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25所属分类:免费文献浏览:1次
摘 要: 当代教育家
《老师眼中的学生应该尽是人才》论文发表期刊:《当代教育家》;发表周期:2020年9期
《老师眼中的学生应该尽是人才》论文作者信息:董建华
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医生抢救之后,痛心地对家属说:“你们去问问,他还有没有未了的心愿,如果有,你们帮他了了吧!"医生采取了非常隐晦的语言,病人、家属也都能接受。但如果医生说:
“抢救无效了,他快死了!"可能不仅病人无法接受,病人家属也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甚至将悲痛转化为对医生的仇恨。相同的道理,我们教育学生,永远不要向学生家长或者学生直言:"这孩子不是读书的料!"
有一天下班后,突然接到一位朋友母亲的电话:“我儿子一家人在家里哭得死去活来,请您来劝劝他们!"
我放下课本,匆匆赶到朋友家里,询问原因,原来朋友的孩子成绩差,报了一个周末的家教班,上了几天课后,家教班的老师给朋友的妻子打来电话:“您孩子的学习基础太差,脑子笨,我们无法教,我们将费用退给你们,请你们将孩子接回去吧!”
朋友的妻子接到这个电话,如天塌地陷,要知道,他们结婚多年没有生育,想尽各种办法才得了这么个宝宝,孩子还在读小学,学习上已经无可救药,这不是断了一家人的希望和梦想吗?
赶到她们家里,一家人正抱着孩子哭成一团,我没有劝他们,而是将哭泣着的孩子拉到书房,教了一道题,让孩子模仿着做了一遍,然后又出了一道类似的题,让孩子做,孩子思考了几秒钟,顺利做出来了,我问孩子:“这种类型的题会不会做?"孩子麻木地望着我点点头,我说:“你看这么难的题都会做,谁说你脑子笨?”我接着又出了几道题,每讲一遍就出一道例题,她都能顺利地做出来,我之后又连续出了+道类似的题,孩子都做对了,我说:“叔叔今天还有其他事,今天就教到这儿,以后有时间再来教你!"
我抚摸着孩子的头,示意她出去玩儿,孩子破涕为笑,跑出去,拿着做过的题递给爸爸妈妈看:“你们看,我会做数学题,我脑子不笨!"孩子天真的童音,让我听了有些心痛,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随意给她定性为脑子笨,学习上无可救药呢?
后来,我有时间就到他家,对孩子的学习适当点拨。要承认,孩子的记忆力确实有点差,但老师没必要当着家长和孩子的面指出来,我们的“谎言",也许就是孩子和家长的希望。在我的鼓励和点拨下,不仅孩子的成绩直线上升,而且性格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越来越自信了。
孩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可塑性强,老师千万不要给他们带上“脑筋笨、不是读书的料”等等毁人进取的帽子。即使孩子确实在学习上一时不佳,我们还可以像医生一样,非常隐晦地告诉孩子,完全没必要那么直白,一刀斩断孩子的希望。
有一个孩子,学习非常努力,但无论怎么学习,成绩总是位居班级后列,他的班主任对孩子说:“与学习理论知识相比,我认为你更适合操作方面的学习,我建议你去读中专,学个一技之长,将来一定大有作为!"
这个孩子本来还想冲刺高中的,后来听了班主任的建议,读了中专,学习焊接,果然鱼如得水,毕业后,到一工厂上班,很快就成为厂里骨干。
在拾荒者眼中,他们看到的垃圾,都是放错地方的宝贝。身为老师,无论孩子成绩如何,多么顽皮,都不能将“不可救药、朽木不可雕…”等等这些词用在他们身上,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老师的教鞭下有瓦特,老师的冷眼里有牛顿,老师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每名孩子都是家长眼中的宝贝,也应该是老师眼中的人才,即使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得比较差,但换个角度,也许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
王老师曾教过一名学生,成绩差,经常违纪,怎么看怎么让人心烦,但他无论怎么顽皮,王老师始终自我检讨,认为错不在孩子,而是在他没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后来孩子毕业了,在丧葬业干的非常出色,王老师的岳父去世后,这名学生帮着忙前忙后,让王老师非常过意不去,岳父安葬后,王老师去感谢他,这名学生动情地对老师说:“我在读书时,就是老师您没有挖苦讥讽我,在您面前,我才感到有着当学生的尊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即使不能成为状元,一辈子能健康地生活,愉快地活着,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从教一辈子,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无论学生表现如何,老师始终要尊重他们,相信他们有着美好的前程,始终给他们以前进的希望和动力。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