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16所属分类:免费文献浏览:1次
摘 要: 甘肃社会科学
《多重视角理解把握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论文发表期刊:《甘肃社会科学》;发表周期:2020年05
《多重视角理解把握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论文作者信息:欧阳月明(1978—),男,江西万安人,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程样国(1954—),男,江西临川人,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提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中国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阶段,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方位。理解把握好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助于我们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党的十九大作出这一政治判断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这也是我们做好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的重要前提。怎么来理解把握,既是一个方法问题,更是一个认识问题。分析论证提出新时代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续传承,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性光芒,凸显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觉。同时,新时代展现了对国家、民族、社会主义和人类发展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多重视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方位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正确判断发展阶段,准确认识时代特征,客观分析形势任务,是党和国家科学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前提。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一个关乎全局、影响世界的重大政治判断,即"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既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时间坐标,更是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既是一个时间意义的概念,更是一个富有鲜明政治意义的概念。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从历史、哲学、发展、价值、党建等多重视角,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
一、历史视角:新时代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续传承
我们党成立近百年所走过的路,可以分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大的历史阶段。当今时代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阶段,在此期间我们党相继使用过“新时期“新阶段”“新时代”等概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发展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个“新时期”主要是区别于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党和国家实行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从这一时期开始,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这个“新阶段”主要是区别于此前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开始实现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社会环境、外部条件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理念思路、政策措施等都有重大创新,党和国家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党中央准确把握这些新的时代特征,作出了“新时代”的科学论断。
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回顾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实践,可以看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时代”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新时期”以及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之后的“新阶段”,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新时代,是,新时期"新阶段,的延续和跃升,用'新时代,的概念凸显了发展的继承性和飞跃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时获得的,而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的结果。”[a把历史的视野进一步放大“新时代”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一脉传承,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高度融合,与世界社会主义实践历程的紧密联系。
二、哲学视角:新时代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性光芒
习近平同志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勤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1习近平同志用“五个时代”深刻揭示了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凸显了新时代的科学性与价值性、历史性与现实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创新性与开放性。
第一,新时代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其基本的、总的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提升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是建立在已往发展的基础之上,又不断超越已往的发展。新时代是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基础之上实现的伟大飞跃,但这个伟大飞跃并不代表我国已经突破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一最大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新时代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适应新的发展环境,继续奋力拼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时代。
第二,新时代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这一表述,是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首次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新概括、新判断,充分反映了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状况的深刻变化。新时代是在我国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关系不断改善,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满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第三,新时代遵从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D,“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图:“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D,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邓小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图37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新时代是我们党坚持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领导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将自己的远大理想与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结合起来,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政治本色。
第四,新时代反映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洗刷中华民族百年耻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移的初心使命,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广泛的共识。
这种梦想初心、使命、愿望、共识,是一种强大的社会意识,形成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迈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新时代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勇往直前、努力践行初心使命的时代,又是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砥砺前行,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第五,新时代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崇高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又都是世界整体中的一个部分:“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控制下解放出来"[11,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远大革命理想和崇高价值追求。我们党从建立的第一天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自觉担负起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双重责任。改革开放40多年的事实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同样离不开中国。2019年,中国GDP接近10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占世界的比重预计超过16%,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为30%左右1。中国在自身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对世界发展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新时代是我国与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深度融入世界发展大格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彰显大国责任和担当的新时代。
三、发展视角:新时代凸显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
新时代,到底“新”在哪里,有哪些新表现、新面貌、新特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概括。这些新表现、新面貌、新特征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点,就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的新表述,主要指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由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公平、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表述,最初指向的是经济领域,经过实践的发展,己经拓展到党和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深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成为新时代的主题主线和鲜明特征。
第一,新时代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进入新时代,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新时代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最关键的是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由中央政治局带头,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颁布党的宣传工作、政法工作、统一战线工作、农村工作、党组工作等条例,对各级党组织请示报告出台具体规定,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我们党切实加强对立法、行政、民主协商、监察、司法、军队、企事业单位等各类机关和组织的领导。全党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的领导有效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
第二,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是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完善,社会更加注重公平正义,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社会长期保持稳定,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得到满足,幸福感、认同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既是新时代的根本要求,也是新时代的根本任务。
第三,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既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高层次、高效益,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更科学、更完善和国家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更具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着眼未来,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顶层设计、谋划部署,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保障。
第四,新时代文化自信不断彰显。习近平同志指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新时代,是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时代,而文化发展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最终将以文化定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是发展的最高目标。"[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继承传统、立足当代、面向未来,弘扬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借鉴世界不同文化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文化自信成为新时代最鲜明的符号。
四、价值视角:新时代展现了对国家、民族、社会主义和人类发展的重大意义
新时代作为中国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方位,对国家、民族、世界社会主义和人类发展具有什么样的重要价值,将产生什么样的重大影响,这是理解把握新时代内涵特征必须搞清楚的重要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t0习近平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深刻认识新时代的重大价值和深远影响指明了方向。
第一,新时代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达到新的历史高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斗争和艰苦努力,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标志着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序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搭建了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体系,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国家面貌逐步改变。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此后连续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国家的发展一度受到很大的影响。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从此中国发展步入快车道,国内生产总值长期保持高位数增长,国内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全国人民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逐步达到小康水平,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发展取得一个又一个历史性、开创性的成就,整个国家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不但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高铁技术、核电技术、航天科技、电子商务等众多领域进入世界领先行列,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第二,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节点。中华民族这条历史大河连绵不断、生生不息,流淌了5000多年,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由于清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华民族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饱受西方列强欺压、凌辱、蚕食,一步步陷入民族危机的巨大灾难之中。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儿女教亡图存的抗争史。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复兴大业,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探索,结果都失败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始终没有得到改变,中华民族的屈辱地位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始终没有得到扭转。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的幸福美好带来了光明的前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体中国人民的接续奋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根本保障,有了改革开放这个发展动力,中华民族的命运得到了彻底改变。进入新时代,国家更加繁荣强盛,社会更加安定团结,人民更加安居乐业,中华民族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景象。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在这个节点上,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
第三,新时代彰显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1516年英国思想家托马斯·莫尔出版《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社会主义思想正式诞生。“社会主义经过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过程,经历了辉煌,也有过曲折。”[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受到重挫,社会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一度流行于世,唱衰社会主义中国的论调不绝于耳。在这种情形下,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8]320-321事实证明,我们党顶住了巨大压力,排除了各种干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事业不但没有垮,而且基础越来越牢固,道路越走越宽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进一步显现。习近平同志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1]7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充分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强大生命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第四,新时代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全新选择。习近平同志曾将一个国家发展模式的选择形象地比喻成“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2]273。世界上没有普遍适用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基本国情不同,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会不同。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最终应该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来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艰辛探索作出的历史选择,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成功开辟了一条区别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这充分彰显了现代化道路的多元性而非线性单一,无疑在现实维度上为世界上那些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展了可行路途。"(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五、党建视角:新时代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觉
社会主义能够在中国取得成功,归根结底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取得更大辉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一手抓思想建党,一手抓制度治党,党的建设波澜壮阔、成效显著。新时代,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国家治理的新时代,也必然是我们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新时代。
第一,新时代理论创新成果丰硕。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既是创造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 也是引领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二,新时代政治导向旗帜鲜明。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为自我革命的重要抓手,作出一系列部署,提出一系列要求。强调要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防止“七个有之”,提出“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2018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举行集体学习。2019年1月,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全党上下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守政治信仰,把准政治方向,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全党形成了一股鲜明的政治导向。
第三,新时代思想建党深入人心。注重从思想上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光荣传统。保证全党思想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从思想建党入手,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道德品行教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持续为全体党员在思想、作风、党性上进行“补钙”“加油”。尤其是在全党扎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让全体党员的思想政治不断受到洗礼,党性修养不断受到锤炼,理想信念更加牢固,政治立场更加坚定,守初心担使命更加自觉。加强思想建设,注重思想教育,是新时代的鲜明特征。在新时代,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要充分发挥思想建设强基固本、补钙壮骨、凝心聚力的作用。
第四,新时代正风肃纪反腐常态化。作风问题、腐败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顽强的意志品质,直面党内存在的各种顽瘴痼疾,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以上率下、严字当头、刀刃向内,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我们党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出重拳反腐惩恶,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打虎、拍蝇、猎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正风肃纪反腐已经成为新时代靓丽的名片。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新时代正风肃纪反腐常态化,从严治党的主基调将长期坚持下去。
第五,新时代制度治党更加完善。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既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统一,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管党治党的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党中央通过党内法规制度的废改立,各位阶、各领域、各层面、各环节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有序展开。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党的领导制度、党的组织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党的自身建设制度等各方面制度逐渐完备,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立起来了。在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同时,狠抓制度的执行,强化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纪律意识,形成遵守制度、执行制度、维护制度的良好氛围。新时代既是党的制度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的时代,也是一个不断推进制度完善、制度创新、增强制度自信的时代。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20.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4.
[3]郭国祥,丁建芳.准确把握新时代论断的科学内涵[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9(6):57.
[4]曲青山.认识把握新时代的五个维度[J].中共党史研究,2018(1):5.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30.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4.
[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834.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08.
[11]陆娅楠.2019年我国GDP近百万亿元,增长6.1%[N].人民日报,2020-01-18(04).
[12]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183.
[13]陈扬勇.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J].党的文献,2018(1):15
[14]马立志,王萍.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意蕴的三重维度[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0(4):16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