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宋代服装图案与色彩的美学追求

发布时间:2021-07-08所属分类:文史论文浏览:1

摘 要: 远古先民的服装以能遮羞蔽体、御寒取暖为目的,尽管也有部分地域的先民用动物的牙齿、贝壳等作为装饰点缀在服装上,但服装的作用还是以实用性为主。进入封建社会后,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开始在服装的图案和色彩上下功夫。除了男女服饰的

  远古先民的服装以能遮羞蔽体、御寒取暖为目的,尽管也有部分地域的先民用动物的牙齿、贝壳等作为装饰点缀在服装上,但服装的作用还是以实用性为主。进入封建社会后,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开始在服装的图案和色彩上下功夫。除了男女服饰的分别,还有四季交替时衣着的变化,并开始通过不同的服饰纹样、色彩、图案彰显个人风骨,服装也随之成为一种具有实际效用的文化载体。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图案描绘和色彩运用是研究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窥探宋代服装上的图案与色彩的内容形式,总结其艺术风格,有助于进一步领略宋代社会的人文风味,深化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理解。

宋代服装图案与色彩的美学追求

  《大宋衣冠——图说宋人服饰》以画家的功力,以画入史,以图说史,别现精微,是一部画家演述的宋代服装断代史,它充分展示了通史式服饰图书难以顾及的细节、局部和变异,使读者对该时期的服饰能有全面、立体的认识。作者傅伯星是资深美术编辑,长期从事插图、连环画、历史人物画与界画创作,对宋史的研究时间已逾三十年。他根据宋代的绘画与雕塑手绘了大量图例,因此该书的可读性和可视性都极强,可作为研究宋人服饰的入门读物。

  该书从十个方面展开,首先对宋代服饰中身衣、头衣、足衣(鞋类)做了概念上的界定和具体解释,然后依据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别介绍了帝后之服、官员服饰、文人服饰、庶民服装、女子服饰、儿童服饰、僧道之服、乐舞服装和戎装的具体样式,每章下面又依据人们从事的职业进行了细分,可谓十分详尽。

  由于宋代特殊的开国方式,导致整个宋朝重文轻武,传统儒学的地位再次被提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审美理念成为当时主流的人文观念,宋代服饰中的图案就充分的体现了这种“天人合一”的生活旨趣。从物质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宋代农业生产水平大幅提升,丝织业和制瓷业也有卓越提升,还出现了可以代替铜钱的纸币——交子,商品交易空前活跃,城市经济空前繁荣。《东京梦华录》中对北宋汴梁城的描述是“大小货行,皆工作技巧所居”,都城服装行业的繁荣景象由此可窥豹一斑。川渝地区的麻织品,两浙地区的丝织品,还有西南地区的棉织品,都成为人们日常衣着的主要面料,朝廷还在发达地区设立了官办的丝织作坊,在面料上为人们提供了多种选择。农民也可以在农闲之余经营手工艺品,并可以在固定时间和规定场所进行自由交易,这为服装行业的繁荣提供了物质保障和场所空间。从精神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宋代服饰反映的美学追求不仅是制造者本人的艺术追求,也不仅是对图案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整个宋代文人观念的集体写照。宋人以瘦为美,表现在服饰图案的运用上,便是以纤细、灵动的动植物为主,不注重整体构图的气势,而是以点、线交融的笔法体现动静虚实的意境。就整体风格来看,宋代服饰上的图案,无论男装女装,均以清新淡雅的纹样为主,无论华服还是素衣,二者在图案运用方面没有特别泾渭分明的等级划分,即均以朴素平易为基本风格,透露出一种天然之美和隐逸的人文气息。相较于唐装的华丽繁琐,宋代服饰在图案运用方面,减少了对饱和度较高颜色的使用,而是改用淡雅柔和的颜色;在制作工艺上,崇尚节约简朴,即使是皇后的朝服,也很少花重工重金织造;在细节处理上,少了磅礴宏伟的气势,增添了日常生活的趣味。

  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这种审美趣味的形成与宋朝大兴文人画和工笔画有很大关系。宋代工笔画的描摹对象以园林庭院中的花鸟为主,讲究栩栩如生和高度写实,需要兼具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精雕细琢的画工。因此在设计服装饰品时,也以清瘦、写实为标准。与前代相比,宋代服饰中呈现出的图案线条精细、多顿笔,而不似唐朝那种圆融流畅的绘画笔法。在色彩运用方面,唐代的服饰图案以浓艳的色彩为主,以红、蓝、碧、青为主色,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色彩对比,在织法工艺上也更加复杂。宋代人将生活场景中的方方面面体现在日常用具中,服饰也不例外,男子服饰以深色为主,女子服饰以低饱和度的素色为主,服饰中常用绛紫、鹅黄、浅绿等柔和的颜色,多了些平淡清雅,体现出恬静朴素的审美追求。从中国思想文化史的角度来看,宋代服饰审美风格的转变不仅受繁荣的城市经济和市井文化影响,还与朝廷以儒士为尊的政策导向有关,这也对服装的社会性产生了深远影响。纵观整个宋代服装,结合《大宋衣冠》图文并茂的介绍,可见宋代服饰崇尚清瘦写实的图案和淡雅质朴的色彩。

  服饰作为一种物质载体,是宋人审美心理的外在表现,因此在大体了解宋代服装图案和色彩的呈现方式和特点之后,可以据此推演宋人的审美心理和美学追求。由于宋代建国初期思想舆论的宽松,儒释道三教再现融合的趋势,一部分文人不再执着于入朝为官,便将信仰投掷于潜隐退守的道家,以佛家超脱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跌宕起伏。当这种“无为”的心态透射到外部世界时,在审美上就表现为服饰图案和色彩的柔和、淡雅、内敛、沉静。伴随着宋朝积贫积弱不良后果的逐渐显露,青黄不接的自然灾害,还有国境上宋兵节节败退的被动局面,文人开始对朝廷感到失望,又不能有所作为,只能继续以平淡作为审美要求的最高理想,寻求精神麻痹,获得内心的一种安宁。总体而言,宋代上到统治阶级,下到百姓,不同社会阶层在服饰审美取向上整体呈现出一种沉静内敛、淡雅柔和的调子。

  相关知识推荐:印染领域有哪些sci期刊

  研究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传统服饰的图案和色彩绝不只是欣赏其中的图形、线条这么简单,无论是服装造型的构思、面料的选择、图案的描画还是色彩的运用,均融入了一朝哲学思想的内涵。宋代服饰图案和色彩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天人合一”的追求,这不仅体现在生活的物质层面,还贯穿于每个人的精神世界。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头脑中,宋人都追求着今人可望而不可即、想做却无法实现的“和谐统一”,这种文化心态十分值得玩味。宋代服饰图案与唐朝服饰的最大区别在于对不同植物纹样广泛、精准的使用,树枝卷草纹、四季花卉、花鸟鱼虫,都是常见于服饰中的纹样,这些图案都带有一种天然的柔美,给人以轻松安逸的心理感受。其中对后世服装图案艺术影响最大的是连理枝图案(又名:穿枝花图案、蔓草图案),其图案结构多为二方连续式。这些枝条上通常会点缀上花朵或果实,这些装饰通常是对现实景象的高度写实,同时也有画工个人创作的成分,体现在服装上非但不会喧宾夺主,反而还能体现所穿之人的独特气质。除了藤蔓上本有的花朵和果实,还有些创作者会将天真无邪的孩童与缠绕的花枝结合在一起,通常是描画孩童在花卉旁无忧无虑玩耍的图景,体现了宋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追求,表达了对其乐融融生活的向往。图中的孩童通常是三五成群的在一起采花摘果、踢蹴鞠玩游戏,其状貌或是憨态可掬,或是活泼机敏,这象征着欣欣向荣、多子多福。对后世影响次之的是花鸟图案,在中国的图像史中,花鸟的意象自古有之,其中鸟衔花的图案被认为是美好爱情的象征,因此广泛应用于婚庆场合。在宋代,花鸟画还被列为宋代画院中一门单独的绘画科目,对其的描摹趋于精细化;而平民百姓的广泛使用又给花鸟图案在继承、发展和创造方面迎来了新的创新。再次,宋代服饰中的几何图案对元明清三朝的服饰发展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端庄严密的风格在宋朝虽然未能被广泛运用,仅见于朝廷官员及其夫人的服制中,但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服饰中对几何图案的运用比重逐渐递增。宋代服饰中的几何图案形制多样,有菱形、条纹、多边形,或是多种图形线条的综合运用,这同样也是师法自然的结果。在实际运用方面,通常是先描画一些几何图案,在此基础上分区增加花鸟图案,体现出更加丰富的层次和意蕴,这是抽象与具象的承接。此外,还有承袭于唐代的宝相花图案、团花图案等也很值得玩味,它们也对宋代服饰的发展和创新影响深远。

  在宋代服饰的图案中,读者可以毫不费力地感受到其中蕴藏的宋人温婉含蓄、自然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体现了他们对当时生活现状的欣赏和满足,同时不乏对理想主义生活格调的追求和期盼。在看待任何一个朝代的文化元素时,都应当以开放的眼光和活跃的思维积极提问,结合大量的史料进行考证,深入思考,才能窥得一个朝代的文化基因和历史全貌。一朝的服饰风格是饱含许多文化底蕴的,它总是或多或少地受到上一个朝代思想文化成果的影响,同时又是结合本时代最新意识观念的体现,既是历史长期积累沉淀的结果,也是时代的产物。它既体现着上层统治阶级的审美喜好,也体现着当朝百姓对美好生活的企盼,还有思想政治文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渗透,它不是无生命的、冷冰冰的、封闭的个体,而是一个鲜活的、饶有生趣的、开放的艺术系统。宋代服饰整体呈现出一种淡雅旨趣,它既没有唐朝服装的雍容华贵,也不似明清服装的奢华细腻。由于宋代服饰过于温柔,存在感貌似很弱,常常为后人忽视,但它同样是一颗宝贵的明珠,是值得后人驻足欣赏的艺术珍品。这是无数画技高超的画工、技艺精湛的绣娘、才华横溢的文人、以及底层劳动人民智慧的共同结晶,他们通过勤劳的双手,在长期的生活经验和艺术实践中创作出数以千万计的美丽图案,调和出千百种温和的颜色。这些图案和色彩凝结于各式各样的服装上,经过历史的沉淀,给今天的服装设计和制造行业提供了新的灵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当代“复活”这些艺术瑰宝,将古代的文明成果与现代的先进技术相结合,缔造属于中国的“中国风”服饰。——论文作者:张青山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