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08所属分类:文史论文浏览:1次
摘 要: 【摘要】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庄子逍遥自在的境界和他看透生死的豁达,以及其达观的人生态度都影响着我们当代人的处世心态。《庄子》作为庄子的代表作,不但反映了庄子的哲学思想,还展现出他浪漫的文学意
【摘要】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庄子逍遥自在的境界和他看透生死的豁达,以及其达观的人生态度都影响着我们当代人的处世心态。《庄子》作为庄子的代表作,不但反映了庄子的哲学思想,还展现出他浪漫的文学意境和独特的审美追求。在庄子的文章中刻画了很多形体怪异甚至丑陋的残疾人,本文主要从庄子笔下的畸人形象来展开,对《庄子·内篇》中的9位畸人形象进行了整理和概括,着重探讨了庄子借助这些形象所要反映的美学意蕴和深层内涵。
【关键词】庄子;畸人;美学意蕴
庄子的文章洒脱、缜密、通俗而深奥,他不仅善于借用一些丰富多彩的寓言故事来提出其哲学观点,还塑造了一系列不符合社会上常规审美的畸人形象,畸人形象包括外表丑怪和身体残缺之人,这些人虽然在相貌或形体上不够完美,但是却又极高的德行和超越常人的精神境界。在先秦诸子各家的著作之中,庄子对于这类形象的描绘和赞颂是最为突出的,这同时也反映出庄子在哲学和美学方面独特的境界和追求。
目前,学术界对于庄子美学方面的研究越来越丰富,也进行过诸多深入地探讨,纷纷从许多不同的角度对庄子的美学思想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也得出了不同的美学内涵,其中不乏对于《庄子》中“畸人”形象的研究。
回看过去,从古至今的学者们在研究庄子的美学思想时始终脱离不开对于他哲学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庄子笔下刻画了许多形残而德全的角色,外表的残缺和内心的饱满充盈这一极大的反差不但可以凸显出庄子美学的指向,还能反映庄子的道德主张。
因此,在对《庄子》的文本进行细读之后,对庄子笔下这些畸人形象做出具体而集中的分析,从而透视《庄子》中所蕴含的美学观点,进而揭示出庄子思想中的美学价值。
一、庄子笔下的畸人形象
在庄子所塑造的诸多奇特而生动的寓言形象中,畸人形象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畸人”具体是指哪【摘要】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庄子逍遥自在的境界和他看透生死的豁达,以及其达观的人生态度都影响着我们当代人的处世心态。《庄子》作为庄子的代表作,不但反映了庄子的哲学思想,还展现出他浪漫的文学意境和独特的审美追求。在庄子的文章中刻画了很多形体怪异甚至丑陋的残疾人,本文主要从庄子笔下的畸人形象来展开,对《庄子·内篇》中的9位畸人形象进行了整理和概括,着重探讨了庄子借助这些形象所要反映的美学意蕴和深层内涵。【关键词】庄子;畸人;美学意蕴【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6-0056-04类人呢?庄子回答说:“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庄子·内篇·大宗师》),陈鼓应先生在《庄子今注今译》中对此句给出的解释是,畸人是指“不合于俗的人”,也就是指不合于世俗,超脱出俗世却符合乎自然的人。
在《庄子》的内篇中,能够被划分为畸人的形象一共有9位,他们分别为:右师、支离疏、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哀骀它、闉跂支离无脤、瓮盎大瘿和子舆。细读《庄子》不难发现,他所描写的畸人主要包括两类人,即外表丑陋怪异和身体残缺不全之人。
(一)外表丑陋类
这类形象在《庄子·内篇》中一共有5个,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样貌都丑陋怪异。
1.支离疏:“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人间世》)。
2.哀骀它:“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德充符》)
3.闉跂支离无脤:“闉跂支离无脤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德充符》)
4.瓮盎大瘿:“瓮盎大瘿说齐桓公,桓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德充符》)
5.子舆:“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阴阳之气有沴,其心闲而无事,跰而鉴于井,曰:‘嗟乎!夫造物者又将以予为此拘拘也!’”(《大宗师》)
(二)身体残疾类这类形象在《庄子·内篇》中一共有4个,他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残缺不全,足有残疾。1.右师:“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养生主》)2.王骀:“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德充符》)3.申徒嘉:“申徒嘉,兀者也,而与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人。”(《德充符》)4.叔山无趾:“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见仲尼。”(《德充符》)
二、畸人形象背后的美学意蕴
(一)无用之用,超越功利之美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陈鼓应先生针对最后一句给出的解释是,世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
庄子借用“不材之木”,也就是没有利用价值的树木,明确地提出了他“无用之用”的观点,像“山木”“膏火”等有用之物,皆因为它们的有用之处而给自身带来了祸害,反而那些看似没有任何用处的“不材之木”却能在自然中安然无恙的生存下来。
庄子塑造出的支离疏的形象也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文中有记载:“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人间世》)庄子并没有对他的外貌进行美化,而是展开了细致的描写,让人能更直观地感受到他不完美的外在。这样样貌怪异,形态丑陋的人,在常人看来应该生活是非常艰难的,但是却恰恰因为他这样的“无用”,在国家征兵和征劳役的时候都免于被征,他在政府救济底层贫困人民的时候还能领到三钟米和十捆柴,生活反而出奇的好。正因为无所可用,才能够让他生活安稳,得养天年。因此,有的时候在一些方面看似是无用的事物,恰好在另一个的方面就会有大用。
庄子借物写人,通过“不材之木”和支离疏传达了其“无用之用”的思想,这种对于当前人们来说看似“无用”的“用”,实际上是超乎功利上的大用,给当时乱世中的人们带来了安保生命的一剂良药,从审美的方向和角度来看,可以归为一种超功利性的审美心理。
(二)持守本性,复归自由之美
在庄子笔下的右师和王骀二人都是形体残缺之人,右师天生就只有一只脚,公文轩刚开始对此感到惊讶,后来右师回答道:“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养生主》)这里的“曰”字,指的是公文轩的自答,并不是指右师的回答。右师天生只有一只脚,人的形貌是上天所赋予的,因此知道是天生的并不是人为的。紧接着下文就提道:“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养生主》)泽雉虽然啄一口食就需要走十步,喝一口水也需要走百步,但它却依然不愿被圈养在笼子里,神态即使旺盛却并不自在。庄子通过右师与泽雉的对比,明确了生命的尊严与“心”的自主,即人应持守自己的天然本性,应该活的自由。因此,庄子认为右师身体上的残缺并不可怕,精神的自由才是更为重要的存在。
鲁国有个人叫王骀,“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德充符》)与右师天生少一足不同的是,王骀是在后天被砍掉一只脚,但是向他求学的人却与向孔子求学的人一样多。孔子甚至还称自己的学识不如他,号召弟子们也要向王骀学习,于是常季问孔子王骀到底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孔子答道:“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德充符》)王骀仅仅把身体当作寄居的地方,他并不把体态上的残缺看作是自己的缺陷,他能将生死置之度外,不为所动,任何事情都不能影响到他的心境,甚至于天翻地覆,也无法改变他自己内心所坚守的信念。任凭事物千变万化却不因此而受到影响,始终恪守自己的宗旨,这样的人即使身体上有残疾,德行之高也让愿意追随他的人络绎不绝。
因此,庄子希望借助右师和王骀等人来打破世俗的美丑观念,告诫人们身体上的残缺并不是什么可怕之事,相反,右师和王骀所拥有的是别人没有的自由和本性之美,所以庄子主张人需要坚守本心且固守根本,不能随着外物的变化而变化,要让心灵在德行和谐且自然无为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遨游,这是庄子将外在的丑与精神上的自由之美混融在一起的体现。
(三)正视生死,超越生命之美
在鲁国有一个被砍掉脚趾的人叫作叔山无趾,“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见仲尼。”(《德充符》)他听说孔子道德修养极高从而用脚后跟走路去面见孔子,在受到孔子的奚落之后告知孔子“今吾来也,犹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务全之也。”(《德充符》)无趾说:“现在我来到这里,是因为还有比脚更尊贵的东西存在,我想要保全它。”表明他追求的是“尊足者”,即内在的德行。孔子听完之后深感自己浅陋,忙邀请无趾进去座谈。后来无趾将此事说与老聃,他认为孔子拘泥于世俗道德标准的束缚,老聃告诉无趾说,可以引领孔子明白死和生是一致的,是和非是平齐的道理,从而解除他的束缚。庄子借此所要表达的是,叔山无趾虽被砍掉了脚趾,但是他能抛开外在的缺陷,一心追求德,他参透了死生一致,是非齐平的道理,生与死、是与非之间并无任何界限,单纯追求虚幻的名声而不追求内在的德行只会作茧自缚。
子舆在生病之后,形体发生异变,“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阴阳之气有沴,其心闲而无事,跰而鉴于井,曰:‘嗟乎!夫造物者又将以予为此拘拘也!’”(《大宗师》)他在自己的身体因病变得丑陋畸形的时候,非但不厌恶自己的外在形象,反而以“公鸡”喻自己的左手臂,以“弹弓”喻自己的右臂,以“车轮”喻自己的尾骨,以“马”喻自己的精神。“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大宗师》)陈鼓应先生解释道:“人的得生,乃是适时;死去,乃是顺应。能够安心适时而顺应变化的人,哀乐的情绪就不会侵入到心中,这就是古来所说的解除束缚。那些不能自求解脱的人,是被外物束缚住的。”子舆认为生死存亡本就是一体,无须因死生而哀乐,生死的变化都没有关系,那是自然本来的变化。子舆虽身体形态病变,外表不合于俗,但却对生死安然处之,正是因为悟到了这个道理,看透了人生。
相关论文知识推荐:论文拟录用是什么意思
庄子在此想要通过叔山无趾和子舆的故事来表达生与死的超越,他认为生死存亡都是自然天定不可避免的,但这并不代表庄子对“生”抱有着消极态度,相反他是提倡珍惜爱护生命的,他所强调的只是不要一味执着于生,在面对生死时我们要做到“安时而处顺”,把握现在,尊重且顺应自然,正视生死,坦然面对。这种超脱旷达的生死观也成了庄子超越生命以及寻求精神自由的重要方式之一,只有在深刻领悟到死亡是必然且自然的之后,才可以真正地直面和正视生死,才能获得自由的精神世界以及逍遥的人生。因此,庄子的生命美学思想还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当世人在面对困境之时,可以从庄子的生死观中获得精神自由和慰藉,从而达到一种宁静安然的状态。
(四)内在完满,德行崇高之美
在庄子《德充符》中,有个相貌十分丑陋的人名叫哀骀它,其中记载道:“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德充符》)哀骀它的外貌非常丑陋,但是很奇怪的是,无论男女都愿意追随他,国君与之相处之后,想把国事委托给他却还“恐其不受”。
孔子称哀骀它之所以能受到人们的如此追捧和爱戴,是因为他是一个“才全而德不形者”,“才全”也就是才智完备,指德性完备而无伤;“德不形”也就是德不显露,指内心平静不荡于外。
庄子通过讲述哀骀它的故事引出了他对“德”的讨论,一个人真正的魅力不局限于其外形,内在的修养和他所拥有的德行才是一个人魅力的真正源泉,哀骀它虽然外表奇丑无比,但并不影响其人格魅力,愿意和他亲近且愿意追随他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接着庄子还描写了两个身体有极度缺陷的人,因此,庄子借助这几位畸人的德行之美他们分别是闉跂支离无脤和瓮盎大瘿,“闉跂支离无脤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瓮盎大瘿说齐桓公,桓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德充符》)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是“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因为他们都有过人的德行,以至于他们形体上的残缺就会被人忘记。最后导致了卫灵公和齐桓公不但不以他们为残缺,反而因为他们觉得其他正常人看起来不那么正常了。庄子在这里针对这些畸人的形象,提出了他关于“德”和“形”的态度,当内在的“德”达到了一定高度,人们便不会再关注外在的“形”,“德”远高于“形”而存在,对于人而言,德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形体,“德充”者“忘形”而“独成其天”。
在《中国美学史》中有论述:“在中国美学史上,对丑怪之美的肯定,为庄子美学所特有。”这些丑怪的形象初看是极不和谐也不符合主流审美的,但是在庄子笔下的他们被赋予了美感,“丑”从而也进入了审美的视野,像哀骀它、闉跂支离无脤和瓮盎大瘿这样的人既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丑也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美,而是一种对于形体传统美的超越,是形式丑与内在美的良性结合。所以庄子在描绘畸人形象的时候首先突出的是他们的内在德行之美,庄子认为“形”与“德”是不可分割的,在它们无法达到统一的时候,“德”美往往要比“形”美更重要。
因此,庄子借助这几位畸人的德行之美,揭示出内在精神的崇高与完满的重要性,只要有着完备的德行,外在形体的不完美是完全可以被人所忽略的,相反,如若只有形体完备但是却德行缺失非但不会给人带来美的感受,还会使人对此生厌并将之视为丑。
(五)摆脱束缚,安之若命之美
《德充符》中还描绘了一个叫申徒嘉的畸人形象,他也是一个“兀者”,“申徒嘉,兀者也,而与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人。”(《德充符》)子产和申徒嘉是同门,但是子产却因为申徒嘉是“兀者”从而轻视他,甚至不愿意与他共出一道门,提出了“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申徒嘉对此说道:“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德充符》)因知道事情的无可奈何从而能安下心来并将此事视为自然的命运,这只有有德的人才能做得到。申徒嘉对子产说,“现如今我们是在用‘形骸之内’的德行相交,但你却以‘形骸之外’来衡量我,这难道不是很错误吗?”子产听了这一席话深感羞愧难当。面对现实的无奈,申徒嘉以“安之若命”的心态来对待,内心安定平和,不怒不争,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对待万事万物,表达了庄子“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人生态度。——论文作者:周琳贾静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