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29所属分类:文史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摘要: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解读表面上来看大相径庭,实则具有相同的内核,都是从二元对立的观念论切入,排斥现实进入自身体系,正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批判的解释世界。马克思用现实的人代替抽象
摘要: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解读表面上来看大相径庭,实则具有相同的内核,都是从二元对立的观念论切入,排斥现实进入自身体系,正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批判的“解释世界”。马克思用“现实的人”代替“抽象的人”,对人的本质问题做出了现实的、历史的、实践的解答,以社会为方法论切入,为改变世界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人的本质现实的人社会视角实践
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将哲学的目光重新聚焦到人的身上,但在回答有关诸如“人的本质”等问题时只局限思辨的领域,将人看作既定的、直观的存在,而不是实践活动的结果,他们所解释的只能是“抽象的人”。
一、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理论
费尔巴哈以感性存在为出发点,提出认识的基础是感觉,思维产生于对象,这个对象就是自然和人。费尔巴哈否定上帝的存在,致力于对人的良心、理性、理智和爱等本质的恢复。他批判宗教,认为宗教是主谓颠倒的产物,强调对象化才是认识事物本质的正确方法。在费尔巴哈看来,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上帝的本质体现在人的本质上,自我的本质体现在他者那里,最高的他者即是上帝。
相关期刊推荐:《现代交际》杂志创刊于1987年5月,由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为吉林省社科类一级期刊,本刊集权威性、专业类、学术性为一体,被转载率及引用率较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读者遍布各级全国教育单位、企事业单位及各地高等院校和公用图书馆。
费尔巴哈把人作为感性对象,突破了唯心主义的包围,确定了唯物主义原则。任何东西的本质都是现实本质,人是对象性的存在,人的本质体现在他的对象,现实中找不到对象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是一种“反常现象”。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是同一的,现实中没有诸如良心、理性、理智、爱等本质的人也是反常的、个别的。由此可见,在费尔巴哈看来,作为感性对象的人只是直观的、抽象的、拥有肉体的人,没有任何社会关系,只有借助对象才可以存在。但在实际生活中,对象的缺失才是社会的常态。费尔巴哈贬低实践,在他看来日耳曼民族是哲学的民族,实践是犹太人利己的行为,是低劣的,与理论无关。感性世界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作为感性对象的人认识世界的方法是被动地接受,而不是靠实践去能动地改造。正因为如此,当现实世界与他所设想的理想世界发生矛盾时,他所做的不是通过实践使现实世界中的苦难消失,而只是在理论里兜圈子,试图用说教的方法来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费尔巴哈在现实中找不到拥有他所设定的良心、理性、理智和爱的人的存在,只好求助于感性直观,在直观理念中去实现良心、理性、理智和爱的人的本质,而在现实中只用例外或反常现象来无力地辩解。因此,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评判是一针见血的:“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没有把它当作感性的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1]137
二、鲍威尔“自由的人”的理论
正如费尔巴哈预设良心、理性、理智和爱作为人的本质,鲍威尔将“自由”作为哲学批判的前提。在鲍威尔看来,人应该是自由的,人应该有自我意识。人之所以不自由是因为人的思想中没有意识到“我是自由的”这一前提,只要人意识到“我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的,哪怕其身陷囹圄。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提到的:“青年黑格尔派……有这样一个信念,即认为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认为这种统治是合法的而加以赞扬。”[1]144作为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物的鲍威尔将“自我意识”无限抬高至统治者的地位,将人的自由问题归为认识论问题,不敢与现实进行接触。也许他意识到了现实对于自由的限定,因此始终局限于思想领域,不敢越过现实的雷池一步。
三、施蒂纳“唯一者”理论
施蒂纳也是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著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是建立在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之上的。费尔巴哈用人的本质代替了上帝的本质,完成了德国哲学由唯心向唯物的转变,但施蒂纳对费尔巴哈的理论却嗤之以鼻。在施蒂纳看来,费尔巴哈只是将宝座上的上帝换成了“人”这个自然的、抽象的概念,原来的“上帝统治人”变成了“人统治人”,前一个“人”是概念的人,后一个“人”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人。费尔巴哈所做的一切看起来推翻了上帝,打破了人们对上帝的盲目信从,实际上换汤不换药,高坐统治者的宝座的不论是上帝还是“人”,都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人受苦受难的根源。施蒂纳站在唯名论的立场上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实论,唯名论重视个体的存在,认为活生生的人才是真的,唯实论则追求概念不死,“人”这个概念性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施蒂纳认为费尔巴哈正是用“概念的人”这个“秘密警察”来控制和压迫活生生的人,让他们处在现世的水深火热之中。在此基础上施蒂纳提出了“唯一者”的概念,用来代替费尔巴哈“概念的人”。“唯一者”在施蒂纳那里是指没有任何社会符号的东西,没有现实性,没有社会性,与“概念的人”没有任何关系,因而不受“概念的人”的压迫,这与尼采的“超人”类似,都是理念中的人。因此,施蒂纳常被认为是无政府主义者或者虚无主义者。施蒂纳预设了“唯一者”作为人的本质,同鲍威尔一样陷入预设论的思维定式,将人的本质问题归为认识论问题,人之所以不自由是因为人的思想中没有意识到“我是唯一者”这一前提,只要人意识到“我是唯一者”,人就是自由的。
四、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生成的实践哲学,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没有离开过社会抽象地谈论个人,正是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与以往的旧哲学划清了界限。
马克思的“人”既区别于费尔巴哈,又区别于施蒂纳。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所设定的以良心、理性、理智、爱为本质的人只能是自然的人,是抽象的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费尔巴哈的“人”是“完成品”,只是解释世界的空谈。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预设了一个前提,将问题出现的原因归结为认识论问题,认为是人的思想觉悟或道德品质出了问题才会在现实中反映出来,因此要把问题放到理念领域来解决,通过对人的说教来改变人的观念世界,只局限在思想领域而不对现实采取任何实际行动,是“空谈家们”的“懒汉哲学”。马克思用“现实的人”取代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和施蒂纳的“唯一者”,现实的人是有既定的社会关系的人,不是预设的、固定的、死的人。人不可能从社会关系中抽离出来,人与社会不是二元对立的,原因就在于每个人在进入社会之前自身必须具有社会性,否则他就无法融入社会。在这个意义上,人与社会是“一”,个人等同于社会。“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39从古至今社会关系在发展,现实的人的本质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生活在奴隶社会的现实的人的本质是奴隶,生活在封建社会的现实的人的本质是农奴,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的人的本质是雇佣工人,生活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现实的人的本质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并不否认人有良心、理性、理智、爱,但这些是实践的结果,也就是人在“去是”的过程中通过实践而形成的,不是先验的设定。
马克思从社会视角入手,用社会的方法论来分析问题,这也与费尔巴哈等人的个人视角有着明显的区别。看到有人饿死,费尔巴哈将这种现象解释为“例外”,马克思则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社会出了问题,要靠实践来建立没有人饿死的共产主义社会,来取代当前“吃人”的资本主义社会。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哲学,目的是改变世界。实践在马克思看来是具有革命的、批判的意义的,不完全是生产劳动。实践可以理解为“实现”,实践的过程就是实现以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为本质的人的价值的过程。人是“去是”而不是“所是”,人的本质不是固定的,人的过程是“去是”的过程,人的特殊性就在于只有人才能在现实的活动中去实践,才能去“实现”,才能去改变,想要将“自由”“平等”之类美好的东西作为结果就要去实践,去奋斗。
在马克思看来,无论是费尔巴哈、鲍威尔还是施蒂纳,用预设论的方式是不可能说明人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也不可能阐明人的本质的真正内涵。科学的思维和标准并不能用来分析人,要用哲学的思维去研究人,用人的眼光看待人。马克思从社会视角出发探讨人的本质问题,把人看作“社会存在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指出:“个人是社会存在物。”[2]这一点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也得到体现:“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1]1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中,社会不是人之外的抽象,而是与人相统一的、人的现实存在系统。可见,马克思所坚持的是“个人与社会是一”的一元论,实践是其中的桥梁。
那么,个人与社会在什么意义上是“一”呢?个人进入社会、进行社会实践之前必须具有社会性,只有这样个人才能融入社会。也就是说,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具有社会性,每个人都必须是社会的,在这个意义上,个人与社会是“一”,个人等同于社会。因此社会并不是普通意义上个人的集聚,不具有社会性的个人集聚在一起也不能称为社会,具有社会性的个人哪怕只有一人,也是一个社会。在一元论的思维体系中,个人直接是社会存在物,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也在社会中不断发展变化。人作为一种“可能性”的存在,与作为“现实性”的存在的动物有着明显的区别。人一开始降生到世界上,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我们可以称之为“半成品”。作为“半成品”的人在与人类世界、社会的不断实践中逐渐成为“完成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满的人。因此主客关系不能界定人与世界、人与社会的关系,世界与人是“一”,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不断生成的“一”。社会在马克思那里,除了普遍意义上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一种方法论。用“社会”的方法去实现“人”的认识与价值,去实践、实现“自由”“平等”之类的被以往的哲学家挂在嘴上、局限在理论上的一切美好的东西。因此,社会是一种视野、一种方法论,用社会的方法在现实中思考、解决人的问题。
《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的是意识形态,批判“世界从意识形态中得到理解”这一认识论观点,马克思坚持的是实践生成论,社会并不是理想世界中的存在物,而是在实践中不断产生变化的现实。社会在马克思那里,不仅是现实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一种方法论,一种崭新的问题视野,用社会作为方法来解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因此要在实践中解放生产力,促进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都是“有个性的个人”,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它的实践性、现实性、时代性,关心人的生存是马克思人学的核心理念。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实践生成论,虽然是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却并不把重点放在对理论的过多解释上,而是侧重于说明实践的生成作用。现实的人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社会在人的实践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正是实践的生成作用使得个人和社会成为真正完整的统一体,从而使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的实践生成理论在今天仍然熠熠生辉,是指引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启明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人民生活安定富裕是我们的目标,这些都不是画中之饼、水中之月,它们的实现靠的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全体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人民群众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靠自己的双手共创辉煌、共建繁荣,因此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决定性动力。——论文作者:管予祯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