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13所属分类:免费文献浏览:1次
摘 要: 英语教师
《从语篇层面开展高中英语完形填空教学的探究》论文发表期刊:《英语教师》;发表周期:2021年07期
《从语篇层面开展高中英语完形填空教学的探究》论文作者信息:江波
【摘 要】阐述语篇分析的重要性及其在高中英语完形填空中的运用。通过课堂教学案例,提出教师应立足语篇,获取故事情节发展主线,分析语篇的框架及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解析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深刻理解故事的主题,体会文章的主旨及蕴含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语篇分析:完形填空;高中英语
一、语篇分析的重要性及其在高中英语完形填空中的运用
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TESOL(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教学领域。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指出,语篇是一系列意思连贯的话语,且最好把语篇看作语义单位(sentence unio,即不是形式单位,而是意义单位。语篇是“语言形式所承载的内容”和“承载内容的语言形式”的统一体,形式和意义都必须有相应的完整性,但各自又有一定的独立性和依存性。因此,语篇中不存在单纯的内容,也没有孤立的形式。语篇是语义连贯、相互关联的符号,而不是彼此无关的信息,缺乏整体性、连贯性就谈不上语篇。人们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语境和衔接使语义连贯。语篇分析可以使学生透过词的表面理解,感悟阅读材料中更深的内涵,从而驾驭语篇。
完形填空作为残缺型的阅读语篇,在教学中往往是个难题。学生在解答完形填空题时倾向碎片化理解文本传递的信息,缺乏整体语篇意识,导致完成效果不佳。因此,在实施完形填空教学时,教师需立足语篇,聚焦语篇的语言特征,深入挖掘和阐释语言特征所承载的信息、所表达的意义及所蕴含的主题。在关注形式、探究意义的同时,让学生充分理解形式与意义的语篇连贯和衔接。完形填空将理解语篇的主旨大意、掌握语篇的整体要领作为命题的基本内容,重点考查学生捕捉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从语篇层面开展高中英语完形填空教学
(一)教学内容
本堂课使用的完形语篇介绍了作者在新年第一天去银行办理业务的故事。文章的主要人物是作者和银行工作人员。文本通过两人之间的言语互动及对作者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同时,引领读者感受两位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并最终传达学会感恩的主题内涵。
(二)教学思路
阅读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对英语学习和思维能力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阅读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和读者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读者不停地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的过程,涉及读者的预测机制、认知能力和语篇分析能力。阅读是一个构建过程,也是一个猜测和推理过程,是作者与读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和思想交流过程。读者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与文本互动获取信息,并结合社会和自身生活经验反思文本内容,表达个人见解。“教师在组织阅读课堂教学时要考虑文本内容理解与信息加工、思维能力培养、语言学习、策略水平提升等方面的因素。"(葛炳芳2015)。下面从读者、作者、文本等维度进行教学思路设计。
1,激活读者认知图式
以图片和课题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预测文本,猜测即将阅读的文本中可能发生的故事。
2,验证文本预测
通过阅读文本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验证学生的猜测,并突出作者情感的最终落脚点"Thankful",激发他们对情感变化过程的兴趣,也就是阅读文本内容的兴趣。
3·明确文本故事情节的发展
通过分段阅读,让学生回答表层问题,获取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深层次思维性问题,帮助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明、暗线。所谓明线,是作者与银行工作人员之间的显性互动-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所谓暗线,是两位主人公在整个故事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展现的情感变化,尤其是文章最后一段的描述,体现了作者情感的升华,与文章标题相呼应。
4,让读者表达观点
学生通过解读文本对其中的话题“学会感恩”
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懂得感恩身边所有为自己提供便利的人。通过探讨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并能简单运用本堂课习得的语言表达观点,提升语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关注标题和插图,预测语篇内容课堂导入既要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他们原有知识背景的作用,又要找准切入口,直奔主题。语篇中的标题和图片蕴含丰富的信息。学生从标题和图片能展开丰富的联想和预测,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激发阅读兴趣和求知欲,促进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为深层阅读打下基础。
大多数完形填空有标题和插图。教师在导入环节可充分利用这一语篇特征,引导学生预测文本内容。教师向2生提问:"What can you see in a Cloze physically?"自然引导其根据自身学习体验说出完形填空中通常有标题和图片。然后追问标题和图片的作用是什么,接着出示本语篇的标题和图片,并要求学生根据标题和图片预测语篇中可能发生的故事。
2,阅读语篇首尾段,抓住情感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语篇的首尾两段。首段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等故事要素。阅读首段能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文本,融入情境。学生对文本中的两个主人公,即作者和银行工作人员形成初步认知;还能了解故事发生在一个特殊时间,即新年第一天(on New Year's Day;更能准确地把握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与自身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情感。
通过阅读文本最后一段,学生能够获知作者的感恩体悟。语篇尾段关注作者情感的变化。学生将最后一段的变化与第一段的内容进行比较,能够获知作者在故事结束时的情感与故事初始时完全不同。学生通过解读最后一段能够获知作者此时的情绪是感动、亲切和感恩的。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情感变化,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当阅读变成主动而自发的行为时,学生就能带着愉悦的心情和探究意识学习文本。
3,快速阅读,掌握语篇大意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首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凸显文本主线,围绕文本主题、注重文本事实。”(葛炳芳2013)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能够更清晰地掌握故事发展的脉络。教师要求学生运用略读(Skimming)策略快速浏览全文,厘清故事发展的脉络,对故事情节发展有初步了解。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获取故事梗概,梳理文本主线,找到作者情感变化的转折点"a cup of cold tea",
4,深层阅读,分析情感变化
在学生整体把握文本信息后,教师引导他们进行分段阅读。阅读策略定位为获取文本的具体信息:分析每段的内容,通过解读字里行间的信息内容获知故事中两个主人公的情感变化。通过解读文本中"I sat therewhy we had computerized banking if we were sill filling in forms."这句话,获知作者对于在银行填写过多表格感到不满,从而获知作者此时的情感是unsatisfied,银行工作人员用just nodded回应作者的"Happy new year",可见,银行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不足。这样能让学生深层次思考,进而培养语篇分析能力,获取作者在等待过程中发生的情感变化,从内心活动的unsatisfied到外显的impatient。这也为作者和银行工作人员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埋下伏笔。通过解读文本中的"He shouted even without looking at me.Nothing is done,it will take time!"可以获知银行工作人员此时的情感已经从最初的cold转变成angry,学生能逐步关注并分析两位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句子与句子之间往往有表明其内在联系的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上下文的关系。学生利用文本中的just then和suddenly能够进一步从语言角度获知作者情感的转折点。此外,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深层解读和分析,能对作者的人物性格进行简单描述,进而为post reading环节的讨论作铺垫。
分段阅读帮助学生把握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的情感变化:The writer:kind-unsatisfied—impatient-understanding-touched-thankful The bank person:cold-angry-friendly
5,通读全文,深层理解
在学生建构完整语篇后,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人物评价、主旨大意、标题确立、目的意图、预期基调等方面设计任务,展开深层思考,感悟文本内涵与语言精妙,从而提升其综合素养。
有生命力的阅读过程中一定有学生的思维参与。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水平和特点。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基于学生对文本深层次的理解,要求他们形成有效的语言输出。在本堂课的最后,教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问题:"Do you want to make a friend with the writer?And why?"学生基于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梳理作者的行为,分析作者的性格特点,然后作出个性化的判断。“在学生理解文本的事实性信息和深层次涵义后,教师需要就话题、内容、语言或者思维等方面设计一定的评估性问题。”(葛炳芳 2013)此项活动通过评估性问题帮助学生内化文本内容及思想,为其提供实践、参与、体验和思考的机会,并进行语言构建,培养和训练他们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以及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这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深层次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结束语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词汇、语法和句子等是如何相互联系和构建出完整语篇的,同时应重视对语篇的微观和宏观分析,帮助他们建构语篇分析能力,从而提高其阅读能力。在完形填空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获取故事情节发展的主线,分析语篇的框架及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解析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解读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刻理解故事的主题,体会文章的主旨及蕴含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仅要从语法、词汇等角度对文本进行微观分析,还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完形填空的语篇特征,预测语篇内容,聚焦情节发展,梳理线索,通读全文,深层理解。此外,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基于语篇的整体理解,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抓住故事发展的主线,体会语篇中人物的情感发展。
引用文献
葛炳芳.2013.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内容、思维和语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40.
葛炳芳.2015.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94.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