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07所属分类:免费文献浏览:1次
摘 要: 城市发展研究
《创新驱动下城市创新产业单元空间特征及规划策略》论文发表期刊:《城市发展研究》;发表周期:2021年01期
《创新驱动下城市创新产业单元空间特征及规划策略》论文作者信息:蔡云楠( 1969-) ,男,上海人,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城市更新与生态城市研究。
【摘要】创新产生的核心是在需求和目标导向下实现创新要素在创新产业空间中的加速流动与融合响应,对创新空间特征和规划策略的研究是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的重要课题。在分析创新产业空间内涵及其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创新产业的转变趋势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区位邻近性强、创新要素浓度高、功能复合、创新网络连接紧密对于新型创新产业空间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提出具有相对较小规模的“城市创新产业单元”的概念并详细分析其空间特征,最后从协同发展机制、空间模式需求、人的服务需求三方面提出城市创新产业单元的规划策略,为营造高质量的产业生态型创新空间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驱动;创新产业;产业单元;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传统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驱动逐渐成为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方式之一。自2012年中共“十八”大正式将创新驱动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创新驱动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已成为新时代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路径。
在当前知识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创新已从熊彼特定义的“过程式创新”转变为"网络化创新”[1。过去,创新是指发现的过程,包含科学研究和进入市场的全部环节,形成的是全球生产线2。如今,创新被分解为知识生产、创客联通、产品转化三大环节,参与其中任一环节均可称为创新,形成的是全球创新网络和创新生态系统"。同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向多领域、跨学科、群体性突破变革的影响下,传统产业向以知识创意和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为核心、市场需求为目标导向的创新产业转变,并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回。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创新驱动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创新功能、创新活动给产业格局、生产方式和空间载体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空间的多元要素混合供给逐渐取代以往单一的要素供给,空间模式也正在从传统等级式的组织向网络化转变[.9,高质量的创新产业空间正逐渐成为带动经济发展、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和战略增长极,也是调整城市社会、经济和空间结构的重大机遇。深入理解和掌握创新产业空间的构成和发展规律,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创新空间,对于引领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提高空间的供给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创新产业空间的概念内涵和发展脉络
1.1 基本概念
目前学术界主要以不同形态的创新产业空间为研究对象,从空间的功能和要素两个角度来界定城市创新产业空间的概念和内涵(表1),Makarow等认为研究组织与企业创新活动之间的潜在联系集被称为创新产业空间,并被视为创新资源[。袁晓辉通过调查分析国内外科技城得出,创新产业空间是开展创新活动、孕育和扩散创新成果的载体。张省和曾庆珑从微观街区层面指出,城市创新产业空间是在某一城市范围内,创新主体集成孵化器、科研院等创新平台,形成包含工作、社交和资源共享等功能的综合体。张帆等从中观市域层面提出,创新产业空间是在制度创新的支持下,以自主创新为主、创意文化为辅的创新型城市。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新时期的创新产业空间是以新思想、新理念、新产品、新事物、新业态等各类创新的产生和输出为核心功能的区域,是多业态共生,多元化价值共存的空间,具有鼓励创新的氛围、功能协同等特征。
1.2 我国创新产业空间的发展脉络从最初的探索到最新的发展,我国创新空间主要经历了要素集聚、产业主导、创新突破三个发展阶段(表2)。
1.2.1 要素集聚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市场化的创新活动为了与国家发展形势相呼应,大多是在以开发区、高新区为主体的各类产业空间内进行。此时,创新空间并没有形成独立的空间类型,没有明确的产业主题,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和外向型的“三来一补”产业类型为主。如1984年建设的广州开发区,规划总面积为78.92km',以现代工业和利用外资为主,是广州改革开放的窗口。
1.2.2 产业主导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期,伴随产学研合作步伐的加快,由政府牵头、各类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建设专门的创新创业载体与平台,产业定位相对清晰。但产业发展往往按照“摊大饼”式的思维,过分追求数量和规模的扩张,缺少空间的协同和分工,配套功能亦相对匮乏。如广州科学城规划总面积为37.47km2,以产学研为主,力图建设科学研究综合体,体现了创新空间从单一的产业类型向多业态产业共生的发展目标的转变。
1.2.3 创新突破阶段
从2014年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开始,创新空间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此时,创新空间的规划建设不仅具有明确的产业定位,而且注重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与配合,同时注重投资、中介、技术、政策等服务要素的匹配,并对基础配套设施与公共交流空间的规划有所考虑。如上海张江药谷规划总面积为3km,利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组织、政府中介服务机构五个主体搭建产业配套完善的创新网络。
从空间层级上看,创新产业空间包括了宏观层面的创新型区域、创新型城市和微观层面的创新空间组群、实体创新空间等不同层级,规模尺度从大到小不断演变。宏观市域层次注重创新要素在空间上的布局状态和聚集机制[,微观载体层次侧重创新生态网络的流通性和空间载体的规划模式。从建设和具体产业活动的特征来看,城市创新产业空间不再局限于集聚经济视角下的圈层式扩散,而呈现出网络化、跃迁式的特征。初代创新产业空间简单、盲目的建设活动已逐步成长为以创新概念的培养和孵化为目标的明确的规划行为。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产业转型加快,城市创新产业空间的空间形态和产业活动特征会进一步发展演变,为新时期创新产业的新思想、新技术、新模式的产生和扩散提供创新土壤。
2新时期创新产业转变趋势及对空间的需求分析
新时期的创新产业是以知识和人才为支撑,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的全新经济形态或发展模式,能获得高于传统产业的经济一社会综合效益[11,同时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从多方面进行发展转变,并对承载创新活动的空间载体有了新的需求。
2.1 创新产业的转变趋势
2.1.1 行为主体多元
创新产业行为主体从单一构成转向多方参与格局。产业执行人员由工人向创客与科技工作者拓展,涌现以海归、大学生、科技工作者、企业高管和连续创业者为代表的创业“新四军"[2;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的主体力量也由发挥“引擎”带动作用的国内外大企业向保持开放共享的中小企业迁移。
2.1.2 依赖要素转变
创新环节逐步转向拥有完善的生产和生活保障系统的空间进行布局,形成了特殊的要素需求指向-土地、人力资金、能源等传统生产要素向人才、知识、科技、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转化,从而增强创新型产业组群与创新空间交互融合的要素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12.1.3生产方式转型
新型产业生产从技术供给发展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由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向小批量、个性化定制创造转化,满足用户体验和个性需求成为创新产业的核心理念,在引发技术变革的基础上促进商业模式革新。
2.1.4组织结构变更
新型创新产业通过建立产业创新联盟、孵化器、工研院、工程技术中心以及科技服务等创新空间平台,使各产业主体之间相生互动,由固定流程、明确分工向平台共享、协作创意转化,构建以研发创新为核心的产业生态结构,推动创新产业要素在创新生态网络中加速流动。
2.1.5 设施保障革新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的搜集更加便捷,同时,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的连接互动更加频繁,从而导致产业的设施保障由能源、交通、市政等有形设施向网络等数据资源、服务型设施转化,以达到提升空间品质、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优秀人才积聚的目的。
2.2对空间的需求分析
创新产业对空间的需求主要反映在区位、创新要素聚集程度、功能和创新网络等方面。
2.2.1 区位邻近度
传统产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土地、劳动力,因此传统产业对丰富的自然资源、低价的劳动力、便捷的交通等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所以劳动力、原材料及运输的成本是其区位选择考虑的关键因素。相比之下,创新型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弱,更多的是对人才资源、金融资本、居住环境、服务设施等创新要素的需求强烈,且产业布局主要受知识资源的约束。由于知识溢出效应会随着距离的扩大而快速下降,所以产业创新过程中需要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集聚在较近的空间范围。
2.2.2 创新要素浓度在知识密集型产业的集群中,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的组织和聚集已成为企业和创新产业空间创新成果产出的主要驱动力。对于单一的创新要素,利用高新技术或资本的操作将其转化为新的产业形态或新的商业模式成功率较低。知识本身是创新过程的原始输入,而资本对可市场化的新知识具有强烈的敏感性,两者的有机组合才能将新知识转化为创新产品并创造财富。因此,在城市创新产业空间中,只有各类创新要素的聚合浓度超过某一阈值,才能产生有效的“化学反应”。
2.2.3功能混合度
在工业主导时期,城市按工作、居住、商业和交通进行分区,这种结构不利于面对面交流,无法达到创新所需要的开放和协作的空间要求。研究表明,在科技、信息时代,较短的步行距离和具有完整功能的空间具有较高的面对面咨询率,可以提升空间网络的连接性和创新过程中的成果产出。将居住、办公、生产、休闲娱乐等功能区域混合布局在创新产业空间内,能够极大地方便科研工作人员生产生活,同时来自不同类型企业的员工、创业者或自由职业者可以互相交换资源,从而促进全新合作项目的建立。
2.2.4 创新网络复杂度创新产业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是在企业彼此之间以及企业与大学、人才、科研院所等创新要素和平台中搭建互动发展的关系链,形成“创新型产业组群+产业生产链+创新生态系统”网络。其中,创新型产业组群产生创新成果,经过产业生产链转化成产品,再利用创新生态系统将产品带入市场,并将市场需求反馈给创意产业集群进行下一步优化创新。由于创新和活动的去中心化引发的逐渐向“网络化”转变,创新产业网络既可以连接循环,又可以分解独立运行。创新的网络越复杂,越能推动企业间的互动以解决创新难题,并能迅速重组企业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3城市创新产业单元的概念与特点分析
基于知识经济的城市空间载体,创新空间呈现出平等、自由、开放的平台特征,充分给予工作、生活在其中的个体以人文关怀,使其才能得到发挥、创意得以落地。结合新时期创新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空间的需求,本文提出新型创新产业空间的形态“城市创新产业单元”的概念。
3.1概念与内涵
3.1.1概念
城市创新产业单元是以适应创新驱动与配套需求供给侧改革为目标,具有确定的边界与相对较小的规模,定位明确、配套丰富、智慧高效的创新产业空间综合体。产业结构呈现出“核心产业+配套产业+公共服务”网络化关系,主要涉及研发办公、科研服务、企业孵化、会议展览、文教设施、商业配套等功能,规模约为 1km2,可以自由组合,布局模式由传统均衡布局向用地集约、功能垂直混合的模式转变,突出公共核心,呈现出疏密有致的形态特点
3.1.2 内涵
根据产业链分析,创新产业单元能为创新研发、先进制造、产业配套、生活配套和资源共享等多种创新活动提供空间支撑(图2)。其中,创新研发空间主要支持孵化培训、风险投资、技术支持、运营支持等功能;先进制造空间通过建设标准化、环保型的生产车间,提供高技术含量的转化和中试空间:产业配套空间合理配置产业物流中心、质检认证、会议中心、企业金融服务等,满足产品生产的配套需求:生活配套空间布局人才公寓、商业综合体、医疗文化等多元化的生活配套设施;资源共享空间主要包括基础服务设施与非正式交往区域,促进科研创新氛围的形成。这五类主要的子空间由便捷的交通网络彼此串联,使创新产业单元具有可整合性-依据入驻企业的功能需求弹性组合和复制子空间。
3.2基本特点
3.2.1 规模紧凑化,保持创新浓度不同于传统宏观尺度上的创新城区、产业聚集区、三区(校区、园区、社区)等空间类型,城市创新产业单元呈现出单元化,规模和布局更加紧凑,强调人的尺度和使用感受,最小化人们出行所需的距离,保持单位空间内较高的创新浓度。
通过对美国加州特斯拉工厂、谷歌总部园区、深圳南山文化创意园、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等国内外案例分析发现,由知识主导的产业集聚地的空间规模多以小区块、单元式、组合型为主。可组合的小地块具有较强的功能弹性“小”可以适应生活配套设施的用地需求,“大”可以满足大型龙头企业产品制造的生产要求。龙头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自由组合形成创新产业单元,中部营造邻里中心,提供商贸展览、交通通勤等功能,服务半径为500m(图3)。
3. 2. 2 空间模块化,弹性持续发展
早期的城市创新空间规划建设缺乏核心和关键技术,更多的是硬件设施的集聚,无法体现空间的创新氛围。在市场和资本的参与下,创新生态系统中企业、政府、研究院所等各种创新资源加速流动,创新产业空间载体呈现多样化发展,总体形成了“创新单元一创新街区一创新城市一创新区域”的层级式空间结构。创新产业的特点使得单元式、模块化发展成为创新产业空间保持弹性持续发展的重要规划模式(图4)。如广深科技走廊以广州和深圳现有和规划中的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空间作为主导发展平台,辐射并推动周围有创新潜力的节点发展,打造成功能各异的创新区块[1)
3.2.3 功能复合化,适应内在需求工业园、开发区等传统的产业空间注重生产和物流,功能模式比较单一。而城市创新产业单元呈现出以创新研发、先进制造、产业配套为主的“硬环境”和由生活配套、资源共享组成的“软环境”相互融合的状态,提供营造“生产+生活+
生态”三生融合的优质空间,适应产业成长和人员生活的功能需求(表3)。如英国剑桥肯德尔广场摆脱传统以办公为主的单一空间模式,增加了商业休闲等服务功能场所,巧妙地融合工作场所与生活娱乐场所,科学分配空间指标,在确保产业空间的基础上为人们的交流和创意的产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3.2.4 交通低碳化,绿色健康发展
创新产业单元具有发达的公交系统和宜人的步行环境,提供多种形式的公共交通服务和以人为本、丰富多彩的步行环境,为企业和科研人员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慢行系统设施应连续且完善,并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步行网络密度应不低于10km/km',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地下、地面、地上分层规划步行空间,并通过设置人性化的遮阳挡雨设施、无障碍设施以及便捷的人行垂直交通、景观小品等,提升步行空间体验。按步行尺度,在500m服务半径内解决休闲健身、文化娱乐、饮食、子女入托、求医问药、超市购物等基本生活需求。
3.2.5 体验人性化,营造创新氛围创新产业单元鼓励社区化的商业业态在单元内落地,提供充足的健身房、茶吧、书屋、美容、网咖等休闲场所和公共开敞空间,以非正式交流空间促进创新。通过移动隔断实现同一功能区域可分可合,协调不同人群对开放和私密空间的使用需求。如Google总部通过满足员工私人化的需求、自由的办公模式和畅所欲言的环境,激励创新,激发创意主体的活力,使新的创意能在成员间迅速交流并投入实际应用;同时以员工体验为中心,提供各种体育器材、休闲设施、洗衣房、按摩室以及有品牌象征意味的装饰雕塑等
(图5)。这种以人为本的空间运营模式吸引了各领域的人才集聚,通过营造轻松活泼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创新产出。
4城市创新产业单元的规划策略
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环境中,创新的空间响应机制极其复杂[7。未来应从创新产业与空间的协同发展机制、创新企业的空间模式需求、创新人群的服务需求等方面探索城市创新产业单元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模式和规划策略,以推动创新要素在创新网络系统中加速流动与融合响应,加速创新引擎的带动作用。
4.1.1 循序渐进,顺应创新产业成长规律创新产业的发展成熟需经过“创意研发一技术转化一产品应用”等一系列阶段,因此城市创新产业单元的规划建设应充分考量创新产业成长所经历的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的特征和需求。在起步期,依托核心创新企业或高校,突出研发等较为单一的功能,引领带动创新空间良性成长;在成长期,以龙头企业或高校为代表的科研机构作为核心枢纽,整合和吸引更多关联企业、辅助企业参与创新活动的全过程,通过“核心企业/高校+中小配套企业”聚集模式,营造较为完整的“研发一生产一销售”产业链;在成熟期,应通过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集聚创新活动及商业化过程的各类型主体,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集聚,推动创新活动与邻近空间传统经济活动的融合,搭建“产、学、研、政、用”一体化孵化与共享平台和生活服务体系,形成功能完备的城市创新产业单元。
4.1.2 精细匹配,创新弹性生长的空间模式城市创新产业单元建设需充分考虑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产业空间的差异化需求,进行空间定制,并通过不同空间的多样化组合实现高效利用,从传统的“筑巢引凤”空间模式向“弹性生长”空间模式转变。如大型企业产业链较为齐全,希望拥有独立占地、高端配套和定制服务,应采用“独立用地+定制楼字+院落配套”的空间模式,形成相对独立完善的创新产业空间,从产业内涵和空间形象上起到龙头引领的作用。中小型成长企业具有专业和产品特色,希望拥有开敞的科研办公、独立的实验室和足够的公共交流空间,对生活设施亦有一定的品质要求,应采用“高层公用楼宇+共享设施”的空间模式。微创型企业具有无穷的热情和活力,希望拥有创业苗圃、灵活办公租赁、公共网络、公共实验室、产业孵化等服务,但可支付成本较低,应采用“众创空间+共享设施”的空间模式,实现拎包创新创业。
4.1.3 个性定制,满足创新人群的服务需求创新产业单元的营造应以创新人群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背景、年龄、学科、收入的创新人群需求,通过差异化的服务供给、高品质的服务内容、一站式的设施布局以及较小的服务半径,通过个性化配置,完善创新产业单元内的基本服务和特色服务设施(表4),为各类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同时,结合公共配套设施,植入多种公共活动,提供科技成果展示、思想交流和碰撞的沟通平台。如对梦想小镇、跨贸小镇等特色小镇的调查显示,创新人才除对公园、商场等基础设施需求外,还对影院、酒吧、健身房、鲜花店、甜品店等设施具有较大需求。
5结语与展望
研究创新核心要素与空间形态耦合响应的机理与机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课题。在知识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注重产业特色和活力、服务功能复合、环境品质优良的新一代产业生态型空间成为创新产业空间的发展方向。基于新时期创新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空间需求而提出的“城市创新产业单元”,正是对新一代产业生态型创新空间具体空间模式的一种探索。城市创新产业单元作为一种规模紧凑化、空间模块化、功能复合化、交通低碳化、体验人性化的新型创新产业空间,可以在更加紧凑的规模下实现研发部门、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创新环境等核心要素的交互响应,既能集约节约用地又能提高单位面积的创新产出。
本文通过探索城市创新产业单元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模式和规划策略,旨在推动创新要素在创新网络系统中加速流动与融合响应,加速创新引擎的带动作用。未来需要更多理论和实践的思考和探索,推动城市空间的创新产出,为我国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贡献规划的智慧。
[1]Jarrahi Mohammad Hossein,Sawyer Steve.Networks of innovation:the sociotechnical assemblage of tabletop computing D].Research Policy:X,2019,1:100001.
[2]Schumpeter Joseph Alois.Essays:On entrepreneurs,innovations,business cycles,and the evolution of capitalism[M]: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1.
[3]沈蕾,张悦,赵袁军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演进与发展趋势[].外国经济与管理,2018,40(07):44-58.
[4]邱衍庆,黄鼎曦,刘斌全.创新导向的建成环境更新:从新趋势到新范式0].规划师,2019,35(20):53-59.
[5]王世福,张晓阳,费彦·广州城市更新与空间创新实践及策略[1].规划师,2019,35(20):46-52.
[6]Makarow V,Ayvazyan S,Afanasyev M,et al.Model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an Innovation Space Eficiency[].Foresight-Russia Фopcaйm,2016,10(3):76-90.
[7]袁晓辉,创新驱动的科技城规划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4:19-218.
[8]张省,曾庆珑.创新街区:内涵界定与模式构建U].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22):8-12.
[9]张帆,卢柯,王周杨,等上海建设全面创新型城市的规划思考0].上海城市规划,2018(03):73-78.
[10]黄亮,邱枫,胡美瑜,我国研发创新空间的研究综述与展望[J].上海城市规划,2018( 01) : 77-82.
[11]郑德高,袁海琴·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融合的城市创新空间研究[0].国际城市规划,2017,32(04):67-75.
[12]邢黎闻.众创时代来临[].信息化建设,2015(07):11-12.
[13]苏长青·创新型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互动发展机制研究.刊,2011(06):55-57.
[14]王昌林·创新网络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影响路径分析基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三维度理论构建[].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06):39-43.
[15]李岱素,潘慧打造“中国硅谷:《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发布.东科技,2018,27(02):22-24.
[16]任俊字,刘希宇.美国“创新城区”概念、实践及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8,33(06):49-56.
[17]郭锐,樊杰创新空间认知的前置条件、响应过程与核心要素[0].城市发展研究,2020,27(03):109-116.
[18]刘芹良,解学芳·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下众创空间生成机理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8,38(12):240-247.
[19]Sant Tomas Dias,de Souza Bemejo Paulo Henrique,Moreira Marina Fiqueiredo,et al.The structure of an innovation ecosystem:fou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Management Decision,2020,58(12):2725-2742.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