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岜沙苗族聚落及村寨建筑的地域适应性特征

发布时间:2020-03-02所属分类:文史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苗族聚落及村寨建筑在我国传统聚落和建筑中独具特色,建造体系成熟,蕴含丰富的地域适应性营造技术和绿色经验,极具研究价值。以位于黔东南地区的岜沙苗寨为例,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民俗文化等方面对岜沙苗族聚落及村寨建筑的地域适应性特征进行分析

  摘要苗族聚落及村寨建筑在我国传统聚落和建筑中独具特色,建造体系成熟,蕴含丰富的地域适应性营造技术和绿色经验,极具研究价值。以位于黔东南地区的岜沙苗寨为例,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民俗文化等方面对岜沙苗族聚落及村寨建筑的地域适应性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传统聚落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以及对适应地域环境的现代绿色建筑的营造有所启示。

  关键词黔东南地区;苗族;岜沙苗寨;地域适应性

岜沙苗族聚落及村寨建筑的地域适应性特征

  0 引 言

  传统聚落格局和建筑特征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民俗文化、行为需求下产生的具有动态适应性的结果。苗族聚落及其村寨建筑以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形态机制、建造技术和绿色经验,成为我国传统聚落和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上,苗族受民族压迫而不断退避、迁徙,对安全防御性要求高,因而多依山而寨、择险而居[1]。苗族人以农耕为主,村寨聚落多选址山坡,而退让出平缓地用于耕种。苗族人以家族为核心,崇尚合族聚居,并有芦笙节、斗牛节等集体活动习俗,村寨团结且凝聚力强。与汉族不同,苗族多为小家庭制,家庭成员一般不超过三代,因而房屋体量不大[2-3]。苗族人敬畏自然、崇拜树木,信仰“人树同体”以及种“生命树”的习俗使当地林木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和生态循环[4]。由此,在不断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苗族人逐步凝聚形成了特有的民俗文化内涵及其簇居生活形态。

  我国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重庆、广西、湖北、四川及海南8个省(市)区,尤以贵州为主,约占48.07%(图1)。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过渡地带,地势北、西、南三面高而东部低,州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1000m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受季风环流和地势高低的影响,局地气候复杂多变;年均气温16℃左右,春夏两季多雨,年降雨量1000~1600mm,相对湿度78%~84%;总体呈现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大、湿度高、云雾多的气候特征。因此,黔东南地区的建筑尤其注重通风、防雨、防潮等的处理。

  岜沙苗寨位于黔东南从江县丙妹镇西南面,距从江县城约7500m(图1)。村寨由老寨、宰戈新寨、王家寨、大榕坡新寨和宰庄五个自然寨组成,全寨共500余户,近2500人口。岜沙人至今仍保留有两千多年前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村寨整体的传统风貌保存完整,堪称苗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研究岜沙苗寨的地域适应性特征,旨在发掘其在特定的地域环境及地方文化下所采用的聚落格局及建筑营造方式,探讨其蕴含的科学机理和生态价值。

  1 岜沙苗族聚落的地域适应性特征

  苗族聚落选址素有“苗族近山”的说法,山对于苗族而言尤为重要。从历史社会角度来看,苗族选择在大山深处定居繁衍是为了避免各部落间的侵略和抢夺,免受战祸的影响,借助山地环境的天然防御优势来增强村寨的自我防卫能力。从生产生活角度来看,有山有地便于人们耕作和养殖,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同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从生态环境角度来看,聚落周围大片的原生山林对保护土壤、涵养水源、调蓄径流、调节小气候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聚落附近即使没有水系,依靠丰富的山泉水和地下水也能满足村寨的用水需求[5]。

  岜沙苗寨顺地形山势而建,村寨与梯田相依,人文与自然交融,体现了我国传统“天人合一”“因地制宜”的整体观(图2)。

  1.1依山就势的簇群格局

  地形地貌是影响村寨空间布局最重要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苗族聚落类型根据村寨与山体的关系可分为山脚型、山腰型与山顶型[5]。聚落分布格局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为成片,村寨一般位于大幅山坡地带,顺坡成片;第二类为带状,村寨一般位于狭长的山坡地形,或沿沟谷带状分布;第三类为簇群,村寨位于较复杂的山坡地形,沿山顶或山腰散落布局,一般由多个小寨聚合而成[1](图3)。苗族聚落千形百态,建筑上山方式多种多样,随着村寨的发展演变,规模逐步扩大,聚落形态也相互转化,呈现出多样复合的格局。

  岜沙整体山势由山梁向其东南、西北两侧倾斜,海拔在400~600m之间,苗寨选择岜沙山脉中段的山梁及山梁两侧的半坡修建,兼具山顶型与山腰型的聚落特征。岜沙苗寨的五个自然寨(小寨)依山体蜿蜒展开,呈典型的簇群格局(图4)。村寨择高险处建屋,日照充足、空气流通,视野开阔、便于观察防卫;择较低且相对平坦处开垦梯田,宜于耕作(图5)。梯田比山泉出水位置略低,以保证山泉自流灌溉,梯田上方为大片原生山林,使山泉长流,与建筑相互掩映,形成坡上居住、坡下耕田的和谐景象(图6)。

  1.2开放柔性的边界领域

  一个村寨本身就是一个领域,领域由边界围合而成[6-7]。岜沙苗族聚落不设围墙,其自然边界是由特殊地形地貌所形成的天然屏障,如山体起伏、山田转换、植被变化等限定,因而呈现出开放性特征(图7)。岜沙苗寨沿等高线分布,在地势较低、较缓处相对集中,地势较高、较陡处逐渐减少,村寨与自然山林之间自然过渡,不遵守一定的几何形状,形成与自然相融的柔性边界特征[8],充分体现出岜沙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态观。除自然山林构成的自然边界外,岜沙苗寨的领域性还由人工边界——寨门界定,它标志着村寨聚落的起始。

  1.3背山顺坡的多向性布置

  苗族聚落布局受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及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岜沙苗寨背靠大山,村寨顺应等高线、沿山坡地层叠而筑。特殊的山形地貌使村寨聚落同时呈现两种布局形态:一种是内凹的弯曲形,多分布于山坳,有向心、内聚的感觉;另一种是外凸的弯曲形,多分布于山脊,有离心、发散的感觉[8]。村寨布局注重正面开阔,朝向却并不固定,呈现出多向性特征,以获得更全面的视野,增强防御性。前后房屋结合山形地势有机错落,既避免了房屋之间采光和通风的遮挡,也丰富了村寨的空间感和层次感(图8)。

  1.4大分散小集中的向心结构

  苗族人多同族聚居,团结、好客的习俗及共同防卫的需要,使苗寨呈现簇居形态。村寨房屋之间的距离决定着整个村寨聚落结构的集散程度[8]。受地形限制,岜沙苗寨房屋间距较小,通常在3m左右,仅少数高差较大处间距相对较大;房屋以平行或成一定角度的方式贴近,形成密集紧凑的空间特征。聚落的组团分布和布局多基于姓氏,由各个家族自由生长而成,形成相对集中的建筑群。同时,五个小寨又围绕着岜沙聚落的文化精神核心——芦笙坪(位于岜沙苗寨后山,作为节日、聚会等用的规模较大的公共活动广场)分布,其它小广场则分散设置于各个小寨内部,呈现出局部“大集中、小分散”,整体上“大分散、小集中”的向心结构特征,保持着较稳定的社会和家庭秩序(图9)。

  .2 岜沙村寨建筑的地域适应性特征

  2.1居住建筑的地域适应性特征

  2.1.1适应当地生活方式的功能空间

  苗族人喜楼居,传统的苗族居住模式为上层存粮食储杂物,中层为卧室及火塘间(火塘与苗族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祖灵祭祀等联系紧密,成为苗族传统民居中最具民族识别性的“恒常特征”[9]),底层为厨房和牲畜圈。这样的空间竖向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山区建筑用地紧张,还需退让出大片耕地,另一方面是由于当地气候多雨,底层潮湿,居于楼上更加舒适。岜沙苗寨也是如此,村寨中的建筑主要有吊脚楼(图10)和筑台民居两种形式(图11)。吊脚楼从下至上通常设有架空层、生活层和阁楼层,架空层主要功能为牲畜圈、杂物、厕所等;生活层主要功能为堂屋、卧室、火塘间、厨房、外廊等;阁楼层作为储存空间(图12-13)。筑台民居通常是两层生活空间加阁楼层,底层为厨房、起居、火塘间;二层为堂屋、卧室和外廊;阁楼层同样用作储存,而牲畜圈及厕所则置于建筑外部的一侧,并与主体结构脱离(图14-15)。

  苗族多以同一家族、同一房族、同一姓氏或同一宗族聚族而居。因此,在岜沙苗寨的筑台民居中可见两户人共居一栋的现象,两户系亲属关系,他们的生活模式基本相同,屋内空间布置相近。与其他筑台民居功能布局相似:底层集厨房、起居及火塘间为一体;二层为堂屋、卧室和外廊;阁楼层用于储藏粮食、木料以及一些不常用的工具等;牲畜圈及厕所置于房屋主体外部的一侧,与主体结构脱离。两户左右毗邻,底层室内分隔墙体上开门,户间可通;二层外廊由“退堂”扩大而成[10],是大家庭共享的生活空间,作纳凉、休憩和妇女织布等之用(传统的男耕女织模式使当地苗族妇女擅长织布,民居中多见纺织空间);设有两部直跑楼梯,一部设于室内,另一部与室外相通,两户人家分别通过室内、室外楼梯上下,既功能分离又可相互连通(图13)。

  岜沙苗寨用地紧张,房屋体量一般较小、空间紧凑。建筑进深多为四跨,每跨2.1m,总进深8.4m;开间4.2m,楼梯开间1.8m(图14);含厨房及火塘间的生活起居厅面积可达50m2,卧室面积在10~25m2不等。建房用的主材木料全靠人工从山上背下来,普通一人可背动的木料长度有限,因此房屋层高普遍较矮,仅2.2m。出于安全防卫的考虑,房屋开窗小,仅0.75m见方,室内照度较低。

  2.1.2适应地理气候环境的建筑构造

  第一是顺势、防潮的柱脚构造。苗寨民居因地制宜,除以块石筑基建房外,多采用吊脚的形式来适应所处的山坡地形,同时架空层也有利于房屋的通风防潮(图15)。当基础难以处理时,吊脚处只需铺垫块石即可,因而有“无基础的房子”之称。岜沙苗寨民居无论是室内柱子还是室外柱子,柱脚并不嵌入基础内,而是直接放置于基础之上,房屋构架的稳定性在于各梁架结构上部之间相互榫卯连接支撑;同时,榫卯连接节点具有可活动性,有利于抗震,这也是我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特色。柱脚以块石铺垫,能有效防止木头腐蚀,使其更加耐久(图16)。

  第二是防雨、通风的屋顶构造。为适应当地多雨潮湿的气候特征,岜沙苗寨民居几乎都采用歇山屋顶,极少悬山顶,屋面以小青瓦覆盖。歇山屋顶的屋架直接在各柱和瓜柱的顶部开凹槽,在凹槽上搁置檩条、椽子,仅在戗脊和侧向屋面下布置斜梁。斜梁的放置,使檩条与柱子不必一一对应,屋架有更大的自由度[11]。整个木屋架构造简易,屋面在靠近戗脊的位置有微小生起[12];正面和背面的屋面排水坡度约为28%,侧屋面排水坡度约20%,排水顺畅;出檐较深远,约0.6~0.9m,起到遮阳、防雨的作用,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半室外活动空间(图17)。

  屋顶正脊左右两端砌牛角形尖角,中点处砌小瓦,以花、塔造型,独具特色,体现出苗族人对吉祥如意的追求。歇山屋顶的山花露出穿斗构架,在柱、蜀柱与穿枋之间的形成了多个矩形窗孔,或封闭或开敞,可根据通风需求灵活变换。屋顶下的阁楼既作为空间间层隔绝屋顶传热,当两端山花窗孔开启时又起到通风间层作用,促进气流从下往上的流动,有效改善室内空间的湿热情况,同时良好的通风也满足阁楼储藏的功能要求[13]。同时,山花与屋面交接处也特意留缝,进一步增强建筑空间的自然通风效果(图18)。

  2.1.3适应地方工匠技艺的建筑样式

  岜沙苗寨林木环绕,就地取材建屋,但砍伐有节制,注重可持续利用。无论是承重结构还是维护结构,皆以当地杉木作为建造材料。工匠们充分发挥杉木易于加工的材料特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工艺。岜沙民居采用穿斗式木结构,榫卯连接,构造简明,且节点灵活,应变能力优越。此外,房屋上层与下层适当分离、架空,且上层三面向外出挑0.2~0.4m,具体做法是:将下层挑出梁头处理成截面更小的矩形,上层柱子根部凿纵横方向、高度不同的方孔,然后将柱子方孔对齐挑出梁头套入,并以木销固定;另一方向的方孔则插入横枋拉固,同样以木销固定(图19)。这种上下分层、架空、出挑的做法,既适当节约了用地和扩大了上层的使用空间[14],又增加了房屋的轻巧感,体现出独特的地方文化与技艺美感。

  适应于地方材料与建造工艺的岜沙民居既结构坚固稳定,又外观轻盈飘逸。岜沙苗寨随坡高低起伏,鳞次栉比,层叠而上,直至山脊,与自然和谐共生。

  2.2附属建筑的地域适应性特征

  2.2.1禾晾架的地域适应性特征

  黔东南苗族好种糯禾、食糯食,但由于山区用地紧张,因而建起禾晾架代替晒坝用于糯米稻穗的晾晒(图20)。岜沙苗寨的禾晾架最初建于寨中,由于经常失火而被移到了寨边。禾晾架多为一字型,主要由两根直径较大的杉木柱子支撑,其中一根柱子从柱脚以上约2m的位置,每隔0.5m左右凿一直径约0.1m的圆孔,圆孔数量根据需求7~10个不等;另一根柱子则在对应高度的位置凿方孔;禾晾杆用直径约0.1m的细长杉木条做成,两端分别插入柱架的圆孔和方孔里[15]。一个圆孔一个方孔的目的是防止木条转动,且便于安装、调节。禾晾架顺应山坡地形而立,并在两根主要承重立柱的前后各加一根斜撑木柱,增强稳定性。其顶部再用杉树皮做一个小小的双坡顶,可适当防雨。禾晾架简易的形态特征却充分映射出苗族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工艺智慧。

  2.2.2禾仓的地域适应性特征

  禾仓是苗族存放粮食的建筑,一般与居住建筑分离,集中建造于某块场地,便于集中管理(图21)。岜沙禾仓主要材料也是杉木,平面为矩形或方形,由6根直径0.2m左右的木柱支撑,顺应地势建造。禾仓底层架空或围以矮墙作为饲养空间。禾仓二层用于存放粮食,一般不留窗孔,或只开一个极小的方形高窗;山墙一侧设有平台,供开设仓门和取放禾把,以活动的独木梯上下[15]。禾仓屋顶多为悬山,少有歇山,以杉树皮或小青瓦盖顶,屋架山花处完全开敞通透。岜沙禾仓既能通风、遮雨、防潮,也能防止虫鼠侵害,满足储藏功能要求。

  3 小 结

  本文从地理气候环境、地方民俗文化、当地生活习惯三方面出发,对黔东南地区岜沙苗族的聚落结构、村寨格局、空间特性,以及苗寨建筑的功能空间、建造技艺、建筑形式的地域适应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显示,岜沙苗寨依山就势的山地空间建造和因地制宜的通风防潮处理都独具特色,体现了人文与自然交融、建筑与环境协调的整体观。因此,绿色建筑必须是与地域文化、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相适应的建筑。

  随着时代的演变,岜沙苗寨也在不断发展,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生理、心理需求也在逐渐发生着改变,新材料、新技术的渗透在改善当地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使岜沙苗寨出现了一些新的建筑形式(图22)。对岜沙苗寨所蕴含的地域适应性手法及绿色经验的研究总结,希望能对“文绿一体”的现代建筑营造有所启示。

  相关期刊推荐:《西部人居环境学刊》是由教育部主管、重庆大学主办,建筑城规学院具体承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型期刊。本刊主要立足西部,以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和建筑技术科学为学术支撑,全面探讨人居环境科学,并以“学术性”、“时代性”和“国际化”强调学刊的发展方向。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 SSCI AHCI