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21所属分类:免费文献浏览:1次
摘 要: 艺术评鉴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高校音乐赏析课程创新研究》论文发表期刊:《艺术评鉴》;发表周期:2021年02期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高校音乐赏析课程创新研究》论文作者信息:陈蕾
摘要:音乐赏析课程不仅是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高校非艺术类学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有效途径。然而在现实高校教学实践中,音乐赏析课程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其真实的功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学生的综合实力是其以后走向社会的有效竞争力。本文将从音乐赏析课程的必要性入手,探讨音乐赏析课程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审美 音乐赏析课程 创新
审美是一种人类的主观心理活动,是人们对世界的美丑作出评价的一个过程。审美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提升,更是心理及情感教育的必经过程。音乐是人类听觉感官能够接收到的重要信号之一,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音乐逐渐从综合活动中独立出来。音乐的本质功能是审美功能,同时还具有教育、宣传等各种实用功能,音乐能够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达到教化的目的。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情感、认知、思维模式逐渐成熟,以音乐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情感、审美教育,是提升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
一、音乐与审美教育
张前在《音乐美学教程》一书中指出“音乐作为听觉艺术,在满足人们的听觉审美感性需要时,具有不可替代的独有价值”。审美教育是为了让艺术精神融入受教育者的灵魂以及血液之中,是要让受教育者在提高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判断力的同时,激活丰沛的想象力和深挚的情感。其作用在于涵养、想象力和情感的培养,从学生的精神境界、创造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入手,培养超越性人才。在审美领域,音乐与人的生理及心理相互产生影响。音乐能够取悦人体的神经系统,能够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反之,作曲家能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音乐作品中,与受众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在高校音乐赏析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自身储备的音乐知识及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音乐赏析课程的必要性
2014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音乐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音乐作品能够传递真善美,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可以引导年轻人蓬勃发展。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讲授知识、提高技能是教授学生生存手段,而审美教育能够丰富学生想象力,提升学生精神境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学生整体竞争力,使他们在走向社会后,能够展示全面的自己,成为真正的人才。在高校开设音乐赏析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审美能力,并且能够培养人文素质。音乐赏析课程,是充满艺术氛围,人性化的一门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不同教学模式、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的音乐赏析课程。
(一)针对艺术类学生
艺术类的高校大学生主要包括美术、音乐及传媒相关专业的三类学生,这些专业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进入大学学习之前,都进行过一定关于专业、艺术素养的培训,他们有一定的艺术涵养,也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艺术是共通的,关于“美"的认识有一定的一致性,尤其是音乐类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与审美能力,更具备相关音乐基础,并且通过对不同作曲家作品的演奏与学习,已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审美角度。针对这类有音乐基础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专业性较强的教学素材进行分析,如在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时,不仅仅能从作品的情感角度进行分析,更可以从作品的曲式、配器等专业角度进行分析。而针对其他艺术类学生,可以选择与他们专业相关的教学形式及内容,比如针对美术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在他们的专业教室进行“听音作画”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针对传媒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该专业学生更为熟悉的影视音乐作为课堂的分析素材,通过音乐与画面的结合,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音乐赏析课程能够引导他们向艺术的更深领域进行探索,激发他们的潜能,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更多代表真善美的作品,或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
(二)针对非艺术类学生
这类学生虽然没有经历过专业的艺术训练,但不代表他们没有音乐感知力和理解能力,只是这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接受能力差距较大。音乐需要用心去感受,不同的音符与旋律都蕴含着不同的情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发现自我,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为了让没有艺术专业知识的学生体会到音乐的美、世界的美,在针对非艺术类学生的音乐赏析课程中,可以从情感的角度出发,进行音乐作品的分析。如分析一首西方古典音乐作品的时候,可以将作曲家的生平融入到讲授的内容当中去,从作曲家的人生经历及创作动机出发,使音乐作品具有故事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再比如,可以在不做任何引导的情况下,让学生们自由分析一首陌生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他们的主观听觉感受,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丰富自身情感的目的。三、音乐赏析课程的创新研究2018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他们的身心健康以及未来发展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在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高校音乐赏析课程的构建中,不断进行模式的探索与策略研究,能够不断完善审美教育体系,完善学科建设。
(一)教学内容创新
传统的音乐赏析课程通常是选择中外名曲进行赏析,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难以同当代大学生产生兴趣上的共鸣,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学生只能通过任课教师的讲解,了解作品的基本信息,无法对音乐作品中的人文思想及精神内涵进行思考。而面对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又不能用过于专业的词汇进行讲授,学生无法理解也难以消化音乐作品的美学内涵。所以在高校音乐赏析课程的创新中,对教学内容的创新势在必行。
1.音乐作品类型
在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对传统的中外名曲有所了解,并且已形成了自己对作品的独特理解,对于这类音乐作品的认知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在教学内容创新中,应该加入新鲜的音乐作品类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代年轻人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可以选择电影音乐、动漫音乐以及广告音乐等作为音乐赏析的素材。
(1)电影音乐
电影音乐是指因影视作品而创作的音乐,电影音乐既不是纯音乐,也不是依附画面的音乐,而是契合影片主题或片中人物的音乐。电影作为世界八大艺术之一,同时也是当今社会最为重要、受众群体最广的艺术形式之一。在电影商业化运作的今天,年轻人为全球票房做出了突出贡献,可以说电影是他们熟悉的、贴近他们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电影音乐具有渲染气氛、抒发人物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等作用,通过对电影音乐进行分析,不仅音乐素材新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还能对其他的艺术形式有所了解。可以作为课堂分析素材的影片类型有很多,比如年轻人喜爱的摇滚乐,可以通过好莱坞商业大片进行赏析;安静的民谣音乐,可以通过浪漫的文艺片进行赏析。通过赏析电影音乐,不仅是对高校音乐赏析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也是高校教学改革中对通识教育教学手段的新探索。
(2)动漫音乐
动漫音乐指的是一部动漫作品的音乐。动漫是当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线上线下的动漫活动非常丰富,每年的漫展都会吸引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动漫爱好者参加,由此可见动漫的魅力。动漫有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及人物塑造方法,动漫音乐可以更夸张、更直接地表达作品想要传达的情感,通过对动漫音乐进行赏析,能够与学生更自由地交流。
2音乐作品流派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中外名曲明显与大学生产生了时代的代沟。大学生走在时代的前端,走在流行的前端,音乐赏析课程中作品的素材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当代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认可度及接受能力都相对较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世界民族音乐、电子音乐、实验性音乐等先锋音乐风格作品作为赏析素材。对世界民族音乐进行学习,能够使学生正确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洞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现代电子音乐依靠合成器和音乐科技来进行创作,声音多元化,充满了变化。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电子音乐这种新潮的音乐形式,越来越受到当代年轻人的喜爱。这些流派的音乐即使是音乐专业的学生也未必能深入了解他们的美学内涵。将不同流派的音乐作品引入高校音乐赏析课堂,能够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储备,开拓眼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二)教学方法创新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赏析课程教学,要不断转换教学方法,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兴趣与需求的转变,优化教学方法。
1,调整课堂人数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情况,可以在选修课中适当缩减班额,这样教师可以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尽量做到"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及情感表达。结合学生对音乐的不同理解,有针对性地不断调整教学素材,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根据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接受程度,适当加入一些较为基础、浅显的音乐基础理论,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内涵,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2.丰富教学形式
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的教学形式,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教师要转变在课堂上的身份,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作为学生之间的纽带,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首先,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平台,搭建线上线下学习平台,依托线上平台提供音乐作品分享以及提交课堂作业,线下课堂进行师生交流,线上提问,线下讨论。其次,调整教学环境,如将课堂设置为“圆桌论坛”的形式,教师与学生围坐在一起,打破讲台与课桌间的距离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从心理上更放松,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最后,可以邀请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业界人士,如录音师、制作人等,以讲座的形式参与到课堂中来,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音乐产业,提升自我。
3,调整教学手段
传统的音乐赏析课程基本是从音乐作品出发,以音乐作品为赏析蓝本和课堂核心,完成既定教学内容。教师收到学生的反馈,也是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或论文来了解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手段,能够从多个方面获得学生的反馈。比如给学生布置一段没有声音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为其配上自己认为合情合理的音乐。这样的课堂作业,不仅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度,也能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三)教学实践创新
在传统音乐赏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音乐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然而,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无法保证学生不产生审美疲劳,所以教师可以在课程中适当安排一些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如可以安排学生参加小型音乐会,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的魅力;也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如文艺演出、歌唱比赛等,使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四、结语
高校音乐赏析课程是一门以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为目的的通识教育课程。它不仅能够培养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也能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高校音乐赏析课程的创新研究,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与接受程度出发,对学生进行音乐疏导,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审美情趣。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音乐审美能力,完善审美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8:57.
[2]贾达群.“音乐分析“的再辨识J]音乐研究,2018(06):5-10.
[3]朱玉江,张惠婷实然图景与应然诉求-中国音乐教育话语体系的当代构建[J].2019(04):80-83.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