农业,人们受传统生活方式和传统农业经济的影响,对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认识不足,过多注重农业产后的短期行为。从人口分布看,滇西边疆地区人们多聚居于坡地,可耕作地相对较少,人口的增长、开发强度、频度的加大与可供农业利用的现实之间产生极大矛盾,出现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家庭生活污染物随意排放、农膜农药化肥超量施用、乱砍滥伐生态林、散养牲畜家禽排泄物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生态意识淡薄造成这种掠夺式传统农业耕作方式极大地破坏了农业生态平衡,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快速发展。

  1.2 农业生产规模不显,挫伤农户生产积极性

  边疆农业生产呈现规模小而分散的局面,品牌效应难以形成,缺乏整体品质竞争力,加上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农民多属文盲或半文盲,对科技兴农的成果转化利用明显不足。农业执法监管对于部分低素质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频繁使用农药化肥、水质污染、破坏植被林的行为往往面临追责难问题。同时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投入较低,且只让使少部分头脑“活络”的人受益,多数村民实际收益状况并不佳。分散的农业产业结构使得农业、林业、旅游业生产无法形成高质量的规模效应,挫伤了农户扩大农业规模经营的积极性。

  1.3 生态农业产业带动不强,限制农业品牌张力不显

  近几年来,滇西边疆农业企业、民族药业、畜牧业、观光旅游农业等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这些发展起来的专业农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基地化等程度不高,“农业工人”吸纳数量少,农业产业带动作用有限。且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不够,产业链条短,在附加值较高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农业技术、信息服务业、产品营销等农业生产经营程度低。农业生产经营的自发性和经营机制不健全,使涉农产业无法有效地抵制市场风险,生态农产品品牌效益张力明显不足。

  1.4 生态农业技能人才缺乏

  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加强土地利用、人才培养、特色产品、农业技术与信息等资源整合,还需要实施良种培育、土地耕作、土壤改良等农业技术攻关,支持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滇西边疆地区的地理区位造成交通发展参差不齐,远离发达的中心城市,对先进农技人才的吸引力弱。同时,边疆农业缺少推进经济发展的项目支撑,农村剩余劳动力中“老龄化”“妇女化”“空心化”现象凸显,农业专业技能水平普遍不高,更缺乏有关生态、经济、文化方面的专业知识,制约了边疆农业科技利用的生机和活力。

  2 边疆生态农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粗放式的农业经营模式的偏利性影响

  边疆农户生态意识淡薄,农业生态环境脆弱,主要原因在于传统农业的粗放式经营。滇西边疆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单一,一家一户的家庭经营模式仍占据着农业发展的大多数,对耕地重用轻养,片面追求农业资源的短期效应与经济效益最大化,农业生产质量与效益不高;对林地重采伐轻培育、毁林建房搞旅游,加剧水土流失;对山坡草地粗放经营及过度放牧,致使植被及生态环境发生改变;对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畜禽污粪资源化、秸秆农膜的回收与利用、农药化肥的合理施用等科学施用还没有得到实现。农户粗放式的农业经营模式的偏利性对边疆农业的持续发展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2.2 农业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边疆地区农业生产规模不大,生态农业效益不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经营人口整体素质不高。滇西边疆城市主要涉及德宏、保山、临沧、普洱4州市13县(市),人口达360万,主要青壮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7年,大多数是小学文化程度,普遍没有接受过中等高等教育。文化层次低的农民不愿花费更多的资本和时间去接受生态农业方面的培训,导致农民生态农业发展技能水平偏低。较低的人口素质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滞阻了滇西边疆地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推广与发展。

  2.3 政府对农业的开发利用投入不足

  生态产业与科技农业对生态农业带动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对农业的有效开发与管控不足,在于资金投入和宏观决策机制的不健全。边疆基层政府财政收入来源有限,对生态产业、特色农业项目、龙头企业等的扶持力度往往捉襟见肘,对灾害农业生产要素和资料的供给、病虫害的预防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风险预测等方面也投入不足。再者,滇西边疆地区因山高坡陡,农户居住分散,管理监督缺位,乱砍滥伐、环境污染、植被破坏、耕地错用等现象时有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态环境的开发利用。

  3 边疆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树立生态农业理念以提高乡村振兴认识

  乡村振兴步伐缓慢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在于农户让农业生产处于简单的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能量交换之中,没有把自己从传统的自然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引导出来,故需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推进。

  3.1.1 更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理念 生态优势是绿色边疆的最大后发优势,农户要积极转变传统农业的耕作理念,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富民兴边的重要抓手。

  3.1.2 改进现代农业发展方式 一方面普及和深化测土配方施肥知识,采取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土壤改良方式;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先进施药机械,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减少农业内源性污染。

  3.1.3 调整农业科学种养结构 根据边疆地区海拔高度、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等的具体实际,调整基本粮食、经济作物、畜牧水产等不同产业的科学种养结构,全面提高生态农业综合效能。

  3.1.4 积极开展对坡地的综合治理 山顶继续绿色生态草木植被覆盖,坡地充分发展茶园、果园、坚果、苗圃等经济农业;平缓地发展特色种养与加工、休闲农庄、稻蔬种植等项目,形成粮、林、果、草、菜、畜、渔科学的生态型配置,促进乡村坡地有效治理。

  3.2 以生态产业促进农业效益显著提升

  3.2.1 积极推行家庭生态农业庄园模式 边疆山区农业资源收入有限,农村存在一定数量的无力耕作或运营的土地或撂荒地,农村“能人”可积极进行山地承包、田地流转或集约经营,推出农家特色“土菜”、地方民居、特色农产品售卖、农家旅游等农业庄园生态模式,努力使“小庄园”变为“大农场”,培育出更多“家庭农业庄园”或“庭院农场”,以服务生态农业高效发展。

  3.2.2 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共赢联结作用 农业是弱势产业,可加快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同业型、同域型、差异型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在规模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等方面的共赢作用,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模式,以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适应和风险问题。

  3.2.3 多方培育农业产业深度融合新路子 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为契机,出台相关农业产业政策,积极培育一批有辐射带动力、有市场竞争力的生态农业企业,突出农业企业在生产性服务、乡村生活性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发挥农业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注重培养新时代新型农民,帮助搭建农村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实现乡村农业与地区文化、旅游康乐、绿色品牌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3.3 积极打造山水人城的旅游之路

  3.3.1 加强乡村旅游策划宣传力度 各个地区根据自身的农业优势、自身所拥有的产业以及地区所拥有的各种条件来进行农业生态旅游总体规划,注入农业自然休闲旅游、农家旅游教学培训、农村特色文化旅游等多个概念,充分利用微信群、QQ 群、新媒体、抖音等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绿色生态的短视频开展旅游宣传,架构好农村与城市间山水人城互联互通的宣传桥梁。

  3.3.2 积极完善生态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离不开资金投入,基层政府在政策上进行扶持,扩大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加大乡村道路、公共卫生间、停车场、民间食宿、垃圾处理等相应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为生态旅游在行、吃、游、住、乐、购等创造良好的绿色发展新篇章;积极发展特色花卉、绿色蔬菜、农瓜水果、牲畜家禽等主导产业与多元消费模式,创造出更加新颖、更加奇特的农业生态旅游观光效果。

  3.3.3 争创特色农业旅游品牌 推进荒山荒地治理,加快绿化林、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发挥绿化本身的自净功能,大力打造农业旅游生态生产生活天然“氧吧”;切实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打造优质、生态、健康、安全农产品生产旅游基地创建,确保农业生态旅游的原生态安全;加快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认证,让边疆生态农产品占领更多旅游市场份额,提升生态旅游环境的持久承载力。

  3.4 加大投入以发挥基层政府的指导作用

  3.4.1 加大生态农业项目资金投入与补贴力度 基层政府统筹整合乡镇财政涉农生态项目资金,健全监督机制,落实项目补贴与税收减免,不断创新生态农业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同时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发挥信用社、农业银行、企业联合、社会资金等多方作用,为生态农业投入保驾护航。

  3.4.2 科学规划农业生产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 基层组织统一编制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积极保护清洁饮水和灌溉水源,管控生活污水及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引导发展畜-沼-果(林、茶、菜)-田(稻、鱼)生态循环生产模式,推进秸秆还田还地的全量化利用,以恢复和提高农业资源环境的天然生产能力,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卫生。

  3.4.3 有效推进科技农业振兴之路 创新人才引进政策,为专业农技人才在生活保障、工资待遇、子女上学等方面解决后顾之忧,以便于农业科技人才留在农村服务于农村,积极加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在农业资源要素整合、劳动力分配、良种培育、作物嫁接、污染防治、节肥减药等方面加大科技服务培训与指导,培养一批批涉农“新骨干”与“土专家”,真正让农业科技和农业人才渗透于田间地头,积极推进科技农业振兴新路子。3.4.4 加强执法检查监督以促进生态农业健康运行 一方面加强执法检查,对乱砍滥伐、非法耕种、污染排放等破坏农业环境的行为加强打击力度;另一方面采用市场经济手段,发挥农户、合作社、企业在绿色农产品与食品开发方面的主体功能,做好市场检验和标准论证,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论文作者:周茂春

  相关期刊推荐:《现代化农业》(月刊)创刊于1979年,是由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主办的农业刊物。设有:经营管理、专论综述、成果应用、引进消化、试验研究、实用技术、维修改造、问题讨论等栏目。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