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 ——以甘南高原为例

发布时间:2021-12-29所属分类:农业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气候变化作为人类当前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已对生态脆弱区农户生计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明确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对于制定有效的气候变化适应政策非常关键。以甘南高原为研究区,基于人户调查数据,构建了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度指数.分析了甘南高原农户的气候变化

  摘要:气候变化作为人类当前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已对生态脆弱区农户生计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明确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对于制定有效的气候变化适应政策非常关键。以甘南高原为研究区,基于人户调查数据,构建了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度指数.分析了甘南高原农户的气候变化感知特征,并采用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气候变化感知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 (1)甘南高原农户对气温变化的感知能力强于对降水变化的感知,并对近期发生的、规模较大、影响较严重的极端天气记忆较深:(2)农户对气候变化的严重性及可能性感知较强烈,感知到的适应成本与适应功效也较高,但感知到的自我效能较弱,其气候变化严重性、可能性、适应功效、自我效能及适应成本感知度指数分别为3.76、3.34、3.43、2.85、3.53,且农区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风险感知与适应感知均最强,半农半牧区次之,纯牧区最弱;(3)气候变化信息、农户的客观适应能力、农户对社会话语的信任度、适应激励均会影响农户的气候变化感知,其中,适应激励为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其与农户的气候变化适应功效感知、自我效能感知均呈正相关.而与风险感知、适应成本感知呈负相关。最后,针对如何提高农户气候变化感知的准确度,增强农户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 ——以甘南高原为例

  关键词:甘南高原;农户;气候变化;感知;适应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社会及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致使人类生产及生活面临巨大的风险与挑战,探索有效的适应策略及适应模式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1]。感知作为人类能动响应气候变化的基础,不仅影响着公众对适应策略的选择。更影响适应政策与适应计划的执行效果[2’3],对人类的气候变化适应行为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以自然资源为生计基础的农户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弱势群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尤为严重.他们不仅是气候变化的直接感知者,更是适应性行为的选择者和受益者[4],知晓农户的气候变化感知特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们所采取的响应行动,并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适应政策。

  气候变化感知对适应行为如此重要,故从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以来,众多学者进行了公众对气候变化感知的研究[5]。为了阐释气候变化感知与适应的关系,Gmthmann和Patt[6]建立了个人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社会认知模型;Kroemker和Mosler[7]基于气候变化风险感知与适应选择,提出了气候变化适应理论模型;sander[8]结合认知、经验和社会文化因素,提出了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心理模型;Bmdy[9]等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分析技术测量了受访者的预期气候变化风险感知,并绘制了气候变化风险感知地图。已有研究也发现.农户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很高,通过对气温、降雨、谷物生产条件改变的观察,可获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但这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1叫;多数农户能准确的感知到近年来气候趋势及极端天气的变化,但因受到个体客观背景环境的影响,一些农户的感知结果较为模糊[11。131;同时,农户对近期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及短期气候变化趋势的感知更清晰、准确,并常依据近期气候变化感知来判断较长期气候变化趋势[14。15I;此外,农户对气候变化发生原因的认知较浅显,并将气候变化主要归因于城市建设、车辆增加、大气污染、工业排放废气等”·16],却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感知较深刻,部分农户还意识到了气候变化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17J8I。这些研究不仅带来了有关气候变化感知的新观点,而且加强了对适应性响应认知要素的理解。但目前,对气候变化感知的形成关注较少,需进一步了解影响气候变化感知的关键因素,辨明各要素在气候变化感知形成中的作用。

  甘南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缘,高寒阴湿,属于典型的高寒生态脆弱区,不仅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更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19。驯。气候变化已对该区农户生计造成严重的影响,农户能否有效地适应气候变化直接关系到该区的可持续发展,更影响到黄河上游乃至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态安全。辨明甘南高原农户的气候变化感知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助于筛选有效的气候变化适应策略、制定切实可行的气候变化适应政策,这对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减缓与适应都非常关键。为此,本文基于农户调查资料,构建了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度指数,分析了甘南高原农户的气候变化感知特征,并利用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气候变化感知的关键因素,旨在为高寒生态脆弱区制定有效的气候变化适应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1研究区

  甘南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大部分区域海拔3000—3600m,气候寒冷湿润,年均温普遍低于3℃,年均降水量在400—700mm之间,植被以高寒草甸、灌丛和山地森林为主,水系发达,黄河干流、洮河、大夏河3条河流在该区的流域面积达3.057×104km2,多年平均补给黄河水资源65.9×108m3,从而使该区不仅成为黄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补给区,而且成为青藏高原“中华水塔”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其蓄水、补水功能对整个黄河流域水资源调节起到关键作用。然而,近年来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交互胁迫下,草地资源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损失、水源涵养能力下降,致使该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锐减,严重影响了黄河流域、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生态安全。

  甘南高原内部分异明显,依据自然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及农业生产特征[21|,可分为纯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3个农业生态区(图1)。其中,纯牧区农户生计以畜牧业为主,畜牧业产值占该区农业总产值的86.62%,农民人均纯收人为5296元,畜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52.05%,玛曲县该比例更是高达75.77%,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98.88%;半农半牧区农户农牧业兼营,种植业与畜牧业产值分别占该区农业总产值的56.78%、 23.06%,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07元,种植业、畜牧业及工资性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32.46%、23.36%、22.56%;农区农户生计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产值占该区农业总产值的51.16%,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384元,种植业及工资性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23.64%、38.93%。

  2数据来源及方法

  2.1数据来源

  2014年7月.课题组采用调查问卷、观察法、小型座谈会等参与式农村评估(PRA)工具在甘南高原进行了农户调查,以获取研究所需的数据及信息。入户调查中,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受访农户,由于甘南高原地域辽阔、农牧民居住分散,访谈难度较大,共抽取37个乡548户,收回有效问卷539份,问卷有效率为 98.4%.其中纯牧区186份,半农半牧区168份,农区185份。受访户户主的平均年龄为43.24岁,平均务农年限为24.15a,平均家庭规模为5.52Ⅳ户,劳动力数量为3.2Ⅳ户,人均年收人为5976.15元。农区、半农半牧区、纯牧区受访户的劳动力文化水平依次降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重分别为36.16%、59.72%、 68.24%。虽然受访农户数量较少,但将其特征与2013年甘南统计年鉴资料对比发现,样本可以反映研究区农户的基本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表1)。

  气象数据来自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http://cdc.cma.gov.cn/home.do)的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包括甘南境内的玛曲(102.4。E,33.59。N)、合作(102.9。E,34.99。N)及临近甘南的临夏(102.98。E, 35.500N)、岷县(104.10E,34.260N)共4个站点1983—2013年的平均气温及降水资料。

  2.2问卷设计

  Grothman和Patt[61基于心理学与行为经济学提出了个人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社会认知模型(MPPAcc, Model of Private Pmactive Ad印tation to C1imate Change),它在气候变化风险感知的基础上,融人了以往研究所忽视的适应能力感知,将个人的气候变化感知分解为风险感知与适应感知,其中,风险感知包括可能性感知 (对未来气候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感知)和严重性感知(对气候变化影响程度的感知);适应感知包括适应功效感知(对适应行动预期结果的感知)、自我效能感知(对自己实施或执行适应行动的能力的感知)及适应成本感知(对执行适应行动预期成本的感知),从而能更好地解释个人的气候变化感知特征,该模型已在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基于MPPAcC分析框架,结合预调查中对村社干部及农户的访谈,设计了农户的气候变化感知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农户的基本情况,包括户主年龄、务农年限、受教育程度、生产方式、家庭收支状况等;(2)农户对气候变化趋势与极端天气变化趋势的感知,包括对近30年来气温、降水变化趋势以及当地频发的暴雨、暴雪、冰雹、干旱等极端天气的感知;(3)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风险感知,包括对气候变化的严重性感知和可能性感知;(4)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感知,包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功效感知、自我效能感知和适应成本感知。

  2.3气候变化感知度的测量

  为了定量分析甘南高原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的差异,特引入气候变化感知度指数。基于MPPACC分析框架,将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风险感知(包括严重性感知和可能性感知)及适应感知(包括适应功效感知、自我效能感知及适应成本感知)作为测度指标。计算农户的气候变化感知度指数时,首先对农户的各类气候变化感知度赋值,再将不同区域农户的各种感知度加总平均。

  2.4农户气候变化感知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本文在SPSS 17.O环境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影响农户气候变化风险感知及适应感知的因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是有多个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揭示被解释变量与其它多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3结果与分析

  3.1农户对气候变化趋势及极端天气的感知

  3.1.1农户对气候变化趋势的感知

  近30年甘南高原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倾向率为0.5℃/10a(图2)。有79.96%的受访户准确地感知到了气温的升高,与实际情况相符。其中,农区农户对升温的感知最准确,半农半牧区次之,纯牧区最低,感知到气温升高的受访户比例依次为84.86%、80.36%、74.73%。访谈中,大部分农户提到他们主要根据穿衣多少、取暖的早晚、河流解冻及户外结冰时间、牧草返青及谷物种植时间等判断气温是否升高,部分农户还提到他们时常从手机、电视等中听到全球变暖的消息,这些信息都加剧了农户对当地气温升高的感知。

  近30年甘南高原降水总体呈微弱的上升趋势,倾向率为5.1mn∥10a(图2)。农户对降水变化的看法不一,且对降水增多的感知不明显,仅有36.92%的受访户准确地感知到这一事实,其中,半农半牧区准确感知到降水增多的受访户最多,纯牧区次之,农区最少,感知到降水增多的受访户比例依次仅为41.67%、38.17%、 31.35%。可见,甘南高原多数农户对降水变化趋势的感知不准确,与气象数据出现偏差。

  3.1.2农户对极端天气的感知

  近年来,甘南高原极端天气频发且危害严重,有51.58%的受访户认为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呈增多趋势。其中,认为暴雨增多的受访户比例高达72.17%(半农半牧区77.38%、纯牧区69.89%、农区69.73%),其次是暴雪、冰雹、干旱,持“增多”观点的受访户比例依次为47.68%、43.60%、42.86%。由此看出,暴雨已成为当地农户感知最强的极端天气事件,事实上,甘南高原近30年的强降水量及发生频次均呈增加趋势,增幅分别为 42.41mⅡ∥10a、1.06d/10a.可见,农户对暴雨增加的感知与实际情况较为相符。访谈中,很多农户指出暴雨通过毁坏作物、农田、牲畜、房屋及道路等对其生计造成了巨大损失,舟曲县的农户更强调了由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对他们的财产乃至生命安全造成的极大威胁。此外,农户对近期发生的、规模较大、影响较严重的极端天气记忆较深刻,而当问及时间久远或规模较小的极端天气时,他们往往表示记不清楚,甚至已经忘记。访谈中,很多人对2013年9月甘南的冰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3亿元)记忆很深,玛曲县大多数受访户对 2009年7月该县发生的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9938亿元)印象深刻,舟曲县受访户则对2010年8月该县发生的强降雨和由其引发的特大泥石流灾害(此次灾害造成两万多人受灾,使当地经济发展受到重创)记忆犹新。

  3.2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风险感知

  甘南高原农户对气候变化的严重性感知较强,感知度指数为3.76,有62.99%的受访户认为气温、降水的变化及极端天气的增加对其生产及生活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其中,农区农户对气候变化的严重性感知最强,半农半牧区次之,纯牧区最低,感知度指数依次为4.05、3.63、3.57,认为气候变化严重影响其生计的受访户比例依次为74.05%、57.8%、56.55%。其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甘南高原气温明显升高,暴雨、暴雪、干旱、冰雹等极端天气频发,且超载过牧、滥采滥挖、过度砍伐等不合理活动的强度增大,二者叠加,放大了气候变化对农户生计的冲击,从而增强了农户对气候变化的严重性感知。

  甘南高原农户对未来气候进一步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感知也较强,感知度指数为3.34,有41.56%的受访户认为未来气候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极大,仅有15.4%的受访户认为未来气候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较小。其中,农区农户对气候变化的可能性感知最强、半农半牧区次之、纯牧区最低,感知度指数依次为3.46、3.41、3.16,认为未来气候极可能发生变化的受访户比例依次为48.81%、46.31%、30.29%,而认为未来气候发生变化可能性较小的受访户比例分别仅为9.1%、18.75%、18.64%。

  3.3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感知

  甘南高原农户感知到的气候变化适应功效比较强,适应功效感知度指数为3.43,有47.68%的受访户认为采取措施能够减缓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认为不能减缓负面影响的受访户比例仅为13.73%。其中,农区农户对气候变化适应功效的感知最强.半农半牧区次之,纯牧区最低,感知度指数依次为3.82、3.24、3.20,认为采取措施能够减缓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的受访户比例依次为69.19%、37.63%、35.12%。可见,在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下。农户总是会主动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规避气候风险,且对所采取措施的实施效果较为认同。访谈中。大多数从事种植业的农户反映调整农时及增加灌溉是他们采取最多且效果最好的适应措施,而多数牧户则表示减少牲畜及提前转场最为有效。

  甘南高原农户感知到的气候变化自我效能比较弱,气候变化自我效能感知度指数仅为2.85,仅有16.7%的受访户认为自身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其中,纯牧区农户感知到的自我效能最弱、半农半牧区次之、农区最强,感知度指数依次为2.74、2.89、2.9,认为自身适应能力较强的受访户比例分别仅为12.5%、17.2%、20%。总体来看.甘南高原农户对自身适应能力缺乏充分的信心,与其风险感知强度存在一定反差。

  甘南高原农户感知到的气候变化适应成本比较高,适应成本感知度指数为3.53,55.84%的受访户认为适应气候变化需要很高的成本。其中,农区农户感知到的适应成本的最高,半农半牧区次之,纯牧区最低,感知度指数依次为3.75、3.58、3.26,认为适应气候变化需要很高成本的受访户比例依次为70.27%、56.55%、 40.86%。访谈中。大部分农户反映适应气候变化所需的成本比较高,购买饲料及农药化化肥、租用草场、引进新品种及新技术、完善农牧业设施等适应措施使其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家庭负担加重。

  3.4气候变化风险感知及适应感知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辨明甘南高原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风险感知与适应感知的关系,特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计算二者的相关系数(表4)。发现:(1)甘南高原农户对气候变化的严重性感知与可能性感知在o.0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气候变化对农户生产及生活的影响越严重,农户越会认为未来气候极有可能发生变化。 (2)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功效感知、自我效能感知及适应成本感知显著正相关,其中,适应功效感知与自我效能感知、适应成本感知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而自我效能感知与适应成本感知在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3)甘南高原农户的气候变化风险感知与气候变化适应功效感知、适应成本感知在0.0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但与自我效能感知在0.1的水平上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风险感知越强烈,越认同适应行动的有效性。同时,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风险感知越强烈,采取适应行动的预期成本也越高,农户对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越不自信。 ——论文作者:雒 丽1,赵雪雁1’,王亚茹1,张钦1,薛 冰2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