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工作业绩成果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自然资源遥感论文格式

所属分类:学报杂志期刊浏览:394713次

自然资源遥感

自然资源遥感

关注(394713)
期刊周期:季刊
国内统一刊号:10-1759/P
国际标准刊号:2097-034X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上一篇:中华儿女杂志投稿查询
下一篇:中国应急管理杂志投稿格式
学术服务咨询服务项目咨询

声明:
①本页非期刊官网,不以期刊名义对外征稿,仅展示期刊信息做参考.投稿、查稿,请移步期刊官网.
②如果您是期刊负责人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期刊信息,可联系在线人员予以删除.
③如果需要学术咨询服务可以联系学术顾问了解服务明白纸.

  《自然资源遥感》期刊是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主办的学术性期刊。1988年创刊,已发行第37个年头。期刊是国家级期刊,主要面向自然资源领域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等。致力于促进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领域的发展与应用。通过报道和传播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技术方法和应用实践,推动自然资源遥感学科的发展。【期刊信息、投稿须知来自官网,第2期论文标题来自知网,本网仅是展示作用,不以期刊名义向作者征稿。

自然资源遥感

  收录情况

  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Pж(AJ)文摘杂志(俄)、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多个国内外知名数据库收录。

  投稿须知

  来稿必须是未发表过的电子版稿,拒收打印稿和他人转稿。本刊除印刷版外,还有光盘版和网络版,文章一经录用,所有版本的版权都转为本刊所有,稿酬一次性支付,凡不愿将自己的论文以光盘版和网络版发表的,请投稿时给予说明。

  1 正文要求

  1)论文项目要齐全:前置部分包括题名,作者署名,作者单位、所在省市、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关键词(3~6 个)和中图法分类号等;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志谢及参考文献等,具体格式请参考近期发表的本刊。

  2)论文要求论点明确,层次清楚,结构严谨,术语准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图表清晰且有自明性,不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及技术秘密,文责自负。

  3)论文题目不要过长(一般在 21 个汉字以内),文内标题层次原则上不超过3 级,一级标题用1、2、3,二级标题用 1.1、1.2、1.3 等表示,依次类推,顶格书写。

  4)作者只列出主要参加者,一般不超过 6 人,其他人可在志谢中列出。

  5)每篇论文应有 300~500 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并给出中、英文关键词。

  6)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外文字母应分清文种、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字符的位置应区别明显,表格尽可能用三线表(竖看表格)或双线表(横看表格)。

  7)参考文献用顺序编码制标注,只列出与本文有关的文献。参考文献的编著者不到3 人时,全部列出;超过 3 人时,只写前 3 人,后加“等”。具体格式请登录我刊网站www.gtzyyg.com,到“相关下载”中查阅我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并严格按著录格式(每种文献类型均有举例)著录,需注意的是:每篇中文文献要有相应的英文文献。

  8)论文字数(包括图表所占篇幅折合的字数)控制在 8000 字之内,即A4 纸不超过4 面。

  9)首页脚注处附上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学位、职称、所从事的职业、研究方向及 Email;通信作者简介不作要求,但如果要附,也请同时写明姓名、出生年、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及 Email,具体格式参见我刊。

  10)如果有基金项目支持,请在首页脚注处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多个项目之间用分号分隔,具体格式参见我刊。

  2 图/表要求

  图表在论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它又直接影响到期刊的美观,因此,本刊要求文中只附必要的图件及表格。图表力求简单,有自明性,有相应的图题和表题(中英文要齐全),图表中文字、符号、坐标等应与正文相呼应。凡涉及国界线的图件必须以国家地图出版社公开出版的最新地理底图为依据。

  2.1 图的要求

  2.1.1 线化图要求

  1)中英文图名要齐全,放图的正下方(居中)。

  2)绘图软件请用 Visio、CorelDraw、Word、MicrosoftDraw 以及 Excel、MicrosoftGraph、SPSS等绘图软件,生成的图形应直接置入 Word 文档中,且放在正文提及它的位置。

  3)图件需要随文单独提供,且按“第一作者名字+图序号”形式命名,如“张三图1”。

  4)图上线条的粗细一律用 0.5 磅,颜色为黑色,如果需要区别,可以用不同的线形;图上横纵坐标要有标目,且用 8 磅宋体(6 号字),形式为变量/单位,其中变量用斜体,单位用正体;坐标值用 7 磅宋体(小 6 号字);图上注记原则上用 8 磅宋体,但可视图上注记的疏密适当增大或缩小一号(说明:图上注记字号应该是图的大小调到符合排版要求后的字号,为了使编辑部能对图件进行细加工,请不要合层)。

  5)半栏图长≤7.4cm,通栏排图≤14cm。

  2.1.2 流程图要求

  1)中英文图名要齐全,放图的正下方(小 5 号黑体,居中)。

  2)在 Word 下绘制流程图。

  3)图件需要随文单独提供,且按“第一作者名字+图序号”的形式命名,如“张三图2”。

  4)图要美观,采用 0.5 磅线型和小燕尾型箭头;文本框排列要紧凑,文本框内文字要精练;图上文字用 6 号宋体,变量用斜体。

  5)半栏图长≤7.4cm,通栏排图≤14cm。

  2.1.3 影像图要求

  1)中英文图名要齐全,放图的正下方(小 5 号黑体,居中)。

  2)随文单独提供 300dpi 的 psd 格式图像文件,图名按“第一作者名字+图序号”的格式提供,如“张三图 3”。

  3)图上注记和图例一律用 8 磅宋体,其中,水系名称左斜体,山体名称右斜体,不要合层,以便编辑。

  4)半栏图长≤7.4cm,通栏排图≤14cm。

  2.2 表的要求

  1)表格要有自明性,且重点突出,内容简洁。

  2)中英文表名放表的正上方(居中),用小 5 号黑体;文章的表格统一编号,如表1,表2……。

  3)表头(项目栏)上量的名称或符号与单位符号采用“量/单位”的形式,如“速度/(m·s-1)”或“v/(m·s-1)”。

  4)原则上要求三线表(竖看表格)和双线表(横看表格),但可视表格的繁简适当加线,表格要求排成和版心同宽(或半栏宽);当表格横向内容太多,版心内排不下时,可排成横向表。

  3 公式要求

  1)公式的书写要准确,变量的大小写、上下脚标要明确;变量一律用斜体,并交代物理含义;变量的下脚若是变量,用斜体,如果是说明性的符号,用正体;同一个变量用相同的符号(包括大小写),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量。

  2)代表矩阵和矢量的符号要有所交代,且一律用大写黑斜体。

  3)全篇文章的公式统一编号,如(1),(2)……。

  《自然资源遥感》2025年第2期上公开发表的论文整理:

  技术方法

  结合上下文与类别感知特征融合的高分遥感图像语义分割何晓军;罗杰;1-10

  基于宽度学习的非监督SAR影像变化检测邵攀;管宗胜;贾付文;19-29

  星地协同下地块尺度柑橘黄龙病监测技术研究谢国雪;黄启厅;杨绍锷;梁永检;覃泽林;苏秋群;30-38

  多云多雨区耕地撂荒多源遥感协同监测肖文菊;杨颖频;吴志峰;39-48

  级联改进DexiNed和DeepLabv3+网络的坡耕地提取刘超兵;甘淑;袁希平;尚华胜;49-55

  基于HSV和纹理特征的裸地分层精细提取卫虹宇;姚文举;孙建;孙嵩;张焕雪;56-65

  基于随机森林的降水产品降尺度及其水文适用性评估陈多妍;史岚;66-79

  综合冰通量散度的格陵兰冰盖表面物质平衡遥感估算魏佳宁;罗凯;陈又榕;李培根;杨康;80-87

  基于字典学习光谱解混的绿藻亚像元面积估计张贻然;潘斌;徐夏;朱俊峰;88-95

  技术应用

  基于多源卫星数据亚东河流域冰湖溃决灾害危险性分析朱登新;涂杰楠;孙海冰;韩振傑;童立强;郭兆成;余江宽;阎书豪;贺鹏;朱俊杰;96-107

  基于InSAR评估地下水位回升对太原市地面沉降的影响唐伟;闫壮壮;王一鸣;徐方芳;吴烜宇;108-116

  国产多源卫片图斑智能提取平台研究与应用庞敏;148-154

  张北地区自然资源及生态状况综合评价与分析张静;胡晓佳;王威;陈东磊;黄旭红;杨俊泉;164-172

  2000—2022年北京市植被春季物候期变化特征分析谢宜嘉;杨倍倍;张镇;陈佳;王喆;孟令奎;185-193

  基于图谱耦合的高寒湿地土地类型识别与分类聂诗音;刘严松;李会玲;薛凯伦;沈杜衡;何博宇;204-211

  大兴安岭反照率对森林火灾的响应变化分析陈雪娇;张恺桐;王娇;王沐楠;瞿瑛;212-219

  海岸带空间资源及生态健康遥感监测专栏

  基于GEE平台多源遥感数据的海南岛红树林碳储量估算李尉尉;薛志泳;朱建华;田震;220-227

  基于GEE和时序主被动影像的广西北部湾红树林时空动态监测研究邓建明;姚航;付波霖;顾森;唐婕;甘园园;235-24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盐城滨海湿地互花米草扩张时空轨迹及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徐雅;张华兵;246-255

  耦合遥感与SWAT模型的岸边植被带消减面源污染效能研究刘翼遥;吴太夏;王树东;鞠茂森;256-264

  基于GEE与多源遥感数据的黄河三角洲湿地植物群落分类张念秋;毛德华;冯凯东;甄佳宁;相恒星;任永星;265-273

  考虑极化与地形特征的GEE海南岛红树林树种精细化分类薛志泳;李尉尉;田震;朱明杰;朱建华;274-284

我们的服务
期刊推荐 投稿模板 发表指导
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