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明朝河南科举制度的特征及历史价值

发布时间:2018-02-10所属分类:文史论文浏览:1

摘 要: 明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巅峰时期,在明朝建立了完善的三级考试制度,也是根据地域的不同,实行了南北卷制度,有效平衡了地区之间的差异,创造了八股文,对后世的影响也十分深远。明朝时期河南的科举地位就开始下降,河南的进士在地域和时间分布上有一

  明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巅峰时期,在明朝建立了完善的三级考试制度,也是根据地域的不同,实行了南北卷制度,有效平衡了地区之间的差异,创造了八股文,对后世的影响也十分深远。明朝时期河南的科举地位就开始下降,河南的进士在地域和时间分布上有一定的不平衡性,河南武举人数较少,明朝时期科举制度仍然存在一些弊端,但是科举制度也为河南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河南学子刻苦研读,对当时的社会氛围有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明朝,科举制度,河南,历史意义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既定科目的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采用分科取士的方法,所以又叫做科举。科举制极大的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依靠血缘的世袭关系,打破了世族对官员和上层社会的的垄断,使得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可以通过考试进入社会上层,谋得一官半职,并获得施展自己才华和智慧的机会。

  一、明朝的科举制度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明朝时期是科举制度发生特大改变的时期,同时也是科举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明代对科举高度注重,所以科举办法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也超过了以往的朝代。明朝以前,学院的设立只是为科举培养人才的一个途径,但是从明朝时期开始,进学院成为了士子参加科举考试的必经之路。明朝时期科举制度作为封建国家选贤任能的制度,它对明朝封建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简而言之,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是对国家的政治文化制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普遍而深刻影响的一个社会文化现象。

  明朝时期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第一个台阶,乡试属于省一级别的考试,乡试“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乡试每逢子、午、卯、酉年的八月举行,由于在秋天举行,所以乡试在当时又被叫做“秋闱”,乡试在京城和各省城举行,由皇帝派遣的正、副主考官为主考人。参加乡试的考生都是通过本省学政事先考试的成绩优秀的秀才,乡试考中的人被称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举人们就取得了参与下一阶段考试即会试的资格。

  会试是明朝科举考试的第二个台阶,会试属于国家级别的考试,在明朝的科举中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了。会试是在每年的二月举行,所以会试在当时又被人们称做“春闱”.会试在京城的礼部举行,会试由礼部侍郎主持或由皇帝特派正、副主考官主持,会试后被录取的人都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贡士们获得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的资格。

  殿试也称廷试,是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最后一个台阶,殿试由皇帝亲自在宫廷大殿策问,参加殿试的考生是通过会试录取的贡士。殿试是在皇宫的奉天殿前,殿试由皇帝亲自担任主考,殿试考试的考试科目是策论,策论考察贡士们的实际能力,殿试考试后被录取的人被称为甲榜,第一名是状元,也叫殿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他们都会被皇帝给予相应的官职。

  南北分卷是指,明朝时期在举行科举会试的时候,将全国按照地区划分为南方和北方两个区域,会试考试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两个地区录取进士。由于元朝末年北方地区遭受了比南方地区更严重的战乱破坏,使北方地区本就落后于南方的教育遭受了严重的打击,所以明朝实行南北卷制度,实际上是为了照顾相对于南方而落后的北方考生,南北分卷也是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区别于其他朝代的科举制度的一个显着特征。

  明朝时期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会试头场都考的是八股文,八股文文体的格式收到极大限制,文章有八个部分组成,既: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八股文题目出资四书五经的原文,答题时必须用古人的语气,不可以自由发挥,成文时句子的长短,声调的高低也要对应。这种文章对考生的写作技巧有比较高的要求,所以八股文文章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明朝时期,为了科举考试,一般读书人把所有精力都花费在在八股文的写作上,这严重的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读书之人没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明末时期,着名的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二、明朝河南考科举制度的特点

  明朝时期河南在全国的科举地位下降。河南省位于中原地区,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先后有22个王朝曾把河南的城市作为都城,历史上河南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河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文化底蕴。唐宋时期河南进士的人数占全国进士总人数的17%左右,位居全国之首,到了南宋,随着都城往南方的迁移,南方经济政治的迅猛发展,而河南开始走向了衰退。到了明朝,河南中进士的总人数排全国第5位,科举地位有所下降。结合史料,我们可以分析到,明朝时期河南科举地位下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北宋覆亡以后,政治和经济中心南迁,河南不再是往日的中心。元末明初中原地带战乱不断,自然灾害频发,使得河南的经济政治实力不断没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原地区录取名额的减少,明初开科取士存在不公现象,所取的进士,绝大多数都是南方人,这使得北方学子收到严重打击,引起他们严重不满,进而产生消极情绪。

  明朝时期河南的进士在地域分布上有不平衡性。进士人数偏重于几个地区,明显形成了几个不同类型的科举人才带,比如:以祥符为中心包括祀县、郑州等地在内的人才带。这一地带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政治、文化重心地带, 明朝时期该地带的进士人数最多。其次是以洛阳为中心,东至禹州,西至陕州的人才带,洛阳素称“九朝古都”,自古以来贤才辈出,明代重臣如刘健等也多出自该地区。但是明代河南大多数县进士较少,有58个县共计不足10人。

  明朝时期河南进士在时间分布上也呈不平衡状态。河南举子在八十九科会试中考中人数最少的是永乐七年,只有唯州乔良一人,人数最多的是万历四十四年的43人,当时全国共取344人。随着经济的渐趋恢复,社会环境逐步安定,河南原有的文化优势显示作用,在永乐二十二年到正统四年,其比例有所上升,形成明朝河南进士数的高峰期。嘉靖年间,由于南方战乱不断,文化教育和科举考试受到干扰,这给中原的科场竞争造成有利条件,进士人数有所增加。由此可见,考中进士的多少,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而且与社会环境的安定与否存在着密切联系。

  明朝时期河南武举人数较少。由于重文轻武现象的广泛存在,明朝时期武举人没有之前的朝代多,并且他们主要分布在浙江、河北、安徽、江苏、山西、福建等省份。明朝时期,与其他省份相比河南的武举人数较少,在全国属于比较靠后的位置,这反映出明朝时期河南的重文轻武的思想较为明显。

  三、明朝河南考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虽然极大的禁锢了人民的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埋没了很多真正的人才,但是它对河南的雄厚的文化底蕴的形成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科举制度对推动河南的民风发展、道德教化、社会文化繁荣起着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为河南培养出大量人才。科举制与河南这个中原省份有着不解之缘,一大批河南的有志之士通过科举考试步入政途,他们在明朝的政界扮演者中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一代名臣于谦、史可法,着名将领铁铉、马文升等。这些河南人,经过科举的洗礼后,在中原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大量的影响中华文明和文化的优秀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为河南学子营造了积极求学的社会氛围。河南悠久的科举传统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影响着河南的学子们在科举这条路上前仆后继,寒窗苦读。科举不问出身,即使是底层的士子,只要考中,就能进入上层社会。为了出人头地,为了追求功名利禄,一大批士子刻苦攻读,积极求学,希望通过跃过科举的龙门,进入上层社会,光宗耀祖。正因如此,重视教育、崇尚科举的风气一直笼罩在河南这块土地上,在“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的文化氛围的激励下,河南千百万家庭教育子女一定要努力学习、自强不息,励志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科举这个龙门。明代采用八股取士制度,一直以来八股文以内容空洞、形式死板饱受后人诟病,然而我们不可否认,它却使得淳朴忠厚的河南人沉淀了循道立德的品质、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中庸辩证的思维理念。许多河南进士走向仕途后,依然两袖清风,成为后人为官的典范。

  参考文献

  [1]赵广华.明代河南科举与人才消长[J].河南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2]庞乃明,姬云锦.明代河南儒学与地方志. [J]中州今古. 2001(01).

  [3]郭林林.明清时期河南进士籍贯地理分布初探[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3(02)

  [4]冯海清.河南贡院与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结[J].兰台世界. 2008(18)

  [5]余扬.科举考试制度的社会功能再论[J].教育与考試. 2011(05)

  [6]任继愈.科举考试制度值得借鉴[J].炎黄春秋. 2005(11)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